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成就一东坡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iqyd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阵风,便似人的一转念,历史,就是一飘絮。在时间长河中,一抛便落下,于是成就了一个人一生的风景。
  正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像一片秋叶静静落在这里。北宋重臣苏轼怎么也想不到,从他京城汴梁贬到黄州那一刻,千年后,他又飘飘忽忽进入了另一座京城──北京。
  今人看历史,也如现实,一粒灰尘落下,常常砸得一蹶不振。对于苏轼,经历了百日死亡的等待,像一头待屠的猪,终于有一天,皇帝老子一转念,杀了也没多少肉,赦了他的死罪定了贬谪黄州,一只养尊处优京城豕,即成体制外的黄州豚。
  没了俸禄也要养家糊口,名人毕竟是名人,有朋友自告奋勇找到官府,把一块城东废弃军营的坡地拨给苏轼,从此他做了一个俗态的转身,在这块坡地上种麦,自此世间有了苏东坡,自此也有了人人爱吃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系列酒。
  一种转念一种人生,一次转念一次风景,苏东坡的思维类若庄周哲人的玄思,但他生活的足跟更稳踏实地,因为他要生存。但他的生存,常常是口腹之欲的转念。
  转念,人生大智慧。
  那是怎样的一种境遇,到了黄州,寄身寺庙,没有一位朋友来信问候,寄出去的信没有回复。此时苏轼转念了。他转念的起始点就在此地此时。
  他种地,放弃了科举曾经高中的名字,像日本人取名姓一样,在松树下叫松下,在井田里叫井田。苏轼脚踩着城东坡地,就地取材号东坡。转念只是改名还不够,于是他天天和农夫樵人攀谈闲聊。相信,此时的黄州有了一位农民兼学者诗人书画家。
  无事翻阅熊十力先生的《原儒》,有道:“一切物刹那刹那,变化密移。方其如是,即已不如是。”这就是说,一切事物在转念中会产生无数“刹那”中变化,刚才是这样现在已不这样了。
  心力是世界上最大的力,只有它能把人的乾坤扭转。转念不就是心灵乾坤的大扭转吗?黄州之谪,是苏轼冲天而飞的折翼之殇,不转念永远是一只匍匐在地的伤鸟,舐滴血哀鸣。
  苏轼的黄州,是蜕壳,是涅槃,不仅外形的黧黑与胼手砥足,更是心念的逆转反转。既然已不是皇家贵胄豪车上的轼(扶手),何不做野田上的布谷鸟,为农家催耕,为自家催耕。
  转念像藤蔓,密匝匝植根于生活各个末节。暮饮酩酊大醉的东坡三更归来,敲门家僮不醒。这是让人火冒三丈的事,然而他转念转身来到江边,写下这《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他的转念在于他的自省,官场的陋习让人蝇营狗苟自高自大,但是面对平静的江水,他要重新揚帆,再造新舟,在自己江海里推澜弄潮。
  世界的一切斑斓都是人的执念。一条道跑到黑,自己都会变成黑暗;把心面向朝阳,通身都是绚丽。且读他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诗词不是经天纬地,而是鸡毛蒜皮。说白了,就是东坡居士到沙湖看一块地,遇上了阵雨。本来带着雨具了,无奈拿雨具的先走了,大家懊丧的情绪可想而知。落汤鸡是肯定的啦。
  然而,转念尤其重要。别人在狂奔,别人在躲雨,唯东坡气定神闲安步当车,“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最后,“山头斜照却相迎,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是落汤鸡的下场,却有心念的霄壤之别。
  心念是什么?一念是魔,转念是佛。东坡一句话道出来转念妙谛:有酒时求成仙,无酒时求成佛。这种转念,千古一人耳。
  当下的故宫展览可以执念去看,然能看出来东坡居士的转念,必人生一乐也。
  选自《天津日报》
其他文献
在一个极为炎热的夏日夜晚,独自窝在学校的办公室乱翻书,突然看到一本好久未曾打开的旧时相册,一张張地翻阅和追忆,祖母的照片蓦然映入了眼帘,慈眉善目一身旧式黑色服装的她在柔和灯光的映照下那么慈祥地看着我,仿佛在责备我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到故乡探亲,又好像在叮咛我别太熬夜,早点回家休憩。多么亲切的一种心灵之间的互动,那些在繁忙的日子里被尘封的往事奔涌而来,应接不暇,让我沉浸在对童年的追忆之中。我常常对父母和
父亲成为大厨,最初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因为母亲患类风湿病已近40年,她的左右腿髋关节近10年里分别置了“假体”,不能长时间站立;再之,母亲的风湿病已至中晚期,她的手脚严重变形,尤其是双手,一丁点力气都使不上,连筷子都要用特制的很轻很轻的小竹筷。母亲不得不告别厨房,父亲不得不接任“大厨”。父母当年在单位里都是干部,在家乡陕西汉中光荣退休。他们膝下4个孩子,我排行老二,在北京工作;其他三姐弟都在汉中
