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在2016年接受《花花公子》杂志专访时曾预言:2030年后,人类将逐渐实现永生。库兹韦尔认为,目前人类已在逐步尝试让生物科学技术重新改造过时的“生命软件”,即人体内被称为基因的23000个“小程序”,通过将它们重新编程,帮助人类远离疾病及衰老。
这种改造,在动物身上已经取得成绩。库兹韦尔表示,到2030年,纳米机器人将会在人类血液里全面对抗疾病,帮助人类摧毁病原体、清除杂物血栓以及肿瘤,纠正DNA错误,甚至逆转衰老过程,有朝一日,你会发现“在星巴克排在你前面梳着发髻的哥们儿已经得到永生”。
雖然“科学怪人”库兹韦尔的话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地球人抵御疾病、延长寿命的核心技术。比如2018年初,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最新开发的人工智能算法——Aging.AI,通过人们的血液样本计算其生理年龄,并验证某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的使用是否能提高人的寿命。
2017年,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科研人员表示,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法分析包括CT在内的医学影像,通过人体内脏器官的细微变化判断患者的整体状况,甚至预测患者在5年内是否会死亡。
虽然这些研究有待进一步验证与完善,但近年来,确实有很多“机器医生”在“望闻问切”时,表现超越人类医生。
目前最著名的“机器医生”非IBM公司用于癌症研究的人工智能系统Watson莫属。2017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的一位胃癌局部晚期患者坐到“医生”Watson面前,在收到患者的治疗史、分期特征、转移位点、危重病情况等病理数据后,Watson思考了不到10秒钟,便在电脑屏幕上开出了一张详细的诊疗方案分析单。而它提出的诊疗方案,与资深肿瘤科医生的判断完全一致。
据说,在短短的10秒钟时间,Watson根据患者的指标数据,在庞大的的数据库里检索了300余份医学期刊和200余种医学教科书,以及1500多万资料中的关键信息。Watson在中国“坐诊”前,已经为印度一名几乎无药可救的癌症晚期患者找到了诊断方案;在日本,它只花了10分钟就确诊了一例罕见的白血病……
也许“机器医生”存在的意义,并非要与人类医生一争高下,而是可以给经验不足的医生提供帮助,减少误诊的发生。以癌症为例,中国作为癌症高发国,仅2015年就有近43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281.4万死亡病例,而所有癌症的5年生存率仅为30.9%。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肿瘤规范诊疗水平的参差不齐:同一病患在不同医院甚至在同一医院不同医生处,都可能得到不同的诊断结果。“机器医生”的存在,可以大大节省医生们诊断所花的时间,帮助顶尖医生腾出时间,从事那些真正有挑战性的医学研究。
对普通人而言,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就可以利用可穿戴式终端和可植入式终端进行每日健康管理。
这些终端能够适时分析用户的血糖值、血压、体温、脉搏、呼吸速度以及心率等生命数据,预测健康情况,提供疾病预防和病愈后的建议。另外,通过基因检测,每个人都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体质与患病风险,从而延长寿命。
(刘颖荐自《新周刊》)
这种改造,在动物身上已经取得成绩。库兹韦尔表示,到2030年,纳米机器人将会在人类血液里全面对抗疾病,帮助人类摧毁病原体、清除杂物血栓以及肿瘤,纠正DNA错误,甚至逆转衰老过程,有朝一日,你会发现“在星巴克排在你前面梳着发髻的哥们儿已经得到永生”。
雖然“科学怪人”库兹韦尔的话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地球人抵御疾病、延长寿命的核心技术。比如2018年初,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最新开发的人工智能算法——Aging.AI,通过人们的血液样本计算其生理年龄,并验证某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的使用是否能提高人的寿命。
2017年,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科研人员表示,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法分析包括CT在内的医学影像,通过人体内脏器官的细微变化判断患者的整体状况,甚至预测患者在5年内是否会死亡。
虽然这些研究有待进一步验证与完善,但近年来,确实有很多“机器医生”在“望闻问切”时,表现超越人类医生。
目前最著名的“机器医生”非IBM公司用于癌症研究的人工智能系统Watson莫属。2017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的一位胃癌局部晚期患者坐到“医生”Watson面前,在收到患者的治疗史、分期特征、转移位点、危重病情况等病理数据后,Watson思考了不到10秒钟,便在电脑屏幕上开出了一张详细的诊疗方案分析单。而它提出的诊疗方案,与资深肿瘤科医生的判断完全一致。
据说,在短短的10秒钟时间,Watson根据患者的指标数据,在庞大的的数据库里检索了300余份医学期刊和200余种医学教科书,以及1500多万资料中的关键信息。Watson在中国“坐诊”前,已经为印度一名几乎无药可救的癌症晚期患者找到了诊断方案;在日本,它只花了10分钟就确诊了一例罕见的白血病……
也许“机器医生”存在的意义,并非要与人类医生一争高下,而是可以给经验不足的医生提供帮助,减少误诊的发生。以癌症为例,中国作为癌症高发国,仅2015年就有近43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281.4万死亡病例,而所有癌症的5年生存率仅为30.9%。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肿瘤规范诊疗水平的参差不齐:同一病患在不同医院甚至在同一医院不同医生处,都可能得到不同的诊断结果。“机器医生”的存在,可以大大节省医生们诊断所花的时间,帮助顶尖医生腾出时间,从事那些真正有挑战性的医学研究。
对普通人而言,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就可以利用可穿戴式终端和可植入式终端进行每日健康管理。
这些终端能够适时分析用户的血糖值、血压、体温、脉搏、呼吸速度以及心率等生命数据,预测健康情况,提供疾病预防和病愈后的建议。另外,通过基因检测,每个人都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体质与患病风险,从而延长寿命。
(刘颖荐自《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