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也是一门课程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_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底,我有幸被公派赴加拿大进行为期三周的基础教育考察。时间虽短,感触良深。我相信,所有“跨出国门看教育”的人和我一样,都有很多的收获,得到不少的启示。为此,我特别邀请两位优秀人才,请他们就“国外教育见闻对中国教育的启示”问题撰写文章。尽管现在出国考察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谈“启示”的文章也常能见到,但这两位作者的视角、所写的内容都比较独特、新颖,有吸引力。希望这两篇文章能对我们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
  
  笔者在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阅读并编译了英国学者坦尼娅(Tanya Dalgleish)于 2002年由 ABC Black Publishers Limited出版的《自信心》(SELF-ESTEEM)一书,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课程设计来发展8至10岁儿童的自信心。在调研中发现,南澳州许多学校运用书中设计的课程内容开展信心教育。南澳州教育部研究部门还有一个“YOU CAN DO IT ” (你能做……)的重要科研项目。具体解释为“走向成功的五把钥匙”。这五把钥匙分别是有自信心 (Confidence) 、 坚持不懈(Persistence) 、合理安排 (Organisation) 、 融洽相处(Getting Along)、情绪稳定(Emotional Resilient)。这个项目中“有自信心”的意思是感觉到“我”能做,不担心会发生错误,敢于尝试新事情。比如,举手回答一个难的问题,做困难的工作不请求帮助,和老师和同学分享一个很好的主意,主动与认识的新人交流。澳洲各个学校都把这“五把钥匙”布置在走廊和教室里,并落实在各种教育活动中。
  综观澳大利亚的信心教育课程,以下几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一、找准儿童时期心理发展的关键点,进行专题性课程设计
  
  坦尼娅认为,所谓自信心就是我们是如何感觉自己的。对于一个孩子,自信心包括: 怎样认为自己是被家长、老师和同学尊重的;如何同样地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或是一位朋友;认为其他的学生是否喜欢你;以及觉得应怎样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孩子们都“不同程度”地有缺乏自信心的倾向。如果孩子处处有否定自己的感觉,他们更可能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在学校里就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并且会出现行为发展问题,甚至会出现反社会的行为。
  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最适宜时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就很难制止孩子缺乏自信心的状况。重要的是要从小帮助孩子维持平衡他们自己的想法, 包括评价自己的力量,当缺乏足够的信心时,要鼓励学生设定现实的目标。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绝对是最好的,这是一个值得花时间的目标。如果老师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合作和宽容中,学生将会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我国,中小学已经开始高度关注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些小学还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中小学的心理教育课程设计也是层出不穷,但像《自信心》那样的课程设计很少见。相比较,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有时总想面面俱到,而往往抓不住重点,一些最需要发展的素质突显不出来,教育的效果就会打折扣。比如在小学阶段要培养的最重要的心理素质是什么?是自信心、责任感等。如果抓住了这个重点,以此来进行综合性的专题课程设计,并带动起其他素质的全面发展,如学习《自信心》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及“走向成功的五把钥匙”的项目思路,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设计富有层次性的活动过程,把儿童生活作为鲜活的资源
  
  《自信心》课程采取的是板块式设计,围绕自信心这个关键词,从最简单的自我评价开始,如用文字和照片描述自己,描述个人的特点和技能。然后是描述家庭成员,识别朋友和接受积极的回应。再要求发挥创新能力来创造性地进行自我描绘。在此基础上,要求描述自己的个性价值和能识别他人的特别之处。开始定义个人的关系和倾听其他人的解释,能发挥创造性的技能举例说明人与人的关系概念。第二个板块是感觉和情绪,是对表达和情境的情感链接。要求置换角色位置想象安排自己,并能联系情境确认自己的感觉。第三板块是长处和局限性,学会识别个人的长处和认识其他的力量。第四板块是喜欢与不喜欢,要能识别喜欢与不喜欢和发挥创造性的技能来表现喜欢与不喜欢。第五板块是角色游戏,要求与同伴合作,剪下书上提供的卡片,为自己的班级选择一种卡片并付诸行为,还可以制作更多的卡片增加到这里。第六板块是挑战,是一个个的任务卡片,如设计友谊广告,完成一场表演,制作拼贴画,感觉威胁等。这六大板块由自信心这一主线贯穿起来,要求逐步提高,层次鲜明,很显然学生的自信心也一定会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过程中,被逐步培养起来。这些设计都在实施“我能做”项目中得到了有机整合。每周还让学生自我评估一个星期里做的事,要写出最有乐趣的事,做得最好的事,最努力尝试做的事,需要实践的事,能做得更好的事,自己帮助别人,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最自豪的事等等。
  每当谈到课程开发理念的时候,我们总说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其实只是贴近儿童的生活是不够的,只有真正走进儿童的生活,才是最受孩子欢迎的。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孩子本真的生活,选择孩子自己生活圈里的内容,这样孩子才会有亲切感。《自信心》的课程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把孩子生活的家庭,学习的班级,交往的朋友作为最主要的课程范畴。孩子们自己做的事,看的书,画的画,演的戏等等,是他们成长的沃土,是增强自信心最鲜活的资源,自信心来自于儿童的活动,又会体现在他们参与的生活中。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课程设计,是不是真的走进了儿童的生活,把它们作为最鲜活的课程资源来开发,让孩子的心理发展根植于儿童生活的实践中。
  
