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数据强劲与通胀超预期,或催逼央行提前加息。
在中国央行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上调央票利率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一连串动作之后,市场普遍预期今年货币紧缩政策可能提前。而1月份信贷飙升和最新CPI数据超预期,更引发了市场关于近期加息的传言。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加息时点可能提前,一季度加息可能性增大。但目前数量型工具仍是央行最有效也最倚重的调控工具。
央行连串动作
1月12日晚间,中国央行网站突然发布公告称,从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这次调整后,存款准备金率为16%,据测算,此次上调将从银行体系抽走约3000亿元资金。
这是中国自金融危机以来时隔19个月首次启动紧缩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上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2008年6月25日。此次上调也比市场原先预计的2月份春节后提前了不少。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表示,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控货币总量并非货币政策紧缩的标志,业内专家也提醒,不宜夸大准备金率政策的紧缩含义,现在断定政策转向还为时过早。但市场还是纷纷将此举解读为货币紧缩信号的释放。
年初商业银行强劲的放贷冲动,被认为是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触发点之一。未经证实的说法显示,1月4-8日一周的新增贷款规模高达6000亿元。业内人士估计,1月份的前20天新增贷款规模约为1万亿元,这还不包括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新增规模。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今年1月份的信贷增量可能超过去年同期的1.62万亿元。而据最新报道称,截至1月29日,1月份国内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经接近1.6万亿元,直追去年同期。经济学家认为,这主要是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博弈的结果,1月份的信贷高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
而于此前后,政策收紧的大戏已经上演,监管者手中的工具也轮番上阵。有消息称,在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央行将实行“差别对待”,对个别银行实施3个月的临时性特别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另继1月7日和12日3个月期及1年期央票利率分别上行4个基点和8个基点之后,1月19日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第二周上行8.3个基点,至此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连续第14周净回笼,累计回收资金达9530亿元。1月21日,3个月期央票利率再度调高4.04个基点。
目前,1年期央票利率已达1.93%,距离1年期存款利率2.25%仅为32个基点,而一般认为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上升并超过1年期存款利率将是加息的前兆。
此外,有报道传多家商业银行在1月19日已收到来自货币部门的“限贷令”,被要求从即日起暂停当月新增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不过,随后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央行有关负责人均出面澄清,否认禁止放贷一说,并称宽松的货币政策方向未变。
加息逼近
及至2009年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出炉,加息之弦变得愈发紧绷。
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9年四季度及全年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7%,胜利完成了“保8”,其中四季度GDP增长10.7%,高于三季度8.9%的水平。去年全年CPI和PPI分别同比下降0.7%和5.4%,但12月份两者分别同比上涨1.9%和1.7%,涨幅分别比上月增加1.3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且均高于市场预期。
在经济数据强劲和通胀超预期下,对于加息将提前的传言已是山雨欲来。就在全年经济数据发布的前一天,1月20日下午,网络上传言香港有媒体报道中国银行某人士透露1月22日(周五)央行可能加息0.27个百分点。该消息连同印花税改为双边征收的传闻,引发了当日沪深股市的深幅调整,其中沪指收报3151点,下跌95点,跌幅2.93%,失守3200点,而深成指也跌破13000点大关。
尽管上述传言最终不攻自破,但现在看来,不少机构认为,加息出现在一季度的可能性开始加大。
对于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各家券商进行了充分的解读。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上涨而引致CPI整体上涨,引发对经济过热的忧虑。不少券商认为,货币紧缩和加息预期提前成为必然。
