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战略大北撤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九十月间,浙东抗日根据地发生了一件大事,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内,浙东抗日根据地范围内,我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和地方干部共15000余人,除了少数留守和坚持的以外,全部分批向北撤离,来到苏中海安集结,改编为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这就是著名的浙东战略大北撤。
   事情缘由要从日本战败说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早在此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战略大反攻,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各个抗日根据地及其周边地区,发起对日军最后一击。浙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浙东区党委领导下,在各个地区向日伪军发起进攻。在三北地区,我军接连收复周巷、庵东、观海卫、浒山、胜山、五夫、坎墩、掌起、庄桥等日伪据点20多个,直逼宁波、镇海城下。在四明地区,我军连克鄞江桥、集士港、布政市、石碶、西成桥等重要据点。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基本消灭了盘踞在三北、四明、会稽、淞沪地区的日伪军,浙东各抗日根据地拥有400多万人口,1万多人的抗日武装,成为华中八大战略区之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国内形势急剧变化。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妄图侵吞抗战胜利成果。为了让国民党军队抢夺胜利果实赢得更多的时间,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虚情假意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顾全大局,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謀,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到重庆与蒋介石举行谈判,最后签订《双十协定》。
   就在重庆谈判期间,中央作出决定,我军从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不在内)等八个解放区全部撤出。从9月20日中央给华中局的撤离指示,到9月22日华中局撤离部署,到次日浙东区党委扩大会议下达撤退命令,整个局势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刚刚还沉浸在抗战胜利狂欢的热潮中,一下子要打起背包向这块热土和生死与共的浙东父老兄弟姐妹告别,连谭启龙都在事后感叹:撤离的命令对于我们来说是太突然了。
   谭启龙“相信党中央的决定是正确的”直觉是对的。当年的北撤命令,在经历了70多年史海沉浮的今天看来,绝非一纸简单的军事命令,而是一项事关我党、我军生死存亡和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战略。这个战略的初衷和最终目的,是要将经过抗战磨练并逐步壮大的、分散在各地的我党武装集中起来,选择相对稳固的区域形成优势兵力,最终拥有给敌人以致命一击的实力。这个战略从筹划、实施到最后成功,是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以极其高超的运筹能力,将困境、机会、胆魄和自信高度熔铸在一起。这个战略甚至将蒋介石及其高层智囊玩弄于股掌之中,直到颓败台湾,他们尚不知当年重庆谈判中,中共主动退让南方八省根据地,明为退让,实为计谋。这个以退为进的惊天战略,在党史学家严谨而精细的层层剖析研究之后,结论逐步浮出水面,让世人惊叹中国共产党的睿智、英明和伟大。
   毛泽东早在1942年7月9日给刘少奇的一份电报中指出:须估计日本战败从中国撤退时,新四军及黄河以南部队须集中到华北去,甚或整个八路军、新四军须集中到东三省去,方能取得国共继续合作的条件(此点目前不须对任何人说)。毛泽东与刘少奇就此达成共识以后,时刻留意瞬息万变的时局,加紧谋划我军主动占据南方各省的战略位置,抓住一切机会向南发展,开辟巩固的敌后根据地。这一切的结果,提升了我党领导抗战的威望,壮大了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的力量,在战略上为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的继续合作增加谈判的筹码。1945年8月终于迎来抗战的胜利,也迎来了预期中与国民党的谈判。一切尽如毛泽东1942年7月勾画的战略图景,北撤的战略时刻到了。
