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冒险家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hl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申 音
  
  那些曾经浸透了汗水、眼泪与失望的土地,在2009年也许会成为新的“冒险家乐园”
  
  河北,满城。
  冀中的冬天寒风料峭,农田里荒凉得只剩下了玉米收割后星星点点的散落枯叶。农民康继诚站在自家的10亩田地上,背后不远处就是同样荒凉的太行山。自家庭联产承包以来的30年,这10亩农田承载了他太多的劳作和心思,但这方农田却并没有回报给他殷实的生活。他和他的乡亲们一样,把富裕的希望寄托在这块“种啥都能长”的肥沃土地上,种扁豆、种平菇、种草莓……,但他们发现自己永远跑在市场的后面,无法兑现温饱之上的财富想象。
  现在,康继诚一家都进入了附近的工厂打工,一个月下来全家能有5000块钱以上的收入。而在他的身边,则是全村乃至全县的农民离开土地的浪潮。“现在没人认真种地了,都是撒上点玉米,靠天收。”对于那10亩土地,他现在最大的希望是能够迅速变现:“有人来租肯定租啊,长期租最好!一亩一年给个两三百就行。”
  广东,惠州。
  “它就像我的儿子一样。”蹲在蔬菜大棚的门口,手里抚弄着一个一斤重的大甜椒,曾经的大学团委书记马承榕眼中溢出的是父亲般的慈爱。他的身后松散地围拢着四五个相貌乡土的年轻人,他们的脸上无一例外地带着自豪的笑容。在他们的身后,一座1800亩的蔬菜农场,正在暖暖的冬日中静静绽放着丰收的盛绿。而这只是福州人马承榕1.8万亩农场的十分之一,这十多个农场横跨中国南北5个省份,它们共同的名字是:利农。
  五年前,城市人马承榕迈出了乡村创业的脚步,开始追逐他在大地上的财富梦想。在他的手里,小农手中四分五裂的农田变成了平整广阔的农场,小农不足以维生的土地上冒出了丰厚的利润,让小农绝望的农业吸引来了资本家的竞逐。
  康继诚走了,马承榕来了。在中国大地上,两个相隔遥远的陌生人擦肩而过。对于中国农业来说,这是一次意味深远的交错。
  2008年末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有没有可能像30年前的那一届三中全会一样,成为一个新时代到来的宣言书?在保障农民合法土地收益权利,鼓励土地自由流转的前提下,中国新农业的未来又在哪里?
  想知道答案的人或许并不都在农村。
  矗立在深圳繁华的深南大道旁的投资大厦,是本土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的总部所在。每天身穿西服打着领带,手握数以十亿计的资本,创新投总裁李万寿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资本家。说到新农业,他态度鲜明:“中国新农业的机会才刚刚开始!”
  从2006年投资云南龙生茶业到最新的河南“好想你”枣业,三年来创新投在新农业项目上的投资累计达到了3亿元以上,占到三年中总投资额的十分之一。说到项目,李万寿更是娓娓道来,按照省份一路数下来,足有十几个。
  不仅仅是李万寿,事实上,近年来几乎所有的主流投资机构都把目光投向了新农业。“新农业成为了一个很炫的概念。”沈南鹏说,正是在他的主导下,2006年红杉中国投资了中国利农,这也是这家全球最著名的风险投资机构的第一个农业项目。
  “中国人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提升是新农业崛起背后的决定性力量,而这些农业企业要实现快速的成长,一定离不开资本。”软银赛富合伙人林和平的观点遍地知音。仅仅过去一年,赛富已经投资了4个农业项目,包括中国唯一一家能满足欧洲各国和日本有机大米供给的企业,以及据称是中国最大的速冻玉米生产企业、最大的有机蔬菜种植企业以及最大的马铃薯种植企业。
  “下乡去!”城市资本家们的行动汇成一股强劲的潮流。农业产业独特的抗周期性和稳定的收益能力恰恰成为本轮经济危机中资本家们最欣赏的特质。
  创业家与资本家的共识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静悄悄的农业造富运动。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中国第一批“大地上的冒险家”们就相继迈出了创业的脚步,他们中的胜出者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领头羊”。但是,在新一轮农业淘金潮中,这些前辈企业却并没有得到资本的青睐。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前辈到底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他们究竟遇到了怎样的瓶颈?新一代农业公司又将用什么新模式追逐着财富的梦想?
