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死……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f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人生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而我以为,那是就整个人类历史而言的。对个体生命来说,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不论你是荣华富贵,还是穷困潦倒,生命的起点与终点不过咫尺之间。有道是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又有人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生命的长短不过是一道简单的相对论命题。如此说来,需要那么在意长寿与否么?需要在生命的自然延伸中那么在意世俗的评价么?
  如果我不得不死于癌症,我请求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不必为我作无望的救治。因为我知道,有些癌症之所以叫做绝症,是因为现代医学暂时还拿它们束手无策。所谓人道主义的救治,本意在延续人的肉体生命,其实无异于延长人的双重的痛苦。我知道我虽然叫“铁志”,但其实意志很薄弱,很可能经不起癌症的折磨。我不想辛苦挣扎一生,到头来再丧失做人的起码尊严,缠绵病榻,身上插满各种管子;也不想家人为我的生不能、死不得而悲伤难过;更不想单位为一个已经完全不能生存的人发工资、报药费,增加额外的负担。我甚至还有一种或许自私的想法,就是不想以肉体的痛苦成全子女的孝道和医生的人道。病长在我身上,痛苦是自己的,而那些外在的道德评价要以一个病人的痛苦作条件,不是显得有些残酷么?我的家人、我熟悉的医生,没有一个这样的人。虽然我们国家至今没有安乐死立法,在我的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够通过这样的法律,但我由衷地赞成这样的法律,将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其所能呼吁这样的法律,并且非常愿意身体力行这样的法律。即便我做不到“生如夏花之绚烂”,但我期待“死如秋叶之静美”。
  如果我死,决不希望别人为我写什么生平事迹之类的东西。我的生平早已用我的行动写在我生命轨迹上,用我的文字写在我的作品里。“荣”不因外在材料而多一分,“辱”不因外在评价而少一毫。乞求高评价,说明缺乏底气,没有自知之明,无异于自取其辱;假作谦虚状,显得故作姿态、装模作样,也不免贻笑大方。如果在为被确认是一个“什么工作者”,而不是“什么家”而烦恼,那就更加不堪,更加滑稽可笑,更加叫人不齿。我知道通常的情形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实我清楚,“也善”的“其言”不只出自将死之人,更是出自单位的人、周围的人,谁会对一个弥留之际的生命吝惜赞美呢。评价越高,说明将死之人弥留的时间越短。明白这一点,还有什么想不通的?还有什么不能通达一些、超然一些呢?既然生命都将随风而逝,几句好话又何必太当真呢?
  如果我死,决不希望举办什么追悼会、告别会、追思会一类的会议。喜欢我的人早把我留在心里,讨厌我的人巴不得我早点儿滚蛋。开那么一个会有什么意思呢?开给谁看呢?无非是在我毫无生气的脸上涂俗不可耐的胭脂,将我冰冷的尸体装进崭新的西装,然后抬将出来,摆在鲜花丛中,如果幸运,身上或许还会盖上一面庄严的旗帜。接下来是我的亲人悲悲戚戚地肃立一边,喜欢我和不喜欢我的人鱼贯而入,或真情悼念,或假意悲哀,都要绕着我走一圈儿。如果我真有灵魂,我会为此感到莫大的不安。
  如果我死,决不购买高价骨灰盒,决不定墓碑、墓地之类的玩意儿。我虽然在学术上毫无造诣,但我毕竟混进最高学府,正儿八经地学过几年哲学,至今还保留着母校颁发的哲学学位证书。我知道人死如灯灭,生命不复返。虽说“物质不灭”,但作为生命形态的个人死就死了,转化为别的什么东西,已不是我所能左右和关心的。既然生命都没了,还在乎那堆骨灰放在什么盒子里干吗?而就这一个小盒子,还要分出宝石、玛瑙、檀木、樟木,抑或普通石料和木材,真是想不开啊。我死以后,决不保留骨灰,决不把那无聊的东西放在盒子里吓唬孩子。把我火化,趁热把我的骨灰埋在随便哪颗树下,我的灵魂或许可以随着绿叶升腾到天国去。既然骨灰都作了肥料,墓地就更没必要了。咱们国家本来地少人多,我就不要跟活人争地盘儿了。
  (朱铁志/文,摘自《雨花》)
  主持人语:这是本文作者关于死亡的观点,值得一读。
其他文献
日本政府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日本总人口连续第3年缩水,老龄人口首次突破总人口的1/4。  日本总务省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1日,包括长期定居日本的外国人在内的日本总人口为1.27298亿人,比前一年减少21.7万人,降幅达0.17%。  其中,65岁及65岁以上老人增加110万人,达到3190万人,首次突破人口总数的1/4,达到25.1%。15岁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116.5万人,
期刊
家住上海市浦东区的李素清老人,虽然已是114岁高龄,但她精神矍铄、身体健康、头脑清晰、双目有神。很多人见了都忍不住要请教老人,有什么长寿秘诀?  李素清老人很喜欢运动,如今虽年逾百岁,但还有着较强的锻炼意识,从不服老。据了解,107岁时,她每天早晨锻炼还要走20分钟,熟悉的人见了她,都会伸出拇指夸她了不起。现在,因为空气污染太严重,老人早晨一般不常下楼,每天只在家中扭扭腰、甩甩手、拍拍肩、捶捶腿。
期刊
勤梳头睡眠好。人到老年,阳气日趋衰弱,尤其是头部,和外界环境接触最多,因而不少疾病都是从“头”发生的。建议老年人经常梳发,有益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对防治白发、脱发、斑秃均有一定效果。梳发还是治疗失眠、眩晕、心悸、中风后遗症的辅助手段。方法是,晨起后,先搓手掌至掌心发热,再以手由前额开始向上、往后,经后脑扫回颈部,梳时手指要紧贴头皮,每次5~8分钟不等,以舒适为度,当头皮有热、胀、麻
期刊
家住成都的付素清已118岁,她红光满面行动自如,一日三顿必吃回锅肉,鸡鸭鱼肉从不碰,爱吃粗粮和生花生。 (摘自《华西都市报》)
期刊
以下3种迹象与健康长寿确实有关,你可以自测一番。1. 心率偏慢。心脏跳动太快,会让心脏耗费太多力量,引起劳损,缩短寿命。长期稳定,动能健全的慢心律,则与长寿成正比。2. 肺活量大。大多长寿老人可以保持年轻时的肺活量。3. 手握力大。握力大反映人的骨密度更高,人也就更长寿。 (摘自《大公报》)
期刊
在陕西安康曙坪镇的大山沟里,生活着不少高寿老人。曙坪镇联合村99岁的于方银老人,每个月要喝20多斤酒,喝酒后还喜欢抽几口旱烟,除此再无其他嗜好,身体很健康。听说别人要给他介绍老伴,老人说“明年100岁后再讨个老婆”,其儿媳也捂嘴大笑。  (摘自《中国日报》)
期刊
秦伯益,今年83岁,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少将军衔。他是我国药理、毒理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国,院士无退休之说,秦伯益却主动提出申请,成为被国家主席批准退休的唯一一位两院院士。下文是秦伯益谈老年生活的文章。  退休前早做准备  人在什么年龄就干什么事。上班的时候要全力以赴,废寝忘食,义无反顾;退休后就要全身而退,飘然而去。  有些人在位时叱咤风云、志满意得,退休后立即精神
期刊
照看孙辈对自己也有益处。北美更年期学会一项研究发现:祖母适度对孙辈进行照顾可以视为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有助于缓解精神功能衰退,预防认知障碍症。但是,如果照看孙辈的负担过重,会影响老人的健康。  (摘自《济源日报》)
期刊
隔夜菜是否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方便面料包中是否含有防腐剂?速冻水饺中的金葡菌会不会引起食物中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单位经过相关实验,做出权威解读。  ·隔夜菜 剩菜在30℃以上的开放环境放置48小时,亚硝酸盐含量确实会有一定幅度上升,但最终数值都在安全范围之内。  ·油炸面饼 方便面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远远达不到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此外,方便
期刊
不吃早餐脑出血风险上升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对8.3万年龄在45~74岁的人,进行了长达13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和每天吃早餐的人相比,每周吃早餐次数不足2次的人群,发生脑出血的风险增加36%。研究小组认为,不吃早餐时,空腹状态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刺激,很有可能是通过升高晨间血压进而导致脑出血的发生。因此,专家建议大家早晨尽可能地吃一些东西。  高蛋白食物有益心脑血管健康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