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学习”的词源学进行了考察,接着对我国古代的学习思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学习 词源学 学习思想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一、“学习”的词源学考察
现代汉语中的“学习”一词在中国古汉语中是两个字。其中,“学”字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其两侧代表两只手,中间的两个叉代表文献或者古代用于计算的稻草,象征着被记录下来的知识,整个“学”字的上半部分象征着知识被一代一代传递。“学”字的下半部分是,代表由两根柱子支撑的房顶,象征着传递知识的场所。“习”字同样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代表的是雏鹰的翅膀,下半部分是,代表的是鸟巢。两部分合在一起象征着雏鹰尝试从自己的巢中飞走。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学”与“习”连用的句子是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在这句话中,“学”指的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习”指的是实习、演习、温故知新。到了西汉,《礼记·月令》中出现了“鹰乃学习”一语,这是“学”与“习”连写在一起的最早来源。《说文解字》对此的解释是:“敩(学),觉悟也。”;“习,数飞也。”可见,这里的“学”与“习”仍不是一个复合词,“学”指的是效法,“习”用的是本义“数飞”。因此,在中国古代,“学”与“习”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指觉悟,即教导童昧使他明白事理,也指授教、传业和效法 ;“习”指鸟反复练飞,引申为复习、练习 。
二、中国古代学习思想要述
中国古代学习思想滥觞于远古,至先秦时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唐宋时期,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习的看法进一步深化,他们认为:“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续近思录·卷二》);人的一生都在学习,“长而学固谓之学,其幼时岂可不谓之学?”(《张子语录下》); 学习的内容是多样的,不单单“手执一卷”是学,洒扫应对等等也都是学。到了明清时期,人们认为,所谓“学”,就是从“所未能”的领域中求得已知,从而受到启发;从“所未能”中达到已能(技能、能力),从而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所谓“习”,就是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经过“涵泳”、“服习”达到熟练、巩固程度,并继而为进取创造条件的过程。 可见,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习的看法自先秦起至明清时期虽然有所发展,但却体现出高度一致、一脉相承的特点。
通过梳理古代学者对于学习的看法,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学习思想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可学而成,有教无类。
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认为“人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两千多年前,荀子就提出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说明人的本性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的道理可以成为认识的对象 。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论语·季氏》)孔子虽然提出了“生知论”和“学知论”两种学说,但他自己却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而强调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即他所反复论述的还是“学而知之”。 孟子在“可学而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只要善于学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的观点。通过学习,不仅圣人可以勉成,达到前人的成就,而且后人还能超过前人,正如孔子所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在“可学而成”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这一思想无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下移”并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可学而成,有教无类”奠定了中国人民热爱学习的认识论基础。
(二)尽材成德,兼善天下。
人何以要学习?西汉学者扬雄认为:“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法言·学行》)南宋学者陆九渊认为:“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陆九渊集》),因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记》),因此“人性怀慧,非积学而不成。”(《崇学》)学习可以增长智慧,发展能力:荀子曰:“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荀子·法行》);学习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加强自身修养:西汉学者刘向认为:“亲贤学问所以长德。”(《说苑·建本》),即学习可以“反情冶性,尽材成德”(《论衡·量知》);学习可以明体达用,兼善天下: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礼记·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尽材成德,兼善天下”指明了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意义。
(三)立志乐学,虚心涵泳。
既然人是“可学而成”并“学可成圣”,“尽材成德、兼善天下”。那么在学习中学习者又应该抱有怎样的学习态度?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指出:“学者欲学圣人,须是立志第一。”(《思辨录辑要》卷二)“为学者先要立志”,这是中国古代学者所普遍赞同的看法。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墨子曰:“志不疆者智不达。”(《墨子·修身》)除立志外,学习者要成至贤还必要好学。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但好学并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正因为达到了“乐之”的地步,孔子才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才能感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除了好学、乐学外,学习者还要保持虚心涵泳、笃学不溢的态度。《吕氏春秋·用众》就曾指出:“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因此,学习者要多向别人学习,见贤思齐。“立志乐学,虚心涵泳”指明了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具备的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专一持恒,勤勉积学。
