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思维过程

来源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以高度抽象的概念、法则、计算为主的知识体系.小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等的理解,离不开大量的感性材料.然而,要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是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催化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语言内化为认识的工具,就比以前更能有效而灵活地将经验和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转换.”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既能使知识顺利得到内化,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其他文献
文学修养和数学思维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文化素质.教师引导儿童带着数学的眼光阅读、欣赏寓言,能使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寓言中蕴含的文学知识形成新的交融.教师要注意挖掘寓言中的数学元素,让寓言走进教学,进而延展课堂教学,放飞儿童思维,促进他们提升综合素养.
大家应对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现象与思想主张做出深入分析与认真反思,如数学教育改革中的“钟摆现象”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包括很好地确定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具体工作目标.
数学推理主要包含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一直以来,演绎推理都深受重视.合情推理因其非形式性、主观性强、个体差异性强等特点而受到忽视,有时仅仅作为演绎推理的补充.《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猜测某些结论,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通过实例使学生逐步意识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演绎推理的确认,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相对于演绎推理而言,合情推理的难度较小,教师可以通过预设和铺垫逐
当下,教育“双减”政策正深入落实,课程改革已进入“培养核心素养”的3.0时代,可小学语文作业与30年前相比变化不大,作业中充斥着大量“把字句”“被字句”互改、缩句扩句等类似练习.这些作业脱离语境,于语用无益;机械操练,致学习无趣;挤占时间,令学生无奈.对此,呼吁学校、教师基于“双减”的需要,列出作业负面清单,让“减负提质”真正落到实处.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个体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认知和调节的策略,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估.该策略的合理运用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起到重要作用.rn1.制定阅读计划.rn在阅读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阅读准备工作,即制定阅读计划,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设置阅读目标,这是阅读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关系着学生采取何种阅读策略以及阅读后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目标设置意识,并引导其科学设置阅读目标,使阅读学习更具目的性.二是合理安排时间,科学统筹阅读时间是提升阅读效率的重要路径.在
“融课堂”是盐城市大丰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主要指“五育融合”“学教融和”“学段融贯”“学科融通”的课堂教学新样态.笔者通过参与盐城市大丰区南翔实验小学组织的小学语文“融课堂”半日研活动和观摩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上《示儿》和《题临安邸》这两节课的课堂教学,与议课者围绕融德于情、融学于境、融思于问、融教于评这四个维度进行探讨,总结了语文“融课堂”建设的四个要点.
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故事板块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进行一系列的语言学习及思维活动,进而增进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n1.导入文本,初探主题意义.rn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应以单元主题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在文本的导入环节,应带领学生初探文本的主题意义.以译林版《英语》六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以问题引入主题,与学生开展围绕主题的对话,不断捕捉学生关于主题方面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思考.
欣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少版《美术》教材在不同年段安排了不同的欣赏教学内容.低年段主要引导学生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然后让其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一上《走进大自然》《秋天来了》《难忘幼儿园》,二上《难忘夏天》《自然现象》《虾和蟹》等.中年段主要以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为主,学生用语言或文字描述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如三上《点彩游戏》《图形印章》《剪纸》《皮影戏》,四上《奇怪的梦》《鱼的纹样》《水墨改画》《玉石文化》等.高年段主要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
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实验中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验证数学猜想、解决数学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教学问题.苏教版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会进行体积计算后安排的一次“探索规律”活动课,主要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实验中发现不同类型涂色正方体个数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理解数学规律与图形特征的内在关联,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作为叙述童年趣事的课文,《剃头大师》蕴含着丰富的童真童味.在教学此文时,教师应通过沟通文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让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基于已有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由此,才能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体会童真童味,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