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课程视阈下的大学生手机应用管理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5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MOOC(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不断涌现,使得借助智能手机通过网络获取各种高质量学习资源进行移动学习的方式,成为当代大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但智能手机的多重功能决定了它在满足通话、通信等需求的同时,既可以用来实施移动学习,也可以作为娱乐的工具。因此,只有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充分利用移动工具学习开放课程,才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开放课程;手机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相结合,将会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教育信息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MOOC(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出现,以及智能手机这一便携式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使得通过网络获取各种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依托教育信息化这一路径进行个性化学习,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借助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方式(Mobile Learning)应运而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表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就占到5.57亿,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群的上网比例已接近饱和。资料显示,在网民的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始终处于高位,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最高,达到了63.9%。有94.60%的大学生开通了手机上网功能,而且大部分学生每月使用手机上网的流量在300 M以上。可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充分利用移动方式学习开放课程,对于学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观念中,学生总是与学校、校园相联系,而学习则是与教室或课堂相联系的;如今,当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终端联姻时,它为学习者开辟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而开放课程的出现,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的学习资源。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移动学习的方式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更主要的是它改变了学习者原先的被动状态,为他们真正成为学习行为的主宰者创造了条件。
  1.智能手机为移动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
  随着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开放课程的制作与传播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而手机拥有率的提高(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可以说是人手一机乃至一人多机),又为学习者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就当今智能手机的主流产品面而言,计算能力已经不亚于一台普通台式计算机的水平,不仅能够流畅播放各类音乐、视频乃至3D动画,而且能够运行各种复杂的程序,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随身计算设备。另一方面,从软件技术的发展来看,大量的开发人员投身到手机程序的开发中,各类学习软件不断丰富,使得智能手机成为移动学习的工具,微课、MOOC等技术的兴起,满足了人们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
  2.移动学习让学习者摆脱了传统的羁绊
  手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智能手机在移动学习方面的功能。
  一是智能手机与开放课程的有机结合,使移动学习方式无处不在。这种学习时空的泛在化是基于网络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如今任何人(Anyone)可以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意地点(Anyplace)开始自己的学习——学者们称之为“3A 学习”方式。只要学习者拥有和携带智能手机,只要他们所在的空间具有无线上网的连接条件,学习者就可以成为移动的个体而随时随地学习,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习的方式也不再囿于在教室里听教师讲授,学习者可以利用一切闲暇时间来进行学习。
  二是智能手机与开放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个性化。开放课程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满足每一个学习者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并且根据自身的阅读习惯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学习者可以依据自身的学习需求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智能化的开放课程系统可以评估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从而为他们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和学习数据,帮助学习者制订个性化的学习发展模型。
  三是智能手机与开放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习活动的交互性。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运用智能手机来进行移动学习,能够实现学习者之间、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同时这种交互交流,不仅可以在现实世界之中,而且可以在虚拟世界之中,完全摆脱了传统学习模式的羁绊。
  二、管理手机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智能手机功能的拓展,不仅激发了大学生对手机的拥有欲,而且对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浏览网页、发微信、玩游戏,等等,几乎机不离手。由于这些行为过多地占用了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加上有些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甚至因为沉湎于此而严重影响学习,一些学校为了保障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加强了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出台专项管理规定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但开放课程与课堂互动等学习形式是离不开手机的,这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手机管理提出了挑战。
  1.智能手机已成为不可缺失的学习助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通过调研及数据统计得出结论:一是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上网最主要的终端,已经远远超过台式电脑和平板电脑;二是大学生是所有网民群体中上网时间最长的,其显著标志是手机流量居高不下。有学者通过样本调查结果显示:28.8%的被调查者月流量在100 M以下,37.71%在100 M到300 M之间,还有33.49%是在300 M以上,可见大多数学生用于手机消费的支出远超出公众的平均水平。大学生对智能手机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它具有无线通话、信息传递等功能,更主要的是它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无线接入,加上安装各种各样的第三方应用软件,从而实现使用功能的无限拓展,成为学习、娱乐、交友的好伙伴。从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来看,大学生使用手机主要集中在语音通话、查阅资料、微信聊天、发布信息、分享教育资源与交流学习心得、上网冲浪和游戏娱乐。其中87.01%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乐意应用智能手机的功能进行移动学习,78.08%的大学生希望学校等教育机构充分利用手机发布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资源,82.18%的被调查者希望校方提供 SMS(手机短信)和WAP(手机上网)服务,78.64%的大学生希望应用智能手机学习微课程等开放课程。由此可见,目前在当代大学生中智能手机不仅是不可或缺的生活伙伴,而且已经成为不可离开的学习助手。   2.智能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的负面影响
