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喷桩在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0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软弱地基的处理中, 应依据不同软弱地基情况和不同结构对承载力的要求, 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介绍某道路工程采用水泥粉体喷射搅拌桩进行软基处理的应用。
  关键词:水泥粉喷桩道路软基处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TQ17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泥粉喷桩是“水泥粉体喷射搅拌桩”的简称,它是利用水泥作固化剂,在钻孔过程中使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喷入软土地基的深层,经搅拌,使原位土与固化剂均匀混合并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桩体的方法,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水泥粉喷桩是软基加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较好的方法。目前粉喷桩在软基处理领域应用得较为广泛。
  一、水泥粉喷桩的加固原理
  作为深层搅拌加固地基技术之一的粉体喷射搅拌加固土桩技术,即粉喷桩技术。该方法的固化剂是水泥,软土和水泥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强制搅拌,通过水泥和软土见的物理化学反应,水泥水解的Ca2+和土中的矿物质(SiO2,Si3Al2)形成微晶凝胶(该物质不溶于水),微晶凝胶硬化后形成水稳性和整体性较好和强度较高柱状体,上部结构被柱状体和土体一起承担,使得地基得到加固,形成优质地基。在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砂性土、泥炭土、粉土等饱和软粘土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工程概况
  自贡市丹阳街市政道路全段长约2.4 km,其桩号K0+260~K0+300 段为多年沉积水溏,地质勘察揭示了本段地层为淤泥质粉砂土层,平均层厚为6.4 m,工程性能差,不能直接作为道路持力层,经多方案的技术与经济比较分析决定采用粉喷桩技术对该段软基进行处理。粉喷桩设计桩长为7 m,桩平面布置呈梅花形,桩间距为1.5 m,在涵洞基础下粉喷桩间距为1.2 m。
  1、粉喷桩施工方法
  (1)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a粉喷桩施工前应准备下列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
  b场地平整、清除障碍。如场地低洼应回填黏性土;施工场地不能满足机械行走要求时,应铺设砂土或碎石垫层;若地表过软,则应采取防止机械失稳措施。
  c根据施工图纸画出桩位平面布置图。
  d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在施工现场用钢尺定出每根粉喷桩的桩位,并做好标记,每根桩的桩位误差不得大于5 cm。
  e在施工现场搭设水泥棚,水泥棚的底部用土填高,使之比周围地面高出30~50 cm,并铺设一层木板,然后铺设一层彩条布,最后再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以确保水泥不受潮变硬。水泥棚内的水泥储存量应不少于60 t。
  f对进场的机具设备进行组装和调试,确保机具的完好率,保证满足施工要求。粉体喷射机安放的位置与搅拌机施工最远处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60 m,否则,送粉管的阻力增大,送粉量就不稳定。
  g一切准备工作结束后进行试桩,以确定成桩的各项技术参数。确定好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提升时的管道压力及喷灰时管道压力等技术参数。掌握水泥搅拌的均匀程度及下钻、提升的困难程度,确定合适的技术处理措施。
  (2)施工方法
  a定位。做好复测工作,在以后的施工中应经常检查桩位标记是否被移动,确保粉喷桩桩位的准确性。机具移至樁位处并使钻头正对竹签,复核机架的垂直度。
  b启动空压机送气,钻机正转并垂直钻进。当控制双螺旋搅拌头到达设计桩底标高时,钻机反向转动,启动送灰机送灰,待水泥送至喷灰口(一般约1 min)后再提升钻头,根据电子称重装置显示的喷灰量调节调速电机,这样边喷粉,边搅拌,边提升。
  c当钻头提升至地面下0.25 m 时停止送灰,关闭送灰机。此时钻机迅速换档,重复搅拌,直至电流表达到100 A 以上停止复搅。
  d复搅结束后,关闭空压机,消散所有管道压力,钻机主电机停机。
  e开启液压步履,钻机移位。
  2、粉喷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粉喷桩施工前质量控制措施
  a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验。每台桩机必须配置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粉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或操作时间、深度、喷粉重量、桩位编号、复搅深度、复搅次数等参数,防止伪造施工记录;桩机上的气压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秤必须经过标定,不合格的仪表必须更换。
  b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粉喷桩所用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室抽检,满足规范的要求;水泥的堆放应该符合防雨、防潮的要求,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
  c施工前必须进行工艺试桩。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为了克服盲目性,确保粉喷桩加固地基收到预期的效果,在粉喷桩施工前必须进行工艺试桩。