  带着这些问题,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结束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创业家》记者奔赴吉林、山东、江西和广东四省,与那些大地上的财富冒险家面对面,在田间地头记录产业和资本如何改变中国千年不变的农业。
其他文献
摘要:在经历了2016年的短暂低迷后,产业“新升级”、艺术“新力量”与文化“新格局”共同构筑起2017年中国电影的年度新象。在产业方面,“电影质量促进年”与《电影产业促进法》双管齐下,市场渐趋理性,产业日益升级;在艺术方面,“新力量”导演全面崛起,“工业美学”初现雏形,推动了国产电影口碑与市场的双收;在文化方面,多元文化继续在相互融合与博弈中寻求新变,中国电影也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形成了跨国合
期刊
同洲电子在创业板的忽悠声中得到资本的青睐,却没有在忽悠声中眩晕、迷失。  创业板怀胎10年,预产期至今仍是未知数,是男是女、面目怎样更无从得知。但它有希望成为“史上最具威力的难产婴”:自己尚在娘肚子里,却已开始遥控成年人的生死。  “1999年,证监会主席经常出来说,创业板马上就要推了,大小领导也都这么说,搞得我们很激动。每次读报纸都兴奋半天。”十年前那些和创业板有关的故事,同洲电子副总裁王云峰历
期刊
2000年前后,上百家投资机构把大笔资金,甚至是全部身家投在看上去即将登陆创业板的公司。他们后来的绝望之情恐怕比《非诚勿扰》中打算跳海的风险投资人还有过之。    “越有风险越投资,没有风险绝不投资”——抱着如此“浅见”,《非诚勿扰》中范伟饰演的风险投资人着实“风险”了一把,从葛优手里买下的“分歧终端机”遇上了金融风暴砸在了自己手里,绝望中险些就抱着“终端机”跳海了事。人民群众眼中的“专业人士”,
期刊
一个PE亲历的创业板沉浮大多数投资人,只要是奔着创业板目标的,基本上是哀莫大于心死。    2000年,我的一个朋友从搜房的老莫(莫天全)那里出来创业,做一个传统房地产中介和网络结合的公司,很快被一家上市公司看中,参股进来投了两三千万元。说好不分经营收益,就是拿来赌创业板IPO。  我当时所在的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成立了创投公司,其他五六家券商也纷纷跟进,如国通证券成立21世纪创业投资、大鹏证券成立大
期刊
天涯在线是《创业家》2008年3月推出的“创业板候选150强”上榜企业。2008-年,创业板放了他们的鸽子,也放了《创业家》的鸽子。“天涯”还会一直等下去吗?    对于创业板,邢明并不想多谈。自从2005年底接受联想投资的150万美元后,天涯在线就一直为上创业板而做着种种准备。  现在,他依然在等待。  天涯在线原本也想走互联网公司上市的老路——登陆美国的纳斯达克,这是当时和邢明接触的一家海外基
期刊
从理论上来说,创业板对中小企业是有好处的,提供了一个资本退出通道和现代化金融平台。但如果从中国投资者特点和市场结构的大格局来看,创业板就显得并不是那么急迫。    创业板并不那么急迫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问题很多,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现有的这些问题。  首先是如何保持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这就要改变我们的政策导向,通过政策导向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这是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期刊
没有任何一家券商现在还会把赌注全部压在创业板上,经历了十年的期盼和等待,大家已经对创业板有了免疫力。    屡次三番被创业板忽悠,容易患上失眠症、健忘症和麻木症。得失眠症的大多是融资无门的中小企业或者是退出无路的VC和PE,得健忘症的是和创业板没有太大利益纠结的部门,而得麻木症的则是广大券商。  券商是创业板最直接受益者之一。刚传出创业板风声的时候,一些券商就早早地做好了营业部技术系统的改造升级,
期刊
为什么10年了,创业板几次三番推不出来?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国发展新型金融行业受到了计划经济观念或体制的严重障碍,产生了抵触和怀疑。反过来,另一个极端就是盲目照搬、盲目借鉴,而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首推:为何夭折?    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科技产业化的决定,提出来在深沪两地证券交易所开设高新技术板块。这个时候,国外以美国纳斯达克为代表,出现了新型科技股票的高增长,或者叫泡沫
期刊
在2008年初的一些经济论坛上,曾经数次gent中国何时推出创业板、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但相关讨论很快沉寂下来。2008年底,金融海啸袭来,中国史无前例地推出了4万亿救市计划,三个月内五次降息,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证监会官员对“创业板推出”的态度也由“适时”悄然转变为“随时”。筹划了十年的“创业板”似乎又是呼之欲出。  创业板是不是拯救资本市场的良药,我们会不会重蹈我国香港、韩国、日本创业板的覆辙
期刊
入选理由    作为新能源产业的草根力量代表,手握巨资的皇明将逆势展开扩张。    在2008年的寒潮中,黄鸣和他的皇明太阳能也许是新能源产业中最热的一个太阳。在光伏行业一片肃杀的萧条景象中,国际投行高盛和中国著名PE鼎晖投资联手的1亿美元入股,让皇明与它所引领的光热行业在这个冬天格外耀眼。  创业13年,黄鸣似乎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一丝扬眉吐气的感觉:“潮退去以后才知道谁没穿裤头。”  资本当然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