申银万国发表研究报告称,去年12月份数据最重要的是出口好于预期(当月出口同比增长17.71%),物价上涨超过预期。前者降低了经济增长的后顾之忧,后者则加大了国家对于经济过热的忧虑。两者都会使得宏观紧缩,尤其是货币紧缩提前。考虑到已经提前上调准备金率,短期内再上调的可能性不大。对于加息,由于其可以通过提高资金成本来抑制贷款需求、提高存款收益来稳定居民储蓄,信贷的高投放、通胀压力的加大使得加息的必要性增加。不过,具体什么时候加息,申银万国表示,一要看CPI,看是否出现负利率;二要看贷款投放。据此估计,第一个加息的时间窗在2月中旬(公布1月份CPI 和信贷数据),第二个加息时间窗在3月中旬(公布2月份CPI 和信贷数据)。
中金公司报告也有类似观点。报告认为,2010年一季度经济将保持强劲增长,CPI同比涨幅接近3%,二季度末接近5%。因此,连续半年的实际负利率局面将出现。在这一局面下,加息有助于显示央行对抗通胀的决心,降低居民通胀预期。报告还指,过去加息和1年期央票利率之间存在先后现象。2004、2006年首次加息均出现于1年期央票利率持续快速上升并超过1年期存款利率后。按照目前央行提高央票利率的节奏,1年期央票利率仅需1个月时间即可与1年期存款利率持平,届时加息可能性增大。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则表示,去年中国经济增长高于市场预期,不过由于12月份通胀高于市场预测,今年通胀可能达3%或以上,预期央行可能自二季度起加息两次,每次27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仍会再调高3次,全年准备金率调高2%。
或在美国之前加息
尽管加息已是悬在市场上空的一只随时都可能落地的靴子,但市场此前的普遍预期是中国不会在美国之前加息,由于美联储加息应在2010年下半年,因而中国的加息理应更晚。
众所周知,中国利率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追随美联储动作的,表现形式为人民币市场利率与美元保持一定利差。由于这种利差的存在,一旦美元降息,央行也不敢冒然维持利率不变,否则将引来更多热钱,从而推高资产价格。但如果美元加息,人民币不加息的话,则可能引发资本外流。目前,人民币利率水平高于同期美元水平,有资深市场人士就认为,央行是否加息,要看美联储的动作。而在美联储加息前,中国央行很可能将采取流动性工具、窗口指导、提高超额准备金率等政策来宏观调控,而非冲击性极大的政策性利率工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1月22日分析称,加息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实际利率为负,CPI超过一年期利率;二是看美国央行的行动。而中国去年12月CPI为1.9%,年内控制在3%以内没有问题;美国经济指标虽然有趋好的迹象,但失业率等关键数据仍不够理想,外界认为美国政策退出时间尚早。因此,目前中国加息的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同日亦表示,目前中国一旦加息可能导致热钱更凶猛地涌入。据称,受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中国可能先于美国加息等因素的吸引,涌入中国的跨国资金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央行1月20日报告显示,2009年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累计新增1362亿美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年末加快44.1个百分点。
但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姜超则指,仔细回顾2005 年以来的中美利率走势,发现两者并无直接关联。2006年4月中国加息周期开启之际,美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尾声,之后甚至在美国开始降息以后中国仍在加息,中美利差不断扩大。而2006年至2008 年中国加息周期展开的背景是人民币不断升值,从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启动以后一直到2008年才停止,中间涵盖了整个加息周期,这也就意味着升值与加息并不矛盾,有了升值预期照样可以加息。
中金公司报告也指出,目前中国加息的效果较过去显著。小国加息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输入型通胀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反而会招来热钱流入。但中国在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上升,自身政策对于全球的影响也日益增大。1月12日,中国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其后几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跌,国际农产品价格也应声回落,通胀预期有所缓解。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不同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泰国等新兴市场,甚至也不同于两年前的中国自身。
如果升值非为加息的障碍,那么加息的触发因素到底是什么?姜超认为,从历史数据看,通胀与加息周期关系不大。2004年的通胀一度达到5%以上,也仅仅是加了一次息。而2006年的加息周期启动之时CPI还在1%左右,远未到恶性通胀的程度。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真正触发加息的因素是经济过热,也就是经济增速达到10%以上。2004年在高通胀下仅加息一次,因为经济增速尚在10%以下,还未过热。而2006年4月28日启动加息周期的原因是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在10%以上。同样2008年三季度降息的原因是经济增速掉到了10%以下。2009年四季度GDP增长10.7%,全年增长8.7%。很显然,四季度GDP增速已经达到过热区间,因而在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就存在加息的可能。
