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栏目)读书
(导语)从食物的角度阐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进程和结局。
二战结束后,世界逐渐进入到了一个食物丰富充足的时代,到处是营养过剩和肥胖的居民。我们的口头禅变成了“我要减肥”。所以万万想不到,过去的人每天的愿望就是能够吃饱。正如肥胖导致糖尿病和失明一样,食物充足的假象掩盖了历史上饥荒的常态。幸好有《战争的味道》这本书,可以纠正我们对于武装冲突和大规模屠杀的认识。
本书作者英国历史学家莉泽特?科林厄姆认为,不管是纳粹德国还是“大日本帝国”,之所以制定对外扩张的政策,都是为了粮食。当时不列颠帝国控制的全球自由经济体系在大萧条面前失灵了,像德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不能自给自足为人民提供充足的食物,他们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按照英国人的游戏规则来,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只能遭受耻辱;另外的选择就是控制更多的领土。
当时的德意志食品公司估计,德国需要额外的七八百万公顷耕地才能自给自足。而且德国需要把小规模的农田合并成更有效率的大农场,这样就需要新的土地安置给农民耕种。这些考虑都为希特勒决心攻打苏联发挥了作用。
纳粹德国计划控制广大的东欧地区,然后任由被占区的人活活饿死。当纳粹需要选择什么人必须在这场不确定的漫长战争中饿死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犹太人。在纳粹看来,犹太人是德国一切弊病的症结所在,而且世界上大多数犹太人生活在德国想要殖民的地区。所以科林厄姆认为食物短缺也是导致纳粹种族灭绝政策的一个原因。
但是为了粮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注定了要失败。科林厄姆说,日本士兵对英国和美国军队的猛烈攻击都是为了从敌人那里得到食物。不过最后,死于饥饿和其并发症的日本士兵比死于战场的要多得多。德国人本来希望依靠乌克兰肥沃的黑土地来养活自己,但是却颗粒无收。这是因为战争会摧毁劳动力、收成和市场。即使德国人日本人不想导致饥荒,入侵战争本身就只能得到这样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士兵不但让自己挨饿,还让别的国家的人挨饿。在1941年,日本农民已经能够生产足够的大米,保证平均每个人每天有336克,然而到了1945年这一数量降低到了234克。由于日本破坏了东南亚地区的食品交易,进而导致了该地区农业体系的崩溃。在法属印度支那,200万人饿死。在中国饿死的数字有1000万人,在英属印度则有300万人饿死。
像德国和日本一样,苏联面对的也是英国主导的政治经济体系,它也希望在整个国家内部实现自给自足。斯大林选择的方法不是从国外扩张领土,而是对内进行殖民,实行农业集体化,完全由国家控制粮食的生产和供应,结果证明集体农庄根本没效率,几百万苏联人死于营养不良。纳粹的入侵证明了当时的苏联有多脆弱,斯大林只能允许集体化农庄中的农民耕作私人土地,允许中间商出售粮食牟利来维持粮食贸易的进行。到了战争末期,因为有了美国的食品才最终保证苏联士兵不再挨饿。
正如科林厄姆指出的,战争对美国农业来说更是一个特殊时刻,提供了完美链条(国外需求,国内稳定和技术革命)中的一环。庞大战争军团对食物的需求彻底改变了美国。一个美国农场主的女儿曾写道:爸爸开始改进他的农场,我们和大多数农场主都从棚屋搬到了新的有室内抽水马桶的房子里。……那屋子实在是太前卫了,我们简直无所适从。美国的繁荣建立在其他地区的灾难之上。
1946年,美国成为了全球粮食的最重要供应国。国家财富的飞速增长,保证了在美国人民中没有产生欧洲那种对计划经济和财富再分配的要求。战后,农药、化肥和杂交的新技术从美国传播到全世界,生产的粮食能够美国和欧洲人食用。科林厄姆认为,如果这场绿色革命早到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但是食物充足的时代会永远持续下去吗?
