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反复发作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肠黏膜屏障是指正常肠道具有的将肠腔内物质与机体内环境隔离的功能,它能够防止致病性抗原侵入黏膜下层组织,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中的任一功能环节或其相互作用障碍,都有可能导致疾
【机 构】
:
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消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反复发作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肠黏膜屏障是指正常肠道具有的将肠腔内物质与机体内环境隔离的功能,它能够防止致病性抗原侵入黏膜下层组织,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中的任一功能环节或其相互作用障碍,都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明确肠黏膜屏障损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具体机制,有效维持和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有望成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分析10~15岁调节功能正常、超前、滞后的近视儿童显然验光与1%阿托品眼用凝胶散瞳验光结果的一致性,以指导儿童近视的验光配镜工作.方法 前瞻性研究.等距随机抽样2013年7-8月间来唐山市眼科医院视光学诊疗中心就诊的近视患者224例(448眼),按调节功能分为正常(107眼)、超前(152眼)及滞后(189眼)3组,各自对比散瞳前显然验光、散瞳验光及瞳孔恢复后复查验光屈光度的变化.采用方
患者女,18岁.自幼视物时左眼外斜,伴歪头.于2010年2月入院.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5-2.50-1.50×180=1.0,左眼0.6-0.75×145=1.0,双眼前后节均未见异常.眼压检查:右眼12 mm Hg,左眼13 mmg.角膜映光:os-15°L/R5°,遮盖试验示左眼恒定性外上斜视。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调查符合入选条件的4 127名年龄45岁及以上的宁波市某石化企业在职和退休员工,测定其腰围、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谱、γ-谷氨酰转肽酶(γ-GT)、HbA1c,并行上腹部B超检查。按HbA1c水平的四分位数进行分层,分为Q1~Q4组(HbA1c水平分别为:Q1组≤5.2%,Q2组>5.2%~5.4%,
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大大提高了血液学缓解率和遗传学缓解率,且在聚乙二醇干扰素(IFN)、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树突状细胞疫苗等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临床研究表明,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更加有效。
放疗是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提高放疗效应的原则是增强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减少对正常组织和脏器的放射损伤,伽玛刀作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因其治疗精度高,已广泛应用于I临床,在行伽玛刀治疗的同时应用顺铂,可起到放疗增敏作用[1],提高肿瘤对伽玛刀的敏感性。
目的 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经过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后血清和白细胞胞质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水平的变化与意义.方法 TNF活性应用传统的生物学结晶紫法测定.采用IL-6依赖细胞株MH60-BSF2进行IL-6的生物学活性的测定.半固体琼脂法检测白血病集落(L-CFU)和粒-巨噬细胞系集落(GM-CFU)数量变化.结果 治疗前的APL患者血清TNF和IL
区域癌化是肿瘤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理论,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区域癌化理论不仅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其概念本身也得到了发展.区域癌化理论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肿瘤多步骤、多阶段起源的生物学理解,同时在肿瘤风险评估、分子边界、预后评估、化学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常在肿瘤中呈现高表达,对肿瘤的生长有促进作用.HIF-1α因子与肿瘤病情、诊断和预后相关.因此,可将HIF-1因子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从转录、转录后和靶点水平提高治疗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肿瘤患者有较高的静脉血栓发生率.研究发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可增加肿瘤患者的死亡风险.VTE的发生机制与组织因子(TF)及癌促凝物质(CP)等因素密切相关.患者相关性因素、肿瘤相关性因素及治疗相关性因素均可导致患者VTE发生率增加.应重视对患者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对高危患者及早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在诊断VTE后应立即进行急性期治疗及慢性期维持治疗。
肿瘤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肿瘤细胞群,在肿瘤形成、转移、抗癌治疗和癌症复发中发挥着显著作用.大量研究发现,微小RNA参与了调节乳腺癌干细胞的维持、生长以及习性,为乳腺癌的诊断、预后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