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能工作回顾与展望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c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节能工作也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总结研究我国节能工作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结回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节能工作也不例外,节能是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撑的,节能工作深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日趋成熟,逐步由起初的粗放型发展转变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经济发展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党和国家日益意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2003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走上高质量、可持续的新路子”。根据有关统计,最近10年,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节约能源消费十多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亿吨。中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升级成效初显。
  二、我国节能政策的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节能政策的演变,按照政策实施特点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财政激励政策为辅的阶段。改革开放之初恰逢第二次能源危机,对我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我国能源需求已经进入“起飛”阶段,能源消费总量近6亿吨标煤,其中石油约占20%多,作为战略资源,能源安全已经引起国家重视。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将节能工作纳入国家宏观管理,明确其战略地位,节能目标开始确立。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报告》和《关于逐步建立综合能耗考核制度的通知》,将节能减排提高到“不仅影响着国民经济,更是代表了社会发展的程度”,确立了“节约与开发并重,充分发挥资源的可利用率”的政策方针。这个阶段,因为能源供不应求,只能通过一些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对高耗能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针对工矿企业和城市节约能源的要求,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等。这一阶段比较典型的现象就是拉闸限电,“停三开四”成为专用名词。随后有关财税政策的出台,激励作用也开始显现,如节能奖励办法、税收优惠和补贴等,初步取得成效。
  二是节能市场化政策发展并上升为基本国策的阶段。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这一阶段,企业开始逐渐意识到,节能降耗、提高效益,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政府层面,节能政策也加快了市场化步伐,能源价格与国际接轨,财税政策更加广泛灵活,节能标准化建设快速推进,法律法规开始逐渐丰富和完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颁布,为依法节能打下基础,成为节能工作的基础,更是将节能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1998年起推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1999年颁布《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对我国节能工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政策融合和体系构建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宏观经济体制大幅改革,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这一时期,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矛盾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形势严峻,节能同生态文明建设、防止气候变化关系日趋紧密和融合,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节约型社会建设快马加鞭。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开始,节能与循环经济、生态文明越发受到重视,国家提出经济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4年能效标识制度建立,2007年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建立了系统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节能目标责任制得到落实,节能成为国家对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进行考核的的约束性指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节能工作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做出巨大贡献。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能源安全的更高要求,节能政策继续深入发展,朝着构建节能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系统性和协同性方向发展。
  三、我国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和职能的变化
  建国初期,我国统一的能源管理部门——燃料工业部成立,后来为顺应国内能源需求形势,该部被分拆。1980年旨在综合管理的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后因国家能源委和国家计委职能交叉,投资权、定价权真正属于国家计委等原因,两年之后,国家能源委被撤销。同期的国家经济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也具有节能管理的职能。为统筹国家能源工作,1988年国家能源部成立,撤销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同时成立了正部级的中国统配煤炭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1993年,国家能源部因在级别上与几大国有能源企业平级,而能源项目的审批权在国家计委等因素被撤销。国家恢复电力部、煤炭部。国家能源部解散之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形势日新月异,历经国家计委、国家发展计划委、国家经委的调整变化,我国能源和节能宏观管理工作也历经了一个转折探索阶段。
  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应运而生,成为全社会节能工作主管部门,并会同工信部、交通部、住建部、国管局等部门具体开展重点领域和有关行业节能工作,其中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承担具体工作。2003年调整组建的国家能源局整合了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防科工委的能源管理职能,在能源价格管理上有建议权。   同时经过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的铺垫,和2005年由温家宝总理亲自任组长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的努力,我国能源界上下已经意识到,将能源作为一个工业行业部门的管理思路难以成功。能源不应看作某一行业,能源种类多样,涉及多个行业,更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能源管理机构的领导必须“爬到墙头看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置于行业壁垒中。
  从上述变化调整可以看出,国家机构应国家能源管理需求而设,随国家能源管理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而变化。
  四、我国节能工作发展规律分析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节能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节能政策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从约束转向引导、从分散走向整体,总体来说呈现如下规律。
