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强化市场意识。通过提高数量降低成本
构成图书成本的最大部分是稿酬和纸张购置、印制加工费用。在稿酬一定的前提下,原材料和印制费形成图书制作的最大成本。因此,控制图书成本,首先应该在纸张购置、印厂选择上下工夫。为了降低原材料购置费,必须遵守市场规律,通过增大进货量,降低进货价格,减少图书成本。同时,通过增大总体印制数量,降低价格和单本书印制成本。
增大单本图书发行量,同样可以降低该书的成本。发行数量越大,单册图书的成本越低,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是,当前存在一个误区:有些策划编辑为了降低单位出版物分摊的固定成本,采取提高单本书印刷数量的办法。表面来看,提高单本书的印制数量,也能降低该书的印制成本。然而,这样的结果期许是建立在该书实现良好销售的假设之下的,而实际情况是,图书销售存在人所共知的“二八”定律,即80%的利润是由20%的图书创造的。也就是说,真正能够实现良好销售的图书仅占整个品种的20%左右,大部分图书的销售量都很不尽如人意。如果所有图书都片面地通过提高印刷数量的办法来降低出版成本,将必然导致图书存货的大量积压。这样,出版过程发生的成本实际上转移或隐藏于存货中。可见,单纯增加某一本书的印刷数量,并不一定能够真正降低该书的成本;只有增加销售数量,才能真正降低成本。
要实现销售数量的增加,必须注重提高图书的两个质量:一是内容质量,二是形式质量。内容质量,包括选题水平和书稿内容两个方面,主要取决于策划编辑和作者。形式质量包括设计、包装、印制等方面,主要取决于美术编辑、版式设计人员和印刷厂。因此,策划编辑应该对上述几个方面统筹考虑,以确保“两个质量”都很高,实现理想的发行量,降低单本图书成本。
二、强化部门联合,合力控制图书成本
一个图书产品的制造,包括选题策划、内容撰写、编辑加工、技术校对、装帧设计、印刷包装等若干环节。为了降低图书制作成本,需要对各个环节的费用进行有效控制。
前些年,许多出版单位都曾经采取过“以策划编辑为核心组建工作室,各工作室独立运营,出版社只对选题把关”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策划编辑不仅要负责选题和内容把关,还要负责印制材料进货、印厂选择、发行销售等业务,对策划编辑的独立作战能力、全面业务能力要求特别高。对许多年轻的策划编辑而言,他们思路敏捷,文化功底扎实,市场判断也比较准确,选题策划和内容把关能力都比较强。但由于他们涉足图书出版业时间较短,独立工作经验少,再加上近年来原材料市场、印装服务市场不稳定,价格起伏较大等原因,造成他们策划的图书成本控制不合理,严重压缩了图书的利润空间,给企业和个人都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随着我国出版业“转企改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出版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年的选题数量、出书品种大量增加。在这种形势下,继续沿用游击队性质的文化工作室运营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尽快提高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的正规化程度。从图书成本控制角度看,出版企业正规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应该尽快提高成本控制的专业性,突出强调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分工协作、合力把关。
对图书成本的合力把关,就是由策划编辑牵头,联合财务、印制、发行等各部门有关人员,对产生图书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专业化的分析论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再要求策划编辑是全才、全能,甚至不必亲自调查掌握纸张等原材料市场及价格、印制和设计等服务市场价格,这方面的信息主要由印制部门提供。印制成本的核算主要由财务部门、印制部门负责。发行和库存等成本,主要由发行部门提供专业把关。在各部门提供有关环节成本数据的前提下,策划编辑在财务部门的协助下,进行综合成本核算。
实施图书成本的合力把关,主要有两大好处:一是专业化程度高,对市场情况掌握全面、及时,利于“货比三家”,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二是体现分工协作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策划编辑从烦琐的非主流业务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选题策划和内容把关上。特别是对那些全面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策划编辑来说,这种合力把关工作方式,意义更加明显。
三、强化科学管理。发挥制度和经济杠杆对成本的控制作用
随着出版单位管理、运营正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图书成本控制的权利和责任将逐步向出版单位管理环节转移,并越来越成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把图书成本控制纳入出版单位管理的内容范畴,应该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一套合理的成本控制规章制度。关于成本控制,各个出版单位都有一些制度规定。但在过去那种由策划编辑独立实施成本控制的模式下,这些制度往往都是原则性的、宏观的要求,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约束性较弱。要把成本控制纳入出版单位管理范围,在规章制度上,首先要规定清晰、明确的成本分析论证工作程序、分析论证内容,规定参与的部门和人员。其次要量化规定采购市场的范围、供选择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等。再次要对策划编辑、其他参与成本控制分析论证的部门和人员的成本控制权利、义务进行划分和明确。
