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来源 :临床军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的风险分层工具.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沈河院区)自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35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最终疾病转归将患儿分为RMPP组和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组.记录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RMPP风险评估模型,并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67例患儿进行外部验证.风险评估模型中的指标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系数进行赋分,计算患儿模型得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工作效能.结果 RMPP组患儿124例,GMPP组患儿227例.两组患病季节、高热(体温>39℃)、三凹征、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D-二聚体、影像学改变、胸腔积液、肺炎支原体核酸耐药突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反应蛋白≥38 mg/L、红细胞沉降率≥28 mm/h时,患儿最终进展为RMPP的灵敏度分别为63.7%、74.2%,特异度分别为82.8%、76.2%.高热、三凹征、肺部浸润改变、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肺炎支原体核酸耐药突变是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儿童RMPP风险评估模型效能较高,作为早期RMPP风险分层工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双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影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早期达标的因素.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6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PTT达标情况将患者分为早期达标组(n=26)与早期不达标组(n=36).收集患者入院时的年龄、性别、体温、收缩压、舒张压、合并用药、吸烟史、饮酒史、肝肾功能、合并用药、合并疾病情况等信息,应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影响APTT早期达标的因素.结果 APTT早期达标组与早期不达标组的
目的 探讨小卒中后不同时间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372例小卒中后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2周内手术,n=55)、B组(2~4周手术,n=107)、C组(4周以上手术,n=210).随访记录3组患者术后主要不良事件,次要不良事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各组患者主要不良事件(脑卒中发生率、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
目的 探讨冬凌草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6只8周龄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冬凌草素组,每组各32只.采用刺破大鼠颈内动脉构建SAH模型,30 min后腹腔注射冬凌草素10 mg/kg.24 h后,检测所有大鼠SAH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评分、脑水肿和伊文思蓝渗出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292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与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用不同浓度(0、20、40、60μmol/L)人参皂苷Rg3处理NCI-H292细胞.CCK8法检测人参皂苷Rg3对NCI-H29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参皂苷Rg3对NCI-H29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Keap1 mRNA和Nrf2 mRNA表达,观察人参皂苷Rg3对Keap1-Nrf2/ARE信号
目的 探讨自发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SCS-DAVF)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方法和策略.方法 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20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9例SCS-DAVF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经股动脉-供血动脉、股静脉-岩下窦、股静脉-面静脉-眼静脉以及股静脉-对侧岩下窦(或眼静脉)-对侧海绵窦-海绵间窦入路,采用弹簧圈和(或)onyx胶材料进行海绵窦栓塞,并闭塞瘘口.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29例患者中,27例(93.1%)成功完成手术,且全部采用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增重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纳入“东北区域母胎-儿童-青少年队列研究”且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进行规律产前检查的13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前BMI将其分为低体质量组(n=146)、正常体质量组(n=926)、超重组(n=228)及肥胖组(n=50).收集孕产妇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孕前体质量、分娩前体质量、早产原因等.比较不同BMI孕妇发生早产的情况,分析孕妇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早产的关系.结果 肥胖组早产发生率高
目的 探讨应用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植入联合锶核素89(89Srcl2)及云克治疗碘131(131I)难治性甲状腺癌(RAIR-DTC)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7例131I RAIR-DTC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初始给予89 Srcl2内照射+云克联合治疗.3个月后,行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术.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并比较89 Srcl2内照射+云克治疗、89 Srcl2内照射+云克联合粒子治疗患者功能状态评分(KPS)、疼
目的 探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32例经输尿管软镜治疗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132例患者手术均由同一位高年资医师完成,全部应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将嵌顿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钝性上推至肾盂内,再进行钬激光碎石.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率.结果 本组1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一期完成手术者123例,成功率为93.18%(123/132);二期手术患者9例
目的 探讨具有中高危血栓风险同时出血风险较低的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年后应用60 mg替格瑞洛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的27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ACS患者行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90 mg(2次/d)共12个月,其后替格瑞洛单次剂量改为60 mg,继续服用12个月,阿司匹林100 mg/d,长期应用.主要观察指标为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以及出血学术研究联合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TBAD)是否累及髂总动脉对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患者的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筛选自2002年6月至2021年4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为ATBAD并行TEVAR的4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TA示主动脉夹层远端是否累及至髂总动脉将其分为累及组(n=221)与未累及组(n=198).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压、心率等临床资料,以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后30 d、6个月、