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夸孩子

来源 :幸福生活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s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教师工作中,经常为那些在各方面有这样或者那样缺点的学生而苦恼,可谓用尽心思,想尽办法,但有时候效果却不明显。本文从赞美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换个角度夸孩子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功效。
  【关键词】
  换个角度;夸孩子;赞美;独特功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很早就知道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多赞美少批评”,赞美学生比批评学生的效果来得好。人人都需要他人的赞美,处于成长中的学生尤其需要。所以,老师要学会赞美学生。
  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要求老师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成长。
  “聪明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确实如此,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孩子呢?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果仅仅从学习方面或纪律等方面看的话,有的学生还真是无法开口夸他,倒是批评的话随口就能道来:“你怎么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这么懒啊!你又骂人了,没事做啊!”等等,不一而足。尽管你天天在关注这些孩子,也没少费口舌,用心也良苦,可学生就是不买你的帐,依然故我,我行我素,没有一点改变,相反,还会对你备加反感,甚至对你的教育形成逆反心理,师生关系越来越僵,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和烦恼。
  然而,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来看学生,能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发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特长,再真心实意地给予夸奖,那么情况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
  我现在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人很老实,从不做违纪的事,你看他天天坐在教室里,既不同别人讲话,也不看书,从不交作业,也并不是不会做,他就是不做,无论你怎么跟他讲道理,他都是无动于衷。有时我对他真是感到无能为力。今年开学后,我在班上发动学生开展长跑活动,每天早上他们在操场上跑步的时候,我便在一旁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跑步的姿势非常好看,速度也不错,于是让他比别人多跑了一圈,然后把他叫到面前问他:“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多跑一圈吗?”他说:“不知道。”我说:“因为你跑步的姿势非常美,老师想多看一会儿,也想让你通过练习能在校运会上拿名次,为自己,也为班级争光,你说好不好?”他说:“好!”从此以后,他不但跑步非常的认真了,而且每天的语文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交给老师批改了。我见了非常高兴,在当周的小结中专门表扬了他,给他颁发了进步之星。他也很高兴地笑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乘着这股东风,我又将他编到了一位学习自觉性很强,成绩优秀的学生旁边坐,我想,加上这位同学的帮助,这个孩子是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那么,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夸孩子呢?
  1 做一个美的发现者
  教师要在细微之处见真谛,善于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我在周记中发现一个学生喜欢看古典小说,并根据小说内容将班上的同学写进自编的小说故事中,于是我在评语中写道:“你富有创造力,我愿做你的第一位读者。”谁知,他一发不可收拾,每次周记都有一段自己创作的小故事。而且还有点像模像样。一次赞扬,激励他看完了《水浒》、《三国演义》等许多部名著。
  2 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
  爱因斯坦就这样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听这类话听腻了,但如果谁赞扬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因此,赞扬不要老是停留在学生习以为常的优点上,而是要去挖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优点,表现出教师的独特眼光,让学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效果反而更好。有个学生带我去家访走到哪里她都有认识的人,并且主动跟人打招呼,于是我不是表扬她带我家访之事,而是赞扬她人缘好,很懂礼貌,她兴奋不已。
  3 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
  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不但容易让学生领受你的赞扬,内心还会产生压力,没做好,还被老师赞扬,真不好意思,这种压力会激发学生更加努力。
  4 赞扬行动和品性而非本人
  赞扬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效力,又不养成骄傲自满的情绪呢?这就要赞扬他所做的事和他的品性而不要扩大到他这个人。学生经过努力,成绩提高了,就该赞扬他经过努力而成绩提高这件事。因为赞扬他努力,让他知道受赞扬的真正原因,他就会继续发扬光大。而赞扬他聪明,就可能导致他产生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情绪。
  5 微笑是一种不着痕迹的赞扬
  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灿烂的笑容,可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且常成为学生笔下描绘的素材,给学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响。当你想激发学生的斗志,当你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妨轻轻一展笑容,就胜过千言万语。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赞美是一种教育艺术,赞美是春风,让人温暖和感动;赞美是激励,它能充分体现学生心中美好的憧憬和理想。教师既要学会欣赏学生,又要具备赞美的技巧。教师对学生的赞扬必须是由衷的,得体的,因人因事因场合而异。有时教师通过一个眼神、微笑、鼓掌,拍拍学生的肩膀等非语言行为,也能使学生感到一种温馨和激动,让他们心领神会,回味无穷。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我们为师者多想办法赞美我们的学生吧!赞美的功效是批评无法比拟的。