二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发挥经济杠杆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通过成本控制带来利润的提升,最大的受益者,一是出版企业,二是策划编辑。为了充分调动策划编辑在成本控制中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应该制订一套合理的奖惩、提成制度,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从成本控制角度看,过去许多出版单位的奖惩、提成制度存在弊端,经济杠杆没有能够真正发挥对成本控制的作用。常跃进在《单书成本核算的探讨》中指出,目前,大多数出版社进行图书成本核算的模式是。把编录经费、纸张材料费用、印制加工费用以及稿费、销售费用等直接记入某一图书的出版成本。将出版成本的总额除以该图书的印制数量,得到该图书的单位成本。然后再根据图书的销售数量,来结转图书的销售成本。
例如:某出版社出版一种图书印制数量1万册,定价20元/册,实际发生稿酬、印制费用等出版成本总额65000元(不含税),按六五折扣本年度销售5000册,则该种图书——
销售实价=5000册×20元/册x65%=65000元
销售收入=65000元/1.13=57522.12元(销售图书税率为13%)
图书单位成本=65000元/10000册=6.5元/册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一图书成本=57522.12-(5000×6.5)=25022.12元
从上述计算中可以看出图书当年的销售毛利为25022.12元,很多出版社就以此来作为该图书编辑人员的业绩,并按此作为编辑人员的奖金或利润提成的发放依据。假如上述图书按销售毛利的7%来计算编辑人员的奖金或提成,即为1751.55元(25022.12元×7%=1751.55元)。
诚然,这种核算方法在会计方面并没有错,表面上看,该书是盈利的,但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与一般产品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图书一旦卖不出去,它就成了一堆废纸。如果上例中剩余的5000册图书卖不出去呢?那么,该图书剩余5000册的出版成本32500元和该图书编辑人员的奖金1751.55元共计34251.55元,都应计人图书成本中。如此一来,该书实际上是亏损的。一本实际上亏损的图书,而该书的编辑人员却能根据当年图书的销售盈利来提成,受损失的实际上是出版社,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这种做法也不利于调动策划编辑在成本控制上的积极性。因此,出版单位应该结合实际,探索制订一套合理的奖金或利润提成办法,在成本控制上给策划编辑及其他有关人员以适当的压力,并通过压力调动他们的成本控制动力,使经济杠杆真正发挥作用。
构成图书成本的最大部分是稿酬和纸张购置、印制加工费用。在稿酬一定的前提下,原材料和印制费形成图书制作的最大成本。因此,控制图书成本,首先应该在纸张购置、印厂选择上下工夫。为了降低原材料购置费,必须遵守市场规律,通过增大进货量,降低进货价格,减少图书成本。同时,通过增大总体印制数量,降低价格和单本书印制成本。
增大单本图书发行量,同样可以降低该书的成本。发行数量越大,单册图书的成本越低,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是,当前存在一个误区:有些策划编辑为了降低单位出版物分摊的固定成本,采取提高单本书印刷数量的办法。表面来看,提高单本书的印制数量,也能降低该书的印制成本。然而,这样的结果期许是建立在该书实现良好销售的假设之下的,而实际情况是,图书销售存在人所共知的“二八”定律,即80%的利润是由20%的图书创造的。也就是说,真正能够实现良好销售的图书仅占整个品种的20%左右,大部分图书的销售量都很不尽如人意。如果所有图书都片面地通过提高印刷数量的办法来降低出版成本,将必然导致图书存货的大量积压。这样,出版过程发生的成本实际上转移或隐藏于存货中。可见,单纯增加某一本书的印刷数量,并不一定能够真正降低该书的成本;只有增加销售数量,才能真正降低成本。
要实现销售数量的增加,必须注重提高图书的两个质量:一是内容质量,二是形式质量。内容质量,包括选题水平和书稿内容两个方面,主要取决于策划编辑和作者。形式质量包括设计、包装、印制等方面,主要取决于美术编辑、版式设计人员和印刷厂。因此,策划编辑应该对上述几个方面统筹考虑,以确保“两个质量”都很高,实现理想的发行量,降低单本图书成本。
二、强化部门联合,合力控制图书成本
一个图书产品的制造,包括选题策划、内容撰写、编辑加工、技术校对、装帧设计、印刷包装等若干环节。为了降低图书制作成本,需要对各个环节的费用进行有效控制。
前些年,许多出版单位都曾经采取过“以策划编辑为核心组建工作室,各工作室独立运营,出版社只对选题把关”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策划编辑不仅要负责选题和内容把关,还要负责印制材料进货、印厂选择、发行销售等业务,对策划编辑的独立作战能力、全面业务能力要求特别高。对许多年轻的策划编辑而言,他们思路敏捷,文化功底扎实,市场判断也比较准确,选题策划和内容把关能力都比较强。但由于他们涉足图书出版业时间较短,独立工作经验少,再加上近年来原材料市场、印装服务市场不稳定,价格起伏较大等原因,造成他们策划的图书成本控制不合理,严重压缩了图书的利润空间,给企业和个人都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随着我国出版业“转企改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出版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年的选题数量、出书品种大量增加。在这种形势下,继续沿用游击队性质的文化工作室运营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尽快提高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的正规化程度。从图书成本控制角度看,出版企业正规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应该尽快提高成本控制的专业性,突出强调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分工协作、合力把关。