书名:战争的滋味:二战和食物之争
THE TASTE OF WAR World War II and the Battle for Food
作者:Lizzie Collingham
页码:656页
出版社:企鹅集团美国公司
出版时间:2012年
定价:36美元
(导语)从食物的角度阐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进程和结局。
二战结束后,世界逐渐进入到了一个食物丰富充足的时代,到处是营养过剩和肥胖的居民。我们的口头禅变成了“我要减肥”。所以万万想不到,过去的人每天的愿望就是能够吃饱。正如肥胖导致糖尿病和失明一样,食物充足的假象掩盖了历史上饥荒的常态。幸好有《战争的味道》这本书,可以纠正我们对于武装冲突和大规模屠杀的认识。
本书作者英国历史学家莉泽特?科林厄姆认为,不管是纳粹德国还是“大日本帝国”,之所以制定对外扩张的政策,都是为了粮食。当时不列颠帝国控制的全球自由经济体系在大萧条面前失灵了,像德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不能自给自足为人民提供充足的食物,他们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按照英国人的游戏规则来,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只能遭受耻辱;另外的选择就是控制更多的领土。
当时的德意志食品公司估计,德国需要额外的七八百万公顷耕地才能自给自足。而且德国需要把小规模的农田合并成更有效率的大农场,这样就需要新的土地安置给农民耕种。这些考虑都为希特勒决心攻打苏联发挥了作用。
纳粹德国计划控制广大的东欧地区,然后任由被占区的人活活饿死。当纳粹需要选择什么人必须在这场不确定的漫长战争中饿死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犹太人。在纳粹看来,犹太人是德国一切弊病的症结所在,而且世界上大多数犹太人生活在德国想要殖民的地区。所以科林厄姆认为食物短缺也是导致纳粹种族灭绝政策的一个原因。
但是为了粮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注定了要失败。科林厄姆说,日本士兵对英国和美国军队的猛烈攻击都是为了从敌人那里得到食物。不过最后,死于饥饿和其并发症的日本士兵比死于战场的要多得多。德国人本来希望依靠乌克兰肥沃的黑土地来养活自己,但是却颗粒无收。这是因为战争会摧毁劳动力、收成和市场。即使德国人日本人不想导致饥荒,入侵战争本身就只能得到这样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士兵不但让自己挨饿,还让别的国家的人挨饿。在1941年,日本农民已经能够生产足够的大米,保证平均每个人每天有336克,然而到了1945年这一数量降低到了234克。由于日本破坏了东南亚地区的食品交易,进而导致了该地区农业体系的崩溃。在法属印度支那,200万人饿死。在中国饿死的数字有1000万人,在英属印度则有300万人饿死。
像德国和日本一样,苏联面对的也是英国主导的政治经济体系,它也希望在整个国家内部实现自给自足。斯大林选择的方法不是从国外扩张领土,而是对内进行殖民,实行农业集体化,完全由国家控制粮食的生产和供应,结果证明集体农庄根本没效率,几百万苏联人死于营养不良。纳粹的入侵证明了当时的苏联有多脆弱,斯大林只能允许集体化农庄中的农民耕作私人土地,允许中间商出售粮食牟利来维持粮食贸易的进行。到了战争末期,因为有了美国的食品才最终保证苏联士兵不再挨饿。
正如科林厄姆指出的,战争对美国农业来说更是一个特殊时刻,提供了完美链条(国外需求,国内稳定和技术革命)中的一环。庞大战争军团对食物的需求彻底改变了美国。一个美国农场主的女儿曾写道:爸爸开始改进他的农场,我们和大多数农场主都从棚屋搬到了新的有室内抽水马桶的房子里。……那屋子实在是太前卫了,我们简直无所适从。美国的繁荣建立在其他地区的灾难之上。
1946年,美国成为了全球粮食的最重要供应国。国家财富的飞速增长,保证了在美国人民中没有产生欧洲那种对计划经济和财富再分配的要求。战后,农药、化肥和杂交的新技术从美国传播到全世界,生产的粮食能够美国和欧洲人食用。科林厄姆认为,如果这场绿色革命早到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但是食物充足的时代会永远持续下去吗?
书名:战争的滋味:二战和食物之争
THE TASTE OF WAR World War II and the Battle for Food
作者:Lizzie Collingham
页码:656页
出版社:企鹅集团美国公司
出版时间:2012年
定价:3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