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1671-864X(2015)03-0103-01
一、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的原因
一是分化的端倪在入学前就已显现出来。目前小学阶段普遍开设了英语课,但由于学校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和学生重视程度的差异,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别也很大;另外部分家长让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了各种英语学习班或补习班。这样就致使刚入学的初一学生有的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英语学习兴趣,基础好,热情高;有的只是接触过英语,会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有的却连字母也认不全。
二是平行班中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平衡,大班教学两头学生难以兼顾。在实行“就近、划片、免试、直升”的升学制度之后,学校分班时未能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均分为“平行班”,加之班额又较大,老师在一节课内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样,从客观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在新生班级的存在和新的分化的形成。
三是教师的教育态度如何是是否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因素。有些英语教师缺乏亲和力,与学生接触少,沟通少,感情上有距离;有的不能关注每一个学生,有爱“优”嫌“差”之现象。且少年时期的学生情绪化特征强,一般是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哪位老师上的课,也就爱学哪门课程。
四是初二阶段是产生两极分化的主要时期。初一后半期虽然开始出现明显差异,甚至个别分化,但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适应中学学习直接造成的。从小学到初中不论在学习内容或方法上都有所不同,若不能很好适应,也会导致成绩上的差异。到了初二,除了适应性留下的结果外,所学课程增多了,课程难度大幅度增加,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相对减少,这对学生听课、消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会形成严峻的考验。这时学生的心理变化大,学习的自觉性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当学习上出现一个“陡坎”时,意志力差的学生常会畏缩不前,分化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五是不当的校外补课使学生产生疲乏和依赖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望子(女)成才心切,盲目跟风,让孩子上各种英语补习班,其结果是非但没有提高孩子英语成绩,反而使学生产生依赖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上课对学习内容没有新颖感,缺乏激情,听课不专心不用功,课内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推到课外,校内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推到校外。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恶性循环。
二、抑制和克服两极分化的对策
一是了解学生,知其所需,有的放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了解学生:①试题调查。②问卷调查。③交谈调查④定期不定期的与学习委员和科代表交流,随时随地掌握情况。⑤通过课堂、自习辅导和作业批改直接观察学生的上课听讲情况、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等。⑥通过网络了解,如QQ聊天、博客、手机短信、e-mail等。
二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要创设让学生使用英语的条件和环境;第三,要重视情感投资、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来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第四,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直观的、变化多端的教学方法,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我认为以下习惯的培养是必须的也是最基本的:①认真听读和模仿的习惯;②大胆开口说英语、朗读和背诵的习惯;③课前自觉预习、课中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课后主动复习、记忆的习惯。④书写整洁、认真、规范的习惯。⑤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习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自觉运用英语的习惯。
四是把握关键期,抑制分化。我们英语教师的工作应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在教学安排上,不同学段应各有侧重。初一入学初,以指导方法、合理分配时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主来避免差异过早形成。另外,在初一适应期以后,可以适当加深加多教学内容,使初一的基础比较宽厚,减缓初一到初二之间的坡度,好让学生顺利完成进入初二的过渡。在进入初二以后逐步加强学习能力指导和训练,使学习进程与学生身心迅速发展相适应,从而避免急剧分化期的形成。进入初三学段,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加大,关键在于立足有效时间,统筹规划新课、复习课和各种练习,关注过程和细节,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进程,确保学生有稳定的心理和学习状态。
五是思想工作走在先,心理疏导紧跟上。要搞好教学,思想教育不可少,而且要先行,坚持不懈、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是缩小两极分化的前提。其次要全面贯彻《课标》所规定的德育目标,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寓思想工作于平常的教学之中。第三要把思想工作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把端正学习态度与排除心里障碍结合起来。第四要研究儿童心理,尤其是学习心理。
六是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①心中“四有”做保证。一是心中有教材,进得去跳得出。二是心中有学生,佛眼以相待。即心里要有全体学生和爱生之心。三是心中有方法,在前两项的基础上,用对方法使各个层次上的学生不仅能“吃得饱”而且能“吃得好”。四是心中有策略。
②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分类推进。将全班学生分成A、B、G三个不同层次,科学地设计课堂,合理地分配时间,进行复式教学,实行“按需分配”、自觉升级的原则。
③精讲多练,加强练习,从“练”着眼考虑“讲”。
④教学中,教一课,验收一课,做好定时定量作业。
七是开展帮扶带,共同提高。①开展班内一帮一的帮扶带活动。通过现身说法,增强差生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差生的学习,学习较好的好学生也通过帮助差生解难解惑,加固深化自己的知识,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同时学生一帮一活动又弥补了教师辅导力量的不足,减少了老师工作量。②建立校外学习小组。校外学习小组由住得相对近的学生组成,由老师和家长指导,小组长负责,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这是校内帮扶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③开发和利用家庭资源帮扶带。这样学生在校内外,学习有困难时都可以得到即时的帮助。
八是创设更加宽泛的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
学校方面,一是营造英语学习环境氛围,如学校的标志和各种标识及标语等可以用汉英双语来制作,开办校园英语广播、英语小报,英语角、英语板报和橱窗等。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英语晚会、课本剧展演、诗歌朗诵、各种比赛竞赛等。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总之,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分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自己非智力因素和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两个方面引起的。只要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不断地反思、改进教法,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寻找落后的原因,采取积极适当的措施,同时又能与家长加强联系,帮助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败树立客观、公正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形成育人的“合力”,就能够有效地抑制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就能够把每一个学生的心智和学智发展到极致,就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的原因
