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新与互联网融合下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多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grin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一种课外教学活动,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上仍需要不断完善。结合微创新和互联网的特点及优势,探析其在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设计微创新与互联网融合下的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多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 微创新;互联网;学科竞赛;多维创新;机械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4-0040-03
  Abstract As a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of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the undergraduate academic competi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constantly in the mode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micro-innovation and the internet, the role of the micro-innovation and the internet in the mechanical undergraduate academic competition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 undergra-duate academic competition, the multi-dimens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micro-innovation and the internet was designed.
  Key words micro-innovation; internet; academic competition; multi-dimensional innovation;enginery specialty students
  1 前言
  近年来,“微创新”一词出现的频率日渐增高,其最早是由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周鸿祎在2010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率先提出的,是指在实施中并不是追求把整个产品做得都非常完美,只要能把打动用户心里的某一个问题解决好,把产品的某个点做到极致,这种单点突破就是“微创新”。目前,无论是在政府部门,还是在企业界、学术界,关于“微创新”的应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2]。
  互联网作为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以及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互联网将更加广阔、更加深入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手段,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
  識[3-5]。基于前述背景,本文着重探索“微创新”与互联网融合下的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多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期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2 “微创新”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的作用
  “微创新”概念的提出,其应用也在互联网、金融业、服务业等领域如火如荼地展开,如大家熟知的“微旅游”“微后勤”“微警务”等,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高等学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实施中鲜有人提到“微创新”,但是关于“微创新”的应用却在悄然进行。
  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例,多数参赛学生的作品是基于现有产品或理念的“微创新”成果,也即作品整体上循规蹈矩,只是在某些局部细节上进行创新,或者说是对现有产品进行好的模仿。如2016年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的一个内容,是设计可对钱币进行分类、整理的装置,有的学生就想到可以利用筛子按照颗粒大小将物质进行分离的原理,设计简易的硬币分离机。虽然设计的作品并没有完全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是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一个创新的过程,这个创新过程也可以说是上述的“微创新”。
  可以看出,“微创新”过程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微创新”只是学生实现创新的一个萌芽或者初始阶段,所设计的作品并没有对现有产品进行实质性的或颠覆性的改变,因此,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以“微创新”为基础,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实现更进一步的创新。
  3 互联网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的作用
  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的理念,由此,互联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互联网,又称网际网络,或因特网、英特网,最早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而不论采用何种协议与技术的网络。互联网的出现及应用,在工业、农业、军事、文化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其突出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实现信息交换,且信息交换具有互动性、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
  正是由于上述诸多优点,互联网在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极大的便捷[6],相应的,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学科竞赛相关专业知识的获取方面,没有互联网的帮助,学生要想查阅相关专业知识,只能去图书馆或者书店参考相关的纸质书籍,既费时又费力;有了互联网的帮助,学生可以实时在网上浏览自己想要的专业知识,甚至可以方便地浏览国外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其次,在学科竞赛团队的协作与互动方面,通过互联网,一方面,学科竞赛团队成员及指导教师之间可以分享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成果及想法,供大家进一步讨论和改进,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使得设计过程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便于团队成员及指导教师之间实时交流,相互之间除了在专业知识上的良好沟通之外,还可以在精神上相互鼓励,有利于加强团队的整体协作精神。
  4 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多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多维创新”的含义 据前所述,“微创新”的成果是对现有产品的好的模仿,或者说是一个点、一个面的小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微创新”的某些成果也能产生某些实际应用。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讲,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仅仅靠“微创新”显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要上升到“多维创新”。
  这里“多维创新”的概念是相对于“微创新”提出的,是指在现有产品的多个点上实现突破,甚至颠覆,并不断保持创新。相比较于“微创新”,“多维创新”的创新点更多、更深、更加综合,也更符合新时代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
  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競赛特点 高校中的专业类别多种多样,相应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也是种类繁多,不同专业、学科对应的学科竞赛之间差异较大。作为一名机械类专业教师,笔者重点分析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一些特点。
  1)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学科交叉性较强。如近些年学校组织参与的机械类学科竞赛活动包括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教育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参与这些赛事活动,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机械专业知识,还要求掌握一定的控制、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
  2)竞赛题目开放、灵活。从近几年各种机械类学科竞赛的主题可以发现,题目的设置比较开放,灵活性也比较大,给予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因此,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提出的设计方案也是各具特色,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前述针对混杂在一起的各种纸币、硬币,设计能够进行钱币分类、清点、整理的机械装置,显然,这个题目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给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施展的空间。
