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铭旌:创出新人生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8岁的涂铭旌院士已经有了3次“白手起家”搞“双创”的经历。第一次响应国家号召赴西部“拓荒”,给著名材料专家周惠久院士当助手,60岁时第二次和80岁时第三次创新创业,则完全靠自己从零开始搭建平台。
  涂铭旌1928年出生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饱尝艰辛,他立志要抗日救亡、科技救国。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科技救国”梦?涂铭旌一边念书,一边去工厂寻求答案。1949年,他在上海工具厂见识了生产锋钢的全过程,在上海纺织机械厂学到了渗碳淬火硬化钻头的工艺。这些只有在车间和生产线上才能学到的技术,激发了涂铭旌对材料工艺的浓厚兴趣。两年后,他完成了10万字的本科毕业论文《钢的热处理》,这成为国内第一本有关钢铁热处理研究的专著。
  1958年,而立之年的涂铭旌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北,参与筹建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在西安交大的30年间,他作为主研人员跟随周惠久院士从事金属材料研究,并和周惠久共同创立了金属材料强度理论。1988年,涂铭旌作为主研人员的“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理论研究”荣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年,涂铭旌年届花甲。他没有像许多同龄人那样“到点退休”,而是决定转向功能材料研究,利用四川攀西地区丰富的稀土钒钛资源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在辞别自己参与创立的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及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后,60岁的涂铭旌受聘担任成都科技大学(后合并组建四川大学)“一穷二白”的高新技术研究院的院长,这是他人生中的二次“创业”。
  同样是从零起步,他先后指导或主持了“镧镨铈混合稀土在冶金和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利用四川混合稀土制取贮氢合金规模生产关键技术”“室温磁致冷材料开发”等多项重点研究。他领衔学科先后获得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博士授权点、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专业博士授权点,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995年,涂铭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耄耋之年的涂铭旌受聘为重庆文理学院教授和设在校内的重庆市新材料应用研究实验室主任。“80岁高龄再到一所‘二本’高校从零起步,还能干出什么名堂来呢?”许多人都为涂铭旌捏了一把汗,但涂铭旌不为所动。实验室建设期间,他常常顶着重庆夏天的烈日,整天泡在工地上,晚上回到宿舍又开始筹划学科建设。8年间,他先后主持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实验楼、6000平方米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基地,领衔建设了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微纳米光电器件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高校微纳米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组建了40余人的高层次科研团队。他带领重庆文理学院的科研团队主持了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国家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10项,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
  涂铭旌在实验室仍精力充沛,谈起“双创”更是精神倍增。他说:“‘科技报国’的根本就是创新创业。一个以‘科技报国’为己任的科研工作者,只要国家有需要,在什么地方都能搞‘双创’;只要社会有需要,在什么时候什么年纪都能搞‘双创’。”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切实做好新时期供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我们的新的使命,也是我们为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安全供水、优质供水,努力服务、服从于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保证。当前我们供水企业大多具有垄断性质,无激烈的行业竞争,市场参与程度不深,因此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也不大;不复杂的工艺流程也注定了大多数岗位对技术和科学文化水平要求不是太高。这些行业特点导致供
期刊
伴随着多学科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广阔起来,其中就包括生物学与医学涉及的神经学领域。  在刚刚结束的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Alois C. Knoll就做了一场关于神经机器人的演讲。他不仅回顾了历史,更畅想了未来。  模拟人类神经系统  今年5月,德国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以“对人类痛感研究成果”为基础的人工神经系统,研究人员表示,它可以让机器人“探测并分辨出意外出现的物
期刊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副主任徐明良对于他的团队专利转让费达到500万元感触良多,他说:“最主要的是有制度保障,学校有政策保障,这个收入是合理合法的,心里踏实。”  在科研领域中,种业科研是与产业结合非常紧密的一个领域,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科研生产“两张皮”、成果转化“肠梗阻”等问题。  目前,我国80%的种业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作价合理的成果转让和许可,就可以激励科研人员。  
期刊
11月3日晚,伴随喷薄而出的烈焰,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已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8次发射。今后的长征五号将会很“忙”,2017年底的“嫦娥五号”发射任务,2018年的空间站工程发射任务以及2020年前后的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可能都得靠它。  而随着长征五号将中国火箭运载能力带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的商业火箭发射业务也将很“忙”。在国际商业航天市场的快
期刊
11月3日,长征五号在椰风海韵中发射。  它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也是我国迄今为止研制的最大推力运载火箭。在一众火箭兄弟中,长征五号“块头”突出——它大约有20层楼高、600多吨重,而且,它中间的主体部分直径达5米,是一般的火箭主体直径的1.5倍。因此,长征五号得了个昵称——“胖五”。  名字“萌萌哒”,但实际上,“胖五”也是个“高冷男神”。其从头到脚,从外到内,都经过火箭研制团
期刊
11月3日,我国新一代大运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首秀,吸引了各界关注的目光。  被昵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因体格大、力气足而闻名。而把这个“大个子”安全平稳地托举上太空,背后可谓凝聚了不少“小伙伴”的支持。  地面设备:“零失误”交出满意答卷  火箭测试、转场、发射……为配合长五首飞任务,配套的地面设备在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动力测控系统PXI测试组合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他参加和主持开展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高粱异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研究,酿酒专用高粱、饲草高粱新品种选育,高粱重要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等研究工作;他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他39年如一日,执着追求、矢志不渝,一刻也不停歇地奔波在科研的道路上,为他所钟爱的高粱研究事业奉献着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  他就是长期从事高粱遗传育种,并在国内外同行业中颇具影响力的资深农业专家——张福耀
期刊
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认识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探寻科技强国从可能到实现的路径。  系统来看,一方面,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共同驱动创新发展,是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系统各要素就是一个整体,它涉及企业、产品、市场、品牌等全方位要素的创新,包括统筹多方面科技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促进形成协同创新格局等众多内容,其本身自成体系,
期刊
日前,在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暨现代农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前副组长陈锡文,对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三量齐增”症结:缺竞争力  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12429亿斤,另有约500亿斤粮食缺口需要进口。但去年进口粮食高达2500亿斤。怎么回事?  陈锡文分析说,这种现象在过去几年一直存在。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
期刊
今年8月,在广州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总决赛上,若比邻机器人项目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看好,获得冠军,揽得50万元大奖。这已经不是若比邻第一次在大赛中获奖,最近几年,只要是他们参加的选拔,总能有所斩获,正是传说中的“拿奖拿到手软”。  让人惊讶的是,这家“人人都说好”的机器人研发公司所有的产品就是“一只手”,但这只手可不一般。  “手”里的商机  中国上肢残疾的人数有1000万,全世界有5000万,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