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成本控制刍议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guo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强化市场意识。通过提高数量降低成本
  
  构成图书成本的最大部分是稿酬和纸张购置、印制加工费用。在稿酬一定的前提下,原材料和印制费形成图书制作的最大成本。因此,控制图书成本,首先应该在纸张购置、印厂选择上下工夫。为了降低原材料购置费,必须遵守市场规律,通过增大进货量,降低进货价格,减少图书成本。同时,通过增大总体印制数量,降低价格和单本书印制成本。
  增大单本图书发行量,同样可以降低该书的成本。发行数量越大,单册图书的成本越低,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是,当前存在一个误区:有些策划编辑为了降低单位出版物分摊的固定成本,采取提高单本书印刷数量的办法。表面来看,提高单本书的印制数量,也能降低该书的印制成本。然而,这样的结果期许是建立在该书实现良好销售的假设之下的,而实际情况是,图书销售存在人所共知的“二八”定律,即80%的利润是由20%的图书创造的。也就是说,真正能够实现良好销售的图书仅占整个品种的20%左右,大部分图书的销售量都很不尽如人意。如果所有图书都片面地通过提高印刷数量的办法来降低出版成本,将必然导致图书存货的大量积压。这样,出版过程发生的成本实际上转移或隐藏于存货中。可见,单纯增加某一本书的印刷数量,并不一定能够真正降低该书的成本;只有增加销售数量,才能真正降低成本。
  要实现销售数量的增加,必须注重提高图书的两个质量:一是内容质量,二是形式质量。内容质量,包括选题水平和书稿内容两个方面,主要取决于策划编辑和作者。形式质量包括设计、包装、印制等方面,主要取决于美术编辑、版式设计人员和印刷厂。因此,策划编辑应该对上述几个方面统筹考虑,以确保“两个质量”都很高,实现理想的发行量,降低单本图书成本。
  
  二、强化部门联合,合力控制图书成本
  
  一个图书产品的制造,包括选题策划、内容撰写、编辑加工、技术校对、装帧设计、印刷包装等若干环节。为了降低图书制作成本,需要对各个环节的费用进行有效控制。
  前些年,许多出版单位都曾经采取过“以策划编辑为核心组建工作室,各工作室独立运营,出版社只对选题把关”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策划编辑不仅要负责选题和内容把关,还要负责印制材料进货、印厂选择、发行销售等业务,对策划编辑的独立作战能力、全面业务能力要求特别高。对许多年轻的策划编辑而言,他们思路敏捷,文化功底扎实,市场判断也比较准确,选题策划和内容把关能力都比较强。但由于他们涉足图书出版业时间较短,独立工作经验少,再加上近年来原材料市场、印装服务市场不稳定,价格起伏较大等原因,造成他们策划的图书成本控制不合理,严重压缩了图书的利润空间,给企业和个人都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随着我国出版业“转企改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出版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年的选题数量、出书品种大量增加。在这种形势下,继续沿用游击队性质的文化工作室运营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尽快提高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的正规化程度。从图书成本控制角度看,出版企业正规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应该尽快提高成本控制的专业性,突出强调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分工协作、合力把关。
  对图书成本的合力把关,就是由策划编辑牵头,联合财务、印制、发行等各部门有关人员,对产生图书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专业化的分析论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再要求策划编辑是全才、全能,甚至不必亲自调查掌握纸张等原材料市场及价格、印制和设计等服务市场价格,这方面的信息主要由印制部门提供。印制成本的核算主要由财务部门、印制部门负责。发行和库存等成本,主要由发行部门提供专业把关。在各部门提供有关环节成本数据的前提下,策划编辑在财务部门的协助下,进行综合成本核算。
  实施图书成本的合力把关,主要有两大好处:一是专业化程度高,对市场情况掌握全面、及时,利于“货比三家”,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二是体现分工协作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策划编辑从烦琐的非主流业务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选题策划和内容把关上。特别是对那些全面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策划编辑来说,这种合力把关工作方式,意义更加明显。
  
