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着眼于目前高校教学督导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督导制度、队伍建设、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探索如何创新教学督导机制。研究表明,创新教学督导机制,对于构建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督导;创新机制;人才培养
教学督导制是21世纪以来高校出现的新生事物。由于我国教学督导制度是从国外引进的,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不充分,理论体系也不完善[1],而且,还受到来自社会、高校等环境方面的影响,在运行过程中难免受到一些不合理机制的约束,值得关注与研究。其一,教学督导机构不完善,职责不明确,难以发挥督导的作用;其二,教学督导队伍不稳定,督导工作缺乏连续性;其三,教学督导的专家型特质显示度不够高,难免出现“督而不导,众难服之,导而不督,众不随之”的现象;其四,高校对教学督导的实质性支持难以保证。针对这些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寻求一些对策,创建教学督导的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学督导就是高校为提升教学质量而构建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要求并保障其成员以积极的态度在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系统的工程中发挥监督、指导、沟通、信息反馈与参谋等作用,帮助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潜能,为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注入更鲜活的动力。一句话,教学督导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而创建的一种机制,教学督导通过自己的督导工作不断激发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为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更多的活力。
一、如何创建教学督导工作机制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过程,教学督导制度的完善也是一个过程,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创建教学督导工作机制,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输入新鲜的活力。
1. 从建立健全督导工作机制着手,激发教学督导的积极性
首先,建立健全各级教学督导,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各高校也成立相应的督导机构;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各级教学督导的职责和职权;建立健全高校教学督学资格证书制度、聘任制度、培训制度,构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之间教学督导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其次,各高校领导要大力支持与信任,职能部门和广大师生员工要积极支持与配合,为教学督导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管理工作人员配备、基本办公条件、工作待遇等,做到各级教学督导联动,外部环境建设与自身建设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作用,不断激发教学督导的积极性。
2. 从督导队伍建设着手,增强教学督导的凝聚力
从现有教学督导工作实际来看,“督教”、“督学”、“督管”、“导教”、“导学”、“导管”应是督导工作的目标。为此,教学督导必须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或教学管理者,是一位能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品评的行家,并能在教学督导岗位上连续工作3—5年。他们不仅爱校敬业、学术造诣精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看问题客观公正并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或权威性,还应具有实施教学督导工作的能力、为学校提供发展、管理、决策、教育改革方面的咨询、建议的能力。只有具备以上资历、品质与能力,才能保证教学督导对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行为及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维护教学督导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高校应制定科学的甄选和聘用督导制度,不断优化教学督导结构,让专业化的教学督导队伍凝聚成一个“正能量团”,注入规范教学秩序、优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之中。
3. 从督导工作内容着手,提升教学督导工作水平
在传统的教学督导中,课堂教学督导、教学常规的检查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并在一段时间的实践中逐渐变成了高校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近年来高校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都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并提倡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对教学督导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教学督导的工作内涵也随之不断拓展和丰富。如讨论式教学、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逐步进入高校课堂,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效果怎么样?如何进一步改进与提高?众多伴随教学改革而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教学督导们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及时吸取高等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与信息,结合督导内容开展面上的和专题的调查与研究,并在督导实践中加以落实,为学校规章与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并及时对教学一线的教师给予指导。由此可见,督导内容的与时俱进才能助力教学督导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4. 从督导工作方式着手,传递教学督导的指导与关怀
为了有效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和获得良好的督导效果,督导工作方式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尤为重要。为此,督导们要努力成为被督导者的良师、益友、参谋、顾问,不断传递教学督导的指导与关怀,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发展至上的督导评价理念,主动关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人格和素质的成长,关怀教师的人文和精神需求,将目光着眼于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上,着眼于教书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同时关注教学管理工作,及时反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用包容、博大的情怀去衡量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形成性教学督导评价的反馈、改进、激励、强化等功能,使督教、督学、督管的教学督导评价机制真正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推动力。其次,要营造一种健康的质量监控文化氛围,通过教学督导的督查、倡导、示范和力行,建立一种监控与被监控的和谐关系,让教学督导机制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形成和巩固优良的高校质量文化。
二、有效教学督导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就笔者所在的湖南师范大学而言,近年来,学校在创建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提升教学督导工作实效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综观该项工作全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沉淀。
1. 督导制度规范化
建立健全各项督导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教学督导的职责、功能和权限。例如,修订《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教学督导工作的目的与任务,工作的权利、职责和待遇以及队伍结构、任期年限、经费保障等;根据督导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制定了例会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湖南师范大学教师课程教学考核办法》中督导评价标准,“青年教师课堂竞赛”评课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考核、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的评价标准,做到在检查和考核、评估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 督导队伍专业化
