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一些教師在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中,出现了一些摆花架子,游离于数学知识以外,不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境创设,从而产生了一些为情境而创设情境的误区.
一、创设的情境没有体现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保持一致
目前部分数学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出现随心所欲、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现象,忽视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宗旨.因此可见教师创设的情境若不能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不能围绕本节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中迷失学习的方向,产生相反的作用.如:一位教师在讲“直线”的概念时,先播放了8分钟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段,然后让学生讨论孙悟空的金箍棒是怎么来的?金箍棒有什么特征?结果,学生对金箍棒的来历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而对金箍棒的特征却只能说出“金箍棒有72变,想变多大就有多大,想变多长就有多长”.同时学生的思绪却一直还停留在电视剧的精彩画面中,对所放的片断回味无穷,这时学生被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吸引到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上,很久都不能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阻碍了学生对应该思考的教学问题的思维,从而只能草草收场,不能正常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因此数学课堂创设的情境,应从教材内容出发,选取恰当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从情境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本节课所需解决的问题.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创设这样的情境:班里许多同学的年龄我都不知道,但只要你将你的年龄乘以2加上7等于多少告诉老师,老师就知道你今年多大了.这时老师在一片惊叹声中接着问:“你知道老师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吗?”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马上切入主题.通过设计这种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立刻就活跃起来,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最后顺利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内容.
二、创设的情境起不到调动和启发学生有效的数学思维的作用
不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情境创设过于牵强,模糊学生的思维,不能启发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维.这是当前不少教师在教学课堂情境创设中的常见误区之一.
如:一教师在上“生活中的平移”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探究平移的特征,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播放一段小火车移动的画面和工厂流水线上的物品移动的场景,然后让学生讨论平移有什么特征?学生面对所出现的场景,不知是看整体,还是看部分平面图形的移动特征,具体从哪些方面观察?这样的情境创设对学生的探究提供不了实际的帮助,不能引起学生主体的数学思考,从而失去了情境创设的启发意义和促进作用.
良好的教学情境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教学情境能从数学的角度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创设的情境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数学教学.
目前一些教师在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中就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如:一位教师在上“等比性质”这一课时,设计了以下的情境:教师端着甲、乙两个杯子,分别装有20毫升,40毫升的水,然后分别向甲、乙两个杯中加入4毫升、8毫升的碳素墨水,搅匀后让学生比较两个杯中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两个杯中水的颜色变化一样吗?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像这种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来探究“等比性质”的情境创设就缺乏了严谨性和科学性.因为颜色只是一种直观的表象,颜色的变化仅靠观察是不科学的.
因此,课堂创设的情境要规范、严谨,不能出现违背科学知识的情境.
四、创设的教学情境贪多求全,冲淡了主题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握好一个“度”,不可贪多求全,只要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便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即可.
如:一位教师在上“轴对称现象”时,老师先播放了很多生活中反映非常普遍的轴对称现象,接着又展示了大量的有关图片,这些制作优美的图片展示完后,足足用了25分钟,而对这节课需要探究的教学重点: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制作轴对称图形,只能在匆忙的时间中点到为止,导致让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案时无从下手.这样过多的教学情境冲淡了教学内容的主体,使教学重难点内容的探究和学习的时间明显不够.
总之,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一定要合理.同时对自身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努力走出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长沛.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9.
[3]孔凡哲,孟祥静.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数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王家铧.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中学数学)[M].长春: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邓国勋)
一、创设的情境没有体现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保持一致
目前部分数学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出现随心所欲、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现象,忽视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宗旨.因此可见教师创设的情境若不能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不能围绕本节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中迷失学习的方向,产生相反的作用.如:一位教师在讲“直线”的概念时,先播放了8分钟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段,然后让学生讨论孙悟空的金箍棒是怎么来的?金箍棒有什么特征?结果,学生对金箍棒的来历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而对金箍棒的特征却只能说出“金箍棒有72变,想变多大就有多大,想变多长就有多长”.同时学生的思绪却一直还停留在电视剧的精彩画面中,对所放的片断回味无穷,这时学生被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吸引到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上,很久都不能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阻碍了学生对应该思考的教学问题的思维,从而只能草草收场,不能正常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因此数学课堂创设的情境,应从教材内容出发,选取恰当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从情境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本节课所需解决的问题.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创设这样的情境:班里许多同学的年龄我都不知道,但只要你将你的年龄乘以2加上7等于多少告诉老师,老师就知道你今年多大了.这时老师在一片惊叹声中接着问:“你知道老师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吗?”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马上切入主题.通过设计这种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立刻就活跃起来,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最后顺利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内容.
二、创设的情境起不到调动和启发学生有效的数学思维的作用
不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情境创设过于牵强,模糊学生的思维,不能启发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维.这是当前不少教师在教学课堂情境创设中的常见误区之一.
如:一教师在上“生活中的平移”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探究平移的特征,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播放一段小火车移动的画面和工厂流水线上的物品移动的场景,然后让学生讨论平移有什么特征?学生面对所出现的场景,不知是看整体,还是看部分平面图形的移动特征,具体从哪些方面观察?这样的情境创设对学生的探究提供不了实际的帮助,不能引起学生主体的数学思考,从而失去了情境创设的启发意义和促进作用.
良好的教学情境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教学情境能从数学的角度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创设的情境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数学教学.
目前一些教师在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中就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如:一位教师在上“等比性质”这一课时,设计了以下的情境:教师端着甲、乙两个杯子,分别装有20毫升,40毫升的水,然后分别向甲、乙两个杯中加入4毫升、8毫升的碳素墨水,搅匀后让学生比较两个杯中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两个杯中水的颜色变化一样吗?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像这种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来探究“等比性质”的情境创设就缺乏了严谨性和科学性.因为颜色只是一种直观的表象,颜色的变化仅靠观察是不科学的.
因此,课堂创设的情境要规范、严谨,不能出现违背科学知识的情境.
四、创设的教学情境贪多求全,冲淡了主题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握好一个“度”,不可贪多求全,只要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便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即可.
如:一位教师在上“轴对称现象”时,老师先播放了很多生活中反映非常普遍的轴对称现象,接着又展示了大量的有关图片,这些制作优美的图片展示完后,足足用了25分钟,而对这节课需要探究的教学重点: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制作轴对称图形,只能在匆忙的时间中点到为止,导致让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案时无从下手.这样过多的教学情境冲淡了教学内容的主体,使教学重难点内容的探究和学习的时间明显不够.
总之,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一定要合理.同时对自身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努力走出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长沛.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9.
[3]孔凡哲,孟祥静.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数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王家铧.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中学数学)[M].长春: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邓国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