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了凡精神,没有终点的智慧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p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凡四训》中提到一个关于两文钱的故事: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只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这个故事很有趣,因为在《圣经》中也有相似的一则:
  “耶稣举目一望,看见富人把他们的献仪投入银库内,又看见一个贫苦的寡妇,把两文钱投入里面,遂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个穷寡妇比众人投入的都多,因为众人都是拿他们多余的投入,作为给天主的献仪;而这个寡妇却是从她的不足中,把她所有的,一切生活费都投上了。’”
  无论中西,纯洁的信仰总是指引人向善的,其精髓之处更是相同的。两个故事互相补充着为彼此解读了奉献的真谛。倾其所有、全心全意付出的穷人,比从奢侈生活中取出九牛一毛来随意施舍的富人更高贵,因为前者的付出里比后者的多了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任何财富都无可取代的真诚心意。
  在泰国、缅甸等东方佛国,每天清早人们都准备好最香甜的米饭、最新鲜的水果到街头斋僧,整个过程里无论是奉献者还是接受者都不发一语、恭恭敬敬。在伊朗、阿富汗等伊斯兰国家,任何人都愿意倾其所有帮助风尘仆仆的旅人,甚至肝胆相照,只要客人也肯一样坦诚地喝下他家的三杯茶。这些人中有的衣衫褴褛、居所破旧,自己都吃不上整洁的饭食,但是奉献的心始终如一,并自然把这样的郑重化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精神,令人感动,也令人沉思。
  其实,无论是怎样的故事、怎样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真诚是无价之宝,因为慷慨不是用钱衡量,而是用心来量度的,更要用生命去贯彻、去实践。
  明了之后,心意有多重,步伐就有多轻。那么走出去吧!只要记得,路在脚下,理在心中。
其他文献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同为咳嗽,症状也不尽相同,有的干咳无痰,有的咳嗽痰黄,有的伴有咽痒咽痛。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解决。  ◎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症,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
期刊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与大臣探讨历代盛衰兴亡的原因,也经常谈到用人的问题。有一次,唐太宗对魏征说:“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魏征完全认同唐太宗的看法,他进一步补充说:“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魏征此言,一语道破古今明君用人的奥秘,可谓总结历代用人经验的概括性论断。  ◎吴起杀妻求将惹非议  《资治通鉴》记载,“吴起
期刊
◎修己:古代儒商的学养之路  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功课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儒商呢?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儒商也是这种学习方式。首先学习“经”,“经”就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律。《道德经》里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为它讲的是自然规律、讲的是生命的规律。通过学习生命和自然规律,掌握了趋势,就好像我们卖股票一样,如果掌握了趋势,知道了什么时间涨什么时间跌,那炒股就非常顺手。我
期刊
几千年前,古希腊有一座著名的建筑,门楣上写道:“认识你自己”,提醒人们,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这句睿智的话直到现在,还留在那里,成为警醒世人的一句著名箴言。可是直到现在,人类仍然难做到这一点。  名著《荆棘鸟》中也有相似的话:“每一个男人,每一个女人,都不会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真身。”因为不晓得自己究竟是怎样的,所以,才在世界不断的搜寻,用外物拼凑相似的自身,却是越寻越远。  那么,就在心里放一面镜子
期刊
那就是从前的你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停泊在一个岛屿附近,在船上休息。  夜深了,四周很安静,没有风,月亮照在水面上,艾子感到十分惬意,坐在船头毫无睡意。忽然,艾子听到有哭声,他感到十分奇怪,这周围空荡荡的,并无其他什么人。艾子仔细聆听,原来,声音是从水底下传来的,伴着哭泣声,还有阵阵说话声。  艾子清楚地听到一个声音说:“小兄弟,你听说了吗?龙王昨天传出命令,水族中
期刊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修身正己立德一直是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官德文化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围绕“人与修身立德”而展开的,换句话说,修身正己立德就是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以儒家思想为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不孤,必有邻”“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
期刊
“命由我造,反躬自省;福自己求,求之有道。”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  ……  当苦于自身的命运不济,当日积月累的身心困苦无法释然,当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踯躅不前,当结束一天的奔波与劳累时,
期刊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冷静客观地反省自己,是一个人修性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明朝万历年间,袁了凡出生在一个江南小镇,由于家境清贫,只得学医谋生。一次,他在慈云寺遇到一位精通算命之术的孔先生。孔先生说他本是读书做官的命,第
期刊
改过方能提高,自省方能进步。弘一法师对自我修养有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将“改过自新”分解为“学、省、改”三个环节,“学”即“知善恶”,“省”即“自省察”,“改”即“改过失”,落在实践上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在实践中更有十训需注意: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
期刊
《菩提树下》  周梦蝶  谁是心里藏着镜子的人呢?  谁肯赤着脚踏过他的一生?  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  谁能于雪中取火,  且铸火为雪?  在菩提树下。  一个只有半个面孔的人  抬眼向天,  以叹息回答  那欲自高处沉沉俯向他的蔚蓝。  是的,这儿已经有人坐过!  草色凝碧。  纵使在冬季  纵使结跗者的足音已远去  你依然有枕着万籁  与风月的背面相对密谈的欣喜  坐断了几个春天?  又坐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