  三、强化科学管理。发挥制度和经济杠杆对成本的控制作用
  
  随着出版单位管理、运营正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图书成本控制的权利和责任将逐步向出版单位管理环节转移,并越来越成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把图书成本控制纳入出版单位管理的内容范畴,应该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一套合理的成本控制规章制度。关于成本控制,各个出版单位都有一些制度规定。但在过去那种由策划编辑独立实施成本控制的模式下,这些制度往往都是原则性的、宏观的要求,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约束性较弱。要把成本控制纳入出版单位管理范围,在规章制度上,首先要规定清晰、明确的成本分析论证工作程序、分析论证内容,规定参与的部门和人员。其次要量化规定采购市场的范围、供选择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等。再次要对策划编辑、其他参与成本控制分析论证的部门和人员的成本控制权利、义务进行划分和明确。
  二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发挥经济杠杆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通过成本控制带来利润的提升,最大的受益者,一是出版企业,二是策划编辑。为了充分调动策划编辑在成本控制中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应该制订一套合理的奖惩、提成制度,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从成本控制角度看,过去许多出版单位的奖惩、提成制度存在弊端,经济杠杆没有能够真正发挥对成本控制的作用。常跃进在《单书成本核算的探讨》中指出,目前,大多数出版社进行图书成本核算的模式是。把编录经费、纸张材料费用、印制加工费用以及稿费、销售费用等直接记入某一图书的出版成本。将出版成本的总额除以该图书的印制数量,得到该图书的单位成本。然后再根据图书的销售数量,来结转图书的销售成本。
  例如:某出版社出版一种图书印制数量1万册,定价20元/册,实际发生稿酬、印制费用等出版成本总额65000元(不含税),按六五折扣本年度销售5000册,则该种图书——
  销售实价=5000册×20元/册x65%=65000元
  销售收入=65000元/1.13=57522.12元(销售图书税率为13%)
  图书单位成本=65000元/10000册=6.5元/册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一图书成本=57522.12-(5000×6.5)=25022.12元
  从上述计算中可以看出图书当年的销售毛利为25022.12元,很多出版社就以此来作为该图书编辑人员的业绩,并按此作为编辑人员的奖金或利润提成的发放依据。假如上述图书按销售毛利的7%来计算编辑人员的奖金或提成,即为1751.55元(25022.12元×7%=1751.55元)。
  诚然,这种核算方法在会计方面并没有错,表面上看,该书是盈利的,但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与一般产品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图书一旦卖不出去,它就成了一堆废纸。如果上例中剩余的5000册图书卖不出去呢?那么,该图书剩余5000册的出版成本32500元和该图书编辑人员的奖金1751.55元共计34251.55元,都应计人图书成本中。如此一来,该书实际上是亏损的。一本实际上亏损的图书,而该书的编辑人员却能根据当年图书的销售盈利来提成,受损失的实际上是出版社,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这种做法也不利于调动策划编辑在成本控制上的积极性。因此,出版单位应该结合实际,探索制订一套合理的奖金或利润提成办法,在成本控制上给策划编辑及其他有关人员以适当的压力,并通过压力调动他们的成本控制动力,使经济杠杆真正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新都地区过敏性鼻炎(AR)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特异性IgE(sIgE)抗体检测结果,总结其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114例AR患者作
强制登记主义的立法模式选择决定了企业登记创设力的产生。我国长期奉行的统一主义立法模式衍生了种种弊端,故实行证照的完全分离,将创设力的内容——企业主体资格和一般经营资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近十年内突飞猛进,产值已超过500亿元,无论技术实力和规模都已跻身于全球领先行列,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各自竞争优势的专业数字出版企业。中文电子
Delaunay三角作为一种主要的DTM表示法,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经过二十多年来的研究,它的生成算法已趋于成熟。本文简要介绍了Delaunay三角网的定义及其特性,在简单回顾和评价了分割-归并法,逐步插入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险社会已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一种境遇。当代中国同样置身于这样的背景中,可谓发展的机遇与风险的考验并行而至。文章试从风险社会的角度来分析政
当今世界,媒介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包括传统观念,比如真实观、主体观
目的探讨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热休克蛋白60(HSP-60)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临床疑诊早期胃癌136例患者,根据患者确诊诊断分为:对照组(70例
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青年读者姒对于网络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他们偏爱于通过网络或第三方平台(手机或者客户端软件)来获取各种信息。作为庞大信息资源载体形式的印刷型图书形式,通过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够达到其完成利润最大化的使命,因此出版单位应该充分利用目前网上和网下提供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大出版者与作者、读者的接触,根据不同数字化媒体的特性传播出版信息和出版社的品牌形象,以实现图书出版的社会目标
由编校合一到编校分工,既是出版工作中编辑和校对分工更明确的集中体现,又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必然要求。“校异同”和“校是非”虽说是校对员的基本职责,但在实际操作中,校对所起的作用有时相当于编辑加工的后续,它为保证出版物在各方面的规范和达标起到了监督和弥补的作用。新闻出版总署1997年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十一条规定:“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负责校
本文从增强领导干部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高度着眼,论述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旨在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讲话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保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