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让“民以食安”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8698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建设性”角度出发,只有形成更多的“肯定性共识”,只有激活各个方面正向的力量,举“全国之力”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救赎行动,才有可能揭开疮疤,集体疗救,才有可能让生产者敬畏法律,回归守法常识。
  
  扒粪运动 重立标杆 重典追责 道德重建=民以食安?尝试着写下这个等式,不知道它管不管用。但是必须假定它管用,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近期,双汇瘦肉精、毒豆芽、牛肉膏、毒生姜、染色馒头、墨汁加石蜡制造的粉条……轮番登场。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果食品安全于乱象之中不能实现大治,国人就无法从对该问题的纠结中走出。
  我们在沮丧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先是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对于瘦肉精等事件呈现出的道德滑坡强烈谴责;接着李克强副总理表态,要加大惩处力度,坚决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行为;继而卫生部重新汇总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国务院食安办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政府本次态度鲜明的动作,契合了民众的诉求与呼声,也让大家看到了“拐点”出现的可能。
  笔者多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经验结论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是各种利益纠结在一起的复杂品,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很难。期待“拐点”出现,触底“反弹”,便需要多管齐下,进行全社会的动员——应该有治理矿难那样的决心,应该有“举国之力办奥运世博”那样的动力,应该有如千方百计维稳那样的多重“智慧”与办法。
  鼓励媒体“扒粪运动”,是激荡涤浊的前提。几乎所有怪像,都是从媒体曝光开始发力的。眼见着“劣迹”越来越多,甚至光是“听说”就已经影响到了生理感官,于是有一个声音说:你们媒体不要再曝光了,再曝光就崩溃了!理解这种声音,却不能认同这种逻辑。腐朽食品多不多,取决于市场上这样的货色多不多,而不是媒体曝光的多不多,我们不能掩耳盗铃、讳疾忌医。
  重立标杆,是技术层面的命题,却也是“触底反弹”的逻辑起点。当下中国严峻的现实是,很多食品添加剂之类的标准非常混乱和落后,有的是二三十年前的标准,但被企业“裹挟”着一直不变,保护落后企业而不是保护消费者。近年的面粉增白剂之争、一滴香合法性之辩、“牛肉膏合法”之牛语、雀巢国外被检超标却“符合国内标准”之怪相,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近期卫生部只是“重申了禁止使用添加剂名单”,却被认为这是全新的标准;而很多问题食品曝光后,都因为缺乏有效标准参照而难以问责。这表明,我们必须为食品安全的各类标准重新建立看得到、摸得到的标杆,使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连标杆都没有是不可想象的。
  重典追责,是倒逼群体性违法泛滥的关键。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违法成本太低。更重要的问题是,监管部门搞九龙治水,治理不好却不需要担负责任,下辖企业被爆出低劣产品,只要跟着媒体表现一点“严查的姿态”,也就可以占领道德的高地。更卑劣的问题是像武汉发生的那样,执法者与违法者穿上一条裤子,甘当保护伞、通讯员。当下食品问题频出,标杆不够准确是原因之一,执法不力却是更重要的原因。
  道德重建,这是一个貌似无力感很强的话题,却也堪称最根本的“文化土壤”。这里面当然包括执法者、生产者“骨子里要有道德血液”,要以温总理式谴责的舆论氛围,来涤荡“守法道德多少钱一斤”之类的“无耻感”。但笔者也以为,这也包含公民行动的内容——面对对我们嘴巴与肠胃的伤害,完全依赖于政府执法部门,则难免要屡屡跌入失望,尤其关键的是,需要公民自身摆脱麻木不仁,各领域知晓内幕的“深喉”能够积极举报,行正义之举,网络曝光、民间打假、法律起诉……一个“诚信守法”的道德氛围,终究是要靠公民自己建设起来。
  食品安全问题从“建设性”角度出发,只有形成更多的“肯定性共识”,只有激活各个方面正向的力量,举“全国之力”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救赎行动,才有可能揭开疮疤,集体疗救,才有可能让生产者敬畏法律,回归守法常识。笔者尝试着写下这个等式,却深深地知道,能否推导出“民以食安”的结果,有赖于每一个环节的极大改进,这是一个互相咬合的链条。或许还有其他的齿轮存在,但起码现有这些,缺一不可。(扒粪运动:也称揭丑运动,19世纪美国出现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披露企业家为赚钱无视公众利益,形成著名的“扒粪运动”。——编者注)
其他文献