姜超预计,2010年一季度的GDP增速将达10.6%,届时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位于过热区间,从历史经验看一定会有加息。因此他认为,上半年就会展开加息周期,加息的时间最早是1 月下旬,最晚是4月下旬,也就是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以后的一周以内。
各机构预测
中金公司
中国将更积极地运用货币工具,接下来存款准备金率尚有150个基点的上调空间,3-4月份人民币可能启动升值,全年升3%-5%;加息或提早到年中,全年有54个基点空间。
中银国际
央行是否加息取决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在目前情况下,CPI涨幅超过2%即意味着实际利率为负数,也即意味着央行可能选择加息。但由于天气因素,短期内CPI上涨可能会超过2%,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央行不加息也是正常的。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前高后低,全年增长9%左右。
国泰君安
将2010年GDP增速预测由9.3%上调至10%,上半年GDP增速均处于10%以上的过热区间,其中一季度或在11%以上。在经济过热的同时,通胀也出现超预期上升的迹象。预测2010年1月CPI为1.7%,2月为2.6%,并将全年CPI的均值从3%上调至3.3%。中国的加息或将随时重启。未来一周内即有加息可能,最晚于2010年4月下旬前将启动加息周期。
申银万国
估计第一个加息的时间窗在2月中旬(公布1月份CPI和信贷数据),第二个加息时间窗在3月中旬(公布2月份CPI和信贷数据)。
摩根大通
中国2010年通胀可能达3%或以上,预期央行可能自二季度起加息两次,每次27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仍会再调高3次,全年准备金率调高2%。
野村证券
考虑到基数较低、2009年冬季气候严寒以及2010年春节即将到来等因素,预期未来2-3个月里CPI将继续快速上扬,有可能在2月份或3月份达到3.0%。CPI将呈现V型走势。而由于制造业产能过剩且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CPI会在3月份之后企稳,2010年全年CPI达到2.5%。如果CPI超过2.2%,预期中国央行会在2月份或3月份加息,以免实际存款利率跌破0。
苏格兰皇家银行
预计未来数月CPI同比涨幅将升至4%。预计中国央行将在2010年中每两个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每次0.5个百分点;并将在二季度加息27个基点。
在中国央行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上调央票利率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一连串动作之后,市场普遍预期今年货币紧缩政策可能提前。而1月份信贷飙升和最新CPI数据超预期,更引发了市场关于近期加息的传言。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加息时点可能提前,一季度加息可能性增大。但目前数量型工具仍是央行最有效也最倚重的调控工具。
央行连串动作
1月12日晚间,中国央行网站突然发布公告称,从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这次调整后,存款准备金率为16%,据测算,此次上调将从银行体系抽走约3000亿元资金。
这是中国自金融危机以来时隔19个月首次启动紧缩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上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2008年6月25日。此次上调也比市场原先预计的2月份春节后提前了不少。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表示,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控货币总量并非货币政策紧缩的标志,业内专家也提醒,不宜夸大准备金率政策的紧缩含义,现在断定政策转向还为时过早。但市场还是纷纷将此举解读为货币紧缩信号的释放。
年初商业银行强劲的放贷冲动,被认为是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触发点之一。未经证实的说法显示,1月4-8日一周的新增贷款规模高达6000亿元。业内人士估计,1月份的前20天新增贷款规模约为1万亿元,这还不包括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新增规模。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今年1月份的信贷增量可能超过去年同期的1.62万亿元。而据最新报道称,截至1月29日,1月份国内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经接近1.6万亿元,直追去年同期。经济学家认为,这主要是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博弈的结果,1月份的信贷高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
