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性肾损伤大鼠血管内皮钙粘蛋白的表达

来源 :热带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97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大鼠脓毒症肾损伤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在肾组织表达水平及血清中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VE-cadherin在大鼠脓毒症性肾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4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脓毒症肾损伤12h组、脓毒症肾损伤24h组,每组15只.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kg,脓毒症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7.5 mg/kg造模.应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VE-cadherin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VE-cadherin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VE-cadherin、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 三组大鼠肾脏组织VE-cadherin mRNA、VE-cadherin蛋白和血清VE-cadherin水平,12h及24h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2、156.6、209.6,P<0.05).三组大鼠血清IL-6、TNF-α、BUN、sCr水平,12h及24 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7、144.5、180.7、717.9,P均<0.05).与脓毒症肾损伤12h组相比,24h组大鼠肾组织VE-cadherin mRNA水平、VE-cadherin蛋白水平、血清VE-cadherin水平显著低于12h组,血清IL-6、TNF-α、BUN、sCr水平显著高于12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时炎症反应诱导VE-cadherin在肾组织表达下调,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从而增加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导致肾损伤发生.
其他文献
中药学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及药味数量多,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感觉疲倦。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药学趣味教学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采用文学故事、趣味漫画、区域定位、经典案例、实践活动、实景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中药变得有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考试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及制剂中基因毒性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ACE Excel C18-AR(4.6 mm×150 mm,3μm)色谱柱,流动相为含0.1%甲酸的水和含0.1%甲酸的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平行反应监测(PRM)模式下对m/z 75.0558离子进行选择性监测。结果N-亚硝基二甲胺的检测限为0.03 ng·mL-1,
目的考察27批次中药饮片中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铝(Al)、钴(Co)、钒(V)、硒(Se)、钼(Mo)、铬(Cr)、镍(Ni)、锑(Sb)、锡(Sn)、锂(Li)、钡(Ba)等1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为中药饮片的规范使用及用药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其中1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通过柑橘叶质控样品进行随行质量控制。结果27批样品中有2批的铜(Cu)元素和1批的镉(Cd)元素含量超过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限度
目的 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辅助治疗老年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2018年5月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陆军军
目的 分析并建立南京地区成人的网织红细胞(RET)参数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2019年9-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体检健康的1189名健康成年人,空腹抽取静脉血(EDTA-K2
中药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产业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意义。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中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本文基于福建省中药产业科技创新现状,提出当前福建省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势及劣势,并提出整合中药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名优中药企业做强做大、发挥政策扶持作用、发挥资金导向作用、加大中药人才队伍建设等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福建省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依据。
Viabilit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vPCR)能够有效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正在不断地被深入研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然而,vPCR是基于细胞膜完整性开发的,由于细胞存在状态多样性和方法的不足,在准确检测活细胞方面仍有偏差。为提高vPCR检测的准确度,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更好地提高vPCR的检测效率和准确度,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vPCR在微生物学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中缝正中核(MRN)是中缝核群的主要核团之一,细胞数量和类型众多,涉及的神经环路范围广泛,功能非常复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可能参与情绪、记忆形成与提取、睡眠-觉醒以及成瘾等过程的调节。本文围绕近年来对中缝正中核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探究小柴胡颗粒发挥退热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指纹图谱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HPLC-MS)技术分离鉴定小柴胡颗粒化学成分;应用PubChem、Swiss和chEMBL数据库获取成分靶点并对其进行分类;利用GeneCard、DisGeNET数据库获取发热症状靶点;将药物靶点与发热靶点取交集,构建小柴胡颗粒退热靶点库,并筛选其中的核心靶点;构建干酵母致热大鼠模型,监测大鼠24 h内体温并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结果得到小柴胡颗粒化学成分66个,退热潜在靶点68个,分类数量最多的类别为酶类,包括激酶、
目的探讨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R)模型脑组织缺血半暗带(IP)的形成及持续时间,为研究保护缺血半暗带药物的给药时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LDF)和激光散斑(LSI)监测脑血流量(CBF)变化的条件下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后实施再灌注,取缺血时脑血流量下降至42%~53%,再灌注后脑血流量恢复至50%以上的大鼠纳入实验研究;术前术后监测大鼠血糖、肝温、体重;于再灌注后0、2、6、12、24、72 h随机处死6只大鼠,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模型大鼠脑组织微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