  三、从关注自我到关注他人,在角色置换中增强自信心
  
  人的发展总是从关注自我开始的,关注自我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注他人又是走向社会的必然选择,只有关注好他人,才能更好地关注自己。《自信心》的课程设计正是从关注自我开始的,如自己的名字、生日、年龄、身高、重量、眼睛颜色、头发等,给自己一个自画像,认识到外貌、个性和能力,哪一方面的内容对自己最有价值,为什么?列出自己特别喜爱的事物、饮料、电视节目、演员/乐队歌手、录像/电影、歌曲、动物、颜色、星期几、书、游戏或爱好的玩具。自信心往往就是从这里起始的,然后是家庭成员、朋友、同学和班级,这些又是不断确立自信心的关键要素。在这里,设计者非常关注孩子做事过程中自信心的培养,要他们回答自己做得非常好的三件事,做得既公平又好的三件事,想要做又能够做的三件事。还要求孩子的每一个家庭成员以及朋友写一些关于他的美好的事情和他受人喜欢的方面。关注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各种情绪体验,对发展学生的自信心也十分重要,这里要求学生分别写出当什么时候,自己会感觉很生气、很嫉妒、很失望、最快乐、为自己自豪等等。谁与你开玩笑而且使你笑? 如果你的感情受伤害谁会同情你?明确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他们所擅长的事和他们可能无法擅长的事。让学生写出自己擅长什么,将锻炼使自己擅长什么,从不擅长什么,写出班上同学特别擅长的事。如谁能帮助你解决一个数学的问题,帮助你拼写,制作艺术作品,参加你的运动队,解决一个团队设计等等,始终把对他人的关注建立在自己与同伴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其实,只要学会能关心好身边的人和事,就一定能逐步学会关心社会、热爱祖国。
  角色置换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自信心》的课程设计中让学生想象:假如你能做一天的动物,你想选择哪一种动物,为什么?要求画出这个动物。再有,如果你可以送一个礼物给自己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去得到他们的欣赏,你会为每个人选择什么礼物?想象在学校你是一个新学生,在第一天你感觉会如何?列出使一个新学生受欢迎的方法目录,写一封信来欢迎你学校的新同学,向他说明学校的规章和给一些用来帮助这位新同学很快适应学校的信息。书中还有很多角色游戏卡,让学生围绕卡片的提示,进行一系列的角色游戏活动。如:(1)你的朋友已经做你不赞同的事,你怎么办?(2)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孩子已经在你的学校上学,你怎么办? (3)一些孩子正在嘲弄新来的孩子,你怎么办?(4)你朋友中的两位正在威胁另外的一个孩子,你怎么办?(5)你的朋友已经从老师那里偷了一些东西,你怎么办? (6)一些孩子正在叫你的绰号,你怎么办?(7)一群孩子必须完成一个团体设计,但是对如何去做他们都有不同的意见,而且没有人能有一致的意见,你怎么办?(8)一位朋友告诉你,他们将不再与你要好,除非你和另外一个人停止做朋友,怎么办?(9)你的母亲正在做家务并且要求你在家帮助,你怎么办?(10)你和一位朋友一起制作一个计划,而且是你做了大部分工作,老师给你们相同的分数,你怎么办?(11)一位朋友已经创作了一个你认为没有希望的艺术作品,但是她非常努力地尝试了,你怎么办?(12)你的小姊妹总是在你身上告状,你知道这是因为她嫉妒你 ,你怎么办?(13)你的老师离开教室达 10 分钟,她说她走的那一会儿能信赖大家的行为,结果所有的同学行为无礼貌,你怎么办?学生通过组织起这些游戏活动,正确地认识自我和他人,从而增强了自信心。把角色互换与体验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来设计,这在我国中小学课程设计中显然是不多见的,这也显现出我们的专项研究深度不够,实验缺乏科学性,实践性不强,推广的信度与效度自然不足了。
  