   就浙东而言,战略北撤的实施非常及时,稍有迟疑,我军将面临灭顶之灾。浙东相对于全国来讲,是局部,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和军民由于当时信息情报条件的限制,难以洞察全局,也不可能全面理解北撤战略的真实意义。长期以来,叙述北撤问题的专著、文章,大多是用“奉命北撤”、“顾全大局”、“忍让为国”等词语,表现了内心的“不甘”、“屈闷”和“退让”。甚至谭启龙在《回忆录》中谈到北撤时用的词也相对消极,“感到太突然了”。华中局相对于全国来讲,也是局部,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领导虽然管辖着东南大部,但是对中共高层的运筹帷幄和全国战略时机,难以第一时间全部洞悉,他们对北撤战略的认识也仅仅是从军事调度方面来理解。重庆谈判、进军东北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从时间上来看是重叠的,其实是中央重大战略的整盘棋局。对于这一点,华中局当时还无法看清,以为华中新四军北撤仅仅是填补山东主力移师东北后出现的空缺,以至到9月17日还在向中央要求留一部主力在浙东。尽管如此,并不影响华中局对于北撤战略的部署实施。为了争取时间,中央和华中局不惜连续发出指令,撤离,撤离,越快越好!华中局在9月22日从上午11时到晚上9时,就北撤问题连续发了5份电报,可见军情之急。
   实际上,当时浙东面临的敌情已经十分严峻,内战危机一触即发。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护其独裁统治,积极准备发动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蒋介石命令收编伪军,阻止我浙东武装参加对日受降,阻止我抗日武装解放杭州、宁波,杭州、绍兴、上虞一批伪军改头换面成了国民党武装,摇身一变成为接收主力。国民党军队奉蒋介石之命,迅速抢占战略要地,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各部逐步向杭州、宁波紧逼。浙保一团二团占领奉化江口。在浙东根据地的周边,国民党军队环伺并逐步形成合围之势,情势十分凶险。
   在当年,执行北撤命令确实是痛苦的。因为绝大多数干部战士和当地群众的思想认识一时转不过弯来,撤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遇到许许多多的难题,撤离过程中又将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最令谭启龙等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割舍不下的是,浙东这块曾经用血汗浇灌过的土地和情同手足的浙东人民。
   1945年9月23日,浙东区党委在上虞惠丰镇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北撤行动,作出八项决定,要点是:1.全力控制杭州湾南岸、沿海主要渡口,封锁钱塘江口,集中所有能够集中的船只,电请苏中方面速派船南下支援,确保北撤用船,为北撤渡江做好一切准备。2.建立留守处,保护兵工厂、医院、印刷厂等后勤人员和伤病员。3.与国民党驻军说明,要求保护我留守人员的安全。4.留少量精干隐蔽坚持。5.限期收回抗币,动员群众用抗币兑换粮食和现金,每元换大米1斤,以免根据地人民受到损失。6.通知地下党注意自保。7.发《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姐妹书》。8.把党委制改为特派员制,由刘清扬、邢子陶负责四明地区,马青负责金萧地区,王起负责三东地区。
   从9月30日起,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党政机关、地方干部15000余人,按计划分三路北撤。
   第一路分两批,第一批由谭启龙、连柏生、顾德欢、谢忠良率领区党委、行政公署、司令部、政治部、军政干校、警卫大队及部分地方党政干部,于9月30日下午4时在古窑浦登船北渡。第二批由张翼翔率领四支队与鄞奉地区的部分干部,10月1日晚在庵东、相公殿一带登船北渡。
   第二路,由张俊生率第二旅,9月30日在临山、英生街一带登船北渡,何克希率领率第一旅五支队,遇台风3日后登船北渡,随即经历了澉浦突围战斗。
   第三路,由张文碧、刘亨云、杨思一率领三支队、金萧支队,10月6日分别在临山、直落浦登船北渡。
   10月26日,浙东游击纵队及党政机关和地方干部共15000余人,先后到达苏中海安集结。11月16日,中央决定成立新四军第一纵队,谭启龙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浙东游击纵队主力改编为第一纵队第三旅,何克希任政委,刘亨云任副旅长兼参谋长,张文碧任副政委,杨思一任政治部主任。
   浙东战略大北撤,从接到北撤命令,到苏中顺利集结,时间极短。整个过程充满了惊险、生死考验,彰显了我军指战员、地方干部、人民群众的核心意识、大局观念和革命大无畏精神。北撤战略的顺利完成,从根本上消除了我党我军力量分散、四面受敌的隐患,为日后形成优势兵力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一击,集聚了力量,锻炼了队伍,争取了政治上、战略上的主动。(本文作者为浙江省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其他文献
王大为 男,生于1972年,祖籍河北,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正德书画院院长。师承著名山水大师李可染、梁树年、孙其峰门下,临习古今诸家画法,扎实的国画基础,西洋色彩学的知识和运用,中西合璧,尤擅彩墨山水畫,风格奔放豪迈,寓意深远,被业界称为长城画派第一人。   余龙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安庆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安庆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期刊
