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刘绍典的莽苍之书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fi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汉字的诞生故事,如此浩大——那个据说生了两双眼睛的仓颉,“穷天之变,仰望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仓颉给了中国人一件神器,可以描摹万物,窥破天机!没人知道,文字在什么时候从实用器转化成为了艺术品——也许就在故事的最初,仓颉的两双眼睛,端详着这件神器,一双看到了道,一双看到了美……汉字,于是在其他人类语言共有的诸多存在方式之外——在作为神谕、历史、文学、政令之外,获得了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纯粹到完全无任何功用、而仅仅作为文字本身存在,这就是书法。
  书法,是汉字最为神奇也最为美妙的一种存在方式,它葆有着文字诞生之初的魔力——透露天机,宣达至美。有人说,书法是中国除儒释道之外的“第四大宗教”,我以为这种说法并不夸张。那些为书法而生的人,那些真正的书法家,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了修道者。
  作为书法家的刘绍典,走在自己的修道之路上。
  刘绍典说:“……无数个不眠之夜,常与碑帖青灯相伴,多少次寻师访友,从无论寒来暑往,也曾倾囊购书,朝去暮还,一日一餐。酸与甜,苦与乐,喜与忧几乎全为了书法!有时我觉得我这个人真是为书法而生的。”
  书法成为绍典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那是在我认识他之前很久的事情。
  从自幼熟识绍典的朋友那里听说,绍典的书法启蒙很早,有家传根基和童子功的底子,绍典从来不肯向别人强调这些,我也没有深究过。14年前,初识绍典,他已然是声誉日隆的青年书法家、许昌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未见其人,先看了他的个人书展,直觉满目琳琅,雄浑者有,隽秀者亦有;古拙者有,纤巧者亦有;法度森严者有,恣肆纵横者亦有……书法为大道,我是门墙未窥的“门外汉”,一知半解,自然不敢信口雌黄、妄加评论,只敢偷偷腹议,觉得这个别号莽苍的刘绍典,果然“所谋者大”——风格化对于任何一种艺术来说,都是相对轻巧的成功之路,而这种全面出击、正面强攻的姿态,显然是一个有着大抱负、大企图的艺术选择。
  这是让我葆有敬意并且深以为然的一种艺术选择,虽然这种选择是一种不讨巧甚至也不讨好的选择。当时初涉文学之路的我,也怀揣着一腔正面强攻的“傻念头”。所以,未见绍典,心里先有了同道中人的肯定。书展之后很快和绍典见面了。我到底也未免俗,对着绍典的字想他的人,不知该是怎样的浊世佳公子,雅人深致,飘然出尘……绍典笑谓自己“状若屠夫”,反倒让我对自己的大惊小怪有了几分惭愧。想起裕瑞在《枣窗闲笔》中写曹雪芹,“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此话也可用来说绍典。
  “身胖头广而色黑”的绍典,也是奇谈娓娓,于是一见如故,谈笑尽欢。后来我送了一篇自己的小说给他,没想到,很快,接到了他打的电话,谈他对小说的看法。他读书颇广,积淀丰厚。我与他虽然术业不同,道却一理,个中艰难与欢欣,不足为外人道。走在不同路上的修行人,彼此的存在,就是一种鼓励。
  十几年走下来,绍典在书法的修行之路上精进,我虽然离开许昌到了北京,却不曾中断和绍典的联系,始终彼此关注着。每隔一段时间看绍典的作品,听他谈对书法之道的修悟,破一重境界换一番气象,然而改变之中却又有不变,那就是他对初心和道路的坚守,每次都让我心下几多赞叹,几多感慨。这些年,虽然他也得到了不少肯定和承认——大展、得奖、行业影响和社会影响都越来越大,但他却也没有“爆红”一时,我想这和他选择的“正面强攻”的艺术道路有关。这就如同武侠小说中描述的名门正宗的武功,只有内力修为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功夫才见厉害,比不得旁门左道,剑走偏锋,反倒容易在江湖上名噪一时。
  绍典自道:“我對传统书法之热爱可以说是比较广泛的,故临帖也较杂,除绝少涉足唐楷以外,尤于汉礼器、张迁、石门颂及魏碑墓志、王羲之、王献之、米芾、王铎等产生极大的兴趣,且致力颇多,并于宋元明清先贤的墨迹中广泛汲取营养,有些是钟情多日,有些则是蜻蜓点水。而对于近现代名家的代表作品,则寻其根源,用他们成功的一面去充分利用,渗透于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
  他淡淡说来,内里却透着熔铸古今的大抱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说:“谈及怎样成为作家这个让人振奋又苦恼的话题:我觉得文学抱负是必要的起点。”对于书法家来说,同样如此,一个书法家的艺术抱负不是他艺术生涯的终点,恰恰相反,那是他的起点——不同的目标意味着不同的道路选择。绍典在起点上,已经为自己赢得了高度。
  高度,同样意味着难度,这是一道窄门。愿意进这道门的书法家不多,愿意理解这种选择的评论家也许更少了。当绍典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时,那种标签化的“风格”概念——或者说以辨识度为目的外在形式追求——已经不在他的视野之内了,他在更为本质更为内在的层面上参悟、修行着书法之道,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修到哪一步,自然有哪一步的风格。风格,本该是书法家艺术才能和艺术境界的综合体现。比起艺术资源更为复杂的艺术家,反而是那些艺术资源单一的艺术家有着更为显赫和突出的“风格”,让人一目了然——其实这是对风格的扭曲与窄化。因此,我认为绍典的书法艺术值得方家给予更为深入的理解和阐释。
