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视角下中药抗抑郁领域技术机会分析

来源 :中国新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现和挖掘技术机会是洞悉行业研发趋势、进行创新决策和战略布局的重要参考.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识别中药抗抑郁领域技术机会的模型,首先利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下载中药抗抑郁领域的专利数据,并将其归入5大技术主题;接下来分别从创新主体、区域和市场3个维度对中药抗抑郁领域的技术机会进行识别与分析.最终挖掘出5大技术主题下具有竞争优势和可合作的创新主体,识别出各国及我国各省份的研发热点及区域合作机会,评估出具有高市场价值的专利及其技术内容,不仅为企业在中药抗抑郁领域把握技术机会、寻求技术创新突破提供建议,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全球大约有5000万痴呆患者,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引起痴呆最常见的原因,我国大约有983万AD患者[1,2].AD的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突触功能障碍及神经元丢失等[3].目前临床上治疗AD的经典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和石杉碱甲)及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其他药物有银杏叶、脑蛋白水解物、奥拉西坦或吡拉西坦等,但这些药物疗效有限[4,
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IP)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病,具有特征性的皮损表现.该病在婴儿期即可发病,且容易被误诊,并可能伴随严重的眼部和/或脑部并发症.2020年3月欧洲罕见皮肤病网络(ERN-Skin)发布了《欧洲多学科共识建议:色素失禁症患者的诊断和实践管理》,对IP的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给出了共识建议.本文对其进行解读,以期为诊治色素失禁症提供参考.
目的 了解长沙市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多重慢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在长沙市社区共抽取≥45岁的中老年居民2 062名,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 062名调查对象中,慢性病患病率为50.24%,多重慢性病患病率为28.03%,其中患病率排名前4位为高血压(35.88%)、血脂异常(19.16%)、缺血性脑卒中(16.25%)、糖尿病(13.87%);常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或羟考酮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胰管结石老年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行ESWL术老年胰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术前5 min羟考酮组给予羟考酮0.15 mg·kg-1,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0.15 μg·kg-1,均缓慢静脉推注.2组均行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起始血浆靶浓度2.0 μg·mE-1,术中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目标值60±5.记录2组丙泊酚用量、围术期生命体征指标、苏醒时间,评估术后1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宫内发育迟缓(IUGR)胎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取受孕成功CD-1小鼠2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芩苷低(4 mg·kg-1)、中(8 mg·kg-1)、高(12 mg·kg-1)剂量组,每组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10%低蛋白饲料喂养法建立IUGR模型,黄芩苷各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黄芩苷溶液干预.各组孕鼠连续给药,于孕期第18日剖官产取胎鼠,对应记为胎鼠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芩苷低、中、高干预组
目的 通过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整改提高外科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0月外科住院患者资料,通过因果图的质量工具分析影响病原学送检率的因素,并制定相应质量改进措施,以AMS工作模式干预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外科住院患者,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病原学送检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 干预前外科患者使用非限制级、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的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51.3%、45.84%、82.1%,干预后分别为77.5%、71.98%和91.5%,干预后各级抗菌药物的病原学送
本文梳理总结了我国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药学申报资料格式实施ICH M4 Q指导原则的经验,同时结合M4 Q(R1)版本实施后ICH发布的多项质量和综合性技术指导原则,就药学申报资料遵循通用技术文档(CTD)格式的具体技术要求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ubrogepant是一种小分子口服的强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该药于2019年12月23日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偏头痛的治疗.此次批准意味着25年来急性偏头痛治疗的首个重大创新.本文对该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价等进行评述.
主方案(master protocol)试验设计是一种旨在突破传统临床试验壁垒,提高药物研发效率的新型临床试验模式.一个主设计方案下含有多个子方案,使同时针对一种药物对于多种疾病疗效或多个药物对于一种疾病疗效的临床试验成为现实.本文综述了主方案的设计理念、应用现状与流程细节,总结了主方案相较于传统试验设计的优势,并讨论了以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作为契机,在我国推行主方案应用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