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myc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视,教育部门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很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当中,许多知识理论都是实验获得的,因此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生物思维和实践能力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要性及策略
   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对学生生物思维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格外重视应用实验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单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导,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生物理论时会感觉难以理解,严重降低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在教学实践当中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验当中。实践发现,在实验课程当中,学生的积极性要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氛围当中,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高效学习,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来进行,对学生生物思维的养成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实验教学的开展,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弊端,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在实验当中学会思考、分析以及合作探究,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理论的理解,深化学生对生物体系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生物的奇妙,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在实践当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来难以理解的生物知识理论,通过实验探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生物核心素养。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实验教学重视度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力量都倾注在重点考核的科目当中,而生物学科在初中阶段属于选考科目,因此无论学校或是教师,对生物的重视度明显不如其他学科,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很多学生在生物课上不能够认真听讲,致使生物成绩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重视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并且要结合实验教学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这一课时,其中第一节讲的是有关于“光合作用”的内容,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按照教科书为学生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以“直接告知”的方式,闡明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包括二氧化碳和水,并且会生出氧气。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然而,教师若是能够创造一个问题情境,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生物的生存都需要消耗氧气,那么为什么氧气没有消失呢?”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之后教师再安排学生进入生物实验室当中展开自主探究实验,分析光合作用的原理。老师可以给出探究题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然后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包括氢氧化钠溶液、带叶子的植物、清水、玻璃皿、广口瓶、烧杯等,并且提示学生: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以此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实践发现,通过实验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对生物学习更加热情,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了生物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格外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
   (二)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
   学生在未曾接触过生物实验的前提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各种实验仪器,自主完成探究实验,以此来促进实验教学顺利完成,进而达成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这一节内容时,需要让学生明白植物呼吸作用的整个过程,并且向学生讲明绿色植物可以有助于维护生物圈当中的炭氧平衡。如果教师让学生自行对植物呼吸作用所需要的参与物质以及产出物质进行探究,学生一定感觉无比困难,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比如,可以提示学生种子在萌发时,其呼吸作用是非常旺盛的,那么就可以通过萌发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展开探究实验。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两个密封的瓶子,一个里装着萌发的种子,另一个里装着煮熟的种子,然后引导学生打开瓶塞,把火放在里面观察现象,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是需要有氧气参与的;对于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包括澄清的石灰水等,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此在教师合理的引导之下,学生顺利完成了实验,并且对呼吸作用的理解更加深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
   (三)分组实验,强化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实验,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教师在分组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组的学生,为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使合作学习产生效果,教师要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分组,采用“同组异质”的原则,以5人一组为例,其中要有一个学得好的学生,2个中等生,两个学困生,如此分组有利于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起到彼此帮助的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则担当辅助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予以帮助,促进实验顺利开展。    例如,在學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这一节内容时,实验教学中需要用到单筒显微镜,因此,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如: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等具体操作注意事项,都要详细说明,并让学生自己动手简单操作一下。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并且绘制细胞结构简图。组内成员可以分工合作:一个学生负责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另一个学生负责观察并绘图,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彼此交流讨论,遇到不会操作的地方,及时询问老师。通过实验的操作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流程:擦→滴→撕→展→盖→染→吸,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有效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
   (四)把实验教学融入学生生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格外重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分析结果,使学生可以运用学习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实验教学不一定非要在室内,在生活中依然可以进行实验,让学生养成实验探究精神,为将来深入了解生物奥秘奠定坚实的科学素养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结合生活为学生布置一些自主探究实验,如:“蜗牛壳是否可以再生?”“母鸡会吃自己下的蛋么?”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养殖观察实验,当然该实验的周期较长,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但是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耐心,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自由实验探究作业,虽说自由但是难度却一点不低,反而更高,因为自由探究实验需要学生自己观察生活,然后提出探究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实验证明猜想得出结论,这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是最具有锻炼意义的探究方式。例如,有的学生会发现生活中的植物往往会向着阳光生长,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可以查阅资料,发现是植物的向光性导致的,为了验证是否植物真的向着光生长,学生可以准备好实验器材:尚未长出叶子的小麦幼苗、四个不透光的盒子、剪刀等,然后把四个盒子剪出四个孔,分别朝着不同方向,最后把幼苗放在四个盒子里,摆在阳光下,晚上则用台灯代替阳光,两周之后,发现幼苗都从不同方向的孔里钻了出来,有效证明了植物具有向光性。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实验创新精神的养成,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结束语
   总之,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唯有通过实验才能够强化学生的体验,深化学生对生物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分组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此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不仅如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自由实验探究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生物思维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王曙明.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98.
   [2]缐秀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1):161.
   [3]单威.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08-109.
其他文献
【摘 要】微课是线上教学的一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把重点、难点表达清楚,让学生在自学和课堂教学中掌握微课应用的技巧,通过微课达到学习目的。教学中,老师也要结合微课的特点,强化微课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微课应用的实效性;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信息意识的引导下有效参与语文教学,高效学习语文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应用;视觉效果;应用实效;自学能力   微课是依托计算机网络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国的教育体系也进一步的完善。“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已然成为每个新时代教师的教学任务。物理是一门产生于实践之中的学科,对学生“思维特性、学习方法、知识运用能力”等都有相应的要求。本文就从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理念出发,对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的方法做几点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实践意识;
【摘 要】随着新课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开辟一条新的教学之路,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课堂所讲述的知识内容。从整体上看初中道德与法治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当学生掌握了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也可以应用于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要搭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保证学生核心素养
【摘 要】在初中阶段,化学是一门具有趣味性的奠基课程,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常识,激发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三的化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为化学教学灌输生活化的知识,突破以往化学教学的限制,改进化学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本文围绕着初三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的实践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初三化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初三化学;生活化
思维定势,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思考与理解。本文从物理概念和学生思维特点角度入手,分析了思维定势条件所带来的负效应和产生原因的根源,在总结思维定势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思维局限,解决思维定势的教学路径,以期通过渗透归纳、类比、推理思维方法的发现性、探索性、开放性学习,破解思维枷锁,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知识本质属性、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
【摘 要】近些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化学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具有创新性和高效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情景创设便是新型教学方式的重要代表之一。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情景当中来学习和感受化学知识,其在提高高中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致以及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呈现出非常理想的效果。本文将就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的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以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第17题为例,从命题原则、试题的特点、实测结果等方面分析,并提出基于学科思想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建议。
【摘 要】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新要求的情况下,为了使化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探究适合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该项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微课,着重分析和探讨微课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微课;应用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明确、操作性强等特点,这使得其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将其合理地应用于高中化学实验
【摘 要】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在短期内快速的提高,而项目教学法在高中教学中实施应用除了能够使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有效激发之外,还能够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主要是对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以期能为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中信息技术;应用思考  
【摘 要】随着初中生们自身年龄的提高,简单的初中语文课内阅读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初中生们的个人阅读需求,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加强初中课内外阅读效率,打造书香班级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主要介绍语文素养的内涵,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来提出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给初中生们创设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提高其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为初中生们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