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顽童牛犇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犇,原名张家景,出生于1935年,1946年首次在电影《圣城记》中饰演村童“小牛子”,从此,所有认识他的人皆以“小牛子”称之。1948年,牛犇赴香港拍片。临行前,他请导演谢添为自己起个艺名。谢添说:“现在大伙都叫你小牛子,那就再添3只牛吧!”“犇”者,跑也。从此,牛犇就像牛一样,在银幕上奔跑着。
  牛犇的健康长寿和他风趣幽默的性格、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对电影事业的执着有着一定的关系。

/自称刘姥姥,喜欢新东西/


  牛犇的性格幽默而风趣,故被人称为“老顽童”。2014年,时年79岁的牛犇和中国台湾演员秦汉、中国香港演员曾江及雷恪生等合作,前往法国、瑞士等地拍摄中国版的《花样爷爷》。出发前,导演发现“老顽童”有点健忘,没想到一出国,这健忘给他们带来了诸多麻烦。
  到法国的第一天,牛犇就把行李箱的钥匙给丢了。没办法,大伙儿只能七手八脚地帮他把锁给锯了,才把衣服拿出来。牛犇生性好奇,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在陌生的城市,走着走着就脱离“组织”,令他人头疼不已。在巴黎地铁站,他因为看一尊雕像而停住脚步,让同伴好一顿找;在罗浮宫,他又忘乎所以地跟错队,以致错过原定的集合时间,让其他“爷爷”在外苦候多时。对此,牛犇的解释是:“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到哪里都喜欢看新鲜东西。”
  牛犇还是个“吃货”,在巴黎吃第一顿早餐时,这位79岁的老人竟然一连吃了11片面包,把旁人看得目瞪口呆,“大胃王”的美名因此而得。

/喜欢找乐子,过好每一天/


  生活中的牛犇喜欢找事做、找乐子。走进牛犇的“小花园”,可以看见院里皆是郁郁葱葱的花草。硕大的鱼缸里,几条漂亮的观赏鱼正悠然自得地游着,一只大乌龟缩在一旁,惬意地闭目养神……说起这些花草的来历和养殖的经验,牛犇兴趣盎然。
  原来,老人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癖好”,那就是每次到外地拍戏,总要带几株当地的花草回来,种在自己的院子里,既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按理说,北方的植物种在上海,难免会因为“水土不服”而枯萎。可说来也奇怪,即便是北方的花草,在牛犇的摆弄下,也照样能“落户生根”,且长势喜人。
  拍摄《花样爷爷》时,牛犇去了阿尔卑斯山,在那里捡了几个大松塔,虽然发不了芽,可老人还是把它们和花卉放在一起,闲来无事就欣赏一番。牛犇说:“我养花养草也是为了修身养性,自得其乐。我的花草从来不浇营养液,但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水分。”
  牛犇的手特別巧,他养鱼的方法也很特别:为免去换水的麻烦,他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套“细水长流”自动换水法。“我闲来无事,养养花草、养养鱼,这也是在找乐子,活一天就要很好地过一天。”牛犇悠然地说。

/爱吃冰激凌,家务当锻炼/


  牛犇常说自己的生活方式很简单,饮食也不怎么讲究。他家的冰箱里放满了馒头、蘑菇、红烧鱼块等食品,可他自己吃得很简单。如果说有什么食品是他的“最爱”,那就是冰激凌。他不喝牛奶,但爱吃冰激凌,一年四季都吃,有时一早起来就吃,自认为“可以补充蛋白质”。
  有朋友提醒牛犇年纪大了,平时要注意各种营养的摄入,可以吃一些滋补品,科学养生。他觉得自己的一生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不在意地说:“我吃过混合面,小时候窝窝头就算是好东西。”在他眼里,健康的饮食就是吃喝有度,每餐吃七分饱,不暴饮暴食。他还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某些生活习惯也在改变,比如,以前我一有急事就跑着去,现在就是慢慢地走。这并不表明年纪大就不要动了,能做的事还是要做,多活动对身体有好处。对我来说,平时换个劳动方式,也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锻炼。饭做好了,我就拖地,地拖完了,我再抹桌子,这也算是我的养生经吧。”