学习者在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之后,又应该如何去做呢?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首先贵在专一持恒。“专一”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就所学的对象来说,应该在一定时间内专于一种学习内容,不要随时变换,也不要涉猎许多,要“虚壹而静”;第二层含义是指学习应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不要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此外,要想做到“专”,必须伴之以“恒”,不断朝着一个方向积累。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而要实现“专”、“恒”,学习者还需要勤奋刻苦。
朱熹指出:“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必须下困学勉行的功夫方得。”(《陆九渊集·语录下》)正所谓:“莫厌辛苦,此学脉也。”(《性理精义》)“专一持恒,勤勉积学”指明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
(五)循序渐进,知行统一。
“学”与“习”在中国古代是两个具有时间联系的不同阶段,但二者还没有穷尽学习的全过程,学习过程还包括更多的环节。孔子主张“志于学”、“志于道”,强调学、思并重,提倡“学而时习”与“好学”、“乐学”,并且重视德行,始终坚持言行一致,因此,在他的治学思想中构成了“立志——学——思——习——行”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 《中庸》在对先人治学思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步学习法。自从《中庸》把学习过程分为五个步骤之后,以后各代儒家都继承了这种思想,并根据当时具体的情况而进行了发挥。 隋朝学者王通在强调“知之者,不如行之者”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者,不如安之者。”的观点。所谓“安之者”,是指“行”必须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坚定不移的,行了之后会使人有一种安然的感觉,并能使行持之以恒,而不是勉强的、被动的、不自愿的。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对《中庸》提出的这五步学习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强调了这五个步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关系:“学之弗能,则急须辨;问之弗能,则急须思;思之弗得,则又须学;辨之弗明,仍须问,行之弗笃,则当更以学、问、思、辨养其力。而方学、问、思、辨之时,遇着当行,便一力急于行去,而不可曰,吾学、问、思、辨之不至俟之异日。若于五者第一不容缓,则莫如行。”(《读四书大全说》卷三,七)因此,根据中国古代学者的看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仅仅“穷理以致其知”还不够,还要反躬以践其行”。“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在谈到“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辑略》),“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卷十三》)王守仁认为:“学中有行,行中也有学;学与行是相须不相离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因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答顾东桥书》)。因此,总结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习过程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一方面要把获得的知识、技能或学问运用到实际生活与道德品行的实践之中,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在亲身实践中学习者也能获得知识、技能或学问,这种亲身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学问是行的结果,还要通过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获得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中国古代学者所认为的“知行统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指明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本质。
(六)蒙以养正,求师正本。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如果要取得较好的效果,除了学习者自身要达到上述要求外,还需要从童蒙时期抓起,并务要求师正本,因为只有“养正于蒙”,才能“学之至善也。”(《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一)而“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建本》)“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氏春秋》):“黄帝师风后,颛顼师老彭,帝喾师融,尧师务成,舜师纪后,禹师黑始,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季,孔子师老聃。”(《赞学》)在中国古代,“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虽天子必有师。”(《中说·问易》”。只有尊师重道,才能国家兴盛,即“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荀子·大略》
三、结语
综合以上我国古人对于学习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与西方学习理论不同,我国的传统学习理论多是哲学家、教育家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应用理论,它不以动物实验为依据,而是专指人的社会活动范畴。 因此,按照我国古人的理解,学习是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在全部心理活动积极参与下,达到人与性情整体性的改变的知行统一的活动。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博士研究生)
注释:
参见熊江平.古诗文译注评析.语文出版社,1996,第9页.
参见同上。
参见同上,第403页。
参见向仍旦.荀子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第125页。
张岱年.张岱年文集 第6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第198页.
参见乔炳臣.中国学习理论的特色和科学性.教育研究.1989,第34页.
参见乔炳臣/潘莉娟.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第360页.
同上,第361页。
参见乔炳臣,中国学习理论的特色和科学性.教育研究.1989,第30页.