  智能手机具有的多重功能决定了它的用途的多样性,因而它在满足通话、通信等需求的同时,既可以用来实施移动学习,也可以作为聊天娱乐的工具。可以说智能手机的拥有率以及利用其上网的人群以大学生为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长是最长的,已经占到所有新媒体工具总和的50%以上。这其中,不同年级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上又略有区别。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分析,以大二年级学生上网时间为最长,平均每天可达到3.34小时以上,而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在1.7小时以上。即就是上网时间最短的大三年级学生,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也在2.72小时以上,而其中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在1.45小时以上。而从不同性别学生来分析,女生手机上网的时长明显超过男生。而事实在课堂上学生除了应用智能手机查阅资料、下载和使用开放课程与微课资源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利用手机编发短信、分享图片、发送微信、阅读小说、浏览新闻,甚至进行QQ 聊天、玩游戏等。从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玩微信或QQ 聊天的占到57.4%,用于查阅教学资料和分享图片的仅为36.7%,浏览新闻的占到30%,玩游戏或阅读小说的占到36.5%,发送微博或短信的达到36%。而且即便是利用手机查阅教学资料,如果仅仅是针对教师的提问,简单地搜索答案来应对,而不是借助资料深入思考分析,也容易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惰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由此可见,智能手机虽然能给大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帮助,但它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需要对其加强管理。
  3.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导下,教师就是课堂的主角,这种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如果再加上枯燥的教学内容、单调的讲解方式,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感兴趣是不难想象的。以往学生是用逃课的方法消极抵抗,如今则用智能手机这一利器“积极应对”,还可以规避了因逃课带来的风险。因此,对于课堂上不想听课的学生而言,智能手机就成了“打发这段难熬时光的宝贝”。智能手机更新速度快,新品轻薄小巧、携带方便,学生可以很隐蔽在课桌下使用手机“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对于学生的这些“小动作”,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一般是发现不了的,于是一些学校干脆一禁了之,明文规定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有的学校则在教室墙上设置手机挂袋,让学生进入课堂时一人一袋、依次放入。这一方法虽然有效,但却导致智能手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功能也随之丧失。
  国外的众多研究表明,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课堂教学过程的交互作用,让他们从消极的教育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创造者,从而获得的主动学习的乐趣和创造性学习的体验。同时,在课堂上引入开放课程等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也可以为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优化教学手段。因此在多媒体时代,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优势,引导学生安装和使用网易公开课等学习类APP,将开放课程等优秀的网络资源放到自己的QQ群、博客等空间或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将智能手机的多重功能在学习上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以避免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放在利用手机的其他功能上。
  参考文献:
  [1] 马蜂. 手机移动学习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 刘素娜. 手机上网后大学生课堂行为变化的现状及性别差异——以湖北省十堰市高校为例[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6).
  [本文系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YZUJX2014-13B)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利用气压扫描式Fabry-Perot标准具测量置于磁场中Hg原子激发态的塞曼光谱,观察谱线404.66nm,435.83nm,546.07nm,579.07nm的Zeeman分裂,定量测定了各谱线的相对强度,并由此得到各能级的
结合声光调制原理和锁定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调制法的测量光速实验.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光速为2.993×10^8m/s和3.000×10^8m/s,与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值2.997×10^8
当前,全面总结古代汉语教学的经验,客观分析古代汉语教学的现状,进一步推进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是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高校2013年新增本科专业开设"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情况的调研报告。教指委对调研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设计了改进型的蔡氏电路装置.用Multisim软件对改进电路进行仿真实验后,搭建了此电路系统的装置.通过改变参数,得到了系统一周期、二周期、四周期到混沌的时间序列和二维相空
人类机体是一个精密机构。当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机体里的免疫细胞会经过血液循环运动到感染部位的小血管,爬行穿出血管到达感染部位和淋巴结,最终将侵入机体的病原体清除掉
摘 要:本文论述了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院针对社会发展和国家法制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培养法医学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围绕法医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通过革新教材、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系列措施,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自主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医学教学新平台,在实践中对推动我国法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建立、发展和提升发挥了骨干和示范作用。  关
介绍了自行设计、搭建的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关系的实验装置,用毛细管法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水和乙醇的表面张力系数,得到了它们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利用此装置还可以进行其他
目的探讨低位B-Lynch缝合术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入推进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的灵魂和生命线。  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