编者按 军队,是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武装集团,一直被誉为大学校、大熔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对党、对国家、对军队、对人民忠诚的人才。陈坚,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批“学生官”,在军队磨砺15年,成长为基层干部的标兵。他从正营职参谋转业回到地方,自主择业,顺应市场,勇于创新,把正元智慧公司打造成中国智慧卡应用的领军舰队,2009年荣获“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陈坚的华丽转身昭示我们,部队干部转业到地方,是新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赞扬抗美援朝特级英雄杨根思烈士,号召发扬杨根思“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精神。烈士的家乡——泰兴市根思乡弘扬“三不”精神,多措并举抓推进,建设美好生态环境新高地。   根思乡专门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的林业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和推进全乡的造林绿化工作。截至目前,全乡已栽植水杉等64600多棵;完成了元马线、胡曲线2条总长
期刊
1997年,康有为女弟子、著名书法家萧娴先生去世,江浦县有意将萧老安葬于江浦县,萧老弟子桑作楷提议在江浦珠江镇求雨山为萧娴建造纪念馆。没过多久,桑作楷又向当时的县委书记戴宗宝建议在此建“金陵四家”纪念馆。不出一月,戴书记告知桑作楷:“桑老师,谢谢你的好建议,你提出的‘金陵四家’纪念馆一事经常委会研究同意建造。但我们江浦经济条件有限,四个馆只能逐步建,也请您继续关心”。   “金陵四家”为那四家?
期刊
很多人都会唱《为了谁》这首歌。歌中唱道:“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这句歌词,唱出了人们对军人的认知和敬意。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既是对军人的激励,又是对全社会的要求。军人总是与国家的总体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上凡是伟大的国家,无不把尊崇军人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俄罗斯人眼里,军人是“排在上帝前面的人”。在以色列,人们称国防军为“国家的精
期刊
70年前的那场朝鲜战争,让我们永远难忘。使我刻骨铭心的是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友。  她的歌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   中南军区文工团受中央首长的委托,冒着枪林弹雨,跋山涉水来到朝鲜。团员们徒步来到空军连队的前线阵地,为我们慰问演出。虽然栉风沐雨,历尽艰辛,但能为“最可爱的人”带去祖国人民的慰问和心愿,他们再累再苦脸上始终充满笑容。有时,小分队穿插到偏僻要塞,为仅有的几个战士演出。   刚入初秋,地处
期刊
静静坐在他的对面。   几分钟后,他递过来一幅速写。   我惊诧:这么快,把我画好了。在上海市淮海路的居室,赵坚显现的美术功力,是抗战年代夯实的基础。   1924年冬天,赵坚生于扬州江都的宜陵镇。从小爱画画,小学里画的画时常被老师好评,说他有美术天赋。小学毕业那一年,全面抗战爆发了,战乱读不成书,父辈送他找到当地学者严绍曾。严绍曾是清末举人、诗人,又是书法家,赵坚在他身边补习了一年古汉语。
期刊
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自1981年成立以来,历届理事会领导班子始终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弘扬铁军精神,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和革命传统宣传教育,积极助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坚持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注重实效,得到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和历届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大力支持。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把握重点  在史料征集研究方面主動作为   近几年来,省
期刊
本刊讯 2018年5月24日,《铁军》杂志宣传工作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会议圆满举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仇学富,副会长毋瞩远、徐红、王清葆,江苏省老区开发促进会副理事长袁斌,《铁军》杂志社总编辑李赞庭等出席会议,全国各新四军研究会工作站、江苏省老促会系统等为《铁军》杂志进行宣传工作的同志共计120余人参加会议。    會上,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铁军杂志社社长王清葆作了《与时代同行,
期刊
2019年12月11日,闽北山区尤为寒冷。这一天,光泽县新四军老战士郑龄儒坐着轮椅,由女儿推着来到县城圣农假日酒店,参加南平市新四军研究会年会。会长杨杭玲把画册《老兵风采》送到他手上,其中就有郑龄儒,这位百岁老兵开心地笑了。   这本画册是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编印的。2016年开始,根据档案、自传、寻访口述和子女回忆,收集了南平地区39位老兵珍贵史料,这些老兵都是南平新四军研究会的老会员,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