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学生质量考核机制的思考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q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生质量考核,不仅对是大学生的行为进行鉴定,而且也是学生提供在校的行为准则。目前通行的大学生质量考核系统,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能为社会提供可靠的用人依据,必须对它加以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质量;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44—02
  可靠的大学生质量考核系统,不仅能够准确地对大学生的在校行为进行鉴定,而且还能够成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通过考核系统的规范作用,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人才,提供合格的“产品”。一旦考核系统失灵,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时下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假文凭泛滥,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如何解释这些“有辱斯文”的行为呢?笔者以为关键是学生质量考核机制出了问题。
  一、现行的学生质量考核机制
  我国现在通行的大学生质量考核机制是由二个相互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系统组成的,即学校系统的考核和社会系统的考核。
  (一)学校系统的考核
  学校系统的考核,也可以叫做专家系统的考核。这个系统是由教师——学校——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如各级教委)组成的。
  教师的考核。学校系统考核的首要环节是教师。教师的功能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还要负责为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或者技能“打分”。教师因此就成为考核学生质量的第一个“裁判”;学校的考核。学校,它代表国家执行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它既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又要对老师的行为进行考核,它是防止老师考核出错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各级教委)的考核。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教育事务的审批机构,有审批权,但许多具体的事务,则由学校和教师来完成,这实际上就是“事权分离”,这和我们传统的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考核的失守,意味着学校系统的考核即大学生质量考核或高校教育产品“上游生产”的考核最终失灵。
  (二)社会的考核
  社会的考核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又一渠道,它具体反应在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考核上。从理论上讲,用人单位的质量考核最真实,应该最能反映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因为选用的“人才”是为他们服务的,只有他们才真正关心选用的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有人说,社会是个大舞台,它是检验学生能力的“试金石”。
  二、现行学生质量考核机制的失灵
  上述学生质量考核机制的两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有可能失灵。
  (一)学校系统的考核
  這个系统是由教师——学校——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三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考核,特别是前一个环节的考核准确与否,对后面的考核至关重要。而这个考核系统的各个环节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漏洞百出”,都有可能“出错”,从而造成考核系统失灵。
  1、教师的考核。学校系统考核的首要环节是教师。然而教师的考核是有可能“出错”的。专业水平不够,自己肚子里的那杆秤本来就是错的,还怎么去衡量学生?教师道德操守的缺失,如“多交腊肉的学生,错了也是对的”等现象的存在,都会导致考核的“出错”。为了防止教师考核出错,有许多传统的机制。如教师资格的取得,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领导、同事们的“听课、评课”;学生对老师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及教师品德的非正式“口碑”和正式的确评价机制等。但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些辅助性的措施,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教师的资格证书是衡量学校教师质量与素质,以及调节师资供需的重要标准,[1]但教师的资格考试往往流于形式(低收入的行业并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行的评议虽然可以起到监督作用,但却会执行不力(人情、面子在作怪);学生对老师的评定也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香港大学的学生们在1991年曾把著名的经济学家张五常评为“最劣教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2]
  2、学校的考核。它是防止老师考核出错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但这也只是美好的愿望。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学校可能会为了高就业率、虚假的眼前名声,甚至为了文凭发放权“寻租”,发出不实文凭和假成绩单。在对老师进行考核方面,首先它是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机构管理者,能否承担起这一任务,令人担忧;其次是考核的公平,即考核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目前的考核机制下,学校的考核也是难把“质量考核关”。
  3、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各级教委)的考核。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教育事务的审批机构,有审批权,但许多具体的事务,则由学校和教师来完成,这实际上就是“事权分离”,这和我们传统的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如果教师和学校的考核阵地失守,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考核就形同虚设。事实上,现在各地报道的考场作弊及其他环节的作弊案件,恰恰多发生在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辖的范围内。这就说明,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考核也同样问题多多。
  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考核的失守,意味着学校系统的考核即大学生质量考核或高校教育产品“上游生产”的考核最终失灵。
  (二)社会的考核
  社会的考核主要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考核上。从理论上讲,用人单位的质量考核最真实,应该最能反映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因为选用的“人才”是为他们服务的,只有他们才真正关心选用的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有人说,社会是个大舞台,它是检验学生能力的“试金石”。果真如此吗?
