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尤为重要。老年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日常生活进行调整:
1.避免走过陡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梯、如厕时尽可能使用扶手。老年人的骨骼、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度下降,过陡的楼梯或台阶易導致其失衡而跌倒,因此应尽量选择坡度较缓的地面。上下楼梯、上厕所时应使用扶手,可减轻下肢的压力,提高身体的平衡性。
2.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
3.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携带沉重物品。老年人步态的稳定性、敏捷性有所下降,触觉、本体感觉的退行性减退,也导致平衡能力的降低。走路时应尽量慢走,且少携带较重物品,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4.避免去人多及湿滑的地方。老年人应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以免因拥挤而发生意外。同时,有积水、雨雪等湿滑的地方也要避免。
5.使用交通工具时,应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下降,在乘坐公交车等交通工具时,极易因车体的晃动而失衡,导致跌倒的发生,因此在上下车时不要着急,一定等车辆停稳。
6.放慢起身、下床的速度,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致夜间多次起床。老年人特别是其中患有体位性低血压、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可采取三部曲的起床方式。首先,由卧位慢慢起身到坐位;然后,缓慢活动颈部及四肢;最后,慢慢下床,由坐位到站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体位的突然改变,而使血压急剧下降,进而导致晕厥跌倒的发生。
7.晚上床旁尽量放置小便器。夜间光线昏暗,老年人视力又不同程度有所下降,行走时易碰到墙壁、桌椅等物体而导致跌倒,若在床旁放置尿壶等便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减少意外的发生。
8.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活动。老年人日常活动时,不要选择过于偏僻或远离人们视线的地方,应尽量保证有他人在场,一旦发生跌倒等意外,可尽早被人发现,以得到及时救助,尽可能减少机体损伤。
除此以外,老年人还应注意合理用药。许多药物都可以影响人的神智、视觉、平衡等而导致跌倒,如精神类药物、心血管药物以及降糖药、镇痛剂等。
要做到合理用药,第一,一定要遵循医嘱,不要乱用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第二,要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第三,应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如安眠药可引起头晕,抗感冒药可导致嗜睡,止痛药可能会使人意识不清,降糖药服用过量可能引起低血糖,降压药可导致疲倦、低血压等;第三,用药后动作宜缓慢,如本身患有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在服用降压药、镇静药等药物后,不要突然活动,最好静卧1~2小时,以预防跌倒的发生。
1.避免走过陡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梯、如厕时尽可能使用扶手。老年人的骨骼、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度下降,过陡的楼梯或台阶易導致其失衡而跌倒,因此应尽量选择坡度较缓的地面。上下楼梯、上厕所时应使用扶手,可减轻下肢的压力,提高身体的平衡性。
2.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
3.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携带沉重物品。老年人步态的稳定性、敏捷性有所下降,触觉、本体感觉的退行性减退,也导致平衡能力的降低。走路时应尽量慢走,且少携带较重物品,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4.避免去人多及湿滑的地方。老年人应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以免因拥挤而发生意外。同时,有积水、雨雪等湿滑的地方也要避免。
5.使用交通工具时,应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下降,在乘坐公交车等交通工具时,极易因车体的晃动而失衡,导致跌倒的发生,因此在上下车时不要着急,一定等车辆停稳。
6.放慢起身、下床的速度,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致夜间多次起床。老年人特别是其中患有体位性低血压、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可采取三部曲的起床方式。首先,由卧位慢慢起身到坐位;然后,缓慢活动颈部及四肢;最后,慢慢下床,由坐位到站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体位的突然改变,而使血压急剧下降,进而导致晕厥跌倒的发生。
7.晚上床旁尽量放置小便器。夜间光线昏暗,老年人视力又不同程度有所下降,行走时易碰到墙壁、桌椅等物体而导致跌倒,若在床旁放置尿壶等便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减少意外的发生。
8.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活动。老年人日常活动时,不要选择过于偏僻或远离人们视线的地方,应尽量保证有他人在场,一旦发生跌倒等意外,可尽早被人发现,以得到及时救助,尽可能减少机体损伤。
除此以外,老年人还应注意合理用药。许多药物都可以影响人的神智、视觉、平衡等而导致跌倒,如精神类药物、心血管药物以及降糖药、镇痛剂等。
要做到合理用药,第一,一定要遵循医嘱,不要乱用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第二,要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第三,应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如安眠药可引起头晕,抗感冒药可导致嗜睡,止痛药可能会使人意识不清,降糖药服用过量可能引起低血糖,降压药可导致疲倦、低血压等;第三,用药后动作宜缓慢,如本身患有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在服用降压药、镇静药等药物后,不要突然活动,最好静卧1~2小时,以预防跌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