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伪成功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rykapn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教篇
  现实班主任工作中,很容易看到有这么样一些学生:他们从小在老师家长的庇佑中长大,而他们本身也没有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外在到内在都按照长辈期盼的模式发展,因为如此,教育的效果在这类学生身上得到充分展现,有着如下的典型特征:
  1.老于世故、精于算计,表现出与年龄不相匹配的“阅历”。
  也许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需要承受太多,不少师长父母老早就把自己作为过来人的处事技巧以一种定性结果的方式传授给了尚未真正涉世的少男少女。一些学生在学校在意分数职务名誉影响,有的学生有意接近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尤其是位高权重的老师,希望自己能有一些成绩可以让人看到,即便他殷勤接近的是他非常讨厌的老师。还有学生用工具性手段来取得自己想要的一切,用社会上的风气来诠释自己的处事哲学,有“厚黑”的做事风格。
  2.用成绩来代替一切,有时当他人他物为透明,利己主义思想浓。
  很简单的调位事件反响最大的反而是那些学习有一定优势的同学,同桌的选择、位置的前后、周边的环境都是他们要斤斤计较的对象,唯一没有想过的也许是如何去帮助他人。一切以己为中心,而成绩就是他们义正词严的理由。因为成绩突出,所以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因为成绩重要,其余的都可以忽略不计。哪怕是一些中学生本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一个同学在班里考试进步30名后,马上把自己的头发染成黄色,上课玩游戏被老师没收手机之后以“下次考试进步来作为交换”,满不在乎地我行我素。
  3.做事放不开思路,行为束手束脚,思想僵化,只会执行不会思考。
  粉笔没了,不会到办公室去拿,黑板报空着,不知道要去动笔书画,同学受伤了,只会向老师汇报,缺乏现场的应急处理……很多学生养成了一种习惯,好似算盘上的珠子一样,你拨弄他一下,他才会动一下。有的学生还会纠缠于任务的细节部分,比如什么时候打扫卫生什么时候交上作业等,那些其实是在坚持大原则的基础上自己都可以处理的小问题,反映出现在的学生缺乏真正的思考,做事不灵活,实践能力不强。更不要说他们去完成一些有创意的活动了。
  4.生活自理能力弱,有时甚至需要专人照顾。
  现在有的学生从不做家务,在学校才是第一次拿起扫帚等劳动工具,这类学生一般桌面地下都会乱成一团,上课找书都要很长时间。很多学生普遍健忘,甚至头十分钟告诉他的事情,过一会儿马上忘记,需要专人反复地提醒。眼镜坏了,书本不见了,衣服穿少了……还有的学生“沉默是金”,在老师随和亲切的谈话面前也缺乏合适的反应,用家长的话来说“如果他生活在一个不用跟人打交道的环境就好了”(这个学生平时经常失忆发呆,在家门附近出过两次车祸。成绩是文科差理科略好。)诸如此类的事情恐怕难免会影响到学习,更让人担心他“成功的学习”带不来成功的生活。
  ……
  无论如何,上述那些学生有别于野性难驯的叛逆学生,似乎不应该是德育强调的重点对象,也许大多数还是“好孩子”的代表。然而我们发现,这些学生是一种“过度被教育”的产物,这种“过度被教育”使他们受着积习的固有错误观念的指导,以教育的功利化追求作为奉行的原则(行为上只求趋利避害,虽然并非真正明白利益得失)。这根本上贬损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完全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培养不了真正的人才。——试问:心若歪,身怎正?!
  我们不妨再去探讨一下这些现象产生的背景渊源。
  施教篇
  曾几何时,教育的励志功能被看做是教育的唯一归属功能而被高歌猛进地加以放大,不断报道,连篇累牍的当下宣传和出人头地的传统愿望使得教育的目的异常清晰,同时也分外功利。
  教育的功利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重目标轻过程,重表现轻内里。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光耀门楣是一件貌似何等扬眉吐气的事情。人的各项努力,人生奋斗都是直奔这个主题而去的,也是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直奔主题的目标,人们更在乎的是“教育”过后学生“成绩表现”如何,也就是教育的长期内化过程被简化为一个直接反馈的短期结果,忽略了这当中过程与结果的过渡平衡关系。在过程大于结果的时候,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对应结果。这样的目标设置,势必忽略了学生的心智教育,学生的身心能力发展实际上是在这样的发展体系中萎缩了,甚至走上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只要结果成功,不看真实的投入。
  2.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机制稍显单一。
  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固然有它们存在的合理土壤,然而具体操作过程可能相对之前的结果性评价要显得更为复杂,会有各种因素的介入,如学生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机械制作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绘画才艺体育技能等。应该说综合了各项考察内容的最终评价结果无疑也会更加科学客观。同时显而易见的是,如斯评价在时间空间上都需要有安排分配,对教育的科研能力与实际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出于工作的操作考虑,也是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行政导向使然,哪怕是一些内化的工作,最后的呈现方式不过是一堆冰冷粗暴的漂浮数字,教育的人文功能尤其是情感熏陶效应在这样的评价机制里被放诸尾后。以这样的评价机制来检验教育,导向的偏差决定了结果的片面。
  3.美育教育的表面在场与实际缺席。
  素质教育就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很强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个性,使之成为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人才的一种整体性教育活动。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光包括学生的艺术教育,在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等学科中都有广泛渗透,班会课或是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美育教育的优良课堂。
  我们学校的很多美育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充其量只是走了个过场。在可以见效快的应试学习和生长慢的心理成长上,教育者更多强调的是前者。缺少有价值有情味和有效果的教育活动,学生内在情感激发不够,家校配合不到位,忽视学生内在心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绝对有影响,历史遗留影响也是难以预计。
  4.自我认识与他者评价的不相匹配,高估和低估对个人产生了不好影响。
  对于受教的学生来说,行为总是有着一定的追求目的,自己的行为也渴盼着他人及环境的认可。而在教育环境里所肯定的形象往往是定型化了的模式范本,个人臣服于这些样板范例,而忘了自我身心的发展。本班有位学生,从小就是师长的宠儿,言行举止就是高度近视严肃庄重的朴素学生干部模样,从普通初中来到强手如林的高中,她保留了一贯的心理优势,却跟不上能力增长的要求,又因为离开了之前的狭小天地,交际能力很弱,同学中表现很孤独。主动与人交往脱不了傲气专横的态度,专心学习又没有值得告慰的成绩,甚至她颠覆了以前的观点:“我不要当好孩子!我让以前的老师给骗了!其实成绩好的同学做事一定差,成绩好的同学以后混得都不好!”结果后来她发现她认为的交际高手不过是虚张声势的厌学者,自己却因为拒绝作业拒绝考试拒绝学习成了同学当中特立独行的四不像(虽然有点外勇内怯),连已有的优良学习基础都保不住,再追已晚,后悔莫及。
