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U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219-01
从素质教育出发,语文学科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教育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责任。”可见,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任务是“个个学生”都能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面,特别是差生的作文水平,就显得尤为主要了。为提高差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几种方法,认为对差生有所帮助。
一、 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差生都非常害怕写作文,如果能使他们喜欢作文,那就有了提高作文能力的希望,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从各方面支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学生作文,首先要指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通过指导观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看、说、想,写的能力。如让学生观察一只柑子,先让他们观察柑子的形状、大小、颜色、重量,接着帮学生复习学过的有关词语,再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柑子。然后叫一差生剥开柑子,尝柑子,其余学生观察他的神态、动作及柑子瓤的样子,那个学生则把尝的味道及吃柑子的感觉告诉大家。最后大家一起说一说,写一写。这样一只柑子就轻易地构成了一篇短文。为巩固课化,可以让学生自己再去观察另一种水果。
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物,才能使学生有话可寫,减低难度,也才能调动差生的写作积极性。要引导学生捕捉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启发他们把捕捉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评议写成文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达到“言之有物”感情真实。
提供材料进行扩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以适当地为他们提供一些扩写材料,以此培养学生准确地观察、认识、表现客观事物的能力。在提供的材料里,老师可启发、引导差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揣摩人物的心里活动,想象当时人物的表情、动作及环境。这非常符合儿童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心里特点。提供材料进行扩写,不但能使差生抓住中心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使他们乐于完成习作任务。
二、 放缓坡度,分散难点
将作文先分段,再结成篇的训练,对差生来说能为正式作文疏通道路,放缓坡度,分散难点,学生的写作水平面也能在训练中得到提高。在这个训练中,老师应有计划地分步训练,化整为零,再经过综合、加工,聚零为整。如写《美丽的校园》,事先进行分项小练笔,每次只观察校园的一个部分,花坛、操场、假山、教学大楼……在这些单项练笔的基础上再进行汇总,加工,学生便可以轻松、完整的写出整个校园,而且写得比较详细。
三、 筑台阶,搭梯子
差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感到无从着手,或写一半难以继续。如果老师帮他们筑好台阶,搭一搭梯子,他们至少可以写成一篇过得去的文章。“设问”就是一架好梯子。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设问引导差生写作,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就是老师根据训练内容,有顺序,有条理、有重点地提出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去看去说去写。这样做,不光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对于差生来说,还能加快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为差生基础差,难以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事物,往往遗漏许多重要细节。但只要教师一提问,他就能简单描述出来。如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
斗蟋蟀
星期天的早上,我一觉醒来,就捉了一只蟋蟀来到陈小东家。陈小东说:“斗蟋蟀吗?”我说:“是。”我们把蟋蟀入出来斗,一会儿,我的蟋蟀斗不过他的,输了。
后来,我就捉着自己的蟋蟀回家了。妈妈叫我做作业,我就把蟋蟀入到一边了。
我是这样设问的:①你的蟋蟀多大,颜色怎样?②你挑选怎样的一只去和陈小东斗?③陈小东的蟋蟀是怎样的?④两只蟋蟀相斗的情形是怎样?⑤当时你们的心情、姿势如何?⑥最后一节不可以不要。
叫他们按所提问题去观察,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会紧扣主题,废话明显少了,不知不觉按老师的设问有顺序地写下这篇短文.并且因为写亲眼所见,有自己的感受,所以作文言之有物。
别一种筑台所,搭梯了的方法是“填空补充式”,这种方法不但给学生指出了写作顺序也给了一些写作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把句子写具体,更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如:
可爱的荔枝树
春天,当万物( ),荔枝树已经( )。( )的桃花在( )的春雨中跳起了欢快的舞。( )的花香引来了( )的蜜蜂,蜜蜂( )一忙碌着,为荔枝花( )。
初夏,青果子从绿叶中( )出头来,( )地寻找着什么,像( )的小孩子。渐渐地,荔枝果由( )变( ),身上的疙瘩也由( )变( ),用手一摸,感觉( )盛夏,荔枝成熟了,一串一串,挂在枝头,( )了荔枝树的腰。颜色( ),简直像( )的姑娘。摘一颗剥开放进嘴里,味道( ),叫你越吃越想吃……
我喜欢荔枝树,它不仅是一种经济而又实惠的果树,而且它给家乡增添了许多秀色。
四、广泛阅读,从不自觉到自觉。