关键词 学习 词源学 学习思想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一、“学习”的词源学考察
现代汉语中的“学习”一词在中国古汉语中是两个字。其中,“学”字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其两侧代表两只手,中间的两个叉代表文献或者古代用于计算的稻草,象征着被记录下来的知识,整个“学”字的上半部分象征着知识被一代一代传递。“学”字的下半部分是,代表由两根柱子支撑的房顶,象征着传递知识的场所。“习”字同样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代表的是雏鹰的翅膀,下半部分是,代表的是鸟巢。两部分合在一起象征着雏鹰尝试从自己的巢中飞走。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学”与“习”连用的句子是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在这句话中,“学”指的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习”指的是实习、演习、温故知新。到了西汉,《礼记·月令》中出现了“鹰乃学习”一语,这是“学”与“习”连写在一起的最早来源。《说文解字》对此的解释是:“敩(学),觉悟也。”;“习,数飞也。”可见,这里的“学”与“习”仍不是一个复合词,“学”指的是效法,“习”用的是本义“数飞”。因此,在中国古代,“学”与“习”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指觉悟,即教导童昧使他明白事理,也指授教、传业和效法 ;“习”指鸟反复练飞,引申为复习、练习 。
二、中国古代学习思想要述
中国古代学习思想滥觞于远古,至先秦时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唐宋时期,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习的看法进一步深化,他们认为:“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续近思录·卷二》);人的一生都在学习,“长而学固谓之学,其幼时岂可不谓之学?”(《张子语录下》); 学习的内容是多样的,不单单“手执一卷”是学,洒扫应对等等也都是学。到了明清时期,人们认为,所谓“学”,就是从“所未能”的领域中求得已知,从而受到启发;从“所未能”中达到已能(技能、能力),从而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所谓“习”,就是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经过“涵泳”、“服习”达到熟练、巩固程度,并继而为进取创造条件的过程。 可见,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习的看法自先秦起至明清时期虽然有所发展,但却体现出高度一致、一脉相承的特点。
通过梳理古代学者对于学习的看法,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学习思想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可学而成,有教无类。
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认为“人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两千多年前,荀子就提出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说明人的本性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的道理可以成为认识的对象 。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论语·季氏》)孔子虽然提出了“生知论”和“学知论”两种学说,但他自己却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而强调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即他所反复论述的还是“学而知之”。 孟子在“可学而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只要善于学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的观点。通过学习,不仅圣人可以勉成,达到前人的成就,而且后人还能超过前人,正如孔子所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在“可学而成”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这一思想无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下移”并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可学而成,有教无类”奠定了中国人民热爱学习的认识论基础。
(二)尽材成德,兼善天下。
人何以要学习?西汉学者扬雄认为:“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法言·学行》)南宋学者陆九渊认为:“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陆九渊集》),因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记》),因此“人性怀慧,非积学而不成。”(《崇学》)学习可以增长智慧,发展能力:荀子曰:“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荀子·法行》);学习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加强自身修养:西汉学者刘向认为:“亲贤学问所以长德。”(《说苑·建本》),即学习可以“反情冶性,尽材成德”(《论衡·量知》);学习可以明体达用,兼善天下: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礼记·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尽材成德,兼善天下”指明了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意义。
(三)立志乐学,虚心涵泳。
既然人是“可学而成”并“学可成圣”,“尽材成德、兼善天下”。那么在学习中学习者又应该抱有怎样的学习态度?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指出:“学者欲学圣人,须是立志第一。”(《思辨录辑要》卷二)“为学者先要立志”,这是中国古代学者所普遍赞同的看法。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墨子曰:“志不疆者智不达。”(《墨子·修身》)除立志外,学习者要成至贤还必要好学。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但好学并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正因为达到了“乐之”的地步,孔子才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才能感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除了好学、乐学外,学习者还要保持虚心涵泳、笃学不溢的态度。《吕氏春秋·用众》就曾指出:“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因此,学习者要多向别人学习,见贤思齐。“立志乐学,虚心涵泳”指明了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具备的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专一持恒,勤勉积学。
