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指导的现状反思与行为跟进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作文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现状进行反思,并探索相应的作文指导新策略,实施行为跟进,促进作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 现状反思
  一直以来,大部分教师在习作指导上缺乏创新。习作前,学生习惯于等着老师先指导一番,因为有些学生不知写什么,或者肚中有东西却“倒不出来”,老师给予帮助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何指导却是值得讨论的。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创新,往往遵循着陈旧的套路:先是审题,再交流选材,后介绍准备怎样写。教师看准时机把要求、提示,甚至优美词语写到黑板上,等学生真正提笔习作时,一节课已经过去了。这样的作前指导,不能说完全多余,但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的束缚:我选什么,才符合老师的要求,没有自主权,无法展现自己的个性:怎样写,才能得到老师的赏识,没有创新意识,无法张扬自己的个性……作文时,学生瞻前顾后,没有热情,没有灵感,怎么能写出好文章?
  二、 行为跟进
  《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习作前,教师可以先指导,但不是讲什么知识、技法,而是通过适当的点拨,使学生想说,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还习作教学命以本色,将习作过程中的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从而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我对学生的作前指导一般做法是:
  1. 变换指导方式,让学生想写、愿写。我曾听过一位老师的作前指导课,他要让学生写动物,指导的重点是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具体。课前这位老师准备了一只宠物狗,上课时,把狗放在教室里跑一圈,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正当学生看得高兴时,教师把小狗收在一只纸盒里,然后让学生说说小狗的外形。因为刚才光注意它怎么好玩,没注意它的外形,所以学生很少有说完全的。此时学生产生了想再看、非看不可的强烈欲望。火候到了,教师改变指导方式,提出观察的要求,然后再放出小狗,让学生看个够。这节课,教师充分考虑到学习兴趣的前提作用,很自然地就把学生的思维引上了学习轨道,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想写、愿写。这样的指导,营造了快乐的氛围,唤起了学生自主观察、写作的欲望,教学效果很好。
  2. 取消技法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自由。 人的学习和发现学习。作文学习固然需要“接受”,但靠“讲”显然不够。作文的过程是学生情感、认识等自然“输出”的过程,因此作文本来就应该少一些“规矩、要求”,多一些自主选择题材、自由习作的空间。为了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原生状态”的作文,我尊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在作文教学时就取消技法的传授,开头不会写,就不要开头:题目不知道用什么好,就不要题目。这样让学生放开手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来选择作文内容,自由倾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使每个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习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儿童真实思想、语言形态体现儿童现实语言发展水平。总之,只有做到贴近儿童的生活,学生习作的生态渔场才能建构起来。例如,指导学生写童年时代最难忘、最有趣的事这一题材的作文时,可以发动学生征集他们最有意思的照片,让他们从实物投影中看到自己被放大的童年,引导他们去寻找自己尘封的记忆,鼓励他们自由选择写作素材,激发他们写作的灵性,挖掘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老师在教学时要摆脱惯有思维的束缚,大胆创新作前指导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去体验生活,主动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主动去发现身边的写作素材:通过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作者单位:盐城市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育才小学)
其他文献
初读课文,我们常常只是按部就班地学学生字,读读课文,机械重复,教学必然缺少应有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常态的教学中,怎样增添新的因素,以启动、刺激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这就要求
有效的词语教学,能使孩子依托文本深入品味,领略作者的精妙用意,使阅读、写作教学根深叶茂。那么该怎样帮助孩子体会词语的意义,挖掘词语的意味,从而激发词语的活力呢?  一、 回归生活,让词语教学“接地气”  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要尽量让词语教学回归生活。本学期课本上,我们要学习一组描述秋天的成语,又刚好是秋天,我就带孩子们去校园走一走,看看风景,闻闻花香,听听鸟鸣,尽情享受秋风
一、营造氛围,消除障碍,使学生敢于深度质疑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很少提出问题,似乎习惯了用耳朵听,却忘记了用嘴巴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障碍:一是怕提
众所周知,“非连续性本文”区别于“连续性文本”,它需要学生从图文并茂的“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 面对独具特点的“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又该如何去探求、遵循其教学之道呢?下面笔者就“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第一重境界:入情入境始与亲——循“境”而“入”  境,即教师在课堂伊始创设的情境。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
当下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为:言之无物与无物言之。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作文教学和复习时做了以下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 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携手并进  1. 从课文中挖掘素材,丰富训练。学完课文后,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略点、隐点、续点、触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和改写。如我们教过古文《陋室铭》之后,学生对这种短小精悍的骈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引导学生写《学习铭》《作业铭》《上课铭》,
2011年正好任教初一,于是,我的作文教学改革就开始了。初一的习作教学我着力做以下十件事。  首先,写日记。写日记的目的,一是练笔,二是积累素材,三是使学生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可谓一举多得。教给学生日记的一般格式之后,学生从开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写了。一开始并没有规定题目和内容,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目的就是让学生去掉那些条条框框,甩开膀子写!可是,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出现了,该写的好像都写过了,学生开始
执教四(7)班三个多月来,我一直努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效果还真不错。我们班的作文形式很自由,也很有趣,这些生动有趣的作文栏目都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撷取的。“生活万花筒”“你我悄悄话”“童话乐翻天”“诗歌发烧友”“故事连连看”“词语麻辣串”……学生给这种作文形式起了个形象的名字——“随手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两个作文栏目:  你我悄悄话  学生特别喜欢讲悄悄话,咬着耳朵,永远讲不完。如果
为了更直观、有效地交流写话作业,一年来,我坚持收集、整理学生写话中的佳作,以佳作为载体,把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相互学习、交流中,学生的读、写能力渐渐得到了提高。  一、 在日常的写话训练中,加强指导与训练  1. 老师下水文引路。有一些看图写话,我在课堂上示范写一篇完整的写话。老师写下水文可以帮助学生搭建写话的框架,让学生学习老师是如何仔细观察图画,再具体、细致地写下来,从而模仿老师的表达方
随着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入,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被广泛地关注,但是网络学习效果评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探
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很多学生愁眉苦脸,写作时抓耳挠腮。学生为何对习作不感兴趣,是他们天生讨厌这件事吗?当然不是。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拾习作兴趣,让他们乐写作文?一个有趣的题目,自由的表达空间,自主、合作的评改方式,让作文有趣起来。  一、 让题目变得有趣  类似于“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等等“我的”系列作文,还有“记一件有趣的事”“记一件难忘的事”等等记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