对图书成本的合力把关,就是由策划编辑牵头,联合财务、印制、发行等各部门有关人员,对产生图书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专业化的分析论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再要求策划编辑是全才、全能,甚至不必亲自调查掌握纸张等原材料市场及价格、印制和设计等服务市场价格,这方面的信息主要由印制部门提供。印制成本的核算主要由财务部门、印制部门负责。发行和库存等成本,主要由发行部门提供专业把关。在各部门提供有关环节成本数据的前提下,策划编辑在财务部门的协助下,进行综合成本核算。
实施图书成本的合力把关,主要有两大好处:一是专业化程度高,对市场情况掌握全面、及时,利于“货比三家”,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二是体现分工协作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策划编辑从烦琐的非主流业务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选题策划和内容把关上。特别是对那些全面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策划编辑来说,这种合力把关工作方式,意义更加明显。
三、强化科学管理。发挥制度和经济杠杆对成本的控制作用
随着出版单位管理、运营正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图书成本控制的权利和责任将逐步向出版单位管理环节转移,并越来越成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把图书成本控制纳入出版单位管理的内容范畴,应该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一套合理的成本控制规章制度。关于成本控制,各个出版单位都有一些制度规定。但在过去那种由策划编辑独立实施成本控制的模式下,这些制度往往都是原则性的、宏观的要求,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约束性较弱。要把成本控制纳入出版单位管理范围,在规章制度上,首先要规定清晰、明确的成本分析论证工作程序、分析论证内容,规定参与的部门和人员。其次要量化规定采购市场的范围、供选择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等。再次要对策划编辑、其他参与成本控制分析论证的部门和人员的成本控制权利、义务进行划分和明确。
二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发挥经济杠杆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通过成本控制带来利润的提升,最大的受益者,一是出版企业,二是策划编辑。为了充分调动策划编辑在成本控制中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应该制订一套合理的奖惩、提成制度,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从成本控制角度看,过去许多出版单位的奖惩、提成制度存在弊端,经济杠杆没有能够真正发挥对成本控制的作用。常跃进在《单书成本核算的探讨》中指出,目前,大多数出版社进行图书成本核算的模式是。把编录经费、纸张材料费用、印制加工费用以及稿费、销售费用等直接记入某一图书的出版成本。将出版成本的总额除以该图书的印制数量,得到该图书的单位成本。然后再根据图书的销售数量,来结转图书的销售成本。
例如:某出版社出版一种图书印制数量1万册,定价20元/册,实际发生稿酬、印制费用等出版成本总额65000元(不含税),按六五折扣本年度销售5000册,则该种图书——
销售实价=5000册×20元/册x65%=65000元
销售收入=65000元/1.13=57522.12元(销售图书税率为13%)
图书单位成本=65000元/10000册=6.5元/册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一图书成本=57522.12-(5000×6.5)=25022.12元
从上述计算中可以看出图书当年的销售毛利为25022.12元,很多出版社就以此来作为该图书编辑人员的业绩,并按此作为编辑人员的奖金或利润提成的发放依据。假如上述图书按销售毛利的7%来计算编辑人员的奖金或提成,即为1751.55元(25022.12元×7%=1751.55元)。
诚然,这种核算方法在会计方面并没有错,表面上看,该书是盈利的,但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与一般产品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图书一旦卖不出去,它就成了一堆废纸。如果上例中剩余的5000册图书卖不出去呢?那么,该图书剩余5000册的出版成本32500元和该图书编辑人员的奖金1751.55元共计34251.55元,都应计人图书成本中。如此一来,该书实际上是亏损的。一本实际上亏损的图书,而该书的编辑人员却能根据当年图书的销售盈利来提成,受损失的实际上是出版社,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这种做法也不利于调动策划编辑在成本控制上的积极性。因此,出版单位应该结合实际,探索制订一套合理的奖金或利润提成办法,在成本控制上给策划编辑及其他有关人员以适当的压力,并通过压力调动他们的成本控制动力,使经济杠杆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