  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读博士学位时,同期听艺术学课程的还有一个书法家班,汇聚了来自全国各省的中青年书法家,于是有了不少交往。看他们的作品,听他们谈论书法观念:才情恣肆以天资为上者有,苦练不辍酷爱炫技者有,泥古不化讲究无一笔无来历者有,门户之见尊之视若神明贬之视若粪土者有,至于在中国书法上实践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观念欲做“天书”者亦有……京华之地,华盖摇曳,急管繁弦,有大家高士、才子俊杰,也有跳梁小丑,汲汲戚戚的多半是“成功”两字,陡然想起中原腹地阳翟古城里寂然作书的绍典,似乎他对这两个字有一种免疫似的淡然,这份淡然让他卓尔不群。
  绍典不是不善交往之人,朋友不可谓不多,热闹起来一般人是比不了的,颇有几分纵情任性的豪侠之气,然而他却又甘心多年寂守古城书斋,冷静地独自面对书法。偶然看到他撰文提到不肯酒后作书:“爱与知交把盏,兴之所至,狂饮而醉归,然从不愿酒后作书,恶其近乎江湖杂耍,至于颠张醉素,毕竟是古人的事,我辈何能与之同日而论?”
  多年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他内心深处对书法的那份宗教般的虔敬,对自我认识的严肃与理性。杨雄云:“书,心画也。”刘熙载在《艺概》中则说道:“书,如也。”“如”什么呢? “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些话原本是先贤的箴言,是至理,却又早被人说成了烂熟套话,又有几个人如绍典这般,当真身心投入地来参悟修行的?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小鼠内质网体内的亲免蛋白FKBP23与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结构域相互作用位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二部分对FKBP23蛋白结晶条件的筛选和优化进行了
金属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不仅以单质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且还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的生命体内。但是金属离子在人体内的含量过多或者缺失(不足)都将造成人体功能紊乱,因此,对金属离子的分析(定性定量的)检测仍然受到各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荧光探针是指某种分子与特定的离子或者特定的化学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后,该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发生某种改变,并且这种变化是可以转换为能够检测的信号,如荧光强度的变化等等,最终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其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和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这些化石能源不可逆转地走向枯竭,大部分化石能源将在本世纪被消耗殆尽。因此研究和开发绿色可再生能源已迫在眉睫。氢能具有清洁、热值高、燃烧稳定性好等特点,且能够以气态、液态或固体的金属氢化物等形式保存,能适应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要求,同时氢能释放后的副产物是水,对环境友好,
期刊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一类固体多孔材料,具有组成和结构丰富、比表面大、孔径可调控和便于后修饰等特点。本论文旨在
胆酸是一种体内的手性分子,具有两亲性,生物相容性很好,其独特的结构特点使其在超分子化学和生物学领域,尤其是在作为药物载体方面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构建了两种含胆酸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现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了,出现了很多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大家得到新闻的渠道增多了,开始关注起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了。热点新闻就是指国家或者是人们关注比较多的新闻内容。所以,现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推进,生命科学已经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作为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之一,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蛋白质研究面临的一
黄建南,号妙建,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油画、中国画、陶瓷画。现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教授、研究员,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中国美协创作中心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