  四、在实践中创新,从自信走向自由
  
  人的心理素质总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自信心也不例外。我们一直想把心理教育的实践性充分凸显出来,但就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还是设计的思路不够开阔,对学生的生活实践了解、参与、研究、提升得还不够。《自信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可以大大开阔我们的课程设计视野。如,他们让学生做书签,可以剪相片,画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东西,装饰自己的书签。鼓励学生从杂志上裁剪一些画,制作一个由自己喜欢的东西组合的拼贴画。让学生在班里找一本画册或到学校图书馆里找一本表达强烈感觉和情绪的书,看完后与同伴讨论个性化的感受,并改编成戏剧,在班里表演。还要想象自己是一个戏剧评论家,要为一份当地的报纸写一篇评论。这是一个很复杂,要求很高的挑战性活动,对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是极有帮助的。另外,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面谈五个人,要求他们详细说说“友谊”的定义,记录下他们的回答,然后创造自己对“友谊”的定义。阅读表达友谊的书,与同伴讨论,并为书中的重要思想画上插图。和两、三位朋友合作设计一个电视广告促进“友谊”的价值。考虑人们为什么需要朋友,而且你将会如何推销你的广告。从表演的广告录像带看自己的表现,评估它是否成功,把自己的意见写在笔记本上。为了让学生们在遇到威胁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自信心,让学生合作创作一个表现威胁的戏剧,在表演后让班级成员描述各自的感觉等。可见,我们要广泛收集、整理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设计更多的实践性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实践总是与创新联系在一起的,前面列举的大多数实践活动,是需要学生动用自己的创造技能的。另外,还有一些创造性活动也很有特点,如让学生创作离合诗,这是一种由各行首字母或尾字母或其他特定的字母组合成词和句的一种诗体,要求学生创作一首关于自己的诗,用自己名字的字母开始诗的每一行。再如创作画面,让学生选择一首好诗或故事,创作一系列画面来表达这首诗或这个故事。组织学生创作拼贴画,要求使用杂志照片和文字,自己的相片等,附上喜爱的食物包装、彩带、玩具册子、图片目录、度假计划等。这些活动成了让信心飞跃的自由天空,是学生创造力、自信心培养的沃土。
  