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的组建和专家的选聘等须经各院(系、教学部)推荐,学校职能部门考察审核,报请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一批品德高尚、教书育人效果好、学术造诣深厚、深受师生爱戴的各学科教育教学专家以及忠诚教育事业、工作作风民主、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高校管理专家组成。通过严格程序遴选出来的督导委员会,队伍精干,人员相对稳定,督导工作具有连续性和长久性。在工作中,一来教学督导们将自己优良的作风、经验、技能和方法传授给年轻教师,推动学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来他们通过课题立项、撰写教改论文来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创新督导工作的新思路;三来他们不断学习,开阔视野,与兄弟院校的教学督导交流工作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凝聚着教学督导们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受到师生们的普遍欢迎与爱戴,因为有了这样一批优良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学督导队伍,我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3. 督导工作常态化
教学督导坚持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重点检查与一般检查相结合,传统方式与创新机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督导检查的常态化与制度化,推进质量长效机制的建立。一是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随堂听课、课程试卷检查、期中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等常规教学环节检查,并逐步拓展到教学名师、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教改课题立项、“质量工程”项目(现为“本科教学工程”)等的评估、验收、检查工作,使教学督导工作更具可操作性、连续性和时效性。二是实行工作会议制度,每学期定期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部署、中期检查和总结,每学期期末召开督导工作总结会议,对该学期的教学督导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三是编发《教学督导工作通讯》,以不定期编印的形式在校内面向学校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院(系、教学部)反映学校教学动态,还有督导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解决的意见、建议,教学督导评教、评学、评管的短文以及教改论文等均具教学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4. 督导服务职能化
近年来,学校力图从创新服务的探索和实践中,实施服务职能化,对教学督导常态化的工作责任、职责履行、职权使用、职责范围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予以新的诠释。学校认真贯彻“督要严格、评要中肯、导要得法、帮要诚恳”的原则,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构建了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的校、院(教学部)两级教学督导体系。校级教学督导侧重宏观的、全局的教学工作督导,抓典型调查,做系统分析;院(教学部)督导侧重微观的、个性化的督导工作,尤其是督导过程中对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督导,充分发挥院级督导的优势。[2]使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由宏观到微观,由共性研究到个案处理,覆盖本科教学全过程,形成校、院(教学部)两级各有侧重、齐抓共管的督导格局。
同时,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教学督导工作的动力和保证。我校教学督导制已经走过了十五个春秋,十五年来,学校重视和尊重教学督导,尽力为教学督导工作提供实质性支持与服务。学校领导、教务处、校评建办每年每期都与督导们研讨督导工作,十分重视督导们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积极落实。
“机制建设”早已成为社会话题和时代话题,做好教学督导工作,聚集发展合力,助推教学质量提高,也已成为各高校深入研讨的课题。(下转第76页)
关键词:教学督导;创新机制;人才培养
教学督导制是21世纪以来高校出现的新生事物。由于我国教学督导制度是从国外引进的,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不充分,理论体系也不完善[1],而且,还受到来自社会、高校等环境方面的影响,在运行过程中难免受到一些不合理机制的约束,值得关注与研究。其一,教学督导机构不完善,职责不明确,难以发挥督导的作用;其二,教学督导队伍不稳定,督导工作缺乏连续性;其三,教学督导的专家型特质显示度不够高,难免出现“督而不导,众难服之,导而不督,众不随之”的现象;其四,高校对教学督导的实质性支持难以保证。针对这些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寻求一些对策,创建教学督导的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学督导就是高校为提升教学质量而构建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要求并保障其成员以积极的态度在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系统的工程中发挥监督、指导、沟通、信息反馈与参谋等作用,帮助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潜能,为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注入更鲜活的动力。一句话,教学督导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而创建的一种机制,教学督导通过自己的督导工作不断激发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为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更多的活力。
一、如何创建教学督导工作机制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过程,教学督导制度的完善也是一个过程,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创建教学督导工作机制,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输入新鲜的活力。
1. 从建立健全督导工作机制着手,激发教学督导的积极性
首先,建立健全各级教学督导,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各高校也成立相应的督导机构;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各级教学督导的职责和职权;建立健全高校教学督学资格证书制度、聘任制度、培训制度,构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之间教学督导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其次,各高校领导要大力支持与信任,职能部门和广大师生员工要积极支持与配合,为教学督导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管理工作人员配备、基本办公条件、工作待遇等,做到各级教学督导联动,外部环境建设与自身建设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作用,不断激发教学督导的积极性。
2. 从督导队伍建设着手,增强教学督导的凝聚力
从现有教学督导工作实际来看,“督教”、“督学”、“督管”、“导教”、“导学”、“导管”应是督导工作的目标。为此,教学督导必须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或教学管理者,是一位能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品评的行家,并能在教学督导岗位上连续工作3—5年。他们不仅爱校敬业、学术造诣精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看问题客观公正并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或权威性,还应具有实施教学督导工作的能力、为学校提供发展、管理、决策、教育改革方面的咨询、建议的能力。只有具备以上资历、品质与能力,才能保证教学督导对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行为及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维护教学督导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高校应制定科学的甄选和聘用督导制度,不断优化教学督导结构,让专业化的教学督导队伍凝聚成一个“正能量团”,注入规范教学秩序、优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之中。
3. 从督导工作内容着手,提升教学督导工作水平