而于此前后,政策收紧的大戏已经上演,监管者手中的工具也轮番上阵。有消息称,在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央行将实行“差别对待”,对个别银行实施3个月的临时性特别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另继1月7日和12日3个月期及1年期央票利率分别上行4个基点和8个基点之后,1月19日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第二周上行8.3个基点,至此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连续第14周净回笼,累计回收资金达9530亿元。1月21日,3个月期央票利率再度调高4.04个基点。
目前,1年期央票利率已达1.93%,距离1年期存款利率2.25%仅为32个基点,而一般认为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上升并超过1年期存款利率将是加息的前兆。
此外,有报道传多家商业银行在1月19日已收到来自货币部门的“限贷令”,被要求从即日起暂停当月新增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不过,随后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央行有关负责人均出面澄清,否认禁止放贷一说,并称宽松的货币政策方向未变。
加息逼近
及至2009年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出炉,加息之弦变得愈发紧绷。
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9年四季度及全年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7%,胜利完成了“保8”,其中四季度GDP增长10.7%,高于三季度8.9%的水平。去年全年CPI和PPI分别同比下降0.7%和5.4%,但12月份两者分别同比上涨1.9%和1.7%,涨幅分别比上月增加1.3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且均高于市场预期。
在经济数据强劲和通胀超预期下,对于加息将提前的传言已是山雨欲来。就在全年经济数据发布的前一天,1月20日下午,网络上传言香港有媒体报道中国银行某人士透露1月22日(周五)央行可能加息0.27个百分点。该消息连同印花税改为双边征收的传闻,引发了当日沪深股市的深幅调整,其中沪指收报3151点,下跌95点,跌幅2.93%,失守3200点,而深成指也跌破13000点大关。
尽管上述传言最终不攻自破,但现在看来,不少机构认为,加息出现在一季度的可能性开始加大。
对于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各家券商进行了充分的解读。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上涨而引致CPI整体上涨,引发对经济过热的忧虑。不少券商认为,货币紧缩和加息预期提前成为必然。
申银万国发表研究报告称,去年12月份数据最重要的是出口好于预期(当月出口同比增长17.71%),物价上涨超过预期。前者降低了经济增长的后顾之忧,后者则加大了国家对于经济过热的忧虑。两者都会使得宏观紧缩,尤其是货币紧缩提前。考虑到已经提前上调准备金率,短期内再上调的可能性不大。对于加息,由于其可以通过提高资金成本来抑制贷款需求、提高存款收益来稳定居民储蓄,信贷的高投放、通胀压力的加大使得加息的必要性增加。不过,具体什么时候加息,申银万国表示,一要看CPI,看是否出现负利率;二要看贷款投放。据此估计,第一个加息的时间窗在2月中旬(公布1月份CPI 和信贷数据),第二个加息时间窗在3月中旬(公布2月份CPI 和信贷数据)。
中金公司报告也有类似观点。报告认为,2010年一季度经济将保持强劲增长,CPI同比涨幅接近3%,二季度末接近5%。因此,连续半年的实际负利率局面将出现。在这一局面下,加息有助于显示央行对抗通胀的决心,降低居民通胀预期。报告还指,过去加息和1年期央票利率之间存在先后现象。2004、2006年首次加息均出现于1年期央票利率持续快速上升并超过1年期存款利率后。按照目前央行提高央票利率的节奏,1年期央票利率仅需1个月时间即可与1年期存款利率持平,届时加息可能性增大。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则表示,去年中国经济增长高于市场预期,不过由于12月份通胀高于市场预测,今年通胀可能达3%或以上,预期央行可能自二季度起加息两次,每次27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仍会再调高3次,全年准备金率调高2%。
或在美国之前加息
尽管加息已是悬在市场上空的一只随时都可能落地的靴子,但市场此前的普遍预期是中国不会在美国之前加息,由于美联储加息应在2010年下半年,因而中国的加息理应更晚。
众所周知,中国利率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追随美联储动作的,表现形式为人民币市场利率与美元保持一定利差。由于这种利差的存在,一旦美元降息,央行也不敢冒然维持利率不变,否则将引来更多热钱,从而推高资产价格。但如果美元加息,人民币不加息的话,则可能引发资本外流。目前,人民币利率水平高于同期美元水平,有资深市场人士就认为,央行是否加息,要看美联储的动作。而在美联储加息前,中国央行很可能将采取流动性工具、窗口指导、提高超额准备金率等政策来宏观调控,而非冲击性极大的政策性利率工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1月22日分析称,加息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实际利率为负,CPI超过一年期利率;二是看美国央行的行动。而中国去年12月CPI为1.9%,年内控制在3%以内没有问题;美国经济指标虽然有趋好的迹象,但失业率等关键数据仍不够理想,外界认为美国政策退出时间尚早。因此,目前中国加息的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同日亦表示,目前中国一旦加息可能导致热钱更凶猛地涌入。据称,受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中国可能先于美国加息等因素的吸引,涌入中国的跨国资金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央行1月20日报告显示,2009年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累计新增1362亿美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年末加快44.1个百分点。
