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潮”不可小视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的“民工潮”是一种人口迁移现象。短短几年,从涓涓“盲流”到汹涌“民工潮”.说明这股潮流绝不可小视。单就对乡村秩序的影响而言,它的意义广泛且深远。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的更新可以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直接影响着人才素质的提高与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合理化。据调查,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这一问题至今仍未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和脱节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枝教育方面来说,我认为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近日同毕业班大学生座谈,从中反映出两大问题:一是理论脱离实际,无论是业务学习,还是思想教育,与社会现实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二是缺少精神支柱,一学生用“四顾茫然”来形容其目前的心理状态。对此,我感到大为震惊,这岂不是误人子弟吗?大学教育如此结果,说明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都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校方作出深刻的反思;我作为一名大学教师,
一位记者,最近从南京返沪,在南京西站订到了车票,并随付了空调费。不料他去南京站(即东站)上车,所持空调费收据却不管用,还得再交一笔空调费。为此,他深有感慨,在报上载文发问:“一张车票须交两次空调费,这是哪家的规定?”
政治浆糊是个形象的说法,它是说在咱们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有许看似有形的东西,实际上并无形之实。这给中国的政治研究和政治判断带来了很多困难。
10多年前,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农村改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变动.也激活了整争中国社会经济改革的思路。那时,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启动依赖于政策.在乡村范围内便得到了解决。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运行.乡村的发展已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的总体性改革紧密关联.并向我们给于充分的关注和切实的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农村经济在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其难题也日益显露出来。
未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不仅取决于中国政治体制层面的构建,而且取决于中国人的现代政治素养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更具有擞定性的作用。近代以来.民主政治在中国难以发展和完善,根本原因在于不具备民主政治赖以生存的市场经济以及由它塑造的政治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看到中国新的“政治人”正在崛起,他们将向中国的政治民主、政府效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财政、货币适度从紧的政策相继出台。而治理通胀的政策取向和对政策效果的预期是否合适,取决于对通胀成因及有关政策工具有效性的认识和估价.我们将从最根本的制度因素入手,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政策选择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市场化大潮波及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处于改革前沿的中国农村在现代化道路上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现象和问题.农民财产关系与身份的变迁对乡村政治秩序有何影响?如何对待乡村宗族势力复兴?如何协调农民与基层政权间的利益?农民心理承受力的变化对乡村政治又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事关中国乡村的稳定和发展。本刊特邀上海部分中青年学者就此展开讨论,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有助于中国农村进一步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