  (2)粉喷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a桩长按进入持力层控制。粉喷桩宜尽量打至持力层上,并且要进入持力层50 cm 左右。在施工过程中,桩底设计标高往往与持力层并不一致,施工单位容易出现桩长于设计标高控制的现象,如在桩尖下预留几米软土,则会有较大的工后沉降量。故粉喷桩实际施工桩长应按进入持力层控制。判别是否进入持力层的方法可由钻机钻到最深时的下钻速度和电流表的读数来判定,这两个参数是在工艺试桩时确定。
  b粉体计量控制。粉喷桩的质量好坏与水泥掺量的多少及喷粉的均匀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如何来计量粉体是控制的关键。目前一般较为常用电子称重法与钻机深度相结合的计量装置,它能记录反映深度、相对应每延长的喷粉量、总灰量等。粉体计量控制主要应注意两点:一是要保证喷粉的均匀性,关键是掌握好钻头的提升速度;二是从开始喷灰到钻头处出灰有一定时间,钻机钻至桩底后,必须预喷停留一段时间,方可提钻。
  c复搅拌控制。水泥与土搅拌均匀程度是关系到粉喷桩桩体强度的关键因素。大量的施工实践已充分证明粉喷桩复搅与不复搅的质量相差很大。钻头喷出的粉体往往呈脉冲状,若不充分搅拌,粉体在桩中呈现层状,形成一种“夹生”,这样的桩即使水泥掺入量再多也没有强度。复搅的作用在于通过充分的搅拌使粉体与土及水得到比较完全的接触与作用,促使桩体的形成。为了确保搅拌的均匀性,施工时要严格掌握好钻机提升速度、搅拌叶旋转速度等,并应尽量采用全桩复搅以保证质量。当桩长较长、土体天然含水量较高、黏性重时,应采用“二喷二搅”的施工工艺,即:钻进,钻至桩底后慢档提升、喷灰、搅拌至停灰面;钻进、复搅、复喷至桩底,提升、搅拌至停灰面,移位。防止出现“沉桩”现象。
  3、质量检验
  ( 1) 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喷灰量、桩长、复搅长度以及是否进入硬土层及施工中有无异常情况,记录处理方法及措施。
  ( 2) 粉喷桩成桩7 d 后,由施工单位进行开挖自检,观察桩体成型情况及搅拌均匀程度,测量成桩直径,并如实做好记录。
  ( 3) 成桩28 d后在桩体上部(桩顶以下0. 5、1. 0、1. 5 m)截取整段桩体并分成3段进行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 在所述( 1) ~ ( 3)条检查合格的前提下,进行全桩长的钻芯抽检,主要检查:
  a 是否贯穿软土层(特殊路段参照设计标准) ;
  b桩身的长度;
  c 喷灰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d桩身成型情况;
  e水泥土搅拌均匀程度;
  f桩身的强度。
  结束语
  总之,用粉喷桩加固软基, 提高地基承载力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经济合理的处理手段,但由于各种因素,施工质量难以得到很好的控制,需要不断积累资料和完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使粉喷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使粉喷桩技术更加完善,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治平,常存德,徐培华.西宝高速公路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基施工监理[J]. 华东公路. 2005(03)
  [2] 陈甦,熊国平,沈剑林,顾欢达,陈越.水泥粉喷桩质量及其检测方法分析[J]. 公路. 2002(01)
  [3] 罗万象.水泥粉喷桩技术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 2002(06)
  [4] 王可夫,缪建国,邱锡宝.水泥粉喷桩在加固驳岸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 交通科技. 2010(01)
  [5] 朱云舟.水泥粉喷桩处理软土路基技术[J]. 公路与汽运. 2003(01)
其他文献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强有力后盾,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实现农田水利的健康快速发展,不仅能有效促进农村的农业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这同时对于国家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如何加强农田的水利建设管理,是政府、水利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原则,阐明了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农田
期刊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至2020年首次入住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病历数据,使用多重线性回归明确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使用协方差分析控制混杂因素明确自变量对住院费用的影响.SPSS 20.0(IBM)用于数据分析.结果:纳入34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就诊年份、年龄、合并症数量、住院天数及并发肝硬化失代偿可导致住院费用变化.控制混杂因素后,发现随着合并症数量的增加及并发肝硬化失代偿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 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因铜离子在肝、肾、脑、角膜等组织广泛沉积而发病.研究表明WD患者除了早期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外,还存在肾脏、胆囊、心脏等器官损害.近年,超声医学不断进展,不仅在形态检测上由二维超声发展了三维、动态三维(四维)超声,由黑白超声发展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组织多普勒超声,而且还迎来了超声医学第3次革命,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容积成像、管腔内超声等技术的飞速发展[1-2].