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扎堆”奥运看国民心态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9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爱扎堆乐在其中
  
  从之前的“世纪宝贝”、“千禧宝贝”、“金猪宝宝”,到2008的“福娃宝贝”、“奥运宝贝”,中国式的扎堆宝贝也被他们爱扎堆的父母烙上了独特的印记。
  如果还记得4年前雅典奥运会的话,你会记得一个相当冷静的雅典,希腊人担心奥运会期间人头攒动,所以早已提前预定了飞往各地度假的机票,想图个清净。而4年后北京奥运会,全中国的人都希望能在8月8日冲向北京,不想错过一生一次的盛大场面。
  其实“中国式扎堆”不是一个新兴的产物,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崇尚群体性的族群,从我们过往的许多成语中便可略见一斑。中国人喜欢的感觉是“门庭若市”、“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济济一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从这里你可以看出中国人是一个喜欢热闹、喜欢群体性活动的民族。另外,中国人讲求关系,讲求群体的功能,也重视群体的力量,所以中国人爱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唇齿相依”、“志同道合”、“和衷共济”、“齐心协力”。就连丢面子和失败也不光是个人的事情,也与大众有关,比如“众目睽睽”、“众目昭彰”、“有负众望”等。所有这些串联起来,你其实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很享受群居的生活方式,我们乐在其中,也享受在其中。
  
  中国人为什么爱扎堆?
  
  如果深究起“中国式扎堆”的原因,恐怕就不得不论及中国人的“自我”取向。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自我和西方人的自我有许多不同,比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力、自我概念等等。其实在“中国式扎堆”中,最大的不同在于西方人更多的展现的是“独立我”,而中国人展现的更多的是“互依我”。
  在西方的文化中,人要去掌控环境,实现自我价值;而在中国的文化中,人要克己复礼,顾全大局。中国人更去适应环境而不是改造环境。西方人的“独立我”,相信人具有的天生独立性,鼓励个体通过关注自我、表达独特的内心态度来寻求和维持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中国人的“互依我”强调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个人存在的价值要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关联性、个体承担和实现的社会责任来实现。
  曾经有心理学家对中西方群体做过跨文化研究,他们拿一张图给中国人和美国人看,图上前面有一条鱼在海里游泳,它身后又有一片鱼群在向它游来。现在问你,如果你是前面的鱼,游着游着,忽然发现身后有一片鱼游来啦,你的感受如何。结果发现,美国人大多不高兴,他们要奋力离开这个地方,他们第一投射的是自己被掩盖了,没有自我了。而中国人大多很高兴,他们立即想到过年,想到团圆,想到PARTY,一群人更快乐一些。可见,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关系和人际的社会。
  又比如,西方人爱讲“I am sorry”,翻译过来应该是“我很抱歉”,中国人翻译成“对不起”,其实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为什么呢,“我很抱歉”是因为我意识到我做错了,所以我说抱歉;“对不起”是因为考虑到伤害了你的缘故,所以跟你说这句话,至于是不是我个人意识到错误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里进一步印证了所谓“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之说,即认为西方人喜欢个人主义,中国人喜欢集体主义,这种文化造就了中西方人不同的心理差异。比如,在中西方的文化中,大多数人认为西方人是个体主义的概念系统,而中国人是集体主义的文化征候群,这使得我们彼此的规范、角色、价值、认同和动机都有差别。
  
  扎堆:存在即为合理吗?
  
  萨特说,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任何存在的事物都必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中国式扎堆”其实也有其许多合理的地方。
  中国人喜欢扎堆,一来不得不承认,扎堆才热闹,如果看足球比赛不扎堆显然很无趣。另外,扎堆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可以减少偏离性恐惧。这种从众行为其实是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人们都知道,人一旦感觉不属于群体便会产生焦虑感,感觉与别人格格不入,这是一种不舒服的感受。而当我们与群体成员保持行为一致时,多多少少会让我们感觉安全。
  此外,人都不是万能的,我们生活在变幻莫测的社会情境中,总有一些是我们不熟悉的事件,加之我们个人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不一定能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况,也不可能做出十分肯定的选择,所以我们要选择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来作为参照系统,保持一致。比如,今年全中国人的人都不结婚,你偏偏要结婚,你难道内心就不会有巨大的心理冲突吗,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呀。而如果今年是口口相传的百年难遇的好年份,人人都在筹办婚礼,那么你可能也随大流尽快赶上这趟末班车了。
  这样,从扎堆动机上来讲,人们都愿意和大家保持一致;都愿意隶属于群体,并获得群体成员的好感,不愿意和群体疏离;都不愿意感受到群体不同意见的压力,因而大家无形中都在步别人扎堆的后尘而继续蜂拥。
  
  扎堆:快乐并痛着吗?
  
