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海外的那些日子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x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唱:韩剧不等于韩国
  
  虽然已经进入冬季,田唱还是一件短短的T恤,37岁的她已是10岁孩子的妈妈,依然充满了活力,像许多的江南女子一样,脸庞清秀,却显得非常精干。
  出国途径:2002年,田唱的先生被所属韩资企业派往韩国首尔总部工作,半年后她跟随而去,当起全职太太
  
  一 挣得多花得多
  
  在首尔,田唱和先生被安排居住在普通民居中,这是她主动要求的,她在国内是搞社科研究的,她想借此体验一下韩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女人们的体验大多都会从买菜买水果开始,离田唱家几公里外,曾举办过足球世界杯的主场已经改造成巨大的超市,西瓜8美元一个,樱桃110元人民币1公斤,让她看着咂舌。
  韩国人的性格颇似中国的东北人,热情好客,田唱很快和邻居金先生一家熟络起来,也正是通过他们,她了解到韩国百姓的日常生活。金先生在高中教历史,金太太持家,孩子刚上大学,正服兵役。一家三口靠男人的薪水生活,听起来薪水的确是很高的,工作25年,薪水逐年上调,月薪已达到500万韩元,相当于5000美元。按理说这样的收入在西方也算得上中产了,但在首尔,他们一家的房子只是普通的百平方米的三室一厅,房价相当于20多万美元,位置离市中心有30分钟的车程,而且他们开的汽车也很老旧。
  首尔的房价很贵,奥运会所在的江南地区动辄每平方米4万元人民币,为稳定房价,政府规定每个家庭只允许拥有一套住房。甚至在乡村,小镇居民们也住在二三十层高的高楼里,一个村子有那么五六栋高楼,其余的地方都是庄稼与森林。
  在首尔,一碗面条的价格上百元人民币;一次烧烤,每个人的费用相当于中国国内一桌人的价格。首尔的人均月收入三四千美元,白领的收入六七千美元,但孩子的教育费就占去了四分之一,再除去住房,没多少剩余。田唱曾随着金太太去参观她儿子所在的海军陆战队,午饭的时候在军队的食堂里吃,不过是一勺泡菜,一勺炒泡菜,一碗牛肉汤,外加几片干海菜而已。
  
  二 嫁到韩国的中国女人
  
  给田唱更深印象的是她所结识的几位中国女人,她们都是嫁到韩国的。通过她们的生活,田唱体会到韩国女人的地位确实比较低。
  和田唱关系最好的赵娟,大学期间认识了在中国留学的韩国老公,老公后来回到韩国工作,两人两地分居三年后,赵娟前年来到韩国。老公在一个小公司工作,经常加班,最长的记录,赵娟一个月没有见到老公。由于和婆婆一起住,婆婆对中国抱有成见,每年到中国度完假后都要在赵娟面前说中国的坏话,中国如何脏差、中国人素质低下等等。刚开始赵娟不会说韩语只能听着,现在她韩语好了,经常与她婆婆因为中国吵架。赵娟已经有了孩子,婆婆不允许她出去工作,她老公每个月收入都要全部上交给婆婆。老公晚上加班,即使是到晚上2点赵娟也不能睡觉,必须等老公回来,老公哪怕早上5点上班,她也必须跟着起床;家务必须得干。赵娟还非常头疼韩国的一个习俗,那就是,男人下班后一般都会酒吧再喝,而且很多情况下是上级带领整个部门一起去喝。
  田唱说,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另一个角度的韩国。不可否认,韩国人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三星”,比如“现代”。但是韩国社会的很多习俗,包括对中国的看法,实在让我们中国人心里很不舒服。喜欢看韩剧,认为韩国女人如何幸福的人,话千万要理智一些。
  如今,田唱的先生已经应聘到一家国资企业做技术总监,田唱也结束了她在韩国全职太太的生活回到原单位上班,她是地道的南京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没有离开南京。“我是个恋家的人,不愿意离开父母,没想到一走就是那么远。我特别喜欢南京,那些很宽的街道,两边栽着密密的梧桐树,将整个马路的上空都遮满了,小时候,我常常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遛达。以至于我在韩国期间,十分怀念那些栽着梧桐树的马路。”
  
