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传播与旅游文本英译探究

来源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翻译与文化紧密相关。文章分析和探讨了旅游文本中民俗文化及英译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俗文化翻译应遵循的翻译原则,同时,还归纳 了翻译旅游文本 中民俗文化常用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文本;翻译原则;翻译策略
  中国的多民族性直接促成了风格各异、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探索民俗文化 的翻译原则,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是有效传递文化信息、提高翻译质量、传播中国文化的关键所在。重 庆有着丰富多彩 的民俗文化资源 ,如何将各 民俗文化场馆及 民俗文化旅游景点的宣传 资料准确无误地翻译 出来并同时保持地方民俗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从 功能翻译论 的视角 ,对 民俗文化的翻译 原则加 以探讨 ,通过具体分析 民俗文化资料的英译案例 ,探索 出具 体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力求处理好民俗文化信息,以保证民俗文化的翻译质量。
  一、民俗文化翻译概述
  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翻译中,如 何将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民俗文化词语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为外国游客所了解认知,使之成为连接各民 族文化交流的纽带,显得尤为重要。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也日渐凸显翻译的文化功能。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大量不同的民俗文化 词汇。为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让外国游客能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增进民族间的交流,弘扬中华 文化,就要求译者在准确地传递原文基本语义信息的同时还要对民族的心理、历史习俗、宗教文化等都有所 了解并在翻译时设法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民族色 能使译文保留住原语文化的异域特色,最终实现弘 彩,保持文化身份。 “译者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西方 扬民俗文化及旅游资料翻译的宣传功效。民族民俗移植到中华民族民俗中,否则就会造成文 化身份模糊、错位的后果”。民俗文化固有的文 化身份就在于其是某一特定民族文化所产生的文化特性,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努力保留的成分。针对民俗文化资料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两 对旅游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进行英译时还需符合 目的 个原则:准确传达文化内涵,保留民族文化身份及语言习惯,充分考虑 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心理,使 准确传达文化 内涵是指译文首先应力求准确 双方在价值观念、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 简洁,尽可能贴近原文的文化内涵,顾及译文读者 等方面达成共识,才能处理好旅游文本中所包含的 的阅读欣赏习惯和心理感受,使外国游客能获得与 文化信息,最大程度降低跨文化交际中的保留民族文化身份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 实于原文、原语境,尽量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来保 文化冲突, 原文读者同样的文化感受,但不必费心寻求字面上 更准确地传达出各民族间的特有的民族色彩,更好地弘扬本土文化。
  二、从功能翻译论看民俗文化资料的英译
  功能翻译论是一种强调译文功能的应用性较 文化形象来替换原语民俗形象,最终实现交际目的强的翻译理论 ,因此 ,将 功能翻译理论运用到旅游文本资料中的民俗文化翻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功能翻译学派认为,翻译是人类一种有 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 民俗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具有民 的过程,即 “目的决定手段”。功能翻译理论将翻 族特色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也是大多数外国游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其以目的为主导的翻 客最感兴趣、最想了解认知的新鲜事物。这些民俗 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論体系,更符合翻译实践。 “功 文化为本民族所独有,因此很难在其他语言中找到 能学派大胆地摆脱等效论的束缚,以目的为总则, 对应的表达方式。要使译文读者获取到近似原文读 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及交际的框架中进行 者获得的效应,就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变译,将 考察,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就重庆而言,兼具山城与江城特色 的法则,即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 的自然地理特征始终伴随着重庆地方特色文化的发 目的性法则是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 目的;连贯性 展,已成为重庆民俗文化的重要方面。重庆民俗文 法则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 目的语交 化的包容性、多元性与复杂性书写着重庆的人文社 际环境中有意义,即语内连贯;忠实性法则是指译 会风貌,展现着重庆的民俗文化特色。就重庆旅游 文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且包括为实现译文预期 文本对外宣传的翻译现状而言,民俗文化的翻译存 功能所进行的必要调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各种民俗活动也丰富多彩。民俗文化的英译过程其实是语言从弱势 的,建议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补充完整其文化意象, 文化 向强势文化传播的过程 。翻译策略的选择 ,关 这样更 易为外 国游 客所理解 。系到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传播效力。
  三、民俗文化翻译的基本策略
  民俗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也是大多数外国游客最感兴趣、最想了解认知的新鲜事物。这些民俗文化为本民族所独有,因此很难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要使译文读者获取到近似原文读者获得的效应,就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变译,将中国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介绍给世界,保证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
  巴蜀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巴蜀自然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生产方式等。巴蜀民俗文化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巴蜀各族民众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以及心理意识等方面的民族特点。就重庆而言,兼具山城与江城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始终伴随着重庆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已成为重庆民俗文化的重要方面。重庆民俗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性与复杂性书写着重庆的人文社会风貌,展现着重庆的民俗文化特色。就重庆旅游文本对外宣传的翻译现状而言,民俗文化的翻译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些瑕疵、错误散落于景点介绍小册子、导游手册、明信片等各种旅游资料中,理解错误、文化误解、用词不当、中式英语等之类的错误随处可见且民俗文化英语出版物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仅集中在地方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介绍的主题上。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各种民俗活动也丰富多彩。民俗文化的英译过程其实是语言从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的过程。翻译策略的选择,关系到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传播效力。勒菲弗尔(1992)指出“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因素决定的:社会的、政治的以及意识形态的。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体现在译者的译文当中。”   为了很好地保存与传播本土的民俗风情,同时实现地方民俗文化传播的目的,译者要努力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生动地再现原文。民俗文化资料涵盖了历史、政治、民俗、宗教、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翻译时应力求将原语的表达方式及文化意象移植到译语文化中,充分保留地方民俗文化形象,保持自己民族独有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地位,实现两种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帮助外国游客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笔者通过对旅游文本中富含民俗文化信息的文本分析研究,探讨民俗文化翻译的基本策略与民俗文化的传播,以期引起更多译者对民俗文化翻译的思考。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语言和文化鸿沟,翻译只能尽量地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译者可采用音译(加注)法把原语里的词汇直接移入到译语中去,以使译语读者从译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尽可能地等同于原语读者从原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并同时丰富了译语文化。通过对这些新词术语长期而广泛地使用便可逐渐融入译语语言中,丰富译语语言的词汇,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语言的融合,加强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音译法很好地保持了原语的文化特色,但对于某些富含文化信息内涵的词汇翻译则有可能使译语读者不知所云,因此,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如“清明节”不仅仅只包含扫墓这一重要环节,更含有农业节气的深层内涵,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文化渊源颇深,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补充完整其文化意象,这样更易为外国游客所理解。对于原文中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就需要在保留原语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注释,解释说明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象,加大原文信息量,给外国游客提供必要的文化知识,缓解由于文化缺省带来的理解困难,保证译文读者能获得同样的认知效果,以保持其文化身份的清晰度。