  “中国式扎堆”真的让中国人感到无穷的乐趣和安全吗?其实也不尽然,很多时候是更无乐趣和更无安全。比如,扎堆结婚者一下子拥进婚庆市场,不仅使相关婚庆产业措手不及、服务不周,造成了人满为患,降低了婚姻的神圣感。君不见所谓国人认定的良辰吉日,各个饭店婚礼如潮,新郎新娘被按照顺序安排入场,婚宴时间限定2个小时必须完成,因为下一场的新人正在门外守侯。
  扎堆生育者不仅分娩时床位要抢订,甚至,这些从一出生就挤进扎堆大潮的“奥运宝贝”们,其将来入学、毕业、就业,扎堆大潮都将如影随形。
  扎堆往北京看奥运会,致使机票、车票、入场票一票难求。人多、车多、尾气多,需要的临时公厕更多。
  总之,扎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我们的硬件设施,比如教育、就业、医疗、道路交通和市政等等,同时也容易滋生一些错误和消极的信念。君不见,地震之后,社会上一些人听信谣传,认定某一时刻燃放鞭炮可以避灾,一时间鞭炮雷鸣,不仅给安全带来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散播着封建迷信的旧观念和旧思想。
  诚然,“中国式扎堆”其本质已经变成了一种国人的集体无意识,生生要割除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其实也失去了很多中国人的可爱的一面。但是,留其精华、去其糟粕仍是必要的。面对扎堆现象,如果能正确引导人们的相关态度和行为的话,也会产生出无穷的力量,比如人们扎堆进行环保行为、扎堆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等。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式扎堆”,扎堆于社会上正在产生和推进的良好风尚的话,加之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则可营造成积极社会舆论,促进良好的社会规范的形成。(作者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
其他文献
新闻背景:近日,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研究员程萍博士完成的“我国县处级公务员素质调查和分析研究”首次得到了一批实证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县处级公务员自称相信“相面”这种迷信形式的比例最高,为28.3%;自称相信“周公解梦”的比例排第二,为18.5%;自称相信“星座预测”的比例为13.7%;自称相信“求签”的比例为6.0%。反之,只有47.6%的县处级公务员表示不相信迷信现象。也就是说,有52.4%,
透过百强县的繁华胜景,我们仍可以窥其存在的几个隐忧,当前,百强县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土地、水、电、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短缺的“成长的烦恼”    百强县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加剧了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    一是百强县空间分布的极端不平衡。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一致,百强县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性,即在空间上呈现出高度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的特点。  自百强县排名以来,浙江、江苏、山东、广东
调研背景:重庆市万州区,三峡库区腹心最大的中心城市和最大的移民城市,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总人口171.7万,移民搬迁26.3万人。三峡工程
1968年爆发的学生运动最终酿成了“特拉特洛尔科惨案”,拉开了民众与政府对抗的序幕。事件发生之后,左翼势力活跃、城市和农村游击队活动趋于上升,墨西哥社会正在经受着战后前所未有的考验。“分享发展”战略的推出并没能根本扭转局面。    埃切维利亚政府推出“分享发展”战略    “特拉特洛尔科惨案”之后,政府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知识分子与政府间的裂痕加深,专业人员、商人、大学教师和其他人士对政权开始采取一
埕岛中心三号平台是胜利油田第一座密闭集输的海上中心平台,具备良好的安全环保和节能效益。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溢油风险高、气蚀严重、调控能力弱等问题。两年来,平台进行了多
会风改革的结果,是会短了、解决问题的效果好了,说到底,体现了共产党人和人民政府“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建设的要求
文章分析了电力行业企业物资协同管理平台开发与建设的重要性,并就电力行业企业物资协同管理平台需求展开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电力行业企业物资协同管理平台开发模式选择与模块设
5月30日,攀枝花市市长王波会见中国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铝公司董事长贺海钧一行,双方围绕稀土加工、储能材料、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进行了友好磋商。
编者按:近些年来,在很多地方,拆迁问题已呈白热化趋势,不少社会问题无不涉及房屋拆迁问题。提起拆迁,开发商纷纷叫苦,被拆迁户满腹牢骚,政府也焦头烂额。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拆迁矛盾和纠纷已经表明,拆迁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城建纠纷问题,实际上它已牵涉到法律、政府职能、公众权利等多个方面。    城市拆迁中的“钉子”主要是两个东西:一是利益,二是信任。这两个方面的分歧和误解直接导致被拆迁人与开发商之间难以达成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