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da0512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工作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校园文化活的载体,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精神风貌、文化内涵等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约束学校整体行为以及师生员工个体行为的功能。在院校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开展一系列积极向上、活泼新颖、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隐性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另一种是显性的校园舆论、校园环境、校园风貌。作为一个由师生员工、校园景观等众多独立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校园文化在与学校师生员工及外界社会进行信息、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常常强烈地表现出调节约束、集体意识功能和教育导向功能。
  首先,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校园文化是学校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首先它能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校园文化还能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暂且不说,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其次,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当代大学生都受过正规的基础教育,是经过国家考试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他们希望自己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个人价值。校园文化积极、健康,就能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不断调节、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与学校要求相适应的道德意识、是非观念。大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第三,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由于社会经历和经验的制约,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与判断上往往受到社会局部的、眼前的或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认知上发生偏差。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集体意识”将学校办学目标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目标,将大学的主要任务内化为老师的教育、科研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将大学的办学导向升华为教师的发展导向、学生的成才导向,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使学生在情感中生发出对校园和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状况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主流的、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他们的思想往往适应时代变革,思维活跃,反应敏锐,见解独到,容易形成新观点、新看法。但同时由于自身成长的特点和社会的急速变化,思想上也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和矛盾。且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多元化文化的相互渗透,这些外部因素强烈影响和刺激着正处于社会适应期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数是“90后”,是标榜个性的一代,个性鲜明,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求新意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比较积极乐观的,他们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敢于尝试和挑战,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理想和目标。但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健康风气,正悄然侵蚀着相对纯净的大学校园,使得一些是非观念分辨不强的学生把金钱和权利视为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艰苦奋斗意识淡薄,思想严重功利化。当代大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较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心理疾病,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盛行时代,网络污秽信息的传播,对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个性发展、思想意识等深层次东西,长期沉溺于封闭虚拟的网络环境还会淡化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对现实生活产生距离感,导致思想容易错位,认识与实际脱节。在择业观方面,当代大学生择业心态日渐成熟,认识到中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往的“精英”思想已不合时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再好高骛远,而是冷静务实,不是以精英的角色而是普通劳动者的角色定位求职。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
  文化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但文化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依托文化的客观表现形式,将规章制度建设、实物制作、礼仪习俗养成、语言符号表现等方式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沿革及学科特色相结合,就能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秉承办学理念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学校与学生、与社会的和谐。任何大学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个体特色的组织实体。通过明确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凸现大学的特色文化,有利于学校将校史校情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统一,增强学生对大学管理、教育方式的认同感和校园生活的自豪感,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和谐;也有利于学校通过毕业生日后的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和谐。
  (二)结合办学特色树立典型人物,为学生提供成长动力。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够通过差异性的成长满足社会需要的主要途径。通过建立雕塑、制作文化走廊、营建园林景观等多种形式凸现和强化学校特色,同时辅以对社会影响力大、典型性强、贡献突出的校友的大力宣传,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荣耀,就能在认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获得无穷的力量。
  (三)结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锻炼学生品格。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育方式,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应该更新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其他文献
文章从回收利用、填埋处理、有机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处理等几方面对城市垃圾处理利用进行了论述.并对垃圾焚烧处理二啞嚶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我国南方八、九月间室温分别为25-28℃和30-33℃时,该蚊种在室内的孵化,蛹化和羽化节律基本相似;平均卵期3.5—3.6天,幼虫期5.2—6.0天,蛹期1.7—2.0天,整个发育史最短为8天,最长为18天。
摘要:在新课改下,传统高中英语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以及教学内容等方式都产生了一定变化。教育部明确规定:新课程标准下,构建新的高中英语教学理念,保证课程内容具有选择性、基础性、时代性。本文通过对牛津版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实践教学的探讨来研究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变革。  关键词:牛津版 高中英语 Task 教学  在实施《牛津高中英语》TASK部分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感觉课时不足、课堂活动操作难度大、听力
福建省蔗糖主产区1992~1993年度生产情况与1993~1994年度生产预测表11992/1993年榨季福建省蔗糖主产区的生产情况表2福建省制糖工业公司1993~1994年度原料生产预测 福建省蔗糖主产区1992~1993年度生产情况与1993~... Productio
摘要: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普遍。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造成两极分化现象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两极分化 原因分析 对策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已成为全国性的普遍问题,其问题的严重性明显高于其他学科,正确分析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摆在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英语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也不
摘要: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实施双语教学,需要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老师。为了实现“产学结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要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幼儿园英语活动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学前教育 双语教学 教学实践  随着幼儿园英语活动日益普及和双语教育的推广,各类幼儿园迫切需要能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环境下,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在本文指汉语和
该文报道了西安市生活饮用水源黑河与灞河与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结果。共采集黑河水样12个,采集灞河水样42个,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水体中铀浓度属正常本平,但灞河水体中铀
晚稻新品种介绍刘绍英(江西省种子管理站南昌330046)我省新近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一批可推广的晚稻新品种(组合),各地可根据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推广,现作重点介绍如下。
摘要: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如何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是学习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根据图式理论,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由听者的背景知识与文章共同发生作用的、交互的、积极的理解过程。通过对本校高职大二学生的听力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如何运用以及运用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听力理解 背景知识 课堂观察  1.背景知识与听力理解  既然听力理解与背景知识有着如此紧密而重要的关系,那么要提高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