  江宁华:德国的饭食让我想家
  
  采访的那天正好是江宁华35岁生日,一身深蓝色暗条套裙,内衬红色的丝绸衬衣,典型的职业经理人装束、金丝眼镜后面是一双大大的眼睛,显得精力亢沛、神采奕奕
  出国途径:尽管有直系亲属在德国,出国对于江宁华来说并不是计划内的事,直到新婚不久的先生去德国攻读博士学位,26岁的她才跟去。“我这人不赶时髦,随遇而安:“回国也是先生先回来,她再把家搬回来;虽然有一点“夫唱妇随”,但是出国到今天10年的时间里,江宁华取得的成绩还是令她自己很骄傲,她从不会一句德语到顺利拿下计算机通讯博士学位,其中的艰辛一句两句是说不完的:“我们的老师都说,中国的学生非常优秀。”
  
  一 怀念大学的路边摊
  江宁华和先生初到柏林时住的是学生公寓,房租每月150马克,相当于100美元。房间18平方米,屋内有洗手池,厨房卫生间公用。中午,他们在学校咖啡厅用餐,每次三四马克,那时他们靠打工每月能挣800马克,用掉700多马克,所剩无几。
  江宁华笑说:刚来德国时一点也不想家,这里玩玩,那里玩玩。开始想家的原因是想吃中国菜了,在给父母的一封信中没良心地真情流露:“我想青菜豆腐的程度超过了想你们……”德国这鬼地方,居然没有小吃摊(节假日那几天除外),更别说宵夜了!
  我无比同情这里的德国朋友,先不刺激他们没宵夜的不幸了,看看他们能吃到的东西吧:早餐是面包加奶酷、香肠;中餐是奶酪、香肠加面包;晚餐是土豆加牛肉,撑死再多一盘色拉。一天能吃上一顿热乎的食物,就值得赞美上帝了。有美食家说过,美国人是用脑吃饭,日本人是用眼吃饭,法国人是用心吃饭,中国人是用嘴吃饭。我实在想不出德国人是用什么吃饭的,好像什么都不用。于是写信告诉父母:“德国人吃的简直是‘饲料’!”
  这里的餐具倒是考究得很,德国朋友会点着蜡烛,插着玫瑰,穿着礼服,听着萨斯风,挥舞着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刀叉,在镀金镶银的盘子里与伴侣含情脉脉地分享土豆。
  还有一个问题,德国刀尖嘴猴腮,切切面包还凑合,要是剁起菜来真是别扭,没出国前就听前辈说,来德国时带把菜刀。也不知这里不好使的菜刀是用啥做的,还奇贵无比,奉劝即将赴德的同志们,经济条件许可的话,最好多捎上几把家乡的菜刀哟!
  
  二 中国人都是魔术师
  和德国人吃饭,累死。看德国人做饭,气死。教条主义的德国朋友会一板一眼地照着食谱,说是1克盐就决不放1.1克,一款我们十分钟搞定的菜,他们就是有水平做上两个小时。总结了一下,德国主厨做菜的手法无外乎蒸、烤、煎、煮几式文招,比起咱们炒、煸、爆、炸惊险刺激的武式真是差远了!我们随便颠锅抖勺摆个架势,就能把德国人唬得一愣一愣的。每当我们中国人做菜时,德国人 就大叫魔术表演开始了!有的会向魔术师直抒胸臆:“可以让我尝尝吗?”有的则等你开饭时坐在旁边盯着你“变”出来的东西看,一直看到你觉得要是你在把这些东西“变”没之前不让他尝一口的话,还真是过意不去。唉,这些德国人!
  有一次,包了饺子请楼道里的德国朋友吃,这帮朋友举着刀叉,文雅娴熟地割开一只只饺子,皮一堆肉一堆地摊派好,还不时地抹上一点番茄酱。自此,我发誓再也不给他们“变”饺子这道魔术了,这道菜被他们这么个吃法,真叫人伤心啊!
  德国这地方还少有海鲜,这对来自江南水乡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精神折磨。眼看又到吃大闸蟹的好时节了,怎么办?老办法——咽口水呗。听说德国也是有螃蟹的,德国人钓着玩,玩完了就半卖半送掉,据说一个马克就能买一公斤!柏林的老友陈先生就曾有过这个福气,不过当他挥刀斩蟹时,厨房里所有的德国人都尖叫着逃之夭夭!还有个朋友一天炖猪尾巴吃,闻香而来的德国人好奇地掀开盖子,顿时脸都青了:“你、你、吃这个?”哈哈,在他们的想象中,只有住在森林里的巫师妖怪才吃这个东西。
  
