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颜面、手、臂光暴露部位的皮肤改变与非暴露部位的皮肤老化有明显不同。喜爱日光浴者50岁时皮肤已过早衰老,而惧光者,90岁时皮肤仍可光滑无斑,仅稍许变薄松弛、皮纹加深,喜爱日光浴者的皮肤多绉纹、黄色结节、皮肤似皮革、毛细血管扩张,伴发各种良性、癌前期损害和恶性肿瘤等光老化的特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颜面、手、臂光暴露部位的皮肤改变与非暴露部位的皮肤老化有明显不同。喜爱日光浴者50岁时皮肤已过早衰老,而惧光者,90岁时皮肤仍可光滑无斑,仅稍许变薄松弛、皮纹加深,喜爱日光浴者的皮肤多绉纹、黄色结节、皮肤似皮革、毛细血管扩张,伴发各种良性、癌前期损害和恶性肿瘤等光老化的特征。
其他文献
环状肉芽肿是一种表现特殊的疾病,皮损可突然出现而无任何前驱症状,也可迅速消退。除极个别情况外,皮肤及其炎症性病理变化都具独特之处。本病原因不明,据报道可发生在服药、虫咬、日晒、外伤、病毒感染及PUVA治疗之后。血管炎学说自Coleott-Fox描述此病至今的30年间,人们几乎一直认为本病是由血管病变所致,血管闭塞引起组织局部缺血导致渐进性坏死。
前言以往对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和使用价值不是很清楚。最近,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长期的临床观察,已逐渐明确了这类药在SLE治疗中的地位。以下结合日本和其他国家的报告,试就SLE的免疫抑制疗法加以综述。
作者报告一46岁男性,4月前发现腹部有一“脓疱”,发展成溃疡并扩大,以后在右拇指发生一类似溃疡,局部用氢化考的松加土霉素和Neosporin以及口服红霉素对腹部溃疡无效,作活检及需氧菌、厌氧菌、真菌和抗酸杆菌培养均阴性,拟诊为坏疽性脓皮病(PG),口服强的松60mg/d,溃疡逐渐扩大,强的松乃加至100mg/d,并加氨苯砜100mg/d,氨苯砜治疗1月后因不耐受和无效而停用,改为硫唑嘌呤100mg
遗传过敏性皮炎(AD)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一般认为此病的内因包括免疫学和病理学的异常,外因似与食物过敏和常见的环境变应原等有关。但近来对AD病人的观察已超出了这一认识。约90%的AD病人经划痕或皮内法对吸入性变应原出现一种立即型反应,同时血清特异性IgE升高。在大多数病例中,这种对吸入性变应原的立即型过敏反应与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有关。IgE和吸入性变应原在AD发病上的确切作用仍不清楚。
获得性进行性毛发扭结(APKH),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毛发异常,迄今仅有数例报道。作者报道一例患者具有全部临床和光镜的特征。扫描电镜显示了管状毛发、扭结毛发及念珠发等毛发畸形。患者16岁男孩,15岁时发现头发呈进行性卷曲,并停止生长,一年后累及全部头发。无X线治疗史及外伤史。临床检查所见:前额,头顶和耳后部头发呈羊毛状,无光泽,色较黯黑,其他部位的毛发和指甲均正常。上侧切齿缺如,齿间隔增宽,血液检查均
免疫球蛋白E(IgE)与异位性皮炎的关系尚未明确。本文通过异位性皮炎患者血清IgE含量测定,以探索其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估价病情的严重程度、伴发的呼吸道变态反应和IgE含量之间的关系。
作者用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在7例瘤型麻风病人的3人中证实在受累皮肤真皮-表皮连接处的基底膜中显示有免疫荧光“带”存在,其表现为浓密而连续的线状着色的形态,于高倍镜检时(425)为精细的颗粒.经证实此“带”系由IgM的特异性沉积所引起.在体外应用麻风血清加到正常人和猴皮肤的切片上,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发现用任何一种荧光抗体都会使组织着色,从而提示了沉积在皮肤基底膜上的IgM不是一种自身抗体.
患者27岁,男,原籍印度,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在12~15岁时每日咀嚼槟榔叶,平时食物中经常加入香料,由于口腔损害多年逐渐加重而就医。
作者报告一例应用氨苯砜治疗的瘤型麻风,出现一种特殊形态的泛发性多数溃疡损害。该病例(50岁,男性)因患瘤型麻风治疗过3年。1965年初诊时,下肢和躯干有散在性深溃疡,直径1到数个厘米,伴有许多浸润性斑块和结节。对氨苯砜(100毫克,每周两次)的治疗能适应。1970年4月,皮肤切片未查到抗酸杆菌,但组织学所见符合瘤型麻风,常规皮肤查菌仅见少量退化之杆菌。患者仍继续服同等剂量的氨苯砜,但在1971年治
本文作者对胚胎发育中表皮内的郎格罕细胞(LC)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根据病史及对胎儿的测量来决定估计胎龄(EGA),EGA在10周或10周以内的为胚胎,10周以上的为胎儿。取35例EGA为45~170天的人胚胎及胎儿下肢皮肤,制成表皮片,用三磷酸腺苷酯酶(ATPase)染色证实在胚胎及胎儿的表皮中有LC存在。EAG至少为45天时LC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