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育的视角看,教师的人文素养,其实就是教育素养,或者说“教育者的素养”。就是说,教师在“以文化人”的同时,还须“以人育人”。
教育者当然应当具备与这一职责相称的基本素质,那么“当代教师的人文素养”何以会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如果简单地回答“要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却并不是一个充分的答案。我的体会:当今一些教师也许不缺素质,却缺了素质中的某种精神。
对“人文素养”。存在着多义的理解。最狭义的理解是与“科学素养”相对的“人文素养”,另一种观点是从“人文科学”的视角看“人文素养”,第三种观点将人文素养理解为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
无论教师的个体素质高低,是否具有人文精神是最重要的。这种精神,我愿意将其理解为:把教育视为一项创新性育人的事业,一个与学生精神共享、互动共生的场域,一条投身其中、乐此不疲、不断提升生命自觉的人生道路。
我认为。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去理解人文素养对当代教师的意义:
首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所体现的是教师这一职业(也是他可能毕生从事的事业)对教师学生观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必须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若教师主体认同这一要求,则成为他从事教育这一事业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迥然不同于工具式地对待学生,更不能仅仅是对其分数的关怀,而应当是对学生整个精神生命成长的关怀。
教师的人文关怀有没有外在的标志度?我以为是有的: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和创新精神,综合地体现于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就是一种全程式的人文关怀。前三“心”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论证,创新为什么是一种人文关怀呢?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教育,意味着摒弃一成不变的机械化操作式的陈规旧习,教师基于对每一位学生身心状态和成长需求的悉心解读,在他们发展的特定阶段、特定情境中,寻找恰切的方式和途径,帮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这其实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创造,且饱含着多么真实而感人的教育之爱!
然后是“人文底蕴”。这是人文素养体现在教师身上的实质性内涵。
在与一线教师接触、互动的过程中,我反复观察到一种现象:几乎任何一位教师在接受了变革理念、投入地与同事一起进行变革性实践尝试之后,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发展和提升期,然后就出现一段时间的停滞,进步和变化不那么明显了。尤其突出地表现在解读教材文本上,缺少突破与革新的力度。这种现象,其实是表明教师受到自身人文基础性素养的制约了。
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蕴。我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路径。当代教育改革中,行动研究、叙事探究、生活体验、研究性变革实践等多种研究方式的提倡,也丰富和优化了教师人文底蕴提升的方式和环境。个人的读书、体悟、探究,合作式的创新实践与研讨反思,形成了“在行动中言说,在言说中思考”的日常风气,每个人只要用心投入,都会有真实的成长。
最后是“人文气质”。人文气质是丰富绚烂的人文资源对个体的长期浸润和滋养后。经主体的体验、感悟和默化之后,亦即内化之后而外显出来的特质。比如常言所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种状态。这种气质具有不可模仿性。如果说,自然而然形成的、举手投足间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某种特殊气质可以称为“风格”的话,那么,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的刻意模仿就是一种“嘴脸”,只能贻笑大方。
所有视教育为生命事业的教师,可能具有同一种人文气质:尊重、宽容、智慧、有爱心、善学习、能学习、会创造……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之间又会显现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不同学科认识和表征世界的不同方式、不同语言和不同经历,也就是说,学科育人价值的独特也濡化出学科教师人文气质上的独特。如果再加上个人的性格、风格和经历渗透其中,当代教师群体的人文气质当如星汉般灿烂无比。
教育者当然应当具备与这一职责相称的基本素质,那么“当代教师的人文素养”何以会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如果简单地回答“要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却并不是一个充分的答案。我的体会:当今一些教师也许不缺素质,却缺了素质中的某种精神。
对“人文素养”。存在着多义的理解。最狭义的理解是与“科学素养”相对的“人文素养”,另一种观点是从“人文科学”的视角看“人文素养”,第三种观点将人文素养理解为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
无论教师的个体素质高低,是否具有人文精神是最重要的。这种精神,我愿意将其理解为:把教育视为一项创新性育人的事业,一个与学生精神共享、互动共生的场域,一条投身其中、乐此不疲、不断提升生命自觉的人生道路。
我认为。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去理解人文素养对当代教师的意义:
首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所体现的是教师这一职业(也是他可能毕生从事的事业)对教师学生观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必须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若教师主体认同这一要求,则成为他从事教育这一事业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迥然不同于工具式地对待学生,更不能仅仅是对其分数的关怀,而应当是对学生整个精神生命成长的关怀。
教师的人文关怀有没有外在的标志度?我以为是有的: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和创新精神,综合地体现于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就是一种全程式的人文关怀。前三“心”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论证,创新为什么是一种人文关怀呢?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教育,意味着摒弃一成不变的机械化操作式的陈规旧习,教师基于对每一位学生身心状态和成长需求的悉心解读,在他们发展的特定阶段、特定情境中,寻找恰切的方式和途径,帮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这其实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创造,且饱含着多么真实而感人的教育之爱!
然后是“人文底蕴”。这是人文素养体现在教师身上的实质性内涵。
在与一线教师接触、互动的过程中,我反复观察到一种现象:几乎任何一位教师在接受了变革理念、投入地与同事一起进行变革性实践尝试之后,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发展和提升期,然后就出现一段时间的停滞,进步和变化不那么明显了。尤其突出地表现在解读教材文本上,缺少突破与革新的力度。这种现象,其实是表明教师受到自身人文基础性素养的制约了。
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蕴。我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路径。当代教育改革中,行动研究、叙事探究、生活体验、研究性变革实践等多种研究方式的提倡,也丰富和优化了教师人文底蕴提升的方式和环境。个人的读书、体悟、探究,合作式的创新实践与研讨反思,形成了“在行动中言说,在言说中思考”的日常风气,每个人只要用心投入,都会有真实的成长。
最后是“人文气质”。人文气质是丰富绚烂的人文资源对个体的长期浸润和滋养后。经主体的体验、感悟和默化之后,亦即内化之后而外显出来的特质。比如常言所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种状态。这种气质具有不可模仿性。如果说,自然而然形成的、举手投足间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某种特殊气质可以称为“风格”的话,那么,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的刻意模仿就是一种“嘴脸”,只能贻笑大方。
所有视教育为生命事业的教师,可能具有同一种人文气质:尊重、宽容、智慧、有爱心、善学习、能学习、会创造……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之间又会显现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不同学科认识和表征世界的不同方式、不同语言和不同经历,也就是说,学科育人价值的独特也濡化出学科教师人文气质上的独特。如果再加上个人的性格、风格和经历渗透其中,当代教师群体的人文气质当如星汉般灿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