  民俗文化翻译的不可替换性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以异域民俗文化现象直接替换原语中的民俗文化现象。译者可从译文读者和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發,通过改变知识结构传递形式来尽量保留原语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决定了一些富含文化意蕴的词汇等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形式和内容完全对应的表达对于这些词语的翻译就不能简单地照字面直译,而应采用意译法,尽量使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传达出其深层文化内涵,以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思维习惯,让译语读者从译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能等同于原语读者从原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使读者能看明白,领会其深层文化内涵,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不同语言民族在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和特质性。
  结论:
  民俗文化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旅游文本的翻译不是简单的字符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要将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民俗文化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并非易事。针对旅游文本中的民俗文化翻译,译者只有在熟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基础上,遵循翻译原则,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准确地传递原语的语义基本信息,并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民族色彩,准确传达出其内含的文化意象,实现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
  [2】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 [J].国外外语教学,2017(3).
  [3]仲伟合 ,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 .中国翻译 ,2018 (3).
  [4]肖娴.论文学翻译的符号美学[J].重庆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其他文献
幼儿园健康领域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而小班教师与幼儿理想的师幼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双向互动的新型师幼关系,即师幼互动关系。  通过《与小班幼儿开展良好的师幼互动》课题的研究和学习使我深有体会,尤其对我们小班幼儿来说更为重要,我们只有与幼儿互相交流,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建立朋友关系,同幼儿及时沟通,才能做好
期刊
【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即甲状腺激素在体内的含量过多而引起的发生在脖子部位的甲状腺疾病。甲亢的原因主要是消耗和心理压力造成的。甲亢分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甲状腺瘤伴甲亢,甲状腺腺瘤等。多见于成年妇女,可以诊断为所有年龄组,年龄在20~50岁之间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分析,治疗及疗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被称为甲亢,是指由于甲状腺激素产生太多而一种临床综合症,是
期刊
【摘要】现如今,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逐渐进入了人类的生活,人类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也出现了神的转变。因此,开发一种稳固又安全地具备优秀市场适应性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  【关键词】四川省,旅游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前言  本文根据四川省旅游管理的实际发展状况,分析和设计了简单的四川省旅游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并按照系统用户使用的需要,将本系统的使用者角色划分了系统管
期刊
【摘要】伴隨着国际经济贸易与会展业的融合,各国经济主体们积极参加,以此作为平台宣传推广企业,并也以此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因此,各国都在打造本国特色的会展服务贸易,那些原有的发达品牌会展服务贸易们也把重心转移到本国之外,推行全球扩张战略。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会展服务贸易的概念,进而对我国会展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最后提出促进我国会展服务贸易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会展服务贸易
期刊
班主任虽然是学校最小的官,但是是学生所依靠的大树,要想这棵大树枝叶茂盛,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适应各种班级的管理能力。做孩子们的贴心朋友。  农村小学的孩子送到学校,家长几乎是甩包袱,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依赖于学校,而学校开学课一分班主任一任命,这个班的责任都归给班主任,任课教师只负责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几十号人的吃喝拉撒都是班主任的工作,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
期刊
【摘要】阅读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语文作文水平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达到提高语文作文写作水平的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努力探寻答案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从课外阅读对语文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及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具体措施两方面,进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引领下,我国各项经济高速运行发展,顺应时代需求,会展国际贸易顺势发展。作为国际经济贸易的一部分,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我国对外贸易的程度。伴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与会展业的融合,各国经济主体们积极参加,以此作为平台宣传推广企业,并也以此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因此,各国都在打造本国特色的会展国际贸易,那些原有的发达品牌会展国际贸易们也把重心转移到本国之外,推行全球扩张战略。论文
期刊
【摘要】旅游公共交通公示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能向人们传递信息,及时提醒,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它既是一种导向载体,也是城市形象的宣传者。旅顺口区是一个富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区,随着旅顺地区经济地不断发展,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其公共交通公示语的建设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诸多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针对旅顺口区旅游公共交通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现状进行具体研究,拟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旅顺口区;
期刊
【摘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學习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小学语文的知识结构得到更加的完善,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在目前阶段,对于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教师还需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很多习惯的养成是在幼儿阶段,而且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建立也都是在幼儿时期逐渐形成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幼儿园的重点,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认识到幼儿园德育教育现状,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幼儿道德素质。对此,本文探究幼儿园德育教育现状,提出幼儿园中德育教育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现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