  分析原因不难发现,她旧时所遵循的是以成绩定高低的思维方式,老师励志和成绩肯定是她安身立名的基础。高中学习生活紧张,压力大,后来遇到的又是消极厌学的影响,加上青春期的自惭形秽的审美心理,她全盘否定了自己的内外形象。——有什么样的导向、风气、环境,最后没有主心骨的墙头草就倒在哪里。所以个人的自我认识一定要全面审慎到位,他人以及集体环境的评价也要客观合乎实际。那位同学离开了曾经熟悉的环境,其实是离开了一个可以包容她缺点的地方,以前被忽视的定时炸弹就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爆炸。我们必须得明白:读书未必能改变命运,但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学习的真正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意义是怎样的,学会客观对待学习的结果。——深入思考过这些问题之后,放弃自己偏激片面的想法,全方位发展自己。
  5.过分呵护孩子导致孩子能力羸弱。
  这是至少涉及到两代人的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孩子不是不幸福而是幸福过剩了。物质的富余与之而来的也许是心灵的空虚,重物质轻精神。用物质来换取成绩,得到的也不是真正的成绩;用温室代替自然,孩子依赖性强。短暂的栖息保护让孩子失去了发自内心的进取精神,貌似强大,实则后劲不足,一旦失去了依附,不堪一击倒地不起。那,还算是教育的成功吗?!
  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讨论了在不正确的导向下,学生所形成与优良考试成绩不相匹配的不良思想行为,笔者称之为“教育的伪成功”,并探讨了这种现象深层原因。而教育的成功与否实际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当我们在施行教育的过程中,先来警惕教育的“伪成功”现象,正本清源,实在是一个绕不去的重要步骤。只有认识上有辨别,行动才会更有力量!
  愿能有更多教育心得与大家分享!
  (作者单位:广东番禺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将化学学科教育视为一种文化,有利于教师从更高的理论平台上去为学生构建一个理论学习的空间,促使教师和学生在思维、思想上有一个更深层面上的拓展,注重化学学科文化本质属性,有利于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在三维目标实施过程中实现有机统一,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对提升教师有效教学品位起到催进作用。而在学生层面,在化学课程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科知识的自主构建,使其对学科文化知识具有批判重构的能力。
期刊
[摘要]当前,农村中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整体素质偏低,厌学情绪严重,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应有的兴趣。本文从学生方面的原因入手,谈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提高 数学学习兴趣 原因 对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潜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农村中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  1.枯燥无味,
期刊
[摘要]过去在小学阶段教师只注重字、词、句,阅读的强化训练忽视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加之口语交际又不列入考试,所以口语交际在教学中被忽视了。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的作用却不可忽视,我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跟人交流,口语交际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谈了培养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两个方面。  [关键词]口语交际 语文素质 能力     口语交际是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内驱力。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我们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中国古人也早就道出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佳句。在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更为重要,良好的自信心能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课上失去自信心的学生,会象小鸟失去双翼,再也无法振翅高翔。音乐课更是学生展示自我、培养良好心里素质和艺术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生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让自
期刊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做好作文教学方面的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接受的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近些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摸索,使我深深感受到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性。并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一、学会观察生活,注意收集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
期刊
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其道德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的体现,道德人格是一个和一种自由自觉智慧的实践,是之所以区别其他动物的关键所在。因此,改革我国道德教育思路和方法,把“道德灌输”与“德性养成”有机的结起来,是当前德育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大力宣传 营造氛围  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有些是好的,但是有些是不好的,甚至是不符合学校要求的,如:粗言脏语、追逐打闹、乱
期刊
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育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
期刊
小学作为启蒙教育阶段,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迅速而正确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正确而迅速地进行计算呢?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小学研究性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期刊
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有效的利用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美术教师只有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时常渗透德育,让同学们随时随地受到教育,这样不但能使学生保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