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一带一路”上的人

来源 :一带一路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在“一带一路”上,从国内到国外,这一走就是20年。20年,从一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长成了成熟的汉子;20年,从一个象牙塔的青涩学生蜕变为项目总工程师。20年,他经历的风雨太多太多,经受的困难也太多太多,但他矢志不改、壮心不已。
  他就是习近平主席在印尼期间盛赞过的佳蒂格德大坝工程项目总工程师、现场经理付伟,现任水电十局副总工程师、佳蒂格德水电站项目经理。
  “你给我一个平台,我还你一个奇迹”。付伟在用步伐丈量着自己的人生,用执着铸造自己永不放弃的信念。
  “佳蒂格德大坝就是我的儿子”
  每当太阳刚刚升起,佳蒂格德大坝就会出现一个矫健的身影。
  “付经理,早!”正在作业的项目员工用这句话,拉开了付伟一天紧张工作的序幕。
  佳蒂格德大坝工程是付伟20年来执着坚守的项目,他见证了大坝的每一个进程,人生的轨迹也从一个项目总工程师到项目经理。美丽的蜕变,让他的艰辛付出有了回报。印尼社会各界对大坝工程的赞誉纷至沓来:“印尼的中国三峡大坝”“从头到尾的中国造”“印尼大坝工程的典范”。
  1995年,23岁的付伟从成都科技大学水工专业毕业后,直接来到水电十局,第一个水电站就是当时干得最艰苦的西昌大桥水库项目。在这里,他放下本科生的架子,积极拜老师傅和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员为师。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付伟就被派到老挝南累克电站大坝工程项目,这是水电十局“走出去”的第一个海外工程,這也是水电十局历史上干得最为壮怀激越的一个项目,它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几乎全军覆没。在艰难时刻,付伟没有和悲观绝望者选择“逃亡”,而是坚守“孤岛”,与留下的员工挽手跋涉,绝地反击。为了扳回“败局”,付伟整整三年没有回国,虽然他当时还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员,但他却勇敢担起了沉甸甸的责任,最终付伟和他的战友实现了惊天大逆转,项目从“卖了水电十局也赔不起”的绝境,跨越到经营盈利的一马平川。
  付伟从老挝南累克起,近20年一直奋战在海外项目,先后参与了多个水电项目工程施工。谈起自己干得最满意的水电站是哪座,付伟自豪地说,“佳蒂格德大坝是我自始至终、一手一脚干出来的,直到完工了我还在这里。可以说,佳蒂格德大坝就是我的‘儿子’。”
  坚持铸就项目典范
  “既然公司把我放在佳蒂格德山脉,我就要全力投入抓好这个工程。”从佳蒂格德投标、合同谈判,进场准备、施工策划,主体施工到完工,付伟像扎在佳蒂格德大坝的钉子,从未离开过。
  付伟在担任项目总工程师时,最崇拜佳蒂格德大坝项目前任经理陈勇对资金的管控能力,他回忆道,“项目在最困难的时期,陈勇没有向外借贷过一分钱,除了差供应商的货款外,就是充分利用项目的自有资金,充分利用各个供应商垫资能力进行精心统筹策划。”
  正因为付伟的勤奋好学,从一个纯工程技术干部提升管理者后,对项目管理挥发自如,展示出了一个决策者的才华。
  2012年,付伟接替调走的陈勇任项目经理时,正是大坝的施工高峰,近千人和数百台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和调控一下子全压在了他的肩上。
  “当时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所有结果都要承担。”付伟回想起当时的情境,还心有余悸,“陈总走了,他打下这么好的基础,可千万不要在我手上干砸了。”
  关键时刻他没有丝毫犹豫,他带领项目一班人挖潜力、调内控,当年底就完成大坝填筑量300万方,是填筑总量的50%,让公司领导和调走的陈勇长长舒了口气。
  “主要是陈总前期做了大量工作,还有我们这群海外项目管理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的班子成员和爱岗敬业的项目员工。”付伟谦虚地笑着说,“还有我们公司领导在背后给我的巨大力量。”
  付伟念念不忘扶持他的原公司总经理杜学泽、党委书记何其刚以及每年都要回项目看一看的老领导陈勇,他们在工程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多次搀扶住了付伟,让他少走了许多慢路和弯路。
  最终,付伟带领项目班子和全体员工,以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艰难的施工条件和环境下赢得了大坝工程施工的胜利。
  来自各个国家的四十多名国际大坝委员会专家来到佳蒂格德大坝施工工地,在听取了大坝业主印尼公共工程部对大坝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的介绍后,他们惊呼:“佳蒂格德大坝工程堪称印尼水利建设项目的典范。”
