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让老师之爱成为教育的水土
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心智发育迟缓,有些许多动症的孩子,他行为不受控,上课随意走动,打老师、伤同学、搞破坏,行为习惯极差,学习成绩堪忧。面对家长的无助,孩子的无知,众多老师的束手无策,作为班主任的笔者选择用“爱”面对,且事无巨细。
早上,在班级门口接过他的小书包,微笑着向他问好;早餐时间,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把他从乒乓球台底下哄出来,牵着他脏乎乎的小手来到洗手池洗手,一边讲故事,一边哄他吃早点;课堂上,尽量给予回答问题,参与谈论的机会;课间,鼓励其他孩子和他一起玩游戏;放学了,带着他一起做值日,写作业。慢慢的,笔者成为他最信任的老师。他上语文课能积极主动参与了,愿意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了,与同学能基本友好相处了。其他老师反映该孩子在一天天进步了,家长也欣喜的发现孩子喜欢上学,甚至在家全程用普通话交流(因为笔者讲普通话),周末吵着要去笔者家玩。同时,该孩子的父亲从开始抵触,到充分尊重和信任老师,这一切都是因为“师爱”给予孩子良好的成长水土。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也是深深的“师爱”,也能促使孩子爱上学科,爱上老师,爱上学校生活。
二、让家长之爱成为教育的种子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理解、支持与热爱。
一年级四班有一个叫豪豪的孩子,老师发现他脾气暴躁,不遵守纪律,经常打同学,没有礼貌,不听从教育,一看就是在万千溺爱中长大的。一开始家长认为孩子成长的过程不能受委屈,不能给压力,且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不应请家长协助处理。这样的态度,加大老师们的工作量,也让孩子越来越难管。在弄清楚情况后,笔者约谈了家长,真诚表达几点意见:一、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师出发点和家长是一致的;二、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家庭教育不到位,或一味宠爱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成长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三、家校携手,不为难老师,不偏袒孩子,不扰乱教育,这是对教育最好的支持,也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三、让学生之爱成为教育的养分
1 .美化校园自然环境,让学生爱上校园生活
苏霍姆霖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 第二章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环境”有这样一段描写:“这里没有那种小孩子很容易倦的嘈杂忙乱和拥挤现象。孩子们从自己的楼道貌岸然跑出来就是花园和绿草地;不管是天气好坏,他都可以通过水泥地走道到任何一幢楼去找大同学或小同学,而从不沾湿双脚。”“帕夫雷什中学校园的南部、西部和北部是一片占地两公顷的果园,里面培植着乌克兰地区生长的所有果木——苹果、梨、李子、杏、桃、核桃、欧洲樱桃……各房舍旁还有一些乔木和灌木——山梨树、垂杨柳、松树、桦树、雪松……当然也少不了花花草草,校园被整片绿色所包围。” 这些自然环境是精心設计布置,校园成为了学生们成长的乐园,这又是帕夫雷什中学的一大特色,也体现出苏霍姆林斯基“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
我们学校在开办之初,对校园文化的自然环境也做了精心设计,有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经典故事雕塑,有体现地域特色的汽车文化;有风雨长廊,有花草树木;有精美、富有主题教育特色的水管画。整个校园,鸟语花香、充满童趣。孩子们置身其中,能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会由衷感慨校园自然环境美,为爱上校园生活奠定基础。
2 .优化校园精神环境,让学生爱上校园生活
学校处处是教育,学校处处有教育。校园环境美的意义不只是停留在人文化的自然环境,还应发挥校园精神环境育人功能,围绕孩子的兴趣点和成长点开发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如德育活动课程有富有浓浓中国味的开学典礼、“传唱经典,歌咏时代”班级合唱比赛、 少先队主题活动、自理能力等;学科活动课程包括课前三分钟展示、每月小画家、班级足球联赛等。且所有活动全员参与或自荐参与,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技能,爱上校园生活。
四、让社会之爱成为教育的空气
由学校德育组协同家委会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家委会职能,赋予职责和义务,真诚邀请家委们参与学校重大工作的决策,如校服供应商的选定、厨房委托管理的细则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的选择等。同时,校长定期开展相关教学,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与学校携手培养孩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
