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郭留诺夫SG43 7.62mm重机枪(СГ43是其俄文型号)在二战期间研制成功并大量装备苏军,取代了马克沁M1910 水冷式机枪,成为德普(DP)系列轻机枪的火力补充武器。二战临近结束时,SG43 重机枪又改进成SGM重机枪,这两种重机枪均作为营级武器配发。可惜的是,郭留诺夫在他设计的机枪装备部队之前就去世了,因而他生前未能享受到SG43重机枪所获得的声誉。1960年代,苏军换装PK 7.62mm通用机枪,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随之被淘汰。
SG43重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击发机构为“击锤”平移式。这里所说的“击锤”,并不是类似于手枪中的击锤,而是通过枪机框上的击铁来起到“击锤”的作用,击铁利用复进簧的能量撞击击针击发枪弹,并且击针上不带击针簧。
SG43重机枪发射M1908 7.62×54mm突缘枪弹,250发闭式不可散弹链供弹,只能连发发射,停射时,枪机呈开膛待击状态。可配用两种枪架,即捷格加廖夫轮式枪架和西多连科-马利诺夫斯基三脚架,两种枪架均可变换成高射枪架。带轮式枪架的全枪质量40.4kg,枪身质量13.8kg,枪管质量4.8kg,轮式枪架质量26.6kg;全枪长1708mm,枪管长720mm,枪管可快速更换;柱形准星和 U形缺口照门,立框式表尺,表尺框左右两边都刻有表尺分划,右边0~20为发射轻弹分划,左边0~23为发射重弹分划,分划每格代表100m;瞄准基线长850mm;初速 865m/s(轻弹)、800m/s(重弹),理论射速650发/分,有效射程 1000m(平射)、500m(高射)。
我国53式7.62mm重机枪仿制于该枪。
闭锁动作
在复进簧的作用下,枪机框通过击铁上的闭锁斜面带动枪机向前复进。枪机复进到位后,其闭锁支撑面对准机匣内的闭锁卡槽;枪机框继续复进时,在闭锁斜面(击铁上的和枪机上的)的相互作用下,迫使枪机的后端向右偏移,其尾部的闭锁支撑面进入机匣内的闭锁卡槽;而后,枪机框复进到位,其击铁的限制面挡住枪机的限制面,完成闭锁动作。
开锁动作
枪弹被击发后,枪机框先单独后坐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称为自由行程,约12mm),其击铁的限制面与枪机的限制面脱离;当枪机框继续后坐时,开锁斜面(击铁上的和枪机上的)相互作用,迫使枪机尾端向左,其闭锁支撑面脱离机匣内的闭锁卡槽;然后,枪机框以击铁的圆弧面带动枪机一同后坐,完成开锁动作。
发射动作
向后拉动拉机柄到位后,复进簧被压缩,阻铁突笋进入枪机框下部的扣合孔内,枪机处于待发状态。发射时,首先上抬保险片,解脱保险,然后向前推扳机,扳机通过扳机托座迫使阻铁杆上抬,阻铁突笋便脱离扣合孔,枪机框在复进簧力的作用下,向前复进打击枪弹而击发。
手松开扳机后,各零件在簧力作用下恢复原位,枪机框后坐到位再稍向前时,重新被阻铁突笋扣住,形成待发状态。
发射机构各零件的位置关系如下:
扭簧一端抵住扳机上方,使其向后,另一端抵住保险片前下方,使其后端向下。故保险片上的突笋与扳机折弯部卡合在一起,不上抬保险片就推不动扳机,从而形成保险。扳机下方卡入扳机托座后端,扳机托座前端与阻铁杆相连,阻铁杆借助阻铁簧簧力总是保持向下状态,并迫使扳机托座前端向下,后端向上。
供弹动作
该枪的供弹方式是单程输弹、双程进弹。枪弹从拨弹位置到进膛,工作部件要经过前、后两次循环才能完成。第一个循环将枪弹输到取弹口;第二个循环抽、压、推弹入膛。
第一个循环。击发后,枪机框后坐,带动拨弹滑板向左运动,拨弹齿将弹链中的下一个链节拨入输弹口,这就迫使链节中的枪弹沿着受弹器盖和受弹器座的前、后导弹面向取弹口运动。当枪弹和链节滑过阻弹齿后,在阻弹齿簧的作用下,阻弹齿卡住链节和枪弹,并使枪弹规正在取弹位置。
第二个循环。枪机后坐时带动取弹机后坐,取弹机的两个取弹钩将枪弹底部突缘钳住,并从弹链中抽出枪弹,沿受弹器框导槽向后滑动。当枪弹底部突缘对准受弹器框垂直槽时,枪弹即在顶棱和压弹挺作用下,下落到受弹器框进弹口内,并被规正在预备进膛位置。
枪机复进时,其推弹突笋推枪弹沿受弹器框的导弹斜面,经其导弹突笋的规正进膛。至此,一个自动循环的供弹动作完成。
供弹机构在供弹过程中,其动作是连续不断的,在推第一发枪弹进膛的同时,枪机带动取弹机向前,取弹钩便将在取弹位置的第二发枪弹钳住;拨弹滑板在枪机框带动下向左运动,准备拨第三发枪弹。因此,整个过程是: “打响第一发,钳住第二发,待拨第三发。”
SG43重机枪的供弹机构之所以比较复杂,其原因是枪弹底缘突出而又必须采用弹链供弹,在当时又以采用封闭式弹链为宜,因而被迫采用单程输弹、双程进弹的供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