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审美与创新走进计算机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_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与广博的知识相关,而且与学生审美能力的高低也是息息相关的。笔者认为审美能力是关乎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而审美教育则是开发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如何让审美与创新的培养走进计算机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作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创设情境,唤起美的需求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个别学生的审美观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有些学生对图片进行处理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往往触目惊心。例如,将人物的照片加上了胡须,还点上了麻子,肆意丑化形象,有的直接下载一些恶搞的图片来装饰自己的作品,从中得到乐趣。不难发现,面对日益发展的网络信息,青少年学生在网络中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信息。一些腐朽、丑恶、暴力、庸俗的现象已经影响了下一代,少数学生对美的认同已经趋于庸俗化。
  在Word图文混排的综合应用中,播放一段“荷塘月色”为背景的视频,营造出月夜下的美丽景色,接着展示用Word文档制作的海报。通过欣赏海报,在美妙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情感得到了陶冶与升华,激发了学生对美观文档学习的向往,调动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根据不同的人对美的定义和理解的不同,培养学生用科技创造美,追求美。
  视觉、听觉是感知美的两种主要官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多媒体能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境,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任务活起来、动起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
  二、创设情境,提升审美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案,认真钻研教法,对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情境,是“审美”教学的温床,教师依据计算机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审美因素,按照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审美情境,是计算机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创设美的教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计算机教学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在课堂中学生不仅要求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动手操作。这就使学生有了创造美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计算机操作能力强,但制作出的作品在色彩、布局和创意上都缺乏美感的现象。如何培养学生美的表现力,制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与启发学生美的创作灵感。
  教师在教学演示中,首先,可给学生提供大量可以感受的信息,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多角度地展示作品美,充实学生的直观感受,以促使学生产生创作美的灵感。其次,让学生多分析他人好的作品,比如引导学生去一些优秀的艺术网站上,多渠道获得美的创作灵感。
  美感不能强加于人,但可以引导。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一件长期的任务。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让美成为学习的原动力,让学生在充满美的艺术殿堂中健康成长。
  教学评价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要灵活多变,既要注重教学效果,又要能体现出发展学生个性美和创新精神的特点。课堂评价具有以下意义:①打开学生思路,获取创作灵感。经过一评一议,便会茅塞顿开,增加辨别美丑的能力。②让学生在自我欣赏的状态里走出来,在横向比较中找到差距,获得改进的勇气。③被人品评时,无疑是得到了重视,这对一些平时很少“出彩”的同学来说,是难得的成功体验,有助于他们找到信心。
  在教学《使用滤镜制作玉质效果》一课中,采用学生自评、他评、集体评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美学情趣。
  实践证明,审美教学理念融入计算机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挖掘学生的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新课程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其终身发展为教育目标的,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先学后导、问题引领、小组合作"是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人们对新形势下体育教育的教学理念和评价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的教学方式由于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和反感。  新课程标准是这样给教师重新定位的: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地学习。因此,体育教学要确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几乎都会白费,更谈不上什么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了.也难怪莎士比亚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对此,教师应注重多维度、立体化地激趣,使学生在这种“趣”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学得愉悦.激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梯,是一个永远鲜活的话题.激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要求我们变换不同的激
目的:探讨FS200飞秒激光制作个性化角膜瓣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厚度范围及操作要点。方法:采用FS200飞秒激光系统制作个性化角膜瓣815例1620眼,术中测量角膜瓣厚度,观察总结术中
本文着重叙述了粮食中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重要酶类的特性以及它们在粮食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在粮食加工及深加工中如何利用和控制它们的作用.对促进食品工业
本文对影响我国人们的传统主食-馒头及通心面的蒸煮品质因素进行了概述,旨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
<正> 半干旱地区,小麦播种时常遇土壤过干不能萌发出土.在这种情况下,栽培者期望于提供萌发温度要求下的降雨.但有时种子存留土中长达几周至几个月而不萌发,此时即使土壤过干
2010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研究全国一卷的命题特点,把握命题趋势,是高三每一位历史教师的必修课,因为高考命题讲究稳中有新,命题的相对稳定性为一线教师备考提供了努力方向。
<正> 米隆诺夫61 是留切申的变种,由米隆诺夫列梅斯洛小麦育种和良种繁育科学研究所育成,并已在沃伦、基辅、里沃夫、苏姆斯克、捷尔诺波尔及契尔尼戈夫州进行区域化种植.该
本文以构建思想品德"生态课堂"为主旨,探寻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人对教育的本义和思想品德教学追求的理解——实现学生"品德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