责任编辑 邱 丽
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心智发育迟缓,有些许多动症的孩子,他行为不受控,上课随意走动,打老师、伤同学、搞破坏,行为习惯极差,学习成绩堪忧。面对家长的无助,孩子的无知,众多老师的束手无策,作为班主任的笔者选择用“爱”面对,且事无巨细。
早上,在班级门口接过他的小书包,微笑着向他问好;早餐时间,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把他从乒乓球台底下哄出来,牵着他脏乎乎的小手来到洗手池洗手,一边讲故事,一边哄他吃早点;课堂上,尽量给予回答问题,参与谈论的机会;课间,鼓励其他孩子和他一起玩游戏;放学了,带着他一起做值日,写作业。慢慢的,笔者成为他最信任的老师。他上语文课能积极主动参与了,愿意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了,与同学能基本友好相处了。其他老师反映该孩子在一天天进步了,家长也欣喜的发现孩子喜欢上学,甚至在家全程用普通话交流(因为笔者讲普通话),周末吵着要去笔者家玩。同时,该孩子的父亲从开始抵触,到充分尊重和信任老师,这一切都是因为“师爱”给予孩子良好的成长水土。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也是深深的“师爱”,也能促使孩子爱上学科,爱上老师,爱上学校生活。
二、让家长之爱成为教育的种子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理解、支持与热爱。
一年级四班有一个叫豪豪的孩子,老师发现他脾气暴躁,不遵守纪律,经常打同学,没有礼貌,不听从教育,一看就是在万千溺爱中长大的。一开始家长认为孩子成长的过程不能受委屈,不能给压力,且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不应请家长协助处理。这样的态度,加大老师们的工作量,也让孩子越来越难管。在弄清楚情况后,笔者约谈了家长,真诚表达几点意见:一、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师出发点和家长是一致的;二、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家庭教育不到位,或一味宠爱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成长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三、家校携手,不为难老师,不偏袒孩子,不扰乱教育,这是对教育最好的支持,也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三、让学生之爱成为教育的养分
1 .美化校园自然环境,让学生爱上校园生活
苏霍姆霖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 第二章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环境”有这样一段描写:“这里没有那种小孩子很容易倦的嘈杂忙乱和拥挤现象。孩子们从自己的楼道貌岸然跑出来就是花园和绿草地;不管是天气好坏,他都可以通过水泥地走道到任何一幢楼去找大同学或小同学,而从不沾湿双脚。”“帕夫雷什中学校园的南部、西部和北部是一片占地两公顷的果园,里面培植着乌克兰地区生长的所有果木——苹果、梨、李子、杏、桃、核桃、欧洲樱桃……各房舍旁还有一些乔木和灌木——山梨树、垂杨柳、松树、桦树、雪松……当然也少不了花花草草,校园被整片绿色所包围。” 这些自然环境是精心設计布置,校园成为了学生们成长的乐园,这又是帕夫雷什中学的一大特色,也体现出苏霍姆林斯基“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
我们学校在开办之初,对校园文化的自然环境也做了精心设计,有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经典故事雕塑,有体现地域特色的汽车文化;有风雨长廊,有花草树木;有精美、富有主题教育特色的水管画。整个校园,鸟语花香、充满童趣。孩子们置身其中,能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会由衷感慨校园自然环境美,为爱上校园生活奠定基础。
2 .优化校园精神环境,让学生爱上校园生活
学校处处是教育,学校处处有教育。校园环境美的意义不只是停留在人文化的自然环境,还应发挥校园精神环境育人功能,围绕孩子的兴趣点和成长点开发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如德育活动课程有富有浓浓中国味的开学典礼、“传唱经典,歌咏时代”班级合唱比赛、 少先队主题活动、自理能力等;学科活动课程包括课前三分钟展示、每月小画家、班级足球联赛等。且所有活动全员参与或自荐参与,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技能,爱上校园生活。
四、让社会之爱成为教育的空气
由学校德育组协同家委会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家委会职能,赋予职责和义务,真诚邀请家委们参与学校重大工作的决策,如校服供应商的选定、厨房委托管理的细则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的选择等。同时,校长定期开展相关教学,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与学校携手培养孩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