  三 解决厨房设计之难题
  采访进行到一半,江宁华突然醒悟过来,她连说正题一句没谈,光说吃了。我们夸她讲得好,怂恿她不要离开这个话题,逼她再抖猛料,于是,我们接着听她讲吃的大问题。
  有一段时间,我的导师手下一下子招了好几个中国留学生。中午吃饭时,大家纷纷拿出自己从家里带的饭盒,用办公室的微波炉加热后吃。一到中年办公室里就飘溢着泰国香米饭、香菇鸡翅、辣子肉丁甚至韭菜馅饺子的气味,开始德国朋友们还都挺有礼貌地赞美“中国菜真香”,让我们不知真假地着实得意了一番。可是不久,秘书在办公室门上贴了一张小条:“今后中午请不要在办公室用餐,热饭请到食堂。”看到它,我们才明白原来某些气味已经让德国人忍无可忍了。
  常听一些崇尚健康饮食的德国朋友说中国菜是好吃,就是里面的油放得太多了,让他们望而却步。我对此很不服气,有意观察了一下西餐的制作。其实一盘中国炒菜中放的油量并不比一道西餐凉拌沙拉放的油多,关键不是量,而是用油的方式。西餐多用凉油,且大多混在食品之中显不出来,尤其那些甜点,简直就是脂肪、蛋、奶、糖堆起来的,但表面看并没有油多的感觉。中国菜恰恰相反,好像生怕别人说你舍不得放油,一盘炒好的菜临上台前往往还特意淋上“明油”以示“油汪汪的”。
  很多在国外买了漂亮大房子的中国人会遇到一个头疼的事:怎么才能保护自己这靠多年积蓄换来的财产不受油烟的沾污呢?于是,买了新房的人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什么牌子的抽油烟机最管用。遇到抽油烟机的威力不够时,在吃上比较马虎的人就毅然为房子牺牲了嘴上的享受,从此与中国菜传统的煎炒烹炸说再见了。而那些长了个真正的中国胃的人,是无法忍受不吃地道中国美味的痛苦的,他们干脆将家里那套光鲜照人的漂亮厨房炉具做了摆设,另外买上一个露天地煤气炉,不论酷暑寒冬,天天拖到院子里用它大显身手,炸辣椒、爆大虾、煎鱼,甩开膀子过瘾。
  现在,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到海外定居生活,我替那些酷爱中国菜的人们向德国的家居建筑设计师们呼吁:多设计一些厨房通风设备更好更合理的住房,也让我们免去在公众场合的尴尬,和被迫去那些四不像的中国饭馆,以千篇一律的酱油炒饭、甜酸鸡之类来解馋的烦恼吧!
  现在,江宁华和丈夫分别在南京开发区的两家德资企业任职。按说,夫妇俩的生活足以让许多人羡慕,但他们一直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回国发展成为江宁华断不了的念想。初到南京,她非常惊异于如今的现代化,她说,在德国四五年一个地方都没有变化,但是在南京,一天一个样,这令她非常兴奋。虽然也不时为南京的污染以及居住环境、人文环境有过短暂的不适应,但她开始重新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去审视这个离别了10年的地方,也开始了令她颇有成就感的工作。
  