一是分化的端倪在入学前就已显现出来。目前小学阶段普遍开设了英语课,但由于学校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和学生重视程度的差异,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别也很大;另外部分家长让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了各种英语学习班或补习班。这样就致使刚入学的初一学生有的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英语学习兴趣,基础好,热情高;有的只是接触过英语,会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有的却连字母也认不全。
二是平行班中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平衡,大班教学两头学生难以兼顾。在实行“就近、划片、免试、直升”的升学制度之后,学校分班时未能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均分为“平行班”,加之班额又较大,老师在一节课内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样,从客观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在新生班级的存在和新的分化的形成。
三是教师的教育态度如何是是否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因素。有些英语教师缺乏亲和力,与学生接触少,沟通少,感情上有距离;有的不能关注每一个学生,有爱“优”嫌“差”之现象。且少年时期的学生情绪化特征强,一般是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哪位老师上的课,也就爱学哪门课程。
四是初二阶段是产生两极分化的主要时期。初一后半期虽然开始出现明显差异,甚至个别分化,但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适应中学学习直接造成的。从小学到初中不论在学习内容或方法上都有所不同,若不能很好适应,也会导致成绩上的差异。到了初二,除了适应性留下的结果外,所学课程增多了,课程难度大幅度增加,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相对减少,这对学生听课、消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会形成严峻的考验。这时学生的心理变化大,学习的自觉性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当学习上出现一个“陡坎”时,意志力差的学生常会畏缩不前,分化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五是不当的校外补课使学生产生疲乏和依赖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望子(女)成才心切,盲目跟风,让孩子上各种英语补习班,其结果是非但没有提高孩子英语成绩,反而使学生产生依赖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上课对学习内容没有新颖感,缺乏激情,听课不专心不用功,课内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推到课外,校内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推到校外。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恶性循环。
二、抑制和克服两极分化的对策
一是了解学生,知其所需,有的放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了解学生:①试题调查。②问卷调查。③交谈调查④定期不定期的与学习委员和科代表交流,随时随地掌握情况。⑤通过课堂、自习辅导和作业批改直接观察学生的上课听讲情况、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等。⑥通过网络了解,如QQ聊天、博客、手机短信、e-mail等。
二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要创设让学生使用英语的条件和环境;第三,要重视情感投资、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来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第四,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直观的、变化多端的教学方法,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我认为以下习惯的培养是必须的也是最基本的:①认真听读和模仿的习惯;②大胆开口说英语、朗读和背诵的习惯;③课前自觉预习、课中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课后主动复习、记忆的习惯。④书写整洁、认真、规范的习惯。⑤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习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自觉运用英语的习惯。
四是把握关键期,抑制分化。我们英语教师的工作应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在教学安排上,不同学段应各有侧重。初一入学初,以指导方法、合理分配时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主来避免差异过早形成。另外,在初一适应期以后,可以适当加深加多教学内容,使初一的基础比较宽厚,减缓初一到初二之间的坡度,好让学生顺利完成进入初二的过渡。在进入初二以后逐步加强学习能力指导和训练,使学习进程与学生身心迅速发展相适应,从而避免急剧分化期的形成。进入初三学段,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加大,关键在于立足有效时间,统筹规划新课、复习课和各种练习,关注过程和细节,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进程,确保学生有稳定的心理和学习状态。
五是思想工作走在先,心理疏导紧跟上。要搞好教学,思想教育不可少,而且要先行,坚持不懈、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是缩小两极分化的前提。其次要全面贯彻《课标》所规定的德育目标,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寓思想工作于平常的教学之中。第三要把思想工作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把端正学习态度与排除心里障碍结合起来。第四要研究儿童心理,尤其是学习心理。
六是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①心中“四有”做保证。一是心中有教材,进得去跳得出。二是心中有学生,佛眼以相待。即心里要有全体学生和爱生之心。三是心中有方法,在前两项的基础上,用对方法使各个层次上的学生不仅能“吃得饱”而且能“吃得好”。四是心中有策略。
②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分类推进。将全班学生分成A、B、G三个不同层次,科学地设计课堂,合理地分配时间,进行复式教学,实行“按需分配”、自觉升级的原则。
③精讲多练,加强练习,从“练”着眼考虑“讲”。
④教学中,教一课,验收一课,做好定时定量作业。
七是开展帮扶带,共同提高。①开展班内一帮一的帮扶带活动。通过现身说法,增强差生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差生的学习,学习较好的好学生也通过帮助差生解难解惑,加固深化自己的知识,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同时学生一帮一活动又弥补了教师辅导力量的不足,减少了老师工作量。②建立校外学习小组。校外学习小组由住得相对近的学生组成,由老师和家长指导,小组长负责,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这是校内帮扶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③开发和利用家庭资源帮扶带。这样学生在校内外,学习有困难时都可以得到即时的帮助。
八是创设更加宽泛的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
学校方面,一是营造英语学习环境氛围,如学校的标志和各种标识及标语等可以用汉英双语来制作,开办校园英语广播、英语小报,英语角、英语板报和橱窗等。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英语晚会、课本剧展演、诗歌朗诵、各种比赛竞赛等。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总之,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分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自己非智力因素和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两个方面引起的。只要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不断地反思、改进教法,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寻找落后的原因,采取积极适当的措施,同时又能与家长加强联系,帮助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败树立客观、公正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形成育人的“合力”,就能够有效地抑制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就能够把每一个学生的心智和学智发展到极致,就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