躺在病床上的母亲,饭量一天比一天小了。我从碗里舀出一调羹小米粥,母亲只吞咽了半勺,便闭上双眼,不管我怎么劝,也不肯再开口。我把碗轻放到床头柜上,起身走到病房外的露天平台上,点了一根烟。先前医生已经无奈地告诉我,母亲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儿时一直以为母亲的饭量很小,后来长大了,才意识到母亲的饭量跟常人没有区别,开心的时候,能喝下二两米烧,连精带肥的猪肉咸菜馅的麦饼一次也能吃下一整个。如今,母亲老了,病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冬天的傍晚,崇明岛上一个普通的村庄。一个黄姓家庭的成员们正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因为,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失踪一整天了。那是我的爷爷。据奶奶说,当天早晨还没有天亮的时候,爷爷就反常地早早起床了。在她还感到纳闷的时候,爷爷回答了句“我要出去旅游了”。奶奶以为他在开玩笑,于是也没有理他。想不到我们全家人再次见到爷爷居然是十天后的下午。爷爷真的去旅游了,一个60多岁的人,来了一场说走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以为,古人说的水不完全指清水,也有茶水,还可能有酒水,当然不应该有油水。我们自知还算不上真君子,所以不能免俗地要礼尚往来,但却有个共识:在一切可以作为礼品的东西中,茶叶是最能拿出手也最能为人所接受的。虽然茶也是物质,但因茶色染人目,茶味香人齿,就有了浓郁的情味,也就可以说是君子之交浓如茶了。虽然对喝茶并无讲究,但我却习惯性地喝绿茶,这全因一个“绿”字的诱惑,而绿茶中我又最爱喝“竹
有清一代文学家,龚自珍是我印象较深者之一。他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晚清晦暗的天空:27岁中举,38岁中进士,48岁辞官,次年暴卒,享年不足半百,因其思想的精锐和著作的成就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柳亚子语)。其名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小就耳熟能详。   散文《病梅馆记》则是我记忆最深的一则小品。   《病梅馆记》写了盛产梅花的江浙一带当时的一
捡漏,是一句古玩界的行话,就是以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而且卖家往往是不知情的。捡漏,形象地体现在一个“捡”字上,古玩界普遍认为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行为。故而,北方的方言,用一个“捡”来寓意它的难得,是极诙谐而写实的表达,也是汉文化中调侃文化的形象化体现。马未都就是古玩界一个著名的“捡漏王”。他手中许多的珍贵文物,都是早期靠捡漏获得的,当年他用仨瓜俩枣的小钱换来的古玩,如今都涨价成百上千倍,有
在上海念大学时,中文系每月至少有两次雅集,饮酒时常常行“飞花令”。就是行酒令的人饮一口酒,先念一句诗或词,不论是自己作的,还是古人现成句,必定得包含一个“花”字;挨着个儿向右点,点到谁是“花”字,谁就得饮酒;饮后,再由饮者接下去吟一句,再向下点,非常紧凑、有趣。上的每一道菜,我们也时常以诗词来比配象征。例如明明是香酥鸭,看那干干黑黑的样子,却说它是“枯藤老树昏鸦”。端上一大碗比较清淡的汤,就念“吹
蘇州拙政园西园中,有一座别致的扇形小亭,立于水中小岛上,背衬葱翠小山,前临碧波清池,环境十分幽美。小亭名即轩题额“与谁同坐轩”,乃姚孟起的隶书,取意苏东坡词《点绛唇·闲倚胡床》中的句子:“与谁同坐?”轩题额两旁悬挂的是诗句联:“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出自杜甫诗《后游》,由晚清书法大家何绍基题写。如此妙处,与谁同坐呢?苏东坡的《点绛唇·闲倚胡床》,写的是和朋友在杭州游玩时的情景。此时的苏轼是二赴
河阳 (今河南孟州) 人韩愈,虽然生于官宦之家,却是个苦命的娃。父母去世得早,由兄嫂抚养成人。19岁那年,韩愈信心满满地进京赶考,谁知,科举之路异常坎坷,连考三次都落榜了,直到25岁才考中进士。后来,韩愈参加吏部铨选考试,三次都没能成功。漂泊几年后,才在京城国子监谋得四门馆博士一职。这年春天,韩愈回乡探亲路过华阴县,在当地官员陪同下,登上了华山。韩愈一回头,见四周都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顿时吓得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