/增强免疫力,解决小毛病/


  对于疾病,牛犇认为应当“早发现,早治疗”。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主持人曾在《36.7℃明星听诊会》节目中问他:“一个人到了80岁,都害怕体检,认为不去心里反而舒坦,您是这样想的吗?”老人坦然地说:“有病不去体检,怕别人说出你的病,这是一种阿Q精神。”
  生活中的牛犇不像有些人那样,一有病就依靠药物治疗。这倒不是说牛犇的身体很健康,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他也不例外。但一般的头疼感冒,他不会特别在意,最多到药店买点普通的感冒药。他认为:“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是解决小毛病最有效的方法,如果老是依靠药物,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抗药性”。
  (摘自《特别健康·上半月》,映雪荐)
其他文献
欧阳修是宋代文坛执牛耳者,而生活中的他是一位颇为幽默有趣的人。  一次他到一个酒家吃饭,饭后老板问饭菜如何。欧阳修蘸着水在桌上写诗一首:“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众人不解其意。原来,每句诗都是一条“谜语”,分别指“无檐”“无算”“无缰”“无将”。诗句巧借谐音,谜底是:“无盐”“无蒜”“无姜”“无酱”。不直言饭菜的质量,而以谜语的形式道出,幽默中不乏风趣。 
期刊
如果在路上碰到“花爷”,单凭他78岁的生理年龄,没准你会有绕道走的心思—万一磕着碰着,没有好果子吃。  可是,虽已年近耄耋,人家并没有面如冻梨,步履维艰。看他深蹲、下腰、闪转腾挪外带劈叉那架势,俨然就是“小伙今年28”好吗!  “花爷”退休前是资深技术人员,叱咤行业多年。退休后,一度不适应巨大的心理落差,差点成为“屋里憋屈型”—除了新闻和天气预报,啥电视节目都不爱看,整天就是一杯茶、一份报、二两小
期刊
一位老人读完一本关于如何增强记忆力的书后,感觉自己的记忆力提高了一大截,于是要老伴试试他。妻子说:“明天咱们外出旅行,你把要带的东西记下来。”老人精心列了一份清单,认真地背起来。  第二天,两人上路了。在車里,妻子问:“你记下咱们要带的东西了吗?”老人一样一样地背出来,一件不少。妻子很高兴,问:“东西在哪里?”老人一听一下子呆住了,懊丧地说:“亲爱的,东西都忘在家里了!”
期刊
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体力与运动能力调查》显示,最近12年,日本70~79岁老人的体力“年轻”了5岁左右。分析认为,这得益于日本老人健康意识强,定期做运动。下面就是在日本老人中十分受欢迎的几种长寿操。  椅子操  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臀部只占一半椅面。两手交叉放在头后,依次抬起一侧大腿再放下。抬腿时,膝盖应尽量超过肚脐,每次做20~40个。老人如果感觉腰部不适,可以边呼气边做。椅子操可缓解老人腿
期刊
神经内科看的是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及外周神经系统脊髓等)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使脑组织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受影响的神经细胞因而坏死,产生各种脑损害的症状,具体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多发性神经病(周围神经炎) 由多种原因(如糖尿病、重金属中毒、营养不良等)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表现为逐渐出现的手足部麻木感
期刊
胃溃疡与胃癌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疾病,但它们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部分胃溃疡可恶变为胃癌。当胃溃疡的老病号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要提高警惕,考虑排除胃癌的可能。  一是疼痛规律改变  90%的胃溃疡患者有上腹痛,主要是餐后半小时疼痛,服用抗酸药后缓解。疼痛周期性发作,形成“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而早期胃癌患者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可逐渐出现类似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但是疼痛规律
期刊
老妈抱怨说她的手机有问题,不好用。我问她有什么问题,她说摄像头不清晰。我果断地给老妈的手机装了一个美颜相机,老妈试了以后连声说:“好,好!这下手机好了。”  今天早上老妈照镜子的時候说:“儿子,家里的镜子也有问题了,不清晰,你帮忙修修吧。”
期刊
学医的学生刚入学时,写字仍然是一笔一画的,当上医生之后就开始龍飞凤舞了。这是为什么?  温德尔·杰米森主编的一本儿童问题集里收入了这一问题。他邀请美国一位文件检查员和书写专家做了解答:“简单来说,是因为医生不耐烦。他们不喜欢每天填写和签署那么多的文件,他们宁愿把时间用来给病人看病。所以他们的笔迹经常显示出不耐烦,写得那么快、那么难以辨认。因此,药剂师有时会理解错误,给病人拿错药。‘一日4次’和‘4
期刊
地铁站内的风穿堂而过,正在等待乘坐地铁的您在做什么?是拿起手机翻看朋友圈,还是望着广告牌在发呆?而巴西的“地铁一族”,每人手拿一本“能阅读的地铁卡”,神态安详地享受着阅读的快乐。  “能阅读的地铁卡”是由巴西最大的口袋书出版商格雷特制作生产的。格雷特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他认为读书会使人的生命得到升华。然而,他经常在乘地铁时发现,很多年轻人不是拿着手机翻看社交网络,就是无聊地自拍,看书的人少之又少。如
期刊
有一次,我去印度北部的戈拉彎旅行,看上了一件颇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一问价格,需要2000卢比,而我身上只有1200卢比。之前考虑到在印度不会停留太长时间,所以在新德里我没有兑换太多的卢比。钱夹里的美元倒是有不少,我掏出几张,打算用美元支付。可是对方没见过美元,不愿意接受,要求我兑换成卢比后再交易。  没办法,我只好四处寻找银行,心想银行应该能够兑换美元吧。没走多久,看见前面一家商铺的门匾上印有“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