茅台申请“国酒”的大戏越来越好看了,针对贵州茅台申请“国酒茅台”商标一事,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连用四个不理解。第一,申请“国酒”是企业和商标主管部门行为,不理解为何网上对这件事关注度这么高。第二,国字号商标早有先例,国窖1573同属于酒类品牌,但却只有茅台申请商标引起如此大的波动,有点难以理解。第三,对于消费者而言,茅台酒有特点,不上头、喝了不影响工作,因此很多人追捧茅台,价格自然就贵。不理解为什么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在都市,远离故乡,怀揣着对生活和未来的美好憧憬,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融入城市的繁华。他们平凡,却拥有梦想,一步一个脚印是他们践行理想的方式。  公厕管理员李影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80后“新生代农民工”代表,她连续6年每天工作17个小时,将自己管理的公厕变成了上海市的一个文明窗口。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
那些山川河流,那些大地万物,从来不只是我们的资源,也是我们的责任。认识到这一点,人类开始走向文明。环保,并且依法环保,是今天我们所能找到的关于我们所处世界的最文明方式。  实施23年之后的《环境保护法》迎来首次修订。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审议。《草案》在增加环境信息公开、完善环境监测制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等方面有所突破,而最引人关注的是,《草案》专章规
近日劳务派遣用工因一则报道引发关注。报道的主角是家电行业知名企业美的集团。  事件起源于美的集团的大裁员,报道指向公司没有按要求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而美的集团则反驳,没有缴纳保险的是劳务派遣工,其保险应该是劳务派遣公司负责。  2011年12月22日,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前副巡视员关彬枫向本刊记者表示,劳务派遣用工越来越多,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劳务市场迫切需要一个条例来规范。    裁员牵出的劳
近两年,养生市场乱象频生,让百姓无所适从,健康信息庞杂、混乱,缺乏权威声音。  日前,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联合健康教育协会,并携手北京部分三甲医院推出了“健康大课堂”养生系列讲座。讲课的专家通过医院定向和医院相结合的形式推荐遴选出来。他们走上“健康大课堂”,免费为市民讲授养生知识,与市民对话健康,和百姓零距离互动,为老百姓们打造“健康”的健康教育平台。    “健康大课堂”开课  6月12日,北京市
走进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镇溪南村,如诗如画的葡萄果园、独具特色的芥菜、郁郁葱葱的茶叶基地、风光旖旎的人工林地,以及村民们一张张淳朴幸福的笑脸,无不展示着新农村的丰硕成果。  溪南村地处茜洋溪中游左岸,地理生产环境较为恶劣,谈到新农村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溪南村的村民颇有感触:“在郭成贵的带领下,我们村变了!”  2006年8月,郭成贵在没有入选村主任侯选人的情况下,由全体村民直接推选为村主任,并连续两届
我们全家都喜欢体育,虽然家里人没有一位运动员,甚至大都缺乏运动天赋,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体育的热情。每逢重大赛事,全家人必然翘首期待、共同关注。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于全世界的体育健儿而言,是巅峰的对决,是技能的较量;于寻常百姓来说,是感官的享受,是精神的引航。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绿色奥运”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在老妈的号召下,我们牢记口号,开动脑筋以实际行动鼎力支持。
1986年出生的李婧,已经完成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蜕变——由专业运动员转身成健身馆老板。  10岁那年,懵懂的她走上了运动员的标准化“生产线”;21岁那年,她又执意走出体制的围城,寻找更广阔的天地。  教练曾吓唬她:“你除了花样游泳什么都不会,出去了你连5块钱的盒饭都买不起!”家人也劝她不要放弃十年工龄,保住铁饭碗。可倔强的李婧,为梦想孤注一掷。    绕不开的花样游泳  1992年,6岁的北
截至2012年2月16日10时,干旱已造成云南全省13州市91个县(市、区)631.83万人受灾,饮水困难人口242.76万人,其中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口231.38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55.45万头。有的水库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水,干枯的水库里面甚至可以骑摩托车。    连续几年遭受严重干旱的云南省,目前再次遭受旱灾侵袭。在“旱魔”的肆虐之下,大片的田地张开龟裂的口子,成千上万的河沟断流干涸,无数
2006年,北京首个“社区公益律师制度”在西城区德胜街道诞生。基于“大调解”格局的形成,社区公益律师的出现,有效弥补了区级法律援助中心的局限性,将法律的公益门槛降低到所有百姓可以接受的程度。同时,如何让律师在坚持公益服务的同时个人经济利益不受损,“政府购买服务”的呼声在律师业界再起。    公益律师第一案  王玲珠是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的一位居民。2004年,她的一套位于广安门的房子遭遇动迁,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