  付出小家铸伟业
  “父母在不远游”“忠孝不能两全”,这些话的内涵,付伟深有感触,他为佳蒂格德大坝献出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也献出了他的家庭。
  在大坝工程接近收尾正处于次施工高峰阶段,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失眠的付伟,那天晚上突然失眠了,翻来覆去难以入睡。也许这是最亲近的人心灵之间的感应吧,凌晨4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这次不是工地来电,号码显示是来自中国四川都江堰的电话。
  电话是时任十局总经理杜学泽给他打来的,不是为了工作,而是婉转告诉他人生最不幸的噩耗,他最爱的妻子因病去世。
  “人差不多崩溃了。”付伟回忆起当晚的情景,声音哽咽了,停顿了很久很久。
  没有被任何困难击倒过的付伟彻底倒下了,心力交瘁,他对不起理解他爱他的妻子。面对失去母亲的9岁孩子,面对失去独女、孤独无靠的岳父岳母,他有责任、有义务把破碎的家庭扶起来,孩子没了母亲,不能再让孩子身边没有父亲。在事业最巅峰的时刻,他艰难地选择了退出。
  水电十局领导尽管舍不得付伟离开项目,但还是答应了付伟的请求。
  付伟要离开项目的消息传出后,项目许多人纷纷挽留,项目业主也打来电话,对付伟的不幸深表关切,希望付伟尽快返回项目。毕竟合作了几年,双方的磨合比较融洽,业主不希望换一个他们不了解的人。更重要的是当时正处于同业主谈判2011年至2012年工程价差的时刻,两年的调差金额高达3200多万美元,换一个人又得和业主有一个磨合时间,对十局的调差工作十分不利。
  在情感与大局的选择上,付伟几经思量,最终选择“再出江湖”。为了压住丧妻的悲痛,付伟拼命工作,一门心思全扑在大坝的最后冲刺上。他最满意的是回到项目不久,在与业主的反复谈判中,最终3000多万美元的调差款一次性的划拨到了项目账户上。
  有了这笔工程款,大坝施工进度加快,2014年,习近平主席关心的佳蒂格德大坝宣告封顶。出于对中国水电十局的信任和长期合作的信心,2015年4月,业主第二次为大坝追加了4.7亿美元的合同款,用于新增的电气工程、库区清理和合同调差。
  2015年8月31日,佳蒂格德大坝曾在因资金和征地推迟一年多才正式开工的情况下,提前两个月实现蓄水目标。
  42岁的付伟正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佳蒂格德大坝蓄水庆典的礼炮声还未落地,水电十局又把佳蒂格德二期水电站工程项目经理的重担放在了他肩上。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雄伟的佳蒂格德大坝,成为了最耀眼的风景。
其他文献
在应对世界范围的大挑战中,一种对全球化悲观失望的情绪正在蔓延,逆全球化的政策政治主张似乎越来越有市场。英国脱欧、特朗普赢得大选,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全球化前景的担忧,可以想见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必将遇到新的挑战,甚至会遭到严重阻碍,但是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务实、有效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  扩大和深化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迫切的现实需要。人类在追求进步,创造美好生活
期刊
一条河流的叙事,往往涉及水鸟和漂移的星群。  那些奇异的果实将在日落后睁开半晦半明的眼睛。  对于一切微醺的景象——黄叶、苇丛、孤舟、古人的背影,以及那些来历不明的光晕,它们无心检视,只给出朴素的赞美。  它们与史书有着相似的语汇,脉络明晰,卷帙浩繁,懂得随流水万里迁徙的泥沙,并非真正的候鸟。  它们又仿佛一枚枚葱茏的喻体,试图用流转不息的情节,解读苍茫与空旷,填充蔚蓝的远方。  而未被熨烫平整的
期刊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路选择。中国外交政策与实践都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一带一路”建设是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际化倡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主张“和为贵”。孔子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老子强调“不以兵强于天下”,是“道法自然”的和平论。张骞出使西域,体现了和平友好的大国风范;唐使助天竺平乱,是为了维护
期刊
