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胰腺淋巴管分布及微细结构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来源 :解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rai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酶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diabetic,NOD)小鼠胰腺淋巴管的分布及微细结构进行了光镜及电镜观察。5′-核苷酸酶(5′-Nase)阳性小叶间淋巴管具有明显的神经支配和丰富的瓣膜,分布于整个胰腺。小叶内毛细淋巴管虽有典型的结构特征,如不规则的管腔、极薄的管壁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独特连接方式(端端、重叠与指状突起连接),但数量很少,其分布相对独立于毛细血管(碱性磷酸酶,即ALPase阳性)。胰岛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出现在生后4~5周,并开始于近血管或淋巴管一侧。糖尿病发病后,血糖浓度在短期内急剧上升,胰岛由严重的淋巴细胞浸润转化为β细胞脱颗粒及坏死。淋巴管内一般充满大量淋巴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内小泡明显增多,并有广泛的细胞质突起。其开放性细胞间连接均匀地附着有5-Nase反应颗粒,形成了相当大的细胞间通路(500~1500nm),可见细胞或纤维碎片从组织间隙经此进入淋巴管腔。结果提示,糖尿病胰腺的淋巴管对浸润的淋巴细胞、坏死的细胞成分和某些溶质等的转运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报导了醋柳酸(阿斯匹林)治疗大骨节病X线骨质修复结果。经连续服药半年,儿童指骨干骺端好转率治疗组为59.83%,显著高于对照组35.71%(P<0.01);骨端治疗组好转率35.43%,对照组26.83%,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其治疗作用可能
用定量酶细胞化学方法结合超微结构,观察了小鼠实验性糖尿病。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表明:糖尿病时。肌细胞SDN活性明显下降;图像分析显示SDN的减少主要表现为有SDH反应
东亚金融危机、日本经济动荡对旅华市场的影响在今年更集中地显现出来。面对严峻的形势,一要深入分析经济不景气的国家的市场情况,制定相应的促销策略。二要放眼整体市场,寻
苯妥英钠是较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因其药源广、价格低、效果肯定,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用药不当,或用药后观察不详,即使用常规剂量,也会发生中毒反应,尤其是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甚至造成
以钛为基体,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法制备了Ti O2薄膜。以罗丹明B溶液为目标污染物测试所得Ti O2薄膜光催化性能。为提高所得Ti 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向电解液中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
目的:寻找理想的降血脂药物。方法:采用茶色素胶囊对30例高血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茶色素明显降低血中TC、TG、和LDL、增加HDL-C水平,观察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髓鞘碱性蛋白(MBP)及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影响。方法共纳入6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本文以管理学为参照对象 ,在分析管理学与图书馆学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对它们在学科性质、整合功能、理论及其表达、人才培养以及学科作用地位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就我国图书
自从80年代初美国首次发现AIDS后,世界各地均有报道,我国已报道数百例AIDS患者,江苏省已发现数例HIV携带者,但尚未发现AIDS患者.我们于1998年5月发现1例以不规则发热及颈部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