  一是政策类型从指令型到市场型、信息型的整合。政策是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节能工作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有关政策的支持。在我国节能工作发展初期,政府主要采用了指令型、限制性的政策来实现政府管理目标,如1981年制定的《对工矿企业和城市节约能源的若干具体要求》和《超定额耗用燃料加价收费实施办法》。随后节能政策机制不断发展,政府逐步采用市场型的政策来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开展节能工作,如价格政策、财税政策等。同时借助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开始实施信息公开、节能认证、能效标识等,对全社会节能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政策内容从宏观到具体,有关措施和指標不断细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节能政策主要体现在宪法、《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等宏观性的文件中,部分具体政策文件也是因事而发,如《关于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的暂行管理办法》。而随着节能工作发展,国家对节能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提高,政策也逐步趋于细致和严谨,如2006年印发的《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试点工作管理办法》就具体提出了建筑门窗的节能要求,对门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空气渗透率、可见光透射比等提出了具体性能指标;相应对地方政府提出要求,制定更加具体的政策文件,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
  三是政策结构从分散到整合,不断系统化。上世纪80年代,我国能源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并且主要集中在电力和化石能源方面,能效意识不强,主要从减少使用方面提出政策需求,节能政策往往针对具体工作,没有形成系统性、前瞻性的政策导向。随着节能工作逐渐深入,能源短缺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但依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工作开始延伸到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有关行业,并逐步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有了高度的发展目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
  四是政策效力不断加强。随着近年来能源危机意识提升、节能环保压力增大,节能工作地位不断提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升到了政治、法律的高度上,对政府实行问责机制,对企业主体等实施经济制裁、建立失信惩戒、法律约束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强化和严格,极大提高了节能政策和法律效力。
  五、新时代节能工作的发展方向
  经济发展趋势影响能源供需形势,能源供需形势影响节能政策需求。当前,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节能政策将因此产生新的变化。
  随着我国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式转变,能源结构、能源消费等必然持续受到影响。新时代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放缓,能源供需形势受国际影响日益加深,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趋势不可阻挡,能效提升从技术、产品不断向管理和精细化方向延伸,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日趋深入,新一轮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节能政策将在这些需求下发生新的变化调整。
  一是技术创新将成为节能政策新的引领方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变革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新时期节能工作要走在前列、有所作为,必须将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只有掌握足够的核心技术,节能工作才能走在前列,进而为我国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二是节能市场化机制将成为主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形成,伴随着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改革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进一步落实,市场也将在节能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并最终同其他领域一样,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合理布局。
  三是由重点领域节能向全社会节能融合扩展。我国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已开展多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进入瓶颈期,同时其他领域的节能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新时期节能工作在继续做好重点领域的同时,必然向其他领域拓展,逐渐覆盖“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总之,新时期节能工作必将围绕着创新、协同、开放、多元不断发展,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大的保障。
  (作者单位:国家节能中心)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围绕全寿命周期造价方法的电力工程造价研究大量涌现也得益于此,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电力工程造价的全
【摘要】暖通空调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基础功能系统,对改善生活质量,营造舒适室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建筑工程规模增大的同时,结构设计更为复杂,暖通空调系统施工作业将会与更多专业项目产生交叉,作业难度更大。因此在进行暖通空调管道施工时,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作为管道安装的技术指导,排除各类典型问题的产生,提高工程施工综合效果。  【关键词】暖通空调;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暖通空
上班,我一直骑车,“突突”来,“突突”去,确实轻松不少.一天,突发奇想:何不走着上一次班?走,便要早起.推开窗,虽有冷风扑面,但花木的清香令人精神一爽.rn走着上班,和上小学的
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在逐渐的增加,尤其是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在逐渐的提高.近些年来的建筑设计工作中,拟人化手法被大量的应用,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气自动化与人们的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联系愈发紧密,而自动化技术这类高新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因而电气自动化的与电气工程
[本刊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12月12日,国家发展改
期刊
【摘要】基于建筑节能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近年来的常见误区、建筑与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间的关系分别阐述,提出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当中,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笔者就主要探讨一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在整体建筑施工当中的具体应用,并且还根据实际情况说明了应用的具体效果。  【关键词】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应用  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的控制技术也被应用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变电站也一样,应用自动化的控制监控技术,不但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提高了工作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也得到了快速度的发展.而人们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关键材料之一,这就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预应
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工民建施工的重视.在工民建施工的施工中应用节能技术,是提高收益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使节能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