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op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当前,各高校都加强了对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探索。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法是经过实践证明,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以及课堂兴趣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该文主要分析启发式教学对于高校篮球教学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篮球教学的各个环节,分析了不同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提高教师篮球教学的水平,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南极地区被视为地球气候的稳定器,近年来南极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已引起全球关注。由于气象观测资料不足,对全南极极端事件的研究较少。Wei等[1]发现2000年后西南极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和频率显著减少;Turner等[2]指出1979—2019年南极半岛地区极端天气事件显著减少,南极沿岸地区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东南极冰穹地区(海拔3000 m以上区域)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化,
期刊
北极治理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应。2007年俄罗斯“插旗事件”、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2018年《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问世等重大事件,一次次将北极研究推向新的热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向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延伸,2017年中俄两国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为促进沿线国家互利共赢,推动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的北极
提出一种间歇性电加热叶片除冰控制方法,针对传统加热控制方式单一和能耗大等问题,采用改变单次加热时间的控制方法,并基于对融冰传热过程的研究,搭建了风机叶片间歇加热除冰时间的仿真模型,经仿真和实验比较,合理控制单次加热时间能够有效降低除冰能耗,为后续叶片电加热除冰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在冬季,长沙磁浮接触轨的覆冰会导致列车停运,目前国内外缺乏磁浮接触轨除冰的技术和经验。通过分析电脉冲除冰技术,根据磁浮接触轨的特点,提出了2种磁浮接触轨电脉冲除冰方案。同时研制了电脉冲除冰的电源装置,设计了磁浮接触轨除冰用的平面脉冲线圈。冲击摆试验结果表明:增大线圈尺寸、提高脉冲电压、减小线圈与目标物之间的间隙、提高目标物的电导率、增大涡流,能够有效增大脉冲力,提高除冰效率。据此优化了除冰装置的技
设计开发了一种冰桨干扰工况下冰运动轨迹的测量平台,可以实现对水下自由状态的冰块运动状态的测量,丰富了对冰桨干扰过程中冰、桨双向作用实验研究的手段。利用该平台开展了螺旋桨进速系数、来流速度、模型冰尺寸等不同条件下的螺旋桨模型实验,测量了各工况下冰块的运动轨迹,分析了桨前相同位置处模型冰在x轴和z轴方向的位移、速度变化,发现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实验表明该实验平台在测试中具有设备安装简便、测量稳定性
针对现阶段复杂环境气流场试验手段和装置匮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主动旋转式复杂环境气流场试验方法。其通过圆周驱动的方法将均流加速涵道加速至高速,在试验段内形成相对试验速度,结合试验空间内复杂环境营造实现高速气流与复杂环境的综合气流场试验条件。为了验证试验方法的等效性,本文建立起基于旋转参考系以及双流体模型的数值求解模型对试验空间内的三维多相旋转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对称设计的均流加速涵道
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为黏结剂,疏水SiO2和光热粒子炭黑(CB)混合制备光热超疏水涂层,其水接触角可达156°。由于涂层微纳结构的存在,使水滴在SiO2-TPU/CB表面上的结冰时间延长至2倍。并且,由于光热粒子炭黑的加入,在近红外光(808 nm)的照射下只需60 s就可使其表面温度升高至123.5℃,从而达到快速除冰效果,有望应用于防冰领域。
黄河平封冰和立封冰中冰晶体间以水膜形式存在有未冻结的自由水和非自由水,其含量随冰温变化。理论上冰内雷达波速取决于冰体自身的晶体结构和组分,但冰内未冻水含量可对其产生明显的影响;冰内未冻水含量取决于冰温,冰温又受控于气温、辐射和冰厚。分析了黄河什四份子2020—2021年冬季气温和雷达探测冰厚数据,发现气温主导的未冻水含量变化是影响雷达准确探测平封冰厚度的首要因子。通过确定黄河冰-水界面热通量,并引
为研究水介质中流冰对输水明渠的撞击影响,基于流固耦合的计算方法,运用LS-DYNA软件对水介质中流冰与明渠的撞击过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并通过几何比尺为1:10进行模型试验验证。以流冰与明渠碰撞角度、流冰厚度、明渠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变量,探究其对流冰碰撞输水明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碰撞角度为90°工况下的明渠衬砌撞击区的最大等效应力与X方向最大位移分别是38.66°,45°,63.43°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