但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姜超则指,仔细回顾2005 年以来的中美利率走势,发现两者并无直接关联。2006年4月中国加息周期开启之际,美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尾声,之后甚至在美国开始降息以后中国仍在加息,中美利差不断扩大。而2006年至2008 年中国加息周期展开的背景是人民币不断升值,从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启动以后一直到2008年才停止,中间涵盖了整个加息周期,这也就意味着升值与加息并不矛盾,有了升值预期照样可以加息。
中金公司报告也指出,目前中国加息的效果较过去显著。小国加息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输入型通胀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反而会招来热钱流入。但中国在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上升,自身政策对于全球的影响也日益增大。1月12日,中国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其后几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跌,国际农产品价格也应声回落,通胀预期有所缓解。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不同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泰国等新兴市场,甚至也不同于两年前的中国自身。
如果升值非为加息的障碍,那么加息的触发因素到底是什么?姜超认为,从历史数据看,通胀与加息周期关系不大。2004年的通胀一度达到5%以上,也仅仅是加了一次息。而2006年的加息周期启动之时CPI还在1%左右,远未到恶性通胀的程度。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真正触发加息的因素是经济过热,也就是经济增速达到10%以上。2004年在高通胀下仅加息一次,因为经济增速尚在10%以下,还未过热。而2006年4月28日启动加息周期的原因是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在10%以上。同样2008年三季度降息的原因是经济增速掉到了10%以下。2009年四季度GDP增长10.7%,全年增长8.7%。很显然,四季度GDP增速已经达到过热区间,因而在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就存在加息的可能。
姜超预计,2010年一季度的GDP增速将达10.6%,届时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位于过热区间,从历史经验看一定会有加息。因此他认为,上半年就会展开加息周期,加息的时间最早是1 月下旬,最晚是4月下旬,也就是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以后的一周以内。
各机构预测
中金公司
中国将更积极地运用货币工具,接下来存款准备金率尚有150个基点的上调空间,3-4月份人民币可能启动升值,全年升3%-5%;加息或提早到年中,全年有54个基点空间。
中银国际
央行是否加息取决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在目前情况下,CPI涨幅超过2%即意味着实际利率为负数,也即意味着央行可能选择加息。但由于天气因素,短期内CPI上涨可能会超过2%,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央行不加息也是正常的。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前高后低,全年增长9%左右。
国泰君安
将2010年GDP增速预测由9.3%上调至10%,上半年GDP增速均处于10%以上的过热区间,其中一季度或在11%以上。在经济过热的同时,通胀也出现超预期上升的迹象。预测2010年1月CPI为1.7%,2月为2.6%,并将全年CPI的均值从3%上调至3.3%。中国的加息或将随时重启。未来一周内即有加息可能,最晚于2010年4月下旬前将启动加息周期。
申银万国
估计第一个加息的时间窗在2月中旬(公布1月份CPI和信贷数据),第二个加息时间窗在3月中旬(公布2月份CPI和信贷数据)。
摩根大通
中国2010年通胀可能达3%或以上,预期央行可能自二季度起加息两次,每次27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仍会再调高3次,全年准备金率调高2%。
野村证券
考虑到基数较低、2009年冬季气候严寒以及2010年春节即将到来等因素,预期未来2-3个月里CPI将继续快速上扬,有可能在2月份或3月份达到3.0%。CPI将呈现V型走势。而由于制造业产能过剩且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CPI会在3月份之后企稳,2010年全年CPI达到2.5%。如果CPI超过2.2%,预期中国央行会在2月份或3月份加息,以免实际存款利率跌破0。
苏格兰皇家银行
预计未来数月CPI同比涨幅将升至4%。预计中国央行将在2010年中每两个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每次0.5个百分点;并将在二季度加息27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