其他文献
漫画收藏目前已成为书画收藏中一支极有魅力、极富潜力的绘画品类,并且逐渐崭露头角,前景看好。      一、漫画收藏的价值    别以为漫画是信手涂鸦,漫画的收藏价值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历史价值:漫画的创作题材几乎无所不包,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生活、政治、经济、宗教、时事、战争、环境、教育、卫生等等,它是社会变化的缩影,百姓生活的投影;在内容上有广泛的教育性、思想性和幽默性,具有重要的历
期刊
【文章摘要】  本文分析学校体育竞赛创新的必要性,构想了一种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节相结合的,小型多样经常的体育竞赛模式。并设法解决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关键词】  创新;体育竞赛;全民健身  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体育竞赛仅限
期刊
有一家生产梳子的大型企业,准备在三个业绩最好的客户经理中选出一人,获得企业颁发的最高荣誉奖。董事长决定给他们一项任务,让他们去寺庙发展客户。  一段时间后,三个客户经理都回来汇报自己的业绩。经理A汇报说:“我总算卖出了一把梳子。我向每一个和尚都说明了梳子的特点和好处,他们都无动于衷,后来,终于有个老和尚被我的诚意打动了,向我买了一把,说头痒的时候用来抓抓。”   经理B汇报说:“我卖出了五十把梳子
期刊
【文章摘要】  21世纪,世界上最不可忽略的一个国家,中国需要梦想;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乃至全国人民应当努力的目标。但是,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中国梦?怎么衡量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怎么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梦?怎么将中国梦与个人梦结合起来?这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要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充满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  中国梦;个
期刊
【文章摘要】  歌德在世界文坛上一直享有盛誉,一位文坛巨匠,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他的很多作品都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其中他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一个杰出代表,这部作品是歌德的代表作品,也是在世界文坛上的不朽著作,被各国人民所传诵,家喻户晓,我本人也很喜欢这部作品,我的这篇小文主要是用我的视角来剖析这样的一个叛逆青年————维特,从主
期刊
【文章摘要】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概括对简单问题 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概括的思维问题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学校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是数学教育的永恒问题。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数学思想才能够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通过具体的数学学习实践,来完善学生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思考  数学
期刊
【文章摘要】  在19世纪初期在德国产生了一位很伟大的人,他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其文学作品既富有柔情和浪漫主义色彩,又具有悲情和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本文以歌德巨著《浮士德》为例,对其作品中的艺术内蕴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  歌德;作品;浮士德;艺术内蕴  1 《浮士德》悲剧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  《浮士德》的主人公是一位老知识分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破解自然的奥秘,但是命
期刊
【文章摘要】  两百多年来,德国诗人歌德的名言:哪个青年男子不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怀春。一直为全世界的青年男女们所传诵。这句美丽的爱情诗句,就出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最初出版于1774年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大文豪歌德早期最重要的作品。在巨作《浮士德》出版以前的时间里,歌德的名字也总是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连在一起。《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的篇幅不长,情节也并不复杂曲折,主要人物更是只
期刊
【文章摘要】  本文以戏剧表演的派别影射教学的两种不同风格和流派,作者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得出结论,指出了在教学中过分表演导致的副作用,主张应当淡化学生评教,强调重视教学实际效果而不是表演效果。通过实际能力和权威考试去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表演;体验;评教;教学效果;评价  众所周知,戏剧艺术有表演派与体验派之分,前者以法国演员哥格兰为代表,后者以俄国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代
期刊
本文为2013—2014学年莆田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结题论文  【文章摘要】  建筑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识形态,是对建造时期社会形态的映射。建筑都是以其居住功能为第一要义,其反应的实质是实用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不短提高,越发显示出人们的审美意义,所以,对建筑的蕴含的哲学、美学的思考也就成了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课题。本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