  “多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得到,学生“多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微创新”为基础的,但又高于“微创新”之上,是“微创新”的升华。因此,学生“多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是基于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特点,构建以“微创新”为桩基、互联网为桥梁的学科竞赛之路。具体来说,可以将学科竞赛实施过程分为作品“微创新”、成果再学习、知识发散以及作品“多维创新”四个阶段。
  1)作品“微创新”阶段。现有的学科竞赛模式强调团队成员的主体性,即以某一位较优秀的学生为主,而较少关注团队成员个体之间的差异。针对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学科交叉性较强的特点,可以鼓励团队里面的每一位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先尝试进行“微创新”,而不要急于一口吃成大胖子,先从自己最熟悉的专业方向出发,对现有产品进行好的模仿,获得作品的“微创新”方案。此外,鼓励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实现这些设计方案,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强化自己的设计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来了解、熟悉现有产品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这样在进行“微创新”方案的设计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成果再学习阶段。上述不同的学生提出的“微创新”方案仅是从自己最擅长的方向提出来的,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专业基础及兴趣爱好等都可能不一样。针对学科竞赛题目开放、灵活的特点,在获得上述设计方案之后,团队成员可以利用互联网便捷的交流、沟通功能,将这些设计方案作为一些专业知识点而不是作为一个个阶段成果来看待,将其作为再学习的资源,供团队成员之间线上相互交流学习。也就是说,在“多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下,“微创新”成果的取得并不是意味着设计方案的定型,这些设计方案有可能创新点较少,也有可能创新点比较薄弱,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再学习和创新。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对自己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改进,而且有自己对学科竞赛题目的再认识。
  3)知识发散阶段。通过对作品设计方案的再学习,学生对学科竞赛题目可能会有更深入的见解。以此为基础,利用互联网让学生知识发散,这一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学生对作品设计方案新的创新点的提出,也可能是学生对作品设计方案更深层次创新点的挖掘。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宽,也有利于学科竞赛作品质的提高。
  4)作品“多维创新”阶段。无论是“微创新”阶段,还是知识发散阶段,所产生的作品创新点都是学生在学科竞赛过程中进行创新的体现。不同的是,“微创新”阶段的作品创新点大多是对学科竞赛题目的感性认识,而知识发散阶段的作品创新点则更趋向于对学科竞赛题目的理性认识。因此,成果再学习阶段和知识发散阶段可以说是大学生学科竞赛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阶段,而目前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往往缺少这两个阶段的思维过程。根据上述的作品创新点和学科竞赛题目要求,对参赛作品进行创新点的优化设计,从而确定作品设计方案。显然,这一阶段不但实现了参赛作品的多点突破,而且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创新到理性创新的提升。
  5 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日新月异。“微创新”概念的提出,引领了金融业、旅游业及服务业等领域传统工作方式的变革。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多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借助于“微创新”和互联网开展教学,以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提升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为目标,依据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特点和实施过程,设计作品“微创新”、成果再学习、知识发散、作品“多维创新”的新型学科竞赛实施模式。新型的学科竞赛实施模式既实现了“微创新”的深化、学生思维的启迪,也带来创新成果质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丰富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晓苗.企业微创新的内涵、特征及其价值实现机理[J].商业研究,2015(1):110-115.
  [2]周青,吴云,方刚.企业微创新的概念、特征与原则[J].科技和产业,2013(11):129-132.
  [3]李国锋,张世英,李彬.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24-26.
  [4]李奇林,金博雅,丁凯,等.基于科技竞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4):87-89.
  [5]郑娜.从“挑战杯”竞赛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2010(5):57-59.
  [6]张文霞,宋微.基于“互联网 ”的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187-188.
其他文献
摘 要 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智能控制课程中有关模糊控制相关知识点理论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问题,提出一种模糊控制的教学方法,由理论到实践,设计相关的软件仿真和硬件调试相结合,从而使得抽象难懂的模糊控制变得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  关键词 智能控制;模糊控制;MATALAB;软件仿真;测控专业;实践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我的灵魂一直在飘,飘在川藏线的上空,飘在川藏高原的美景之间,久久不愿回来。从小就对西藏有着无穷的向往,藏羚羊、喇嘛、活佛、
本文作者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力求以水的生存和处事方式来揭示其蕴含的管理哲学。管理的饭心是管理和经营人心;管理的辅助工具是沟通。通过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有效的沟通,实观团队创
7月3日上午,“PEFLEX-500系列移动式废金属液压打包剪切机”在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宏科技”)总装车间成功运转,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蒋省三、副会长兼
在我国再生资源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今天,如何找到新形势下的循环经济建设新途径,这是全行业最为关切的重大课题。在今年年初举办的“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上,我们结
随着全球复苏步伐的延续,有色金属大部分品种延续上涨的机会较大,不过,品种间可能略有分化。进入三季度末,有色金属走势出现进一步分化的势头。那么,有色金属未来的走势会有
摘 要 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法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医学院教学中兴起,90年代在建构主义思潮的推动下被引入我国。基于国内外PBL教学方法的比较,结合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方法实施情况和反响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 PBL;教育改革;医学教育;临床医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0-0
摘 要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引入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开辟多元展示空间、微信群、班级网站、数据库,为班级管理创设广泛信息交互平台,对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效率都有很大帮助。中职学生参与网络信息交互意愿强烈,班主任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诉求展开管理设计,符合中职班级管理特点,其应用实效性不可小觑。  关键词 中职;班级管理;微信;班主任;班级网站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
2013年7月18日,南非著名的反种族隔离英雄纳尔逊·曼德拉迎来了95岁生日。这位已在病榻上缠绵了一个多月的老人牵动着全世界的心。作为著名领袖,其表现出的意志力、领导力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课堂评价,由于其学科特殊性,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很难组织和实施。济宁学院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教研中心教师在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课堂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