  五、创造良好的课程实施环境,赋予教师充分的课程权力
  
  坦尼娅认为,一个具有激励性的教室环境能帮助学生面对学校生活的各种挑战。孩子们会被告知,他们的贡献是有价值的,而且他们的意见会被尊重。 花时间建立这种环境,对老师和学生都是值得做的,有意义的。教师应善于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发展的氛围,创设积极的,受学生欢迎的气氛,选择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策略,努力创造一种高挑战和低压力的学习环境。老师应该经常向学生表达个人的感觉,采取积极的方式,平等地、尊重地评价所有的学生。当一些事情经过班级的共同努力达成了,要充分利用它,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他们的成就上,并把学生努力的成果展示出来。例如,一起排练班级的表演,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让孩子们充分显示自己的本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尝试,并帮助学生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评价彼此的努力。通过尝试、展示,创造各种机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学习环境。
  在澳大利亚学校,小学生没有课本,课程标准对校长和老师来说非常重要,澳洲老师有着很大的课程权力,根据课程标准,可以自主决定教学内容。权力下放是澳洲教育课程政策的重要理念,目的是要创造机会让教师变得更具创新性。虽然学生没有课本,但是澳洲老师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他们有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师可以组织不同的内容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他们按照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开展评价等。正因为教师有了充分的课程权力,有开放灵活的课程管理机制作保障,所以,澳洲的教育教学活动充满着活力,课程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不同课程之间、同一课程不同内容之间得到合理的沟通,系统的整合,时代最新科技的发展成果,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随时可以走进课堂,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与现实生活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
  通过对澳洲《自信心》课程和“我能做”项目的研究,我们对中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一是使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理想的教育应该向每一个学生开放,适合他们不同的发展需求。我们要使教育适合学生,而不是使学生适合我们的教育。因此,应该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出发,设置多元化的发展目标,使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处于一个开放的弹性管理的过程中,尽量创造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多层次的教育服务,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像澳洲的信心教育研究那样,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学生的需要,调查研究教师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合理分配学校的教育资源,特别要善于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分解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使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
  二是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他们需要的课程。新课程让中国的一线教师也享有了比较充分的课程权力。这对于习惯于“教教材”的老师来说,还真不知道如何使用这手中的权力。况且,这是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权力,用得不好,就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未来人生。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们需要拓宽对课程认识的视野,从教学设计走向课程设计的领域。课程设计应该是对完人的设计、发展的设计、未来的设计。课程设计之所以不同于教学设计,主要是对课程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教材不再是教学唯一的资源,我们要从原来相对比较单一的教材教学设计走向宽广的学生学习发展活动的系统设计,从简单的文本设计走向资源全面开发、利用和整合的网络设计。我们要依据课程标准,参照教材,认真研究学生和资源的不同状况,设计适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课程,编制和开发适切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更好地关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有必要的教学资源、开放的课程管理机制、教师个体的学习和群体的合作智慧等作保障。像澳大利亚的学校那样,尽最大努力为师生提供足够多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各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及丰富的学习材料。同时要制订开放的课程管理政策,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教师的创造力,组织起研究型协作团队,让创造的智慧得到分享,就会呈现出多彩的课程实施局面。
  三是让机制创新推动课程深度变革。与澳大利亚相比较,中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层学校的管理过细,规定得过死,有的地方是全市一张课程作息表,太多的条条框框,使基层学校只能执行得多,创造性得少,这是管理体制上的重要差别。新课程改革要求不断创造课程管理新机制,用机制来激发教师的创造潜力。在课程时间管理上,要打破原来机械的作息时间管理模式,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时间安排与调整权力,教师可以根据近期内课程实施的需要,灵活安排长短课,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课程制度管理上,教师有权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发和利用最新的课程资源,增删调整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实施过程对时间的要求,来灵活处理长短课。学校行政要从控制和规定,走向服务和提供帮助,把课程计划的调整权力真正交给老师。在课程内容管理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对课程内容灵活调度。用机制来保障课程的开放性,通过教师的合作智慧,使鲜活的课程内容及时进入课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相信,创新课程管理机制一定能给中国的教育改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Tanya Dalgleish,《SELF-ESTEEM》,Published 2002 by A Et C Black Publishers Limited,Publisher: Sharon Dalgleish, Project editor: Tricia Dearborn ,Editor: Elaine Myors,Designed and illustrated by Cliff Watt。
  2.许新海著:《澳洲课程故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版。
  3.许新海著:《澳中教育与课程跨文化比较》,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版。
  4.谢少华著:《课程权力下放与课程政策变革——澳大利亚经验启示》,2002年8月第1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我区地处祖国西南边境,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290.79公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境内外流动人口的频繁增加,淋病死灰复燃,蔓延速度极快,为掌握淋病的流行规律,提供预防和
淋病是一种古老的性病.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国基本上消灭了性病,但近年来又死灰复燃了.从2001年疫情报告看出,现在已经危机到婴儿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进一
自1999年3月22日接诊首例先天梅毒至2001年5月20日,我们先后收治了5例患儿(其中一对双胞胎),现将5例先天梅毒的临床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毕业班教师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毕业班工作如同采摘带刺的玫瑰,既让人体味成功的喜悦,又惴惴不安怕被刺伤,在矛盾与困惑中,毕业班教师有着非一般教师所能体味的复杂心理.而他
为探讨山东省淋病流行病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现将1996~1999年淋病疫情报告资料整理分析.
品质冠军,一个“真颜色”概念,是迈尔斯-布雷格性格类型指示的延伸及改造,是专门设计来为人类提供对其性格及人与人关系的深入了解的。其目标在于用品质冠军密码导向有效的自我领导,从而为所有种族、信仰、性别、文化背景及性格的人们创造一个理解他人的心理桥梁。  品质冠军盾形徽章以其彩色的现代医学轮的形象设计来使人们对人的个性差异及心理健康发展有更具体与感性的认识。该盾形徽章是一个世界通用的形象记号,代表:我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愤怒的危害,因人而异,学会不同的制怒方法.2.能力目标:使学生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态,形成自控能力.3.情感目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轻松、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方式.
我们用O157:H7大肠杆菌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卡,对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的E.coli O157:H7进行初筛,然后再用免疫磁珠捕获集菌及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发现,该诊断卡可检测到每
1999年东莞市统计局公布的流动人口数已近200万,流动人口的法定管理传染病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已超过了本地人口.东莞市自1992年开始有流动人口的疫情统计资料,为更好地控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