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li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财政支农支出投入不断增加,但是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一直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中国财政支农支出投入农村居民消费对策分析做出初步分析!
  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挤入效应
  一、引言
  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除了受自身消费能力和观念的影响外,也受到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不到30%,但农村人口却占总人口的50%以上,因此分析和研究农村居民消费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切入,分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为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中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一)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财政支农支出指政府通过对农村税收、财政投入及财政补贴等一些财政政策对农村农业进行管理和鼓励,达到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值得指出的是,财政支农支出跟财政农业支出是两个层次概念,支农支出只是农业支出的部分,财政支农支出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扶贫资金及科技投入等组成的,并且政府对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对应项目随着时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变更。
  我国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如我国从1978年到2010年,32年里,财政支农支出由75.95亿元增长到8129.58亿元,投入增加了106倍,由此看出我国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的增加。但是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投放比例并不是稳定呈上升状态,在1978年至1985年,由于社会不稳定,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在1986年至2003年时间段内,财政支农支出投入相对浮动,总体而言,在1978年到2003年间,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占有比率在5%至7%之间上下浮动。而2004年到2010年的几年时间内,由于我国对于三农政策的重视,支农支出投入一直稳定上升,在2010年比重达到9.05%。
  (二)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我国对于农业投入不断上升,但是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状态呈低速增长,其增加速度长期低于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比重相对下降。用恩格尔系数(EC)即消费水平指标来表达,恩格尔指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比重越低,说明生活水平不断上升。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在1978-1982年,EC大于0.6,在1983-1997年,EC在0.5至0.6之间,1998-2005,EC在0.45至0.5之间小幅度波动,而2006年至今,EC在0.43之间上下波动。从此可以得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
  三、我国农村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一)不同财政支农支出投入类型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农村财政支农支出一般根据结构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指农村投资性支出,这类支出是政府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出,其目的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以及支援农村集体各项生产,包括了农业支出和林业支出。第二类农村消费型支出,指政府事业部门的消费支出。第三类型为农村转移性支出即社会保障补助性支出和政策补贴支出等。根据数据《我国统计年鉴》及《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以及部分补充数据《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利用农村财政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回归方程,根据F检验和Hausman检验,可以得出,农村财政投资性支出挤入农村居民消费,显示农业生产要素数量和生产率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村居民收入,财政消费型支出虽然对农村居民消费挤入效果不高,但其依然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成本,提高了农村居民消费的纯收入,而财政转移性支出因其间接地补贴了农村居民用于消费的纯收入,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来看,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人均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即政府支出的正价引起居民消费的提高。
  (二)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不同消费层面的影响。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的三个类型对于居民在不同方面的消费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在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方面,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挤入效果是最大的,其后依次为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而在农村居民通讯、文化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财政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挤入效果明显,消费型支出次之;对于农村居民家庭衣食及家庭设备等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对其影响最为明显,其后依次为转移性支出和消费型支出。总体而言,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财政投资性和转移性影响均较大,而非产性的消费型支出对其均较小。
  四、关于财政支农支出的建议
  (一)完善农村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农村保障体系虽相对于来讲有所完善,但由于农村居民因病致贫或返贫的现象是依然存在的。就医费用一直影响居民消费,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村居民的就医压力。而对于农村养老体系,应加快并全面推广养老保险制度,并积极探索利用土地或其他固定资产做担保的养老保险,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多元化,普及化。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应积极加强农村公路、水电及通信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公路的畅通可以保障在流通过程中的流通质量,减少损失和成本。通信设施可以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为居民提供全面的信息,为生产提供更多的途径,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除此之外政府应积极增加农村财政投资性投入和转移性投入的规模,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五、结论语
  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以及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得出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其中以政府财政投资性投入和转移性投入最为明显,其次为消费性投入,积极的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特别是财政投资性投入和财政转移性投入,可以使居民的收入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振鹏,胡艳.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江汉论坛,2013,(1)
  [2]张倩.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4)
其他文献
利用已经研制出的标准功放模块,采用功率合成的电路技术,设计并研制出了400~1000MHz、输出功率为200W的宽带功率放大器。本文给出了该放大器的设计过程及三级放大器的实验结果
会议
课堂教学应能带给学生诗意体验,而语文教学的诗意体验源于师生关系的生态和谐。课堂是一个观念的生态圈,是一个人个性舒展的生态圈,是一个多边对话的舞台,教师只是这个“生态圈”、这个舞台的暂时管理员和“节目主持人”,或是作为学习团体中平等的一员,即“平等中的首席”,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共存。在课堂上,教师要真心真意地“走进去”,和学生进行心灵间的交融与对话。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应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
为了解农村改厕粪管工作的影响因素,于1991年5月对江苏省6县(市)农村卫生厕所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文化水
云南丛书处与云南通志馆是近代云南学术的中心,众多滇籍学者汇集此处,通过编纂《云南丛书》《新纂云南通志》对云南传统学术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中心任务是乡邦文献的搜
本文对跨文化教学在德国和中国外语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具体内容和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国内德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教学的定位以及其发展趋势,并讨论了跨文化培训在教学中的适用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是为未来工作实践打基础、做铺垫的,技工院校目的在于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而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重视操作实践,轻视书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技工院校
痛经乃至严重痛经是困扰女大学生的常见疾病,大多为青春期原发性痛经。该病除病理因素外,功能性痛经与心理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证实,原发性痛经女生比无痛经女
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那么
面对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吴江积极探索以智能化改造为重要抓手,努力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着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影视人物造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项目驱动”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改革方案。分别从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模式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