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性秃发患者游离睾酮及毛囊中雄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临床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tou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雄激素性秃发(AGA)患者游离睾酮及早发性患者雄激素受体(AR)信使RNA相对表达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该院脱发门诊258例AGA患者,其中男180例,女78例.按照发病年龄及性别分层,登记所有患者档案信息,包括身高、体重、基本型和特定型分级法(BASP)分型及家族史,测量双手除拇指之外的四指的指长,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液的总睾酮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以及计算游离睾酮指数(FAI).在早发组(发病年龄≤30岁)中随机获得71例(男47例及女24例)患者拔发标本,并检测毛发标本中AR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①男性AGA患者FAI值明显高于女性,且早发组中男性FAI值明显高于迟发组;②无论是早发组还是迟发组,不同的家族史情况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秃发患者FA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发组中,男性和女性身体质量指数(BMI)≥24者均较<24者的FAI值高(P<0.05);④早发组患者毛囊中AR mRNA表达量在不同性别、头皮不同部位及不同的家族史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指长比、就诊时严重程度以及FAI值无相关性;⑤早发组患者毛囊中AR mRNA表达量与男性BMI值呈正相关(r=0.37,P<0.05),与女性BMI值无相关性.结论:男性早发性AGA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均较为复杂,而BMI值与FAI及AR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1=0.21,r2=0.37;P<0.05).男性患者BMI值越高,秃发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其他文献
报告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慢性苔藓样角化病样药疹.患者男,65岁.全身红斑及鳞屑伴瘙痒5个月余,发病前半个月开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皮肤科检查:头
报告国内首例Morbihan病.患者男,40岁.面部红斑及肿胀3年.皮肤科检查:上面部弥漫性淡红斑和以眼眶为中心的非凹陷性水肿,皮损边界不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A)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α-LA(100、200及400μmol/L)预处理正常人黑素细胞12h,再加入500μmol/L H2O2处理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具有慢性、进展性、终身性等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
1 病历摘要rn患者女,25岁.躯干部网状红斑、色素沉着及瘙痒1年,于2018年4月11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绿豆大红色斑疹,伴轻度瘙痒,出汗后或熬夜时皮
报告1例半侧身体分布的线状硬斑病.患者女,22岁.皮肤科检查:右侧上、下肢及躯干可见暗红色斑片,沿Blaschko线分布,边界清楚,表面光滑,部分斑片上可见萎缩及色素沉着,触之较硬
患者女,23岁.右股外侧文身上散在丘疹1年,于2018年8月1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行右股外侧文身,后偶然发现文身处散在几个米粒至绿豆大丘疹,后丘疹逐渐增多增大至黄豆大,偶
1 病历摘要rn患者女,50岁,农民.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下眼睑、双侧颧部及鼻背部出现粟粒大半透明丘疹,略高于皮面,融合成片,随后丘疹缓慢增大,表面光滑,无自觉症状.皮
报告1例寻常型天疱疮累及食管黏膜.患者女,47岁.反复口腔黏膜糜烂伴呕血2年,复发3d.皮肤科检查:口腔上颚及牙龈糜烂及出血,尼氏征(+).口腔黏膜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
利用热气球的旅行,本身就像是一首诗,英国浪漫主义作家Richard Holmes这样描述过乘坐热气球的体验:“乘坐热气球的第一法则,就是暂时忘掉所有烦恼事,任由整个世界在你背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