学习者在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之后,又应该如何去做呢?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首先贵在专一持恒。“专一”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就所学的对象来说,应该在一定时间内专于一种学习内容,不要随时变换,也不要涉猎许多,要“虚壹而静”;第二层含义是指学习应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不要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此外,要想做到“专”,必须伴之以“恒”,不断朝着一个方向积累。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而要实现“专”、“恒”,学习者还需要勤奋刻苦。
朱熹指出:“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必须下困学勉行的功夫方得。”(《陆九渊集·语录下》)正所谓:“莫厌辛苦,此学脉也。”(《性理精义》)“专一持恒,勤勉积学”指明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
(五)循序渐进,知行统一。
“学”与“习”在中国古代是两个具有时间联系的不同阶段,但二者还没有穷尽学习的全过程,学习过程还包括更多的环节。孔子主张“志于学”、“志于道”,强调学、思并重,提倡“学而时习”与“好学”、“乐学”,并且重视德行,始终坚持言行一致,因此,在他的治学思想中构成了“立志——学——思——习——行”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 《中庸》在对先人治学思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步学习法。自从《中庸》把学习过程分为五个步骤之后,以后各代儒家都继承了这种思想,并根据当时具体的情况而进行了发挥。 隋朝学者王通在强调“知之者,不如行之者”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者,不如安之者。”的观点。所谓“安之者”,是指“行”必须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坚定不移的,行了之后会使人有一种安然的感觉,并能使行持之以恒,而不是勉强的、被动的、不自愿的。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对《中庸》提出的这五步学习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强调了这五个步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关系:“学之弗能,则急须辨;问之弗能,则急须思;思之弗得,则又须学;辨之弗明,仍须问,行之弗笃,则当更以学、问、思、辨养其力。而方学、问、思、辨之时,遇着当行,便一力急于行去,而不可曰,吾学、问、思、辨之不至俟之异日。若于五者第一不容缓,则莫如行。”(《读四书大全说》卷三,七)因此,根据中国古代学者的看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仅仅“穷理以致其知”还不够,还要反躬以践其行”。“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在谈到“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辑略》),“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卷十三》)王守仁认为:“学中有行,行中也有学;学与行是相须不相离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因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答顾东桥书》)。因此,总结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习过程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一方面要把获得的知识、技能或学问运用到实际生活与道德品行的实践之中,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在亲身实践中学习者也能获得知识、技能或学问,这种亲身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学问是行的结果,还要通过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获得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中国古代学者所认为的“知行统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指明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本质。
(六)蒙以养正,求师正本。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如果要取得较好的效果,除了学习者自身要达到上述要求外,还需要从童蒙时期抓起,并务要求师正本,因为只有“养正于蒙”,才能“学之至善也。”(《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一)而“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建本》)“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氏春秋》):“黄帝师风后,颛顼师老彭,帝喾师融,尧师务成,舜师纪后,禹师黑始,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季,孔子师老聃。”(《赞学》)在中国古代,“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虽天子必有师。”(《中说·问易》”。只有尊师重道,才能国家兴盛,即“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荀子·大略》
三、结语
综合以上我国古人对于学习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与西方学习理论不同,我国的传统学习理论多是哲学家、教育家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应用理论,它不以动物实验为依据,而是专指人的社会活动范畴。 因此,按照我国古人的理解,学习是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在全部心理活动积极参与下,达到人与性情整体性的改变的知行统一的活动。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博士研究生)
注释:
参见熊江平.古诗文译注评析.语文出版社,1996,第9页.
参见同上。
参见同上,第403页。
参见向仍旦.荀子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第125页。
张岱年.张岱年文集 第6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第198页.
参见乔炳臣.中国学习理论的特色和科学性.教育研究.1989,第34页.
参见乔炳臣/潘莉娟.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第360页.
同上,第361页。
参见乔炳臣,中国学习理论的特色和科学性.教育研究.1989,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