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指出,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要“通过建立对学生发展性评价性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
  新颁布的考试招生改革方案中把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升学的参考,无疑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注入了“强心剂”。
  我们围绕“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內涵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一、学生学业修习状况与学分认定
  (一)学业修习状况学分认定
  按照《辽宁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要求,学生学业修习状况评价要求以学分形式呈现,其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修习时间、修习过程表现和模块考试成绩。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及学分认定
  第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及学分认定。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必修课程,共15个学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每周安排3学时,安排在每周日下午。高一学生在一学年内完成1个研究性课题,高二学生在一学年内完成2个研究性课题,每个课题5个学分,共计15学分。
  第二,社会实践课程及学分认定。
  社会实践课程规定一学年内必须参加为期1周的社会实践,我们采取集中安排与分散进行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高一集中安排一周军训,高二集中安排一周社会劳动实践,高三可由学生自主分散进行。
  学分认定:社会实践共6个学分,高一军训和高二、高三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一周的各得2个学分。认定程序:学年末汇总原始材料,上交《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态度评定学分,上报德育处或团委审核,最后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
  (三)选修Ⅱ课程的开设与学分认定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选修II课程主要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我校的课程设置中规定在高二年级开始开设选修II课程。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选定授课教师:每个学科选出1~2名教师,每个教师选定2~3个题目,汇总讲题印发给学生,供学生选课。最后依据学生的选课意向排定教学班,实行真正的走班上课。二是鉴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把选修课集中安排在每学年下学期高三学生离校后,具体时间在6月10日到7月10日。三是加强教学班的管理,授课教师同时兼任临时教学班的班主任,每节课认真做好学生出勤记录。四是开设校内“名师讲坛”,选修II课程的每个模块或专题结束后,组织考试验收,认定学分,载入学生档案。
  二、学生基本素养的评价
  学生基本素养评价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通知评价结果,公示评价等级→申诉复议→学校审核确认→形成学生基本素养评价报告单记入学生档案。
  三、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评价
  我们采用了“展示型成长记录袋”即“最佳成果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进行。
  第一,展示型成长记录袋收集的内容。
  展示型成长记录袋中收集的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最满意的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即最好或最喜欢的作品,包含有对最好作品的说明及选择该作品的理由。成长记录袋的创建基本上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保管。在实施成长记录袋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收集反映自己学习进步成果时,要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的东西,体现个人的情趣、特长等,所有资料要真实,记录要详实。
  第二,成长记录袋建立的基本步骤。
  一是通过校本培训,使参加实验的教师明确应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意义及方法。二是通过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使家长明确应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意义以及如何建立成长记录袋。三是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如何收集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四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要收集的内容;分学段或学期制作成长记录目录;制作一份个性化的个人简历,将上述内容装在成长记录袋首页。五是按照计划有意收集反映自己学习和进步的最佳成果,撰写对该作品的说明及选择该作品的理由。对实物型作品,有条件的同学可将实物拍成照片收集。六是每个学期结束交导师指导,主动征求导师的意见和建议,每学年结束时个人要做出书面总结和反思。七是导师的指导与反馈。导师对学生制定成长记录袋的主题、作品和数量,以及学生对作品的自我反思、选择说明等方面进行定期的指导。指导除了要求学生按照目标建立成长记录袋外,还需要有计划地对学生的一些作品或反思结果进行反馈,提出作品的长处与不足,同时必须要提出改进建议。八是成长记录袋的交流展示。
  在几年来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是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的是和学生学习品质形成有关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学习状态和学业成绩等诸要素,从关注结果评价向关注过程评价的转化。
  二是成长记录袋的建立,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教师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评价的效度。同时,需要引导教师以及家长从单纯关注学生考试名次,转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会欣赏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要全面地了解自己,特别是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三是《成长记录袋》和《学生学业修习状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要把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转化成为学生本人、学生之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发展情况,并被学生所接受。
  四是在课改中学分不仅仅体现结果,它主要是一个过程,要重视对学生平时学业修习情况的考查,更要研究学分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五是新课程实施后,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成绩在评价教师中到底应占多大比重,其他因素对评价教师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 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之一,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为五大板块,这也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是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的一次大胆改革。人教版7~9年级教材共设置了36次“综合性学习”活
期刊
我们常把学生比作是早晨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可能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细心呵护,关怀体贴,理解尊重,谆谆诱导。“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也许夸张了点,却实实在在地告诫我们,对待后进生切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下面就以我对
期刊
小丁是一名轻度自闭症的孩子,现在已经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的行为举止就像一个“机器人”,每天按照固定不变的程序运行,没有情感表达与交流意识,无法应对一些突然的变化,语言刻板、重复,没有停顿和语气。虽然能够跟上学习的进度,但无法独立完成。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普通学校通过融合教育能够为他做些什么?该怎么样做?就成为了摆在老师们面前的“课题”。  方向与目标:经过学校专家及教师对小丁同学进行的“个案分
期刊
一、中学生的情感状态  (一)道德感的缺失  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中学生的道德感:一是道德标准模糊。中学生已认识了一定的社会事物,具有初步道德认知,但他们对道德标准的认识较模糊,也就是说他们的违背道德标准行为常常是无意的。二是道德认知不全面,没有把握道德是涉及双方的情感体验。三是道德判断缺失。  (二)理智感的缺失  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
期刊
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真正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即使是这样,但学校的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达1.6万人,这些安全事故很多是人为因素,也有意外和自然因素造
期刊
弹指一挥间,我已在桃李园里经历风风雨雨十九载了。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我感触良多。自从我第一次踏上教师之路,到我一路在教育的春风吹拂下健康成长,“班主任”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角色在我稚嫩的心灵里逐渐成熟起来,我一直都带着感动在走。教育,是应该带着爱心、耐心、真心还有童心去进行的,所以这一路,我倾注了自己很多感情。桃李园里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却又处处展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我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我
期刊
《山区小学英语学困生成因与对策研究》是我县被梅州市普教系统学术小组评审和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梅州市普教系统教育科研第七界课题。本课题通过研究实践试图通过多种途径帮助这一部分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尽快地走出英语学习的誤区,做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 课题实验近两年来,我县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了积极的实验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我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
期刊
耀华滨海是一所全日制的民办学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上,一部分学生认知好、能力强、成绩优秀;一分部分属于较主动,能力一般,在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下成绩优良;还有一部分学生知识漏洞多,学习基础差,能力偏低。我们深感只有在精细打磨中使学生变粗为美,我们只有在关注细节中使学生构筑优秀。我们只有注重学生教育的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我们只有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的教育,学生才能适合我们的教育;我们只
期刊
幼儿教育是“为了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教育。 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状况。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对一个人的人格、心理健康、学习、智
期刊
有人说:“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更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工程师。”作为一名刚刚工作三年的班主任, 我面对的是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他们正是处于一个幼小连接的特殊年龄段,所以这个过渡时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一个好的班主任正可以利用这个时期来为孩子修造一个“平稳的阶梯”帮助他们顺利迈入小学生活,并为此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不能说自己现在已经做到了,但是我会一直往这个方向努力。令我欣慰的是在这过程中我也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