  乔巧:澳洲恬淡的生活
  
  乔巧从小到大都是在南京这座古城生活的,1987年,她大学主修英语专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南京旅游的“老外”特别多,还是大学生的乔巧就利用假期兼职做导游
  出国途径:毕业后,乔巧应聘刘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给中方员工培训英语,给外方员工培训汉语。1994年,25岁的乔巧与丈夫自费去澳大利留学,就读国际旅游饭店管理专业。
  
  一 澳洲人很“土”
  悉尼不像南京,春秋天很短,仿佛一个台阶便转向夏冬,很是不过瘾。大街上行走的澳洲人多半装扮简朴,不修边幅。有人说,澳洲还是穷人比较多,买衣服喜欢便宜货。在我看来,其实跟气候有关,悉尼的天气属于早晚凉的那种,而且气温较高白天太阳出来后,只穿T恤、牛仔的人相当多。冬天最冷的天气也不到零度,有些人会罩上厚夹克,一到中午热起来的时候,一脱外套,又是T恤。
  我先生去的时候带了两套西服,两年只穿了三次,一次是参加朋友婚礼,一次在学校演讲,还有最后毕业穿了一次。如果你细心点,街上很少看到穿西服的人,如果有,那么附近一定有写字楼、商务区,这是不得不穿的人群。但是如果学生穿了一套笔挺的西服上街买东西,乖乖,你自己都会觉得别扭。
  澳洲街头有些固定像油箱的东西,仔细一看其实是接受捐赠的箱子,如果有什么衣物不要了,可以放在里面。我临走的时候,东西太多,一些旧衣服就都扔在了里面,算是给澳洲穷人做点贡献。
  在悉尼,如果平常着装太正式,是会被看作另类的。如果看到街上有人西装革履,而且是一团人,不用说,多半是中国的考察团。
  