人工智能已被探索应用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 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1].1912年金尼尔·威尔逊(Kinnier Wilson)系统描述该病是一种“进行性豆状核变性(progressive lenticular degeneration)伴有肝硬化的家族性神经病变”.Ciarla(1916年)在意大利神经病理学杂志首次使用“Wilson disease”的名称,Hall (1921年)指出WD是隐性遗传病,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型和生存期特点,加强对该疾病早期诊断及相关预后的了解.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3年1月至2020年7月10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生存期.结果:106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0.65±13.06)岁,30岁前发病者占81.1%;临床分型中,肝型70例(66.0%),脑型13例(12.3%),混合型23例(21.7%);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环)阳性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 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于ATP7B基因突变,出现铜蓝蛋白合成不足及胆道排铜障碍,导致铜在多个脏器异常沉积而发病.WD好发于青少年,以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为主,发病率为(15~30)/100万[1-2].其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张力障碍、震颤、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流涎、步态异常等.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WD患者可被分为肝型(肝硬化症状为主,无明显神经精神症状),脑型(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肝脏症状轻微),混合型(同
多年来,无明显心衰患者的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已经获得肯定.而近年来,临床上对心衰,尤其是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患者,伴有的房颤,进行了导管消融治疗的尝试.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一些大型的临床研究对此进行了严格的评估.2019年ACC/AHA/HRS对2014年房颤指南建议进行了更新:“对HFrEF伴有症状的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是合理的,可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衰住院率(IIb类推荐;证据等级B-R)”.2020年,ESC发表的房颤指南强调:“当高度怀疑房颤诱发心肌病时,无论患者是否有症状,导管消融为Ⅰ类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指血清尿酸水平升高(通常>404.6μmol/L),但无临床痛风,美国统计其患病人群约3800万,占美国成年人的16.9%[1],并且在过去几十年有所增加.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心血管疾病被认为是较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之一,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死亡病因.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也是重要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CKD患者血清尿酸普遍增高,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CKD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概率极大,发现和阻止加重肾脏损伤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WD),是由于ATP酶铜转运β基因ATP7B[1-2]发生变异、造成体内铜代谢紊乱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基因的致病变异导致ATP 酶的功能缺陷或丧失,造成胆道排铜障碍,大量铜蓄积于肝、脑、肾、骨关节、角膜等组织和脏器[3-5].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携带者频率为1:100~1:90 ,流行率在1:40000~1:30000之间[6].既往国外报道WD人群发病率为1/10 万~1/3 万,杂合子频率为1/200~1/100[7],而英国一项研究认为其理论发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为相对罕见的疾病,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所致,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extra-pyramidal system symptom)、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环)[1].这归功于时年34岁的神经病学家威尔逊博士,1912年在国际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