在传统的教学督导中,课堂教学督导、教学常规的检查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并在一段时间的实践中逐渐变成了高校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近年来高校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都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并提倡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对教学督导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教学督导的工作内涵也随之不断拓展和丰富。如讨论式教学、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逐步进入高校课堂,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效果怎么样?如何进一步改进与提高?众多伴随教学改革而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教学督导们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及时吸取高等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与信息,结合督导内容开展面上的和专题的调查与研究,并在督导实践中加以落实,为学校规章与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并及时对教学一线的教师给予指导。由此可见,督导内容的与时俱进才能助力教学督导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4. 从督导工作方式着手,传递教学督导的指导与关怀
为了有效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和获得良好的督导效果,督导工作方式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尤为重要。为此,督导们要努力成为被督导者的良师、益友、参谋、顾问,不断传递教学督导的指导与关怀,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发展至上的督导评价理念,主动关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人格和素质的成长,关怀教师的人文和精神需求,将目光着眼于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上,着眼于教书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同时关注教学管理工作,及时反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用包容、博大的情怀去衡量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形成性教学督导评价的反馈、改进、激励、强化等功能,使督教、督学、督管的教学督导评价机制真正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推动力。其次,要营造一种健康的质量监控文化氛围,通过教学督导的督查、倡导、示范和力行,建立一种监控与被监控的和谐关系,让教学督导机制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形成和巩固优良的高校质量文化。
二、有效教学督导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就笔者所在的湖南师范大学而言,近年来,学校在创建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提升教学督导工作实效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综观该项工作全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沉淀。
1. 督导制度规范化
建立健全各项督导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教学督导的职责、功能和权限。例如,修订《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教学督导工作的目的与任务,工作的权利、职责和待遇以及队伍结构、任期年限、经费保障等;根据督导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制定了例会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湖南师范大学教师课程教学考核办法》中督导评价标准,“青年教师课堂竞赛”评课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考核、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的评价标准,做到在检查和考核、评估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 督导队伍专业化
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的组建和专家的选聘等须经各院(系、教学部)推荐,学校职能部门考察审核,报请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一批品德高尚、教书育人效果好、学术造诣深厚、深受师生爱戴的各学科教育教学专家以及忠诚教育事业、工作作风民主、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高校管理专家组成。通过严格程序遴选出来的督导委员会,队伍精干,人员相对稳定,督导工作具有连续性和长久性。在工作中,一来教学督导们将自己优良的作风、经验、技能和方法传授给年轻教师,推动学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来他们通过课题立项、撰写教改论文来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创新督导工作的新思路;三来他们不断学习,开阔视野,与兄弟院校的教学督导交流工作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凝聚着教学督导们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受到师生们的普遍欢迎与爱戴,因为有了这样一批优良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学督导队伍,我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3. 督导工作常态化
教学督导坚持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重点检查与一般检查相结合,传统方式与创新机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督导检查的常态化与制度化,推进质量长效机制的建立。一是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随堂听课、课程试卷检查、期中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等常规教学环节检查,并逐步拓展到教学名师、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教改课题立项、“质量工程”项目(现为“本科教学工程”)等的评估、验收、检查工作,使教学督导工作更具可操作性、连续性和时效性。二是实行工作会议制度,每学期定期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部署、中期检查和总结,每学期期末召开督导工作总结会议,对该学期的教学督导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三是编发《教学督导工作通讯》,以不定期编印的形式在校内面向学校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院(系、教学部)反映学校教学动态,还有督导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解决的意见、建议,教学督导评教、评学、评管的短文以及教改论文等均具教学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4. 督导服务职能化
近年来,学校力图从创新服务的探索和实践中,实施服务职能化,对教学督导常态化的工作责任、职责履行、职权使用、职责范围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予以新的诠释。学校认真贯彻“督要严格、评要中肯、导要得法、帮要诚恳”的原则,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构建了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的校、院(教学部)两级教学督导体系。校级教学督导侧重宏观的、全局的教学工作督导,抓典型调查,做系统分析;院(教学部)督导侧重微观的、个性化的督导工作,尤其是督导过程中对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督导,充分发挥院级督导的优势。[2]使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由宏观到微观,由共性研究到个案处理,覆盖本科教学全过程,形成校、院(教学部)两级各有侧重、齐抓共管的督导格局。
同时,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教学督导工作的动力和保证。我校教学督导制已经走过了十五个春秋,十五年来,学校重视和尊重教学督导,尽力为教学督导工作提供实质性支持与服务。学校领导、教务处、校评建办每年每期都与督导们研讨督导工作,十分重视督导们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积极落实。
“机制建设”早已成为社会话题和时代话题,做好教学督导工作,聚集发展合力,助推教学质量提高,也已成为各高校深入研讨的课题。(下转第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