  二 不在澳洲呆懒了
  乔巧家的公寓房离悉尼市中心三公里左右,120平方米的住宅,上世纪七十年代约5万澳元,相当于20万元人民币,1999年乔巧夫妇以19万澳元买下它,现在已涨到38万澳元,从长远看还会升值。澳大利亚不限制外国人买地,没有战争,社会安定,中国的投资者要是到了澳洲,投资房地产将是一个好选择。
  乔巧一家之所以选择回国,是因为先生怕在澳洲呆懒了,那里生活舒适却缺少竞争的快乐,用她先生的话讲,国内的机会太多了,一定要回国大干一场。
  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们,带着你们在国外的故事,在故土创造新的故事。
  编辑 辽员
其他文献
有一劫犯在抢劫银行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个当人质。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要听从他的命令。  警察四散包围,但不能离去。劫犯挟持人质向外突围。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成了痛苦的呐喊。  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惊吓之时马上要生产,鲜血已经染
期刊
在大学里,我与同系同学阿宾曾有过一段简单而甜蜜的恋爱。  毕业后,开始有许多现实难题摆在我俩眼前——阿宾是独自留在上海的异乡人,没有上海户口,没有住房,更没有积蓄。但是阿宾总是信心百倍地鼓励我:“我非常非常地爱你,发誓会给你一生的幸福。你是我的初恋,只要我们相爱着携手走过人生旅途,任何风雨都可以克服的!我一定会照顾你,对你负责,我们结婚会很幸福的!”  毕业两周年那天,我与阿宾领了结婚证。    
期刊
三角恋情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    梁静与管虎是在电视剧《黑洞》中相识。2002年,新生代导演管虎开始筹备拍摄公安题材的电视剧《黑洞》,素有“荧屏警花”之称的梁静接受管虎的邀请,出演《黑洞》中的女警。  在梁静的眼中,管虎是一个长着大胡子,不苟言笑、难以接近的工作狂型男人。一天梁静在拍戏时淋雨,患上感冒。头发晕,状态很不好,总是念错台词。“到底怎么搞的,你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心不在焉,会使整个戏
期刊
刘仪伟凭借《天天饮食》而一举成名,又一路走到《东方夜谭》。长相平平的他,靠着“油盐酱醋”,在电视上掀起了一场“美食风暴”。更妙的是刘仪伟还有另一手绝活:谈恋爱。    两个承诺,赢得美人归    在认识中央电视台导演张绛雪之前,31岁的刘仪伟有过失恋的经历,或者说得到了恋爱给他的经验教训。他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一旦遇到了适合自己的人,就要好好地把握机会,他觉得张绛雪就是最适合自己的人,可张绛雪对理
期刊
刘蓓:与丈夫共同完成的坚守    刘蓓的丈夫张黎是个导演,电视剧《走向共和》和《军人机密》就是出自他手。两个人因电影而结缘,因作品而结合,如今又在一起完成了他们最珍爱的一部作品——家。  很难想象六百多平米的装修工程都是张黎一手操办打点的,张黎是摄影师出身,曾经为《红樱桃》、《天下无贼》等优秀影视剧掌镜,张黎成就美的能力众所周知,但其“破坏力”也不可小瞧。一开工就让工人把能砸的墙都砸了,重起!于是
期刊
什么样男人才配我,这通常是女人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身高、学历、长相、性格,我们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标准。然后,拿着这样的标准慢慢去套,碰到恰好符合这个套子又愿意钻进来的人,我们称他为——男朋友。  有个朋友要结婚了,和许多女人一样,她患了婚前恐惧症。逮着周围的朋友,她都问:他配我吗,我们结婚后会幸福吗,如果以后我又找到更配的人怎么办?什么样的男人才配我?  没有人能回答她这些傻问题,所以她通常是
期刊
(一)    2002年的春天,最后一次摘取了门前那株桃树的花朵后,我离开了大能。我们离婚了,两个相信激情与爱情同在的人,在经历婚姻的“三年之痒”后,友好地分手了,并相约五年之内彼此都不再婚。2004年6月的一天,在我和大能之间来回游走的女儿婷婷突然告诉我:“爸爸的房间贴上了喜字。”过了几天,大能打来电话说他要结婚了,言辞间有我可以感觉到的愧疚。我笑笑:“应该的,祝你幸福。”放下电话,心里还是不免
期刊
我今年27岁,硕士,天津一所普通高校教师,学校算是一般所谓的二本中比较好的,效益在高校中不算好也不算差,今天发了工资,工资条上的收入是1734元。    以下是扣款项目:    公积金522.00元,养老金17.34元,医疗险104.04元。扣除上述项目,本人一月能拿到手的是1090.62元,因为公积金是自己受益的所以加上,本人一月实际收入是:1612.62元。    本人其他收入来源    1、
期刊
三不粘    这个三不粘可是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啊。赶快看这故事哈,穿越时光隧道。  唐琬是宋朝著名诗人陆游的表妹,自幼聪慧,人称才女,后被陆游娶为妻,夫妻感情很好。但陆游的母亲对这个才貌双全、贤惠能干的儿媳妇就是看不上眼,想方设法难为她。  陆游母亲六十寿辰这天,陆家宾客盈门,摆了九桌席,十分热闹。陆母想叫儿媳在客人面前出丑,吃饭间,忽然当着众人提出:“今天我想吃说蛋也有蛋,说面也有面,吃不出蛋,咬
期刊
新生代的爸妈们基本上都给宝宝用尿不湿,而传统那些用秋衣做的尿布渐渐地都没了影儿,可我还是觉得传统的好。新生代爸妈们说了,别人家孩子有的咱怎么能不用、没有呢,可不能委屈了孩子,都什么年代了还洗尿布多麻烦啊。可爸妈们孰不知自己个儿已经掉进了怪圈,其实啊,时尚爸妈是拒绝尿不湿的!  好,你也别着急,咱就说说这个事儿。洗尿布绝对是代表着你对孩子的一种爱,用小新的话说就是,绝对的绝对:难道你小时没让老妈老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