飞翔的高度  亲爱的朋友,收到你的信我非常高兴。你对故乡父老兄妹的情义,你对孤独中抗争的我的支持和鼓励,令我深深感动。  事实上,我一直在莫名其妙等着你的信。多年来,你一直骄傲地行进在我脑海中那曲曲折折长长的友人队列……  几多回,我揣着今世谁也不会触摸到的心事,眺望连绵起伏的高原。我想起那首徐缓沉重的歌《北方的狼》:“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 
期刊
梁晓阳的长篇小说《出塞书》是一部直抵心灵之作。匆匆读过,不暇细思,粗略地谈一点读后感想,作为对晓阳赠书的回应。  执着的追求  在《出塞书》的后记里,作者写道:“从2003年春天陪妻子回娘家开始创作本书算起,一晃15年过去了。15年,一年一度甚至两度在疆桂两地往返,不断地记录和思考,在奔驰的列车上、在两地的房子里,埋头苦写。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写了一部大书,超过了70万字,这使我感到困惑和惶恐。我
期刊
蜀道,曾经让多少能人壮士闻之战栗,蜀道也曾经成就了不少文人骚客笔下惊鸿。斗转星移,千年后,蜀道再也不是难于上青天的险道,四川早已成为来了就不愿意离开的地方。  这一切的改变都有赖于交通的改变。蓉欧快铁的开行、双机场的新建、水运港口的繁荣,一张大大的立体交通网络将四川和世界紧密相连,而自贸区的建立更是助推了四川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  蓉欧快铁 拉近世界距离  2017年1月1日,伴随着零点钟
期刊
2017年1月初,在辞旧迎新的气氛中,一份关于四川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的《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2016—2020)》悄然落地,《规划》如同献给新一年的大礼,即将开启四川又一段不平凡的征程。  “预计到2020年园区营业收入达到39455亿元,其中营业收入2000亿元的园区达到3个,1000亿元的园区达到4个,500亿元的园区能达到30个。”四个以“亿”为单位的发展“小目标”表明了四川产业未来发展
期刊
昔日,有着5000余年历史的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今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四川文化也在积极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地文化开展着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活动。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文化厅了解到,2016年,省文化厅审核审批涉外和涉港澳台文化项目共计305个。其中,赴境外交流64个项目、997人次、演展916场(天);境外来川交流44个项目, 602人次,演展活动280場;此外,境外来川营业性演出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曾经一次次走到生存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次次围绕和平还是战争、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作出影响深远的历史抉择。选对的时候,世界迎来和平与发展。选错的时候,就会付出火与血的代价。上个世纪发生的两场世界大战,就是离我们最近、代价最为惨痛的教训。  或许,我们真的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是,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各国利益相互交融,人类
期刊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2月1日发布报告称,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大幅下滑,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吸引外资较2015年增加2.3%,达139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位。  该报告显示,受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以及世界贸易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2016年全球FDI流入量下降13%,至1.52万亿美元。流入发达经济体的FDI總量从2015年的历史高位下降了9%,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