  1、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的时候,如前所说,由于“上游生产过程”在学生质量考核方面的不称职,学校的“文凭”和学生的成绩单不能提供可靠的识别功能,就使得用人单位在考核人才时,力不从心。
  2、由于单位是“公家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淡化“考官”的责任心,很难保证聘用时选用能力最强的人。假文凭的泛滥,正是对用人单位的考核及“考官”的辛辣讽刺。无论是买来的假文凭,还是混来的“真”文凭,都可以用来装点门面,给自己高学历的帽子,为自己成为“新世纪的人才”增加砝码。如前江西省副省长胡长青,就有一张装门面的假文凭。   三、完善考核机制的对策
  考核机制的失灵,使得我们的考核系统“漏洞百出”,不堪重负。必须对它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才能完成社会赋予它的使命。
  (一)建立建全教师考核机制
  建立教师考核机制,应该是激励机制与制衡机制相结合。它既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又可以防止教师考核出错。
  1、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应该和教师的人力资本(包括名声)的产权相联系。较高的教学考核质量,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师质量,而想要获得较高的教师质量,就应以教师的人力资本产权为基础。所谓教师人力资本的产权,就是承认教师劳动的价值,给教师以合理的报酬,即给教师的质量一个合理的定价。只有当教师真正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时,才能激发教师的热情,才能吸引高质量的人才进入这一行列。但是,当社会仅仅从名义上或表面上“尊师重道”,而实际上却让教师过着窘迫的日子,当社会形成这样的风气,宁愿贿赂考官,也不愿用来提高教师所得时,教师的人力资本的产权残缺不全、知识不值钱、名声不值钱,那么教师履行考核学生质量的职业就只好凭“良心”了。如果社会对老师的劳动不予尊重,只指责教师的不尽职责,就有欠公允。
  2、制衡机制。制衡依赖于激励机制。当激励机制给予教师一个较高的“定价”时,必然会带来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之一,就是“出错”的教师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树立学校的品牌意识
  学校就如工厂一样,既要对它的产品——学生负责,也要对消费者——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就是在考核学生质量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老师的考核进行监督,使它成为防止教师考核出错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聘任什么教师,怎样组织教学,如何激励并监督教师行为,校正教师可能的考核错误,都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对其产品——学生负责。对社会的负责,就是向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高质量的人才。企业品牌的树立,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学校品牌的树立,更是如此。教育品牌的树立比企业品牌的树立,需要更长的时间。为此,学校必须抛弃短视观念,抵制各种短期名利的诱惑,真正关心自己的名声,树立品牌意识。学校品牌的价值,是保证对学生考核出错最小的信息成本。
  (三)政府退出直接对学生的考核过程
  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来对学生进行直接考核,它必然要依靠和委托学校与社会去完成。那么,政府就没必要死死抓住对学生的管理权和考核权。正如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的“两权”分离那样,政府应该退出直接的学生管理、考核过程,把考核的权力完全交给学校和社会(企业),让学校和社会(企业)担负起考核的责、权、利。由于责权利的结合,作为“企业”的学校,必然关心其产品的质量;作为“考官”的学校与社会(企业),必然关心考核的质量及考核的成本。二者齐心合力,一定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政府集中精力来界定学校的本位(品牌)和教师的产权,为学校提供其关心长期名声——品牌的动力,为吸引高质量的人才进入教师行列,为教师的辛勤工作,提供激励。
  (四)开放办学,建立办学的市场竞争机制
  “市場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它并不仅仅指的是企业生产资源的配置,同样也适用于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引入办学的市场竞争机制,把学校放在竞争的环境中,“名声”好、办学效率高、就业率高的学校,就会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发展壮大,而那些热衷于虚假的“名声”追逐眼前利益的学校,则会日益衰落;引入竞争机制,会促使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严把考核质量关。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将会引导教育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于衍存.师范教育论丛(二)[C].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2).
  [2]周其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4).
  [3]教育与教学研究探微(二)[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7).
其他文献
摘要:建设创新型大学是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需要,完善的教代会制度是实现一流高校民主管理和良性运转的有力保障。论文分析了教代会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与现存问题,提出搞好教代会自身建设,理顺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机制,推进教代会建设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教代会开放性和与时俱进,实现民主管理和监督的长效作用。  关键词:教代会;创新;一流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需要为社会输送复合型高技能的人才,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本文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讨论,提出基于知识技能教育,责任感教育和心理调适三个方面“立体化”教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立体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39—02  一、引言  随着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对应用型和高技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地对创业教育展开研究,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是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接受不同层次的校内创业教育后,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毕业生进行创业跟踪调查把创业教育延续到毕业后几年,将有效的扩大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果,完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推动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创业教育;毕业生;创业跟踪  中图分类号:G71
期刊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以现代化教育理念为依据,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点,本文在分析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进行简要论述,进而提出信息化教学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使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网络信息技术;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大学生的世界观问题一直是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时下,国内经济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现状如何?笔者通过向所在地区的高校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前大学生的世界观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大学生世界观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世界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29—01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女子网球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引导女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理性的网球消费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促进高校女子网球运动以及网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州大学城高校;女子网球;消费;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
期刊
摘要:大学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基地,大学生肩负国家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使命,如何使得大学生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受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高校学生涉入非法传销的现象屡禁不止,危害极大,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危及高校和谐稳定,对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提出挑战。本文以案例对传销进行分析,指出大学生“被传销”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的对策。  关键词:传销;原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当前,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下滑已经严重影响其素质能力的养成。大学生写作能力不强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教学管理部门不重视、应试教育的毒害、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论文抄袭风气严重等。高等院校应用写作教学要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实训环节,培养综合性、创新性的写作人才。  关键词: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
期刊
摘要: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教学质量全过程的各重要环节,重点探讨研究高职院校内部日常教育教学自然状态下,如何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促进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与完善,以确保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质量评价;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53—01  从高等职业
期刊
摘要:大学公共书法教育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根本保证,本文探寻一种较为科学的教育模式,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大学书法;课程;构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47—02  大学公共书法教育是一门知识和技法相结合的课程,各高校一般安排时间都较短,多为一学期36学时,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