基础差的学生,各方面知识比较薄弱,作文词汇少得可怜,要想把一篇文章写生动,非常困难。因此,作文之前让学生围绕某一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就像给学生一盏写作的“指路灯”,走起路来就方便多了。写作有了进步,学生写作兴趣便会提高。而写作欲望又促进他们自学地阅读。这样,阅读和作文,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从素质教育出发,语文学科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教育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责任。”可见,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任务是“个个学生”都能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面,特别是差生的作文水平,就显得尤为主要了。为提高差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几种方法,认为对差生有所帮助。
一、 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差生都非常害怕写作文,如果能使他们喜欢作文,那就有了提高作文能力的希望,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从各方面支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学生作文,首先要指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通过指导观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看、说、想,写的能力。如让学生观察一只柑子,先让他们观察柑子的形状、大小、颜色、重量,接着帮学生复习学过的有关词语,再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柑子。然后叫一差生剥开柑子,尝柑子,其余学生观察他的神态、动作及柑子瓤的样子,那个学生则把尝的味道及吃柑子的感觉告诉大家。最后大家一起说一说,写一写。这样一只柑子就轻易地构成了一篇短文。为巩固课化,可以让学生自己再去观察另一种水果。
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物,才能使学生有话可寫,减低难度,也才能调动差生的写作积极性。要引导学生捕捉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启发他们把捕捉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评议写成文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达到“言之有物”感情真实。
提供材料进行扩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以适当地为他们提供一些扩写材料,以此培养学生准确地观察、认识、表现客观事物的能力。在提供的材料里,老师可启发、引导差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揣摩人物的心里活动,想象当时人物的表情、动作及环境。这非常符合儿童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心里特点。提供材料进行扩写,不但能使差生抓住中心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使他们乐于完成习作任务。
二、 放缓坡度,分散难点
将作文先分段,再结成篇的训练,对差生来说能为正式作文疏通道路,放缓坡度,分散难点,学生的写作水平面也能在训练中得到提高。在这个训练中,老师应有计划地分步训练,化整为零,再经过综合、加工,聚零为整。如写《美丽的校园》,事先进行分项小练笔,每次只观察校园的一个部分,花坛、操场、假山、教学大楼……在这些单项练笔的基础上再进行汇总,加工,学生便可以轻松、完整的写出整个校园,而且写得比较详细。
三、 筑台阶,搭梯子
差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感到无从着手,或写一半难以继续。如果老师帮他们筑好台阶,搭一搭梯子,他们至少可以写成一篇过得去的文章。“设问”就是一架好梯子。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设问引导差生写作,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就是老师根据训练内容,有顺序,有条理、有重点地提出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去看去说去写。这样做,不光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对于差生来说,还能加快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为差生基础差,难以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事物,往往遗漏许多重要细节。但只要教师一提问,他就能简单描述出来。如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
斗蟋蟀
星期天的早上,我一觉醒来,就捉了一只蟋蟀来到陈小东家。陈小东说:“斗蟋蟀吗?”我说:“是。”我们把蟋蟀入出来斗,一会儿,我的蟋蟀斗不过他的,输了。
后来,我就捉着自己的蟋蟀回家了。妈妈叫我做作业,我就把蟋蟀入到一边了。
我是这样设问的:①你的蟋蟀多大,颜色怎样?②你挑选怎样的一只去和陈小东斗?③陈小东的蟋蟀是怎样的?④两只蟋蟀相斗的情形是怎样?⑤当时你们的心情、姿势如何?⑥最后一节不可以不要。
叫他们按所提问题去观察,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会紧扣主题,废话明显少了,不知不觉按老师的设问有顺序地写下这篇短文.并且因为写亲眼所见,有自己的感受,所以作文言之有物。
别一种筑台所,搭梯了的方法是“填空补充式”,这种方法不但给学生指出了写作顺序也给了一些写作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把句子写具体,更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如:
可爱的荔枝树
春天,当万物( ),荔枝树已经( )。( )的桃花在( )的春雨中跳起了欢快的舞。( )的花香引来了( )的蜜蜂,蜜蜂( )一忙碌着,为荔枝花( )。
初夏,青果子从绿叶中( )出头来,( )地寻找着什么,像( )的小孩子。渐渐地,荔枝果由( )变( ),身上的疙瘩也由( )变( ),用手一摸,感觉( )盛夏,荔枝成熟了,一串一串,挂在枝头,( )了荔枝树的腰。颜色( ),简直像( )的姑娘。摘一颗剥开放进嘴里,味道( ),叫你越吃越想吃……
我喜欢荔枝树,它不仅是一种经济而又实惠的果树,而且它给家乡增添了许多秀色。
四、广泛阅读,从不自觉到自觉。
基础差的学生,各方面知识比较薄弱,作文词汇少得可怜,要想把一篇文章写生动,非常困难。因此,作文之前让学生围绕某一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就像给学生一盏写作的“指路灯”,走起路来就方便多了。写作有了进步,学生写作兴趣便会提高。